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吳三桂叛亂初期節(jié)節(jié)勝利
,為何不渡江北上?原來他心存幻想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1673年11月
,平西王吳三桂在云南起兵叛亂,史稱“三藩之亂”。在叛亂初期,由于清朝方面準備不足,而吳三桂蓄謀已久,因此叛軍節(jié)節(jié)勝利,兵不血刃占領(lǐng)貴州,接著又占領(lǐng)的湖南、四川等地,兵鋒直抵長江南岸。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吳三桂叛亂之初
而清朝利用這段時間,集結(jié)重兵
,防御江北地區(qū),雙方形成對峙的局面,結(jié)果導致吳三桂錯失戰(zhàn)機,形勢越來越對他不利。那么吳三桂為何會做出這樣愚蠢的決策呢?當時吳三桂手下諸將紛紛主張渡江北上,卻遭到了吳三桂的拒絕。原來他心存幻想,想與清朝議和。當時吳三桂以及他的謀士方光琛認為己方已經(jīng)占據(jù)上風
,完全可以利用這個時機與康熙帝談條件。吳三桂叛亂后,一直對清朝使者吏部侍郎折爾肯、翰林學士傅達禮予以優(yōu)待如果清朝能滿足其要求
吳三桂一直惦記著生活在北京的兒孫們
,因此他想借助戰(zhàn)場上的有利形勢,迫使康熙帝放了自己的兒孫。也就是因為這兩點原因,所以吳三桂才頓兵不前,等待康熙帝的答復“近閱吳三桂奏章
康熙帝通過誅殺吳應(yīng)熊,向世人表明了自己平叛的決心
人老了
,思想就會保守,吳三桂此時已經(jīng)62歲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5185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背后有何原因.png" alt="盤點歷史上被親兒子殺掉的五位皇帝,背后有何原因" onerror="nofind(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