李隆基發(fā)動政變的時候,為什么一定要和太平公主聯(lián)合
李隆基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嗎?今天小編給你們帶來全新的解讀~
李隆基在發(fā)動“唐隆政變”的時候
,是聯(lián)合太平公主發(fā)動的。而李隆基在政變成功后
,受到了太平公主的多方掣肘
,以至于最終把自己搞得很狼狽,不得不再一次打起精神
,與太平公主繼續(xù)戰(zhàn)斗
,最終把太平公主除掉,然后因此才確立了自己的地位
,讓自己最終能夠順利地當上皇帝
。
動政變的時候,為什么一定要和太平公主聯(lián)合.png)
那么
,為什么李隆基當初沒有選擇無視太平公主,直接自己發(fā)動政變呢?如果是自己單獨發(fā)動政變
,最終不是什么事都沒有了嗎?
有人說
,這是因為李隆基的實力不濟,需要聯(lián)合太平公主才能做成這件事
。
其實并不是這個原因
。事實上
,李隆基發(fā)動政變
,實力是足夠的。因為李隆基很早就已經在開始為政變做準備了
。李隆基所做的準備
,就是結交羽林軍(萬乘軍)里面的重要將領
,讓他們變成自己的黨羽
。而且?guī)缀跤鹆周娭械乃袑㈩I,都成了李隆基的黨羽
。而最終李隆基能夠從容地政變成功,幾乎沒有出現任何波折,沒有遇到任何反抗
,也都是因為李隆基已經把羽林軍掌控在自己手里的緣故。
所以說
,單憑軍事實力的話
,李隆基是不需要太平公主幫助的。太平公主最多也就是讓自己的兒子薛崇簡參與到政變中來
,也沒有派來一兵一卒。而且事實上
,她也沒有一兵一卒
。在整個政變過程中,太平公主所起的作用是不大的
。
既然如此,為什么李隆基一定要聯(lián)合太平公主呢?
我認為
,李隆基之所以一定要聯(lián)合太平公主
,是因為李隆基不是考慮政變的問題,而是考慮政變之后的問題
。
也就是說
,李隆基發(fā)動政變
,誅殺韋后是非常容易的
。但是誅殺韋后之后,要想讓權力完全落入自己手里
,讓自己當皇帝
,卻有些困難
。
為什么說李隆基把權力掌控到自己手里
,讓自己當皇帝有些困難呢?因為李隆基想要當皇帝,他的前面有著三重大山:一重大山是李重茂
、二重大山是李成器
、三重大山是李旦
。
李重茂是唐中宗李顯的兒子
。李顯一共有四個兒子,一個兒子被武則天打死
,一個兒子被逼迫自殺
。李顯當了皇帝以后,立他的第三個兒子李重俊為太子
。不過
,李重俊因為不滿韋后和武三思專權,同時也害怕失去太子之位
,所以殺死武三思父子發(fā)動造反
,但是最終失敗
,后來逃到終南山被部下所殺
。最終,李顯就剩下李重茂這個兒子了
。
不過盡管李顯只有一個兒子
,但是
,當李顯駕崩以后
,李重茂也是天然的皇位繼承人。李隆基當時發(fā)動唐隆政變
,誅殺韋后
,是說韋后亂政
,想奪取李唐江山?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F在把韋后殺掉,自然就應該扶立李重茂當皇帝
。
如果是那樣
,李隆基就白忙活一場了,他當然不愿意
。
但是,要想把李重茂拿下來
,顯然只能由太平公主來完成
。其他人都不好意思這樣做,李隆基更不好意思這樣做
。因為他如果這樣做,就意味著他發(fā)動唐隆政變
,是為自己謀江山
,是造反。所以要別人來做
,而太平公主是做這件事的最佳人選
。
確實也是因為在太平公主的幫助下,李重茂這個唐少帝才很快就下臺了
,把皇位讓給了李旦
。
橫亙在李隆基面前的第二重大山是李成器。李成器是李隆基的哥哥
,李旦當皇帝以后
,按照嫡長子制
,李旦應該把皇位傳給李成器,而不可能傳到李隆基的身上
。當然了
,太平公主不可能干涉李旦傳位給李隆基,如果李旦傳位給李成器
,事實上太平公主更容易接受。而且李成器讓位給李隆基
,李隆基是有把握的
。因此,李成器讓位給李隆基這件事情上
,太平公主所發(fā)揮的作用似乎并不大。
但是
,太平公主雖然不至于讓李成器讓位給李隆基
,但是她可以阻止這件事。他要是嚴厲阻止不同意
,這事兒也干不成
。所以預先聯(lián)絡太平公主
,讓太平公主和自己在一個陣營里面
,李隆基可以減少更多的麻煩。
第三重大山是李旦
。同樣的
,對于太平公主來說
,她更愿意李旦當皇帝
,因為李旦這個人軟弱,他當皇帝太平公主可以獲得更大的權力
。所以她肯定會反對李旦禪位給李隆基
。但如果李隆基一開始就聯(lián)合了太平公主
,她就不會反對了
。
以上就是李隆基為什么要預先聯(lián)絡太平公主的考慮
。看來
,李隆基做事
,實在是深謀遠慮的
。
唐玄宗李隆基當上皇帝后第一件事,為什么是除掉姑姑太平公主?
首先說說太平公主這個人
。她是唐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則天的女兒
,唐中宗李顯和唐睿宗李旦的妹妹,并且還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姑母
。
從上面的介紹就能夠看出太平公主身份是多么重要
,并且她這個人也不簡單,非常有政治才干
,連一代女皇武則天也認為太平公主像她自己,所以武則天非常寵愛太平公主
。
在武則天晚期的時候
,太平公主對朝政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力。因為武則天的布局便是李家和武家共權力
,其中維持權力平衡的關鍵人物便是太平公主。雖然她是武則天之女
,并且第二個丈夫還是武則天的堂侄
,但是她并不是屬于武家的勢力。因為血緣上來講太平公主既是武則天之女
,同時也是李唐的公主
,而且還是武家的媳婦
,所以在武則天晚期的時候
,太平公主是最適合不過的人選。
不過太平公主這個人
,實際上是偏向于李唐王朝的
。太平公主曾積極參與了五王誅二張
,迫使武則天讓位于唐中宗李顯
。這個時候
,太平公主和李隆基實際上是盟友關系,雙方都是李唐宗室的中堅力量
。
雖然唐中宗李顯繼位
,但是當時武家的力量依然強大
。因為武則天在武周時期大肆誅殺李氏宗親
,培植武氏政治勢力。
武則天晚期重用張易之
、張宗昌兩兄弟實際上讓李唐宗室以及武氏集團大為不滿。雖然武則天退位
,但是武氏集團仍然擁有很大的力
量。
唐中宗的皇后韋氏就是看到了這一點,她積極培養(yǎng)自己的政治力量,聯(lián)絡武氏集團,想要成為第二個武則天。景云元年,韋皇后和安樂公主密謀,毒殺了唐中宗李顯,并且秘不發(fā)喪,同時立刻安排自己的親信占據朝廷要職,想要奪取政權。
這個時候,太平公主聯(lián)合李隆基發(fā)動政變,誅殺了韋后集團,安樂公主
,清洗了朝中的韋氏
、武氏勢力。
太平公主這兩次立功可以說關系到唐朝的興亡之亂。正是因為她立下了如此大的功勞,加上她是唐睿宗的親妹妹
,唐睿宗對她非常信任
,所以太平公主的權勢當時是無人能及的
。她被封為萬戶,三子封王
,并且朝中的大臣多是她的門人
,可以說她才是掌握朝廷實權的人物
。
因為唐睿宗這個人不喜歡掌權和管事
,一心愛清靜無為,而且才能也一般
。他做皇帝純粹是因為妹妹太平公主和兒子李隆基的扶持
,才不得不做了這個皇帝
。
李隆基為什么要殺死太平公主?
因為太平公主權力欲望很大,妄圖兵變。被李隆基發(fā)兵擒獲,賜死于家中。
唐朝是個強盛的王朝,但是也是一個混亂的王朝
,這種混亂主要集中并且發(fā)生在武則天的身上。武則天作為一個女人
,對自己當皇帝這件事情便掀起了軒然大波
。
以至于她身邊的人和事都變的不同尋常。武則天為她的兒媳婦韋后和女兒太平公主樹立了一個“榜樣”
,原來女人也是可以當皇帝的。
唐朝故事
既然武則天可以當皇帝
,憑什么我就不能
?這是韋后和太平公主的座右銘,兩人為了當皇帝而奮斗
。武則天為了當皇帝
,先后廢掉了自己的兩個兒子,然后才上位
。
晚年,她又將江山交到了李氏的手中
,她的兒子李顯再一次的當皇帝
。只是李顯性格懦弱,軍政大事盡由韋后一人處理,這就更急滋生了她稱帝的決心
。
為了盡管的當上皇帝,韋后和安樂公主便聯(lián)手把李顯殺了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实鬯懒耍隙ㄒ腥死^承皇位
,韋后決定上位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墒撬雎粤艘粋€人
,那就是太平公主。
她是絕對不會讓韋后當皇帝
,韋后當了皇帝
,自己將置于何地?于是她便聯(lián)合李隆基發(fā)動政變
,將韋后一黨全部除掉,以絕后患
。這時候,太平公主和李隆基還是同一陣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