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水淹七軍之后,東吳為何要偷襲荊州
關羽水淹七軍之后,東吳為何要偷襲荊州?是很多人要的問題?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獯稹?/p>
劉備入川,取代劉璋主持益州大局
。不久之后又召諸葛亮攜大量荊州系文臣武將入蜀,對益州、漢中和西南夷地區(qū)深入經營
。

當諸葛亮協助劉備管理益州事務的時候
,關羽被獨自留在荊州。當時的荊州被曹操
、孫權和劉備三家瓜分
。因此關羽從一開始就面臨了十分巨大的壓力。
不過關羽不愧當時英豪
,在他的經營之下
,荊楚一帶遍及關羽勢力。他雖然名義上是劉備的一員大將
,實質上業(yè)已成為一方諸侯
。當時的關羽不僅節(jié)制劉備統轄的荊州區(qū)域,并且周邊許多割據勢力均與其遙相呼應
。關羽水軍在赤壁之戰(zhàn)中就已表現不俗
,此時長江水域的水賊和周邊盜群均遙受關羽印號,成為他的支黨
。
荊襄水域
,遍地羽黨!
由于吳國處于長江下游地帶,因此關羽的地盤如若順江而下
,乘船幾日便可威脅吳都
,因此吳國十分關注關羽的動向。
關羽勢力越來越大
,且半獨立于劉備
,這讓孫權打起了小算盤。劉備在赤壁之戰(zhàn)前曾與孫權妹妹聯姻
,此后雖然被東吳要回
,但終究按照禮法,劉備孫權算是同輩中人了
。但孫權此時卻又以自己女兒尋求和關羽之間的親家關系
,這讓關羽難以容忍。因為這場和親一旦成型
,不僅自己會遭到劉備的猜忌
,更表明了將孫權置于自己之上的位置。
為了表達對劉備的中心
,關羽回信痛罵孫權
。孫權惱羞成怒,同關羽徹底結怨
,自此開始謀算霸占關羽地盤
。
作為劉備集團的元老級將領,關羽當然知道諸葛亮為自己集團所謀劃的發(fā)展路線
。此時的劉備已經早已占據漢中
,并在先祖劉邦爭霸天下的起點
,在一群文武官員的擁戴下,自立為漢中王
。
按照諸葛亮原本的既定戰(zhàn)略是兩路出兵進攻曹操。西邊的漢中此時已經被劉備拿下了
,而東邊的荊州卻仍然有一部分落在曹魏手中
。因此劉備命令關羽北伐進攻魏國。關羽派兩個部將留守江陵和公安
。自己親自率領大軍進攻樊城
。
樊城的魏軍守將曹仁趕快向曹操求救。曹操派了于禁
、龐德兩員大將率領七支人馬前去增援
。曹仁讓他們屯兵在樊城北面平地上,和城中互相呼應
,使關羽沒法攻城
。
然后天降大雨,襄陽地界地勢低洼
,很快水勢就上漲起來
。關羽的軍隊大多水軍,于是紛紛乘船進攻躲避到高地上的一隊隊小股魏軍
。
關羽水淹七軍!
于禁很快被包圍
,無奈投降。龐德奮勇抵抗
,被俘
。關羽對龐德好言相勸,希望他也能像馬超
、于禁一樣投降劉備集團
,奈何龐德大罵不止。關羽大怒
,斬了龐德
。
關羽北伐,氣勢很足
,但實際力量并不強大
。從人數來說,關羽出征兵馬五萬左右
,對壘的是曹仁的兩萬軍隊
。但曹仁乃城池防守的一方,關羽攻城必然損耗不小
。而曹操的后續(xù)又派來于禁龐德的七軍
、徐晃的數萬兵馬以及十二營兵
。這些曹魏兵馬加在一起應當有十萬以上了。
除了兵力劣勢之外
,曹魏猛將如云
,而關羽方面只有自己才堪獨當一面。諸葛亮遠在成都
,謀士方面關羽只能依靠馬良
,而曹操有司馬懿、桓階等一系列頂級謀士籌謀規(guī)劃
。
對手的強大使得關羽從一開始就采取了猛攻硬剛的風格
,但卻忽視了身后的威脅。孫權偷襲荊州兵分三路
,呂蒙陸遜蔣欽各帶一路
,起傾國之兵,約有十萬之眾
。
可以說
,面對曹操,即便失敗了
,關羽仍然還有退路
。但是孫權背后偷襲,釜底抽薪
,將關羽退縮益州的路都斬斷了
。
那么孫權為何要早關羽剛剛取得對魏勝利的時候將屠刀揮向自己原先的盟友呢?
正如前文所說,關羽劉備地處長江流域的中上游
,對孫吳威脅很大
。而關羽水淹七軍之后,極有可能奪得南陽
。而一旦長江流域南北兩岸盡入關羽之手
,則東吳將面臨西、北兩個方向的威脅
,處境將十分不利
。身為兵圣孫武的后人,孫權自然能看得到這一點
。
同樣看到關羽處于強弩之末和孤立狀態(tài)的還有遠在許都的司馬懿
。在司馬懿的建議下,曹操派遣使者游說孫權
,答應將江東地區(qū)以朝廷的名義正式冊封給他
。
曹魏正面防守牽制,孫吳軍隊白衣渡江
,化裝布衣商旅乘船奇襲荊州
。
關羽退路被斬
,敗走麥城而中伏。孫權考慮到關羽對劉備的忠心以及關羽在荊州的影響力
,殺之并將頭顱獻給曹操
,以表達自己是尊崇曹操命令行事的。曹操識破孫權詭計
,厚葬關羽
。
劉備在荊楚一帶的勢力瞬間瓦解,還痛失一員大將
,這讓其極為憤怒。劉備稱帝
,將從屬之臣紛紛提拔
,一時間士氣大增。憑借關羽在荊楚影響力尚未消散
,劉備東進
,想順江而下,滅掉東吳
。奈何諸葛亮處于大局考慮主張聯吳抗曹,因而被劉備留在成都
。劉備東征
,但自己并不善于統兵
,用七百里連營抵抗敵人
,犯下兵家大忌
。后被陸遜火燒連營,落得白帝托孤的結局
。
關羽失荊州的故事30
1. 關羽大意失荊州150字左右梗概
關羽大意失荊州:
赤壁之戰(zhàn)后
,荊州七個郡被劉備
、曹操
、孫權三家瓜分,劉備入蜀(四川)
,留關羽鎮(zhèn)守占據的荊州五郡(南郡
、長沙、零陵
、桂陽
、武陵)
,其中南郡是劉備向東吳借的
。劉備得到蜀川后
,將長沙
、桂陽兩郡還給了孫權(相當于還了南郡)
。
后來關羽出兵攻打曹操的襄樊地區(qū)
,孫權派呂蒙乘虛偷襲荊州三郡(南郡
、武陵
、零陵)失陷
,導致荊州三郡失陷
。大意失荊州
,現比喻因疏忽大意而導致失敗或造成損失
,有粗心大意、驕傲輕敵的意思
。
(1)關羽失荊州的故事30擴展閱讀:
劉備和孫權,表面看起來關系密切
,而實際上卻很疏遠
。假如關羽得志
,一定不是孫權所愿意看到的
。如果這時候派人勸孫權攻擊關羽的后方
,許諾將江南地區(qū)封給孫權,樊城的圍困就會解除
。曹操聽從了這個建議
。
當初
,孫權曾經派出使者
,為自己的兒子求娶關羽的女兒,關羽不但拒絕了婚事
,還辱罵了使者,孫權非常憤怒
。
當曹操再派徐晃增援固守在樊城內的曹仁,關羽一時不能攻克樊城的時候
,孫權寫信給曹操
,請求出兵攻擊關羽后方
,為朝廷出力
,并要求曹操予以保密
。曹操同意了孫權的請求,但將孫權攻擊關羽的消息散布出去
,樊城內的曹仁就更加堅決地守城。
南郡太守糜芳
、將軍符士仁供應軍資不力,關羽曾經說過:“等我回來的時候再治你們的罪
。”兩人心中始終恐懼不安
,在孫權的引誘下,背叛了關羽
。
樊城這邊,曹操不斷地增兵
,徐晃也打破了關羽圍困樊城的包圍圈,樊城內外恢復了聯系
。關羽見南郡已失去
,只好從樊城撤兵
。然而,由于退歸襄陽的路不通,關羽只好向臨沮方向撤退
。
呂蒙的大軍占領了江陵,把關羽及其眾將的妻子兒女全部俘獲
。呂蒙對關羽軍隊的家眷給予了優(yōu)厚的待遇
,這些消息傳到關羽軍中以后
,兵士無心再戰(zhàn),陸續(xù)逃散
。
關羽自知孤立窮困
,向西退守麥城
。孫權命令朱然和潘璋切斷了關羽的一切去路,關羽最終被擒獲后為東吳所殺
。至此
,蜀漢丟失了荊州
。
2. 關羽大意失荊州
、敗走麥城 跪求梗概(200字左右)
關羽當時遠征樊城
,荊州空虛。曹操采納司馬懿之計
,一面調五萬精兵去救援樊城
,一面聯結東吳
,叫孫權暗襲荊州。那時
,東吳守將是大將呂蒙,很厲害
。關羽為防呂蒙
,留下重兵防范,呂蒙難攻
。這時,陸遜獻計說:‘關羽自恃英勇無敵
,所怕的就是你。如果將軍辭職
,關羽一定中計?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瘏蚊梢烙嫸校P羽果然中計
,便把荊州重兵調來攻打樊城
。結果
,呂蒙率吳軍攻破荊州。關羽被迫走麥城
,被吳軍設計俘虜并殺害
。
3. 概括一下關羽大意失荊州的過程
荊州
,《三國志》說“北據漢
、沔
,利盡南海
,東連吳會
,西通巴
、蜀”
,諸葛隆中之對已經明確說
,占據荊州,聯吳抗曹
,兵分兩路
,進擊中原,一統天下
。其戰(zhàn)略位置之重要可見一斑。赤壁鏖戰(zhàn)曹操敗北
,劉備迂回百折,方達到“劉備借荊州有去無還”的目的
。
劉備所以會言而無信(直把魯肅做掌上觀的態(tài)度后人當有評述)一而無信、再而無信
,荊州已不僅是諸葛亮所說的聯吳抗曹的重要地理依據
,更逐漸成為三國政治
、經濟、軍事
、文化的交叉、匯聚點
。點以帶面
,面關全局
。劉備借荊州后,誰來鎮(zhèn)守已經顯得尤為重要
。
趙云似乎是最早考慮的人選
。其時趙云經過長坂坡的嚴峻考驗(趙子龍單騎救主非小說家言):復雜多變的混亂局勢中救劉備的獨子
,舍棄劉備的夫人,至少表明趙云的政治頭腦十分清醒而堅定
;千軍萬馬、血染戰(zhàn)袍
、歷盡艱苦磨難顯示出趙云對主子的忠誠耿耿
。
而趙云的最大缺陷是沒有參加“桃園結拜”
,如此重要的位置交給這個自己還算相信又不是最相信的
,劉備不太放心。諸葛亮是聯吳的倡導者
,昔司馬德操言之曰“此間有俊杰。得臥龍即得天下”
,雄才大略、驚天地泣鬼神
!荊州的重要性諸葛亮既是發(fā)現者,也會是全力守護者
。
但諸葛亮的哥哥諸葛謹恰是江東孫權的謀士,劉備私下以為諸葛亮雖有經天緯地之才
,但在荊州恐不大超脫(也就是不大自然
,誰知道劉備怎么想的
。不大超脫含義甚多)
,或者就是不大放心
。我好不容易借來了,沒準因為你哥哥你再還回去
!那可不是劉備的本意。
張飛
。讓此公守荊州重鎮(zhèn)
,劉備糊涂尚不至于此也
。只有關羽了
。劉備善于政治手腕
,為不引起諸葛的懷疑(一說為當時劉備器重龐統甚于諸葛
,故把龐統帶于身邊侍侯)
,決定由關羽協助諸葛共同管理荊州
。
但是很快
,龐統命喪落鳳坡,劉備悲痛之余
,當即調諸葛至西川。至此
,荊州的重任全部交給了關羽。
(3)關羽失荊州的故事30擴展閱讀:
大意失荊州的原因:
1
、劉備錯用關羽
按《三國演義》的敘述,劉備給諸葛亮信中已暗示
,讓關羽接印
。諸葛亮對關羽感情用事
、孤傲自負、沒有全局觀念的性格弱點
,是很不放心的?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芍鞴珒榷?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不得不交權
。后來事實證明
,劉備錯用了人
。
2、失和東吳
諸葛亮交印前
,一再告誡關羽“北拒曹操
,東和孫吳”
,是保全發(fā)展荊州的關鍵。然而關羽卻忘記了軍師之言
,壓根兒就瞧不起孫權
,平時疏于交往。孫權為了測試孫劉聯盟
,派特使為兒子向關羽之女求婚
,卻遭到關羽辱罵
。于是孫權采納呂蒙、陸遜意見
,不顧聯盟破裂
,下決心取荊州
。
2
、東吳少壯派將帥呂蒙
、陸遜多講現實功利
為奪回荊州
,不像老一輩如魯肅看重聯盟關系
,屢次勸說孫權出兵。他們“詭計多端”
,針對關羽性格弱點
,先是去其疑
,換下呂蒙,以名氣不高的年輕人陸遜充任陸口前線指揮官
,讓關羽放松對東吳的警惕
。
接著
,增其驕
,讓陸遜給關羽寫封謙卑恭維的信
,給關羽戴高帽子,并求兩家之好
,麻痹關羽,暗中卻派水軍特戰(zhàn)隊
,趁關羽率主力部隊離開荊州攻打樊城之際
,打掉沿江崗哨
,奇襲了荊州
。
4
、糜芳、傅士仁叛變
糜芳
、傅士仁因沒有做好出征部隊后勤保障
,受到關羽責罰
,并聲言取樊城后再處治二人。讓人匪夷所思的是
,既然對糜、傅已不信任
,卻又命二人守公安
、南郡
。糜、傅懼怕關羽秋后算賬
,一經孫權策反
,立即投降
,交出城池,關羽失去了支援保障基地
。
5
、陸遜善待關羽隊伍中荊州籍官兵的留守家屬
,按月發(fā)放糧米,有病遣醫(yī)治療
,人道主義的關懷動搖了軍心
,使其紛紛逃亡
。關羽只知硬碰硬,不會打心理戰(zhàn)
。
6
、劉封
、孟達拒絕支援
關羽殘部退至麥城時,曾派廖化向附近上庸守將劉封
、孟達請求支援
。但二人強調“山郡初附”,人心不穩(wěn),拒絕出兵解救。實際是劉封對關羽反對他這個“義子”做劉備接班人的報復。
7
、諸葛亮指揮思路不明。
曹吳聯合是實
,但取荊州的是孫權而非曹操
,曹操只做了策應
,這已使關羽腹背受敵。自從離開荊州后
,諸葛亮就未再過問荊州事,好像有了萬人敵的守衛(wèi)
,他便無須干預
,乃至魏吳聯手襲荊州
,益沒有高度重視
。
4. 關羽大意失荊州30字
關羽水淹七軍后驕傲大意
,被呂蒙偷襲荊州,敗走麥城
,被俘而死
5. 關羽大意失荊州 簡短概括
關羽大意失荊州故事如下:
周瑜死后,孫權任命呂蒙為大將軍
,派他進攻荊州
。呂蒙知道關羽很驕傲
,喜歡被人夸獎
,他想到了一個辦法。
呂蒙派人帶著書信和禮物來拜見關羽
,他在信中將關羽吹捧一番,說關羽非常勇敢
,一個人就能打敗曹操的軍隊
。
關羽看完呂蒙的信以后非常高興
。他笑著說:“哈哈
,呂蒙膽子真小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磥砦也挥脫膮菄鴣磉M攻了”。然后
,他派出更多的士兵進攻曹操
,一點也不管荊州了
。
孫權知道以后,和曹操約定一起進攻關羽
。呂蒙把士兵藏進大船里
,外面劃船的人打扮成商人的樣子
,向荊州駛來。
有人向關羽報告
,吳國有船對過來
。關羽聽說是商船
,就說:“呂蒙怕我,不敢來進攻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隙ㄊ巧倘诉^來做生意
,沒關系”。
呂蒙的船隊很快就到了荊州城外。到了晚上
,藏在船里的士兵沖了出來,把在岸邊巡邏的蜀國士兵全部抓上了船
。
呂蒙為俘虜們解開繩子,還送給他們衣服和食物
,并且問他們怎樣才能攻下荊州
。俘虜們感激的說:“謝謝你們不殺我們
,我們可以為你打開城門”。
等到半夜的時候
,這些俘虜來到城下叫門
,守門的士兵看見是自己人
,就開了城門。這時
,吳國的軍隊一下子就沖了進去
。其他守城的士兵抵擋不住
,只好逃走了。
荊州又落到了吳國手中
,關羽因為自己一時大意而沒有守住荊州
。
(5)關羽失荊州的故事30擴展閱讀
關羽的其他故事
1
、單刀赴會
赤壁之戰(zhàn)以后,諸葛亮三計氣死周瑜
,得了荊湘九郡
。其中荊洲是當時軍事要陣
,為兵家必爭之地。劉備為完成三足鼎立之勢
,需奪取西川以立其業(yè)
,故派大將關羽鎮(zhèn)守要地荊洲。吳國為了得到失去的土地
,始終不放棄奪回荊洲的想法。
因此
,設酒宴名為招待關羽,實為鴻門之宴
,宴請關羽過江到東吳。席間埋伏刀斧手欲殺之
,關羽久戰(zhàn)沙場
,熟讀兵書
,早知是計
,便有所準備
。故而
,只帶領十幾個隨從人員
,提著寶刀
,輕駕小舟,單刀赴會
。席間
,關羽借與魯子敬多年未見敘舊為由
,拉著魯肅不放手,互相敬酒
,實則以魯肅為人質 以脫身
。
2
、水淹七軍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七月,關羽安排南郡太守糜芳守江陵
,將軍傅(衍)士仁守公安
,率駐扎在江陵的大部分荊州軍隊向襄陽、樊城進發(fā)
,很快將襄陽、樊城分別包圍起來
。關羽率兵攻取樊城。曹操遣于禁
、龐德救援。龐德預制棺木
,誓與關羽死戰(zhàn)。
適逢天降大雨
,襄水暴漲,困住于禁
、龐德
。關羽發(fā)現于禁部隊旗號不整
,軍士慌亂
,又見襄江水勢甚急
,了解了地形
,又根據秋雨連綿
,襄江之水必然泛漲的情況
,差人堰住各處水口
,待水發(fā)時
,乘高就船
,放水一淹,又于漢水口預備戰(zhàn)筏
。
當夜風雨大作
,于禁軍隊大亂
,關羽及眾將皆搖旗鼓噪
,乘大船趁勢而下大敗敵軍
,活捉了于禁和龐德,大敗敵軍
。
3
、溫酒斬華雄
汜水關大戰(zhàn),華雄打敗孫堅又連殺兩員大將
,聯軍不敢應戰(zhàn)
。關羽請戰(zhàn):“不殺華雄,愿砍下我的腦袋”
。曹操說“將軍喝了這杯熱酒前去殺敵”。
關羽說:等殺了華雄回來再喝”言畢提刀前去
。帳外鼓聲大振,喊聲大舉
,曹欲派人前去打探,忽然鸞鈴響處
,馬到中軍
,云長提著華雄的頭往地一擲
。這時
,杯中的酒還是熱的
!
參考資料來源:網絡——大意失荊州
6. 關羽失荊州——驕兵必敗是什么意思簡短些
!
字面上的解釋是驕傲的軍隊會打敗仗的意思,實際上指的是關羽盲目自信
,未接受諸葛亮“東合孫權
,北拒曹操”的建議
,以個人的力量抗拒東吳和曹魏兩大軍事集團,最終遭致殺身之禍的故事
。
關羽失荊州簡介:赤壁之戰(zhàn)后
,荊州七個郡被劉備
、曹操
、孫權三家瓜分,劉備入蜀(四川)
,留關羽鎮(zhèn)守占據的荊州五郡(南郡、長沙
、零陵、桂陽
、武陵),其中南郡是劉備向東吳借的
。劉備得到蜀川后
,將長沙
、桂陽兩郡還給了孫權(相當于還了南郡)。
后來關羽出兵攻打曹操的襄樊地區(qū)
,孫權派呂蒙乘虛偷襲荊州三郡(南郡、武陵
、零陵)失陷,導致荊州三郡失陷
。大意失荊州
,現比喻因疏忽大意而導致失敗或造成損失,有粗心大意
、驕傲輕敵的意思。
(6)關羽失荊州的故事30擴展閱讀 關羽本字長生
,后改字云長
,早年因犯事逃離家鄉(xiāng)至幽州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