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畫中的顒琰是個胖乎乎的可愛孩子。這么一個健壯的兒童,再與成年后身材魁梧的嘉慶比照
,能讓人感覺到他從祖輩那里繼承下來的滿族人身上的勇猛特質。顒琰很刻苦,不光是顒琰,清代的皇子大都勤奮,這與清代嚴格的皇子教育制度是分不開的。在清代,皇子們雖身份高貴,但必須遵守嚴格的學習制度,從6歲起便開始到上書房讀書。劉錦藻《清朝續(xù)文獻通考》記載:“我國家之制,諸皇子六歲以上,即就上書房讀書?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上書房是皇子學習的地方
,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始稱,原址在西華門內(nèi)南薰殿、紫禁城東北角兆祥所等處,雍正初年改設于乾清門內(nèi)東側,以后再未改動。上書房的制度十分嚴格
。乾隆時期,曾在軍機處任職的趙翼親眼目睹了皇子們每日天還不亮便從隆宗門入上書房讀書的場景:“本朝家法之嚴事實的確如此。每日寅時(凌晨3-5點)皇子就要去上書房上學;師傅從卯時(早晨5-7點)開始授課;放學時間稍有不同
,小皇子是在未初二刻(下午1點半),已受爵分府的皇子在午初(中午11點)。其間,辰初二刻(早7點半)吃早飯,午正(中午12點)吃午飯,都是由皇子的下人送至書房下屋,但是,如至開飯時間,功課未完成或正被罰念書寫字,必須得到師傅的允許方可就餐,隨侍人員不得催促,放學時也是如此。除吃飯外,每天還有兩次課間休息,每次不得超過一刻鐘,其他時間不許到院外閑走。上書房中的“法定假日”
,只有萬壽節(jié)(皇帝生日)及其前一日、元旦、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和皇子本人的生日等幾天,就是大年三十也要上學,只是可以提前放學?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皇子的老師都是從翰林院精心挑選的學識淵博
、德高望重的大儒。教材有“四書”、“五經(jīng)”、《資治通鑒》、《性理綱目》、《大學衍義》、《古文淵鑒》等滿族文化的鮮明特征,是它特有的語言文字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5316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為何說嚴嵩位高權重,卻愚蠢至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