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進達跟秦瓊是什么關(guān)系被李世民封為兵馬大元帥
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砹艘黄P(guān)于此人原本是秦瓊的“小弟”,秦瓊死后
,他被李世民封為兵馬大元帥的文章
,歡迎閱讀哦~
大唐皇帝李世民的昭陵
,是歷史上陪葬功臣最多的帝陵。在古代
,功臣自然死亡以后,如果可以在皇帝的陵墓旁邊陪葬,那絕對是一種榮幸
,同時也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因此很多文臣武將都以能陪葬皇陵為奮斗目標
。
系被李世民封為兵馬大元帥.png)
在陪葬李世民的眾多文臣武將中
,有一位名叫牛秀,字進達的“左武衛(wèi)大將軍”
。牛進達出身于世家大族
,他的祖父正是北齊的“鎮(zhèn)東大將軍”牛雙
,雖然牛進達的父親的官職并不高,但也是縣令之職
,因此牛進達從小就衣食無憂
。但在隋朝末年,由于隋煬帝無道
,逼得很多人走投無路
,只好上山為匪,牛進達就是其中一個
。
牛進達最先投奔的山頭就是瓦崗山
,并且很快他就成了瓦崗山首領(lǐng)翟讓手下重要的將領(lǐng)。而且因為牛進達為人仗義
、大方
,因此他與秦叔寶、程咬金等人都成為了莫逆之交
。
在瓦崗軍起義失敗以后
,牛進達就與秦瓊、程咬金等人一起投奔了王世充
。但投奔了王世充以后
,秦瓊與程咬金都覺得王世充難成大事,所以就決定離開王世充
,投奔大唐皇帝李淵
。而牛進達一直把秦瓊當做大哥,所以他也跟著秦瓊一起投奔了唐朝
。
牛進達投奔大唐之后
,被李淵任命為“左一馬軍總管”一職。秦瓊在剛投奔李淵的時候
,職位是“右一馬軍總管”
,從這就可以看出來牛進達的起點是與秦瓊一樣高的。牛進達投奔大唐以后就跟隨李世民一起南征北戰(zhàn)
,先后征服了劉武周
、王世充、竇建德等諸侯
。
可是牛進達的功勞卻不大
,當秦瓊和程咬金都因功被封為“國公”時,牛進達還只是一個拿不出手的小官
,由此可見
,他實在是沒有立過什么大功勞
,因此李世民也沒有辦法加封于他
。
玄武門之變以后
,李世民殺了太子李建成,自己做了大唐的皇帝
。李世民當皇帝以后也是大封功臣
,對支持他上位的人皆有封賞,牛進達也因此被封為“右武衛(wèi)中郎將”
,這個官職在唐朝來說并不大
,而此時的秦瓊、程咬金等人已經(jīng)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物了
。
在李世民統(tǒng)治初期
,牛進達一直都得不到升職的機會,直到公元633年
,老天也許是看牛進達太可憐了
,所以給了他一個升職的機會。在這一年
,嘉州和陵州地區(qū)的部落武裝造反
,而這兩個造反地點恰好是牛進達的防區(qū),所以牛進達奉命帶兵平叛
。雖然牛進達本事一般
,但對付幾個部落的叛亂還是綽綽有余的,所以他率軍沒用多久就一舉擊潰叛軍
。
當戰(zhàn)爭的捷報傳到長安時
,李世民這才想起了以前的老部下牛進達。也許是此次牛進達立了功
,也有可能是李世民想起了昔日一幫老兄弟一起并肩作戰(zhàn)的日子
,于是他下達圣旨,加封牛進達為“十二衛(wèi)將軍”
。直到此刻
,牛進達的官職才算是有點起色。
此后的牛進達
,當過李靖的部將
,跟隨李靖一起發(fā)動了對吐谷渾的戰(zhàn)爭。他還當過侯君集的手下
,參與了滅高昌之戰(zhàn)
,此戰(zhàn)牛進達獨當一面并立下了大功,因此被李世民冊封為“瑯邪郡公”
。
牛進達無論是武功還是謀略都是比不上秦瓊的
,但他也有自己的優(yōu)勢,那就是他比秦瓊年輕
,而且身體很好
。秦瓊?cè)ナ赖臅r候
,牛進達才40多歲,此刻的他正值壯年
。年輕就是最大的資本
,正是年輕使得牛進達終于成長為唐朝首屈一指的大將軍。
公元645年
,李世民親自率大軍征討高句麗
,但當時的情況很尷尬,唐朝開國名將秦瓊
、侯君集
、張公瑾等人全都去世了?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钪睦罹?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也是風燭殘年之軀,無法承受萬里遠征之苦
。所以不到50歲的牛進達
,成了李世民此次出征最為倚重的將領(lǐng)。
于是李世民下圣旨
,封牛進達為“檢校右武候大將軍
,”率領(lǐng)大軍隨李世民一起討伐高麗。在與高句麗的戰(zhàn)斗中
,牛進達身先士卒
,率部大破高句麗軍,立下了大功
,并獲得了李世民的褒獎
。
公元647年,牛進達被晉升為“行軍大總管”
,這個職位就相當于古代的兵馬大元帥之職
,而且這個職位在唐朝來說已經(jīng)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牛進達作為唐朝的兵馬大元帥
,率部渡海攻打高麗
,并且取得了一場大勝利,于是李世民下旨
,加封牛進達為“左武衛(wèi)大將軍
。
牛進達可以被榮封為“左武衛(wèi)大將軍”不是因為他能打,也不是因為他謀略過人
,而是因為他年輕
,把資歷高、有本事的人都熬死了
,所以他才得以一展身手
,并得到李世民的重用
。
在唐朝的第三任皇帝李治登基以后仍然重用牛進達,并讓他掌管禁軍
,成為護衛(wèi)皇宮內(nèi)外安全的保鏢頭子
。牛進達去世以后
,李治下旨追封牛進達為“左驍衛(wèi)大將軍”
,還賜予他“壯”的謚號,并且讓他陪葬在李世民的昭陵
。
從牛進達的身上我們可以知道
,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就算有再大的本事
,也不如有個好身體
,只要不死,早晚都會創(chuàng)造奇跡
。
隋唐的人物
隋唐英雄十八杰
第一杰:西府趙王李元霸
,李元霸胯下千里一盞燈,手中一對擂鼓甕金錘誰也惹不起
,為頭一條好漢
;
第二杰:天寶大將宇文成都,胯下賽龍五斑駒
,掌中鳳翅鎦金鏜
,勇貫三軍,是大隋朝的頂梁柱
;
第三杰:銀錘太保裴元慶裴三公子
,胯下一字沒角癩麒麟,掌中一對八棱梅花亮銀錘
,是以后瓦崗山頭號猛將
;
第四杰:紫面天王雄闊海,一根熟銅棍
,壓蓋武林
;
第五杰:雙鏜無敵伍天錫,胯下青龍馬
,掌中一對短把鳳翅鎦金鏜
,英勇無比;
第六杰:南陽太守伍云召
,跨下踏烏白雪馬
,掌中鳳翅鎦金鏜,曾經(jīng)大戰(zhàn)過宇文成都
;
第七杰:少保羅成
,又叫羅神槍
,胯下一匹西方小白龍,掌中五鉤神飛亮銀槍
!從沒打過敗仗
,人稱“常勝將軍”;
第八杰:花刀大將魏文通
,跨下花斑馬
,一把花刀是隋營數(shù)一數(shù)二的大將;
第九杰:靠山王楊林
,胯下金睛獸
,掌中一對囚龍雙棒,老當益壯
;
第十杰:銀面韋托秦用
,秦瓊的干兒子,胯下赤炭火龍駒
,掌中八棱紫金降魔杵
,年輕人中的佼佼者!
;
第十一杰:呼羅國王
,胯下青鬃馬,掌中單錘
,乃突厥第一戰(zhàn)將
;
第十二杰:四寶大將尚師徒,胯下寶馬呼雷豹
,掌中烏龍?zhí)釣o槍
,山馬關(guān)大帥;
第十三杰:馬踏黃河兩岸
,锏打三州六府
,威震山東半邊天,神拳太保秦瓊秦叔寶
,跨下一匹黃驃馬
,掌中一對虎頭锫棱金裝锏,擅使一把虎頭造金槍
;
第十四杰:皂袍大將尉遲恭
,武藝和秦瓊不分上下,胯下一匹烏騅馬
,掌中單鞭
,擅使丈八蛇矛槍;
第十五杰:赤發(fā)靈官單雄信,單二員外
,江湖總瓢把子
,胯下棗紅馬,掌中一把金釘棗陽槊
,是未來瓦崗五虎上將的頭一員
;
第十六杰:銀槍將蘇定芳,胯下銀龍馬
,掌中亮銀槍
。連羅成都死在了他的手上;
第十七杰:勇三郎王伯當
,胯下黃斑馬
,掌中花槍
,一上戰(zhàn)場就玩命
;
第十八杰:大刀王君可,胯下一匹赤兔馬
,掌中青龍郾月刀
,真好比關(guān)公在世。這是十八條好漢
四猛:
1.羅士信
2.來護兒
3.新文禮
4.王伯超
十絕(見《瓦崗英雄》):
秦瓊交友
、程咬金頭三斧
、徐茂公足智多謀、羅成花槍和狠毒
、姜松神槍
、王伯黨忠于李密、單雄信忠君不變節(jié)
、謝映登神射
、尚師徒四寶、侯君集輕身功夫
,
二賢莊46友,隋唐里面當年二賢莊上三十六人結(jié)拜的三十六人是誰?
隋唐里面當年二賢莊上三十六人結(jié)拜的三十六人是誰? 是四十六友結(jié)拜吧 大哥魏征
, 二哥秦瓊
, 三哥徐懋功, 四哥程咬金
, 五哥單雄信
, 六哥王君可, 七哥謝映登
, 八哥王伯當
, 九哥任警司, 十哥鐵子健, 十一哥尤俊達
, 十二哥金城
, 十三哥牛蓋, 十四哥金甲
, 十五哥童環(huán)
, 十六哥尚懷珠, 十七哥丁天慶
, 十八哥黃天虎
, 十九哥李成龍, 二十哥盛宴師
, 二十一哥侯君集
, 二十二哥盧明星, 二十三哥盧明月
, 二十四哥史大奈
, 二十五哥杜杈, 二十六哥張公瑾
, 二十七哥白顯道
, 二十八哥屈突蓋, 二十九哥屈突盆
, 三十哥尚青山
, 三十一哥夏玉山, 三十二哥毛公遂
, 三十三哥呂公旦
, 三十四哥唐國仁, 三十五哥唐國義
, 三十六哥唐識人
, 三十七哥唐識杰, 三十八哥齊國遠
, 三十九哥李如珪
, 四十哥柳州臣, 四十一哥賈云府
, 四十二哥樊虎
, 四十三哥連明, 四十四哥邱福
, 四十五哥柴紹
, 四十六哥羅成。
瓦崗寨四十六友
,為什么最后會落到手足相殘的地步
? 瓦崗寨之所以會手足相殘,不外乎是因為利益讓大家漸行漸遠。所謂兄弟
,走著走著就算散了
。所為四十六友也只是個稱號而已,本身這些人的關(guān)系就不是很牢靠
。例如你去唱了個ktv
,一起去的可能有網(wǎng)友,也有路人
,一大堆人唱嗨了
,就說大家都是朋友了。瓦崗寨這些人也是這種情況
。
首先他們沒有太多交集
,只是因為一個生日宴,大家才湊到了一起
,關(guān)系本身就很淺
,沒有經(jīng)過時間和事件的洗禮,所以也為后來埋下了隱患
。再者
,他們的出身有很大的差距
,處在不同的階級
,三觀很難做到統(tǒng)一。沒有共同的目標
,怎么會有凝聚力
。
互相理解不了,也很難溝通
,朋友只是個好聽的代名詞而已
,手足相殘只是一個時間問題。還要一點
,大家說干一件事
,起義,雖然可能各有各的難處
,但是肯定是都不滿意這個朝廷
,這個頭好開,一拍腦門說干就干了
,可是任何事情都不會很簡單的完成
,干起來就會發(fā)現(xiàn)還有很多這樣那樣的問題,所以干著干著
,就會發(fā)現(xiàn)有很多這樣那樣的矛盾
,而且有些矛盾是無法調(diào)和的。
所以很多團隊走著走著就忘了最初的夢想,而走偏了
,忘記的原來的道路
,被別的利益所吸引,最終導致團隊的分崩離析
。所以這瓦崗寨的這些人
,最后自相殘殺也就沒有什么可奇怪的了。隊伍大了不好帶
,三五個人統(tǒng)一思想都很難
。
隋唐里面當年二賢莊上三十六人結(jié)拜的三十六人是誰? 是四十六友結(jié)拜吧
大哥魏征
, 二哥秦瓊
, 三哥徐懋功, 四哥程咬金
, 五哥單雄信
, 六哥王君可, 七哥謝映登
, 八哥王伯當
, 九哥任警司, 十哥鐵子健
, 十一哥尤俊達
, 十二哥金城, 十三哥牛蓋
, 十四哥金甲
, 十五哥童環(huán), 十六哥尚懷珠
, 十七哥丁天慶
, 十八哥黃天虎, 十九哥李成龍
, 二十哥盛宴師
, 二十一哥侯君集, 二十二哥盧明星
, 二十三哥盧明月
, 二十四哥史大奈, 二十五哥杜杈
, 二十六哥張公瑾
, 二十七哥白顯道, 二十八哥屈突蓋
, 二十九哥屈突盆
, 三十哥尚青山
, 三十一哥夏玉山, 三十二哥毛公遂
, 三十三哥呂公旦
, 三十四哥唐國仁, 三十五哥唐國義
, 三十六哥唐識人
, 三十七哥唐識杰, 三十八哥齊國遠
, 三十九哥李如珪
, 四十哥柳州臣, 四十一哥賈云府
, 四十二哥樊虎
, 四十三哥連明, 四十四哥邱福
, 四十五哥柴紹
, 四十六哥羅成。 隋唐英雄中賈家樓結(jié)拜那28人 確實是這么多的
寧學桃園三結(jié)義,不學瓦崗一爐香 的意思 桃園三結(jié)義
,劉
、關(guān)、張弟兄三人一個頭磕在地上跟親哥兒們是一樣的
,后人敬仰
瓦崗一爐香意思是
,隋唐時期,瓦崗四十六友賈家樓一個頭磕在地
,到后來為了各自的利益
,不但散了,甚至兄弟相殘
,連讓人嘆息的價值都沒有。
46位瓦崗英雄并非人人都能像秦瓊和單雄信
,并非人人都能真誠交心
。在亂世里這個群體被權(quán)力和財富打擊得潰不成軍,支離破碎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ハ喑鲑u成了迫不得已的華麗謊言。
擴展資料:
瓦崗一爐香典故
隋唐好漢在賈家樓結(jié)義的瓦崗寨四十六友
,他們號稱義薄云天
,先于瓦崗寨聚義反隋,先以程咬金為首
,后以李密為首
;后眾人歸唐
,于李世民麾下效力,李密
、單雄信又反唐被誅
。
瓦崗寨上一次拜了四十六個兄弟,本身就很值得詬病
。后來
,這些“兄弟”各打各的算盤,為了自己的那點利益
,全散了
。 讓人覺得最不忿的是那些個所謂的瓦崗好漢,表面上是稱兄道弟一家親
,實際上卻各自算計
,一幫油滑的家伙合起伙來整死了二哥單雄信。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瓦崗寨四十六友
隋唐英雄排名是不是還有一種36個人的排名的
? 一
、《興唐傳》排名:
開隋九老: 1、忠孝王伍建章 2
、大元帥高穎 3
、靠山王楊林 4、上柱國賀若弼 5
、大都督魚俱羅 6
、昌平王邱瑞 7、上柱國韓擒虎 8
、雙槍將定彥平 9
、越王楊素 十六杰: 1、李元霸 2
、裴元慶 3
、宇文成都 4、雄闊海 5
、伍天錫 6
、程咬金 7、翟讓 8
、羅成 9
、秦瓊 10、單雄信 11
、王君可 12
、魏文通 13、伍云召 14
、王伯當 15
、尚師徒 16
、左天成 四猛: 1、羅士信 2
、新文理 3
、秦用 4、來護兒 [如果撇開九老和四猛
,按照流行的說法
,《隋唐演義》的好漢十三絕應該是這樣排名的: 1、李元霸 2
、宇文成都 3
、裴元慶 4、雄闊海 5
、伍天錫 6
、伍云召 7、羅成 8
、楊林 9
、魏文通 10、尚師徒 11
、新文理 12
、韓擒虎 13、秦瓊/尉遲恭 二
、《說唐》排名: 1
、李元霸 2、宇文成都 3
、裴元慶 4
、雄闊海 5、伍云召 6
、伍天錫 7
、羅成 8、楊林 9
、魏文通 10
、尚師徒 11、新文禮 12
、韓擒虎 13、王伯當 14
、秦瓊 15
、尉遲恭 16、單雄信 三
、單田芳《隋唐演義》排名: 十三杰: 1
、李元霸 2
、宇文成都 3、裴元慶 4
、雄闊海 5
、伍天錫 6、伍云召 7
、羅成 8
、楊林 9、魏文通 10
、秦用 11
、尚師徒 12、梁師泰? 13
、秦瓊/尉遲恭 四猛: 1.羅士信 2.來護兒 3.新文禮 4.王伯超 四絕: 1.羅成 2.尚師徒 3.侯君集 4.程咬金 四
、蘇州評彈排名: 共有“老輩”、“小輩”
、“野輩”三個排名
。共有39人。 老輩排名: 1.成都王張顯圖 2.淮西王焦本忠 3.銅山王姚子林 4.雙槍將定彥平 5.皇城總兵史萬寶 6.燕山王羅藝 7.靠山王楊林 8.屈突通 9.東昌王楊義臣 10.昌平王邱瑞 11.大元帥韓擒虎 12.定國公長孫晟 13.沙陀國王始羅失畢可汗 野輩十三條好漢: 1.銀地國太子朗司馬 2.琉球國太子鰲魚 3.北漢王鐵木耳 4.鐵木金 5.紅袍大力士藍天畢 6.孽世雄 7.王九龍 8.蓋世雄 9.洪天英 10.華公義 11.知世王王薄 12.定陽王劉武周 13.大梁王蕭銑 五
、其他排法1: 1
、李元霸 2、宇文成都 3
、裴元慶 4
、雄闊海 5、伍天錫 6
、伍云召 7
、羅成 8、楊林 9
、魏文通 10
、尚師途 11、新文禮 12
、韓擒虎 13
、謝映登 14、王伯當 15
、史太奈 16
、秦瓊 17、尉遲恭 18
、單雄信 六
、其他排法2: 第一杰:西府趙王李元霸,李元霸胯下千里一盞燈
,手中一對擂鼓甕金錘誰也惹不起
,為頭一條好漢
; 第二杰:天寶大將宇文成都,胯下賽龍五斑駒
,掌中鳳翅鎦金鏜
,勇貫三軍,是大隋朝的頂梁柱
; 第三杰:銀錘太保裴元慶裴三公子
,胯下一字沒角癩麒麟,掌中一對八棱梅花亮銀錘
,是以后瓦崗山頭號猛將
; 第四杰:紫面天王雄闊海,一根熟銅棍
,壓蓋武林
; 第五杰:雙鏜無敵伍天錫,胯下青龍馬
,掌中一對短把鳳翅鎦金鏜
,英勇無比; 第六杰:南陽太守伍云召
,跨下踏烏白雪馬
,掌中鳳翅鎦金鏜,曾經(jīng)大戰(zhàn)過宇文成都
; 第七杰:少保羅成
,又叫羅神槍,胯下一匹西方小白龍
,掌中五鉤神飛亮銀槍
!從沒打過敗仗,人稱“常勝將軍”
; 第八杰:花刀大將魏文通
,跨下花斑馬,一把花刀是隋營數(shù)一數(shù)二的大將
; 第九杰:靠山王楊林
,胯下金睛獸,掌中一對囚龍雙棒
,老當益壯
; 第十杰:銀面韋托秦用,秦瓊的干兒子
,胯下赤炭火龍駒
,掌中八棱紫金降魔杵,年輕人中的佼佼者?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 第十一杰:呼羅國王,胯下青鬃馬
,掌中單錘
,乃突厥第一戰(zhàn)將; 第十二杰:四寶大將尚師徒
,胯下寶馬呼雷豹
,掌中烏龍?zhí)釣o槍,山馬關(guān)大帥
; 第十三杰:馬踏黃河兩岸
,锏打三州六府,威震山東半邊天
,神拳太保秦瓊秦叔寶
,跨下一匹黃驃馬,掌中一對虎頭锫棱金裝锏
,擅使一把虎頭造金槍
; 第十四杰:皂袍大將尉遲恭,武藝和秦瓊不分上下
,胯下一匹烏騅馬
,掌中單鞭,擅使丈八蛇矛槍
; 第十五杰:赤發(fā)靈官單雄信
,單二員外,江湖總瓢把子
,胯下棗紅馬
,掌中一把金釘棗陽槊,是未來瓦崗五虎上將的頭一員
; 第十六杰:銀槍將蘇定芳
,胯下銀龍馬,掌中亮銀槍
。連羅成都死在了他的手上
; 第十七杰:勇三郎王伯當,胯下黃斑馬
,掌中花槍
,一上戰(zhàn)場就玩命; 第十八杰:大刀王君可
,胯下一匹赤兔馬
,掌中青龍郾月刀,真好比關(guān)公在世。這是十八條好漢
! 七
、其他排法3: 第一好漢:西府趙王,李元霸
。一對擂鼓甕金錘是當年漢朝時馬超的先祖
,漢伏波將軍馬援使的。共重320斤
。歷史上就只有這兩個人使得動
。 第二條:天寶大將宇文成都,鳳翅鎦金鏜
。 第三條:三公子裴元慶
,八十斤一只的八卦梅花亮銀錘,最后死在慶墜山
。被炸死
。 第四條:紫面天王雄闊海。一條熟銅棍
,死在揚州千斤閘下
,被壓成肉泥。 第五條:南陽侯伍云召
,是春秋五霸時名將伍子胥的后人
,使得是一條亮銀槍。 第六條:伍天錫
,伍云召的族弟
。是一對短棒混金鏜。被李元霸一錘打死在揚州城外
。 第七條:燕山公少保羅成
,家傳五鉤神飛槍,平生只輸在同父異母家兄的五分槍下
。絕命槍:回馬槍 第八條:老將靠山王楊林
,水火囚龍棍。死在羅成槍下
。 第九條:花刀大帥魏文通
,可想以刀聞名。 第十條:四寶上將尚師徒
,金纂提爐槍后被秦瓊得去
。 第十一條:八馬將新文禮,弘霓關(guān)總兵
。 第十二條:雙槍老將
,羅成干爹
,定彥平。后因羅成狠辣
,出家
。 第十三條:金刀殿帥左天成,在程咬金搬請裴元慶二次學藝下山時
,被裴元慶錘打護城河
。 第十四條:鐵槍大將來護兒 第十五條:掛錘莊莊主,梁師泰
。是隋唐八大錘之一。 第十六條:兵馬大元帥秦瓊
,鑲金锏
,絕招:撒手锏。就是今天人們常說的殺手锏
。 第十七條:皂袍大將尉遲恭
,曾經(jīng)日搶三關(guān),夜奪八寨
。飛馬躍城樓
。為救義子薛仁貴撞死皇宮外。雌雄雙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