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東晉為什么沒有能統(tǒng)一天下的讀者
西晉末年
公元316年
東晉國祚共延續(xù)了一百零三年,與其處于同一時代的則是占據中原地區(qū)的十六國政權
。同“你方唱罷我登場”的十六國相比,東晉政權較為穩(wěn)定,沒有出現(xiàn)大的分裂。然而令人頗感不解的是,盡管中原地區(qū)的諸多政權相互廝殺,亂成了“一鍋粥”,可是東晉統(tǒng)治者卻并沒有把握好機會收復中原故土,期間雖然組織過幾次北伐東晉立國之初的統(tǒng)治階層多數(shù)都是從北方“南渡”而來,在南方的大家族眼中
然而,對東晉統(tǒng)治者而言
公元327年,負責防衛(wèi)淮河一線的東晉將領蘇峻起兵反叛
公元347年
從上面這幾起事件中可以看出
桓溫掌權后
更重要的是,支持北伐必然要授予以桓溫為首的軍事集團將領們更大權力
事實上
后來
,桓溫還是以自己的權勢力排眾議,先后發(fā)動了三次北伐戰(zhàn)爭。然而由于東晉內部沒有形成共識,因此北伐軍隊的實力大打折扣,三次北伐皆未達到預期目的,桓溫的聲望也因此受損,其奪取帝位的野心終究沒能實現(xiàn)。從桓溫這件事情上可以看出
參考文獻:《晉書》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5192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
,背后有何原因.png" alt="盤點歷史上被親兒子殺掉的五位皇帝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png" alt="古代沒有手紙的時候,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 onerror="nofind(this)" >
!" onerror="nofind(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