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知道讀者都很感興趣高力士為什么會支持殺掉楊貴妃?今天給大家?guī)砹讼嚓P(guān)內(nèi)容
天寶十五載(756)六月十三日黎明,一隊人馬保護著唐玄宗從禁苑延秋門而出
,匆匆向西疾馳而去高力士與馬嵬之變
當(dāng)玄宗一行走到馬嵬驛時
其中陳玄禮的意向最為明顯
在上面的引文中,記載陳玄禮通過太子身邊的宦官李輔國
那么
馬嵬事變結(jié)束后
,玄宗命令繼續(xù)西行,“父老皆遮道請留”,玄宗于是命太子留下來撫慰百姓,父老因曰:“至尊既不肯留,某等愿帥子弟從殿下東破賊,取長安。若殿下與至尊皆入蜀,使中原百姓誰為之主?”須臾,眾至數(shù)千人。太子不可”。于是太子之子建寧王李倓、廣平王李椒(即李豫)以及李輔國等皆勸太子留下來,“父老共擁太子馬,不得行”。在這種情況下,太子只好派人報告玄宗,玄宗“乃分后軍二千人及飛龍廄馬從太子”(《資治通鑒》卷218)。從此
那么太子李亨到底擁有何種力量而能使他與玄宗的分道揚鑣成功呢?這就是他所掌握的部分禁軍部隊
。《舊唐書·承天皇帝談傳》云:“祿山之亂,玄宗幸蜀,談兄弟典親兵啟從?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從“后軍”二字可以知道玄宗從長安逃走時
,太子一直處在殿后的位置,也就是說他本來就統(tǒng)率著后軍。關(guān)于這一點還有史料可以證明,如《舊唐書·肅宗本紀》記載說:“車駕將發(fā),留上(指李亨)在后宣諭百姓……(玄宗)乃令高力士與壽王帽送太子內(nèi)人及服御等物,留后軍廄馬從上?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通過以上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出
,馬嵬事變實際上是太子李亨、高力士與陳玄禮等人聯(lián)合發(fā)動的一次有計劃有預(yù)謀的政治行動,除了要達到鏟除楊氏兄妹的目的外,幫助太子擺脫玄宗羈絆,使其能擔(dān)負起領(lǐng)導(dǎo)全國平叛的責(zé)任來,才是這場事變的最終目的楊國忠在朝廷專擅弄權(quán)
還有一個原因
,就是老邁的玄宗在叛軍進攻長安時,沒有積極地擔(dān)負起領(lǐng)導(dǎo)全國平叛的責(zé)任,反而遠避于西蜀,而太子李亨卻有意承擔(dān)起這副重擔(dān),作為忠于李唐王朝的老臣高力士、陳玄禮,為了國家的長遠計,也不能不選擇與太子合作。同時作為與玄宗數(shù)十年合作的老臣,他們又甘愿保護玄宗西行,這樣于私于公都做到了盡心竭力,就此點而言,高、陳二人的行為的確難能可貴馬嵬事變后
唐玄宗的本意想去川蜀,但因眾人反對
為了能夠順利地到達成都
,玄宗首先正式任命劍南節(jié)度留后崔圓為節(jié)度使,又命穎王先行前往成都,做好迎駕準備玄宗逃難到蜀地
唐玄宗是經(jīng)陳倉
到達巴西郡(今四川綿陽東)時
尤其值得關(guān)注的是,玄宗在普安時還頒布了一道制書
“其署官屬及本路郡縣官,并各任便自簡擇
,五品以下任署置訖聞奏,六品以下任便授已后一時聞奏?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通過玄宗頒布的這道制書,還可以看出一些問題
這道制書的頒布,還說明了一個問題
七月二十八日,玄宗一行終于到達成都
這種說法是符合實際情況的
。靈武郡是朔方節(jié)度使的治所之所在,唐朝在這里屯駐有大量的軍隊,早在天寶初期,朔方的總兵力即達64700人,馬14300余匹,衣賜200萬匹段,可謂財豐兵精。尤為重要的是,朔方之兵多為久戰(zhàn)之軍,戰(zhàn)斗力極強,加之朔方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南下可直逼長安,東向經(jīng)河?xùn)|北部可進擊河北,威脅叛軍老巢,同時這里又是控扼河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522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背后有何原因.png" alt="盤點歷史上被親兒子殺掉的五位皇帝
!" onerror="nofind(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