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的岳父為什么斷定劉邦會發(fā)達難道劉邦真的是“天選之人”
劉邦的岳父為什么斷定劉邦會發(fā)達?難道劉邦真的是“天選之人”?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
要知道劉邦在發(fā)跡之前
,真的和普通的市井痞子沒啥差別
,年紀到了一定歲數(shù)也不愛種地干活
,沒有大志不說
,還沒有收入
。時常被自己的父親數(shù)落不如自己的哥哥能干又會經營。確實那在古代啊,沒有誰家可愿意把女兒嫁給這樣的男子
,但呂雉的父親吧大概是眼睛開過光或者是老天爺托夢,反正他橫豎瞧著劉邦有成大事的帝王之相
,于是就鐵定要女呂雉嫁給他
。小編真的好想問呂父一句,您老人家真的不是在賭玉嗎?且不說當時的劉邦還是個小亭長
,您咋就把女兒的終身幸福給壓上了呢?
達難道劉邦真的是“天選之人”.png)
不過歷史還是告訴呂父他賭對了
。劉邦出生在徐州豐縣,要說與別人有什么不同的
,大概也就是左大腿側有七十二顆痣了
。那他是什么長相讓呂雉的父親放著沛令不讓女兒嫁反而要她嫁給大她一輪不止都可以當父親年紀的劉邦呢?小編看資料和相片對劉邦的長相總結就是十分有龍王的樣子,即額頭骨是高高隆起的
,鬢角和胡須都很漂亮的樣子
。
劉邦當亭長的時候就憑借著自身不拘小節(jié),寬厚仁愛總歸類為接地氣的性格獲得了不少能人百姓的追隨了
。后來秦末時期農民起義爆發(fā)
,劉邦被百姓擁立為頭頭,自稱赤帝子
,有義軍三千人
,到劉邦四十八歲時,他的隊伍已經擴充到近萬人
,里邊還有兩個很厲害的人物加持
,即項梁和項羽。
一個時代怎么能同時容納得了兩個梟雄呢?當時的劉邦也沒想過和自己并肩作戰(zhàn)過的項羽最后會與他到兵戎相見的地步
。劉邦知人識用這一點的優(yōu)勢
,在后來兵力不足項羽甚至相差幾十萬都敢赴鴻門宴還能全身而退的時候就能體現(xiàn)。鴻門宴之前的劉邦已經經歷過太多次戰(zhàn)爭和險阻了
,他早就不是那個只會在老家吹水散漫的劉邦了
,比起項羽的有勇無謀,劉邦更為沉著冷靜和從容
。
劉邦能夠成功稱帝
,真的是身邊有太多良才的功勞了,不過也要賴以劉邦自身有讓人追隨且誓死效忠的能力
。楚漢爭霸的戰(zhàn)爭整整持續(xù)了四年
,說到底還是項羽太兒女情長也太驕傲,劉邦在大業(yè)面前
。必要時都能由著自己的家室妻兒被楚軍抓去當俘虜
,他是能屈能伸也能識大局的
。
這場爭霸以韓信領兵追到屯垓下,一聲令下要斬霸王頭
,而項羽不堪受辱于烏江自刎結束
。公元二零二年,劉邦在山東定陶汜水之陽舉行登基大典
,定國號為漢
。要知道劉邦能開國成功,韓信在此最應有姓名
,他的稱帝少不了韓信在用兵和軍事上的大輸血
。劉邦自然也應允將韓信封王,小編發(fā)現(xiàn)劉邦好似真的有天選之子的命運般
,天生就有一呼百應的領頭作用
。
成功登帝后的劉邦還耿耿于懷自己父親在他無長進時拿他跟哥哥做比較的事,時常調侃劉太公到底誰有用
,不過晚年劉邦的猜忌果誅得確實讓人心寒
。韓信是被呂雉除掉的咱且不說,當年有助于劉邦稱帝的幾個忠臣在劉邦晚年時幾乎給他團滅了
,小編揣摩大概就是劉邦年紀到了
,得帶幾個心腹下去陪自己上路的同時能不把天給聊死,不然小編曾經能讓人如此信任和那么會用人的劉邦為何晚年變得如此敏感猜疑呢?
小編覺得劉邦能稱帝用智者善隱這四個字也挺合適的
。在稱帝前劉邦最異于其他爭奪帝王的的人的優(yōu)勢是在于劉邦的平凡
,游手好閑的市井地痞只是劉邦的表面人設,能掌霸天下的君王
,內心從來就不是平凡的
,劉邦十分了解自身,更很會從主觀角度上去看透和揣摩人心
,這一點是跟在他身邊的忠臣摯友都沒辦法具體形容臣服劉邦是為何的
。
小編認為歷來君王都是無情的,劉邦自然也不例外
,楚軍自以為抓住了劉邦的妻兒便是抓住了他的軟肋,實則不然
。家對劉邦來說
,沒有國重要,忠臣摯友對劉邦來說
,沒有他生命即將流逝時的不安重要
。情深義重的結局大多都是項羽那樣的下場,因為問鼎的人唯有冷靜和時刻看清自己定位才能恒久
。
歷史上有哪些人可以被稱作“天選之人”
位面之子
,天選之人——光武大帝劉秀
在擁有史上最高氣運的男主角登場之前,我們得先多花一些篇幅來介紹另一位充滿神秘色彩的人物——王莽。
很多人說王莽是典型的穿越者
,這一點我們不作評論
。不過王莽的一生,都仿佛籠罩著神奇的迷霧
,他的很多所作所為
,更是會令我們有一種熟悉的感覺。
王莽出生于西漢末年
,此時距離西漢的開國已經過去了一百五十年
。自從漢高祖斬白蛇而賦大風以來,先有文景之治
,國庫中的糧食和銅錢堆積如山
;后有武帝的赫赫武功,衛(wèi)青霍去病等人生生把匈奴打殘
,一半匈奴往西方遷徙
,所引起的連鎖反應波及到半個歐洲;武帝雖然消耗光了西漢的積蓄
,后續(xù)的昭帝
、宣帝依然英明神武,陳湯更是斬殺北匈奴單于
,喊出“明犯強漢者
,雖遠必誅!”這一振聾發(fā)聵的口號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雌饋恚蹏路鹂梢郧锶f載
,永世不朽
。
但帝國崩潰的主因早已經種下。外戚專權
,王子王孫
,達官貴人們如饑似渴地兼并土地,貧者愈貧
,富者愈富
。繁花似錦的盛世背后,農民紛紛破產
,淪為佃農
、流民和奴隸。宣帝的太子(元帝)憂心于逐漸沸騰的民意
,于是放棄了“漢家自有法度
,霸王道雜之”的祖訓
,轉向純以懷仁的儒教治國,以經取士
。雖然這一轉變有效地緩解了社會矛盾
,使西漢得以延續(xù),但“自是以后
,漢無剛正之士
,遂舉社稷以奉人”從此,漢朝的官吏再也不是剛直不阿
,文武雙全的真君子
,而是一大群皓首窮經的公務員了。
歷史除了必然性
,還有如同開玩笑般的偶然
。也許是天意希望西漢早點崩潰,所以命運女神不惜提起裙子
,在西漢的屁股上狠狠踹了一腳
。
公元前54年,元帝(這時候還是太子)的愛妃去世
。哀痛之余
,太子把自己的其他姬妾全都趕走,從此累覺不愛
。宣帝和皇后當然對此憂心忡忡
,為了讓兒子振作起來,皇后從自己宮里挑選了5位出身和地位都低下的宮女給太子
,讓太子選一個來聊以排解寂寞
。太子當時正在心煩,看都沒看就隨便選了一個
。沒想到
,一夜風流之后,這個名叫王政君的宮女居然就懷了孕
,次年就為帝國生下了嫡皇孫
!
漢宣帝老來得孫,喜出望外
,對孫子千嬌百寵
。宣帝去世后,元帝即位
,王氏一門雞犬升天,一躍而成為西漢末年最強大的外戚家族
。5年之后
,王氏家族又新生了一個小男孩
,起名叫做王莽。
王莽出生之時
,王氏已經成了首屈一指的外戚家族
。他的姑姑是皇后,他的叔父們輪流當大司馬(全國軍隊總司令)
,族里最差的也是將軍或者侯爺
。王莽的父親和兄長去世的很早,所幸叔叔們都對他非常照顧
。
但真正爭氣的還是王莽自己
。那時候的貴族子弟一個個都是縱情聲色,驕奢淫逸
,無惡不作
。但王莽卻潛心讀書,生活簡樸
。父兄去世后
,他一個人贍養(yǎng)母親和寡居的大嫂,撫養(yǎng)兄長的遺孤
,對內照顧族內的長輩和叔伯
,對外結交名人賢士,堪稱道德完人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漣而不妖,這樣的年輕人很快就被整個社會所矚目
,聲名遠揚
。
在名聲和家族的作用下,王莽20多歲時就被推舉入朝為官
。為官以后他并沒有因此驕縱
,反而是越發(fā)的謙恭簡樸,常常將自己的俸祿和財產拿出來
,分給窮人
,贈給賢者。官職越做越高
,名聲越來越大
,朝野上下,無一不知王莽才是當世的楷模
,輿論和民意
,都堅定地站在他的一側。
公元元年(多吉利的年份)
,王莽受封為安漢公
,從此大權獨攬
。他封賞貴族百官,贍養(yǎng)鰥寡孤獨
,施恩于百姓士人
。他帶頭過簡樸的生活
,貢獻出百萬錢
、三十傾地來救濟群眾
,朝中百官無不效仿。第二年全國大旱
,王莽帶領二百多名官員獻出自己的土地住宅給災民
,同時大建免費房,令他們得以安居
。做到這個份上
,天下都稱王莽為當世的圣人。公元八年(更吉利的年份)
,王莽順利地接受了孺子嬰的禪讓
,稱帝,改國號為新
,朝野對此歡呼雀躍
,幾乎無人反對。
禪讓臺上
,初始新皇帝按劍四顧
,心潮澎湃。五十年的辛勞
,終于走上了權利的巔峰
,終于可以實現(xiàn)自己夢中的理想國了!英特納雄耐爾
,我來了
!
于是,即位后的王莽頒布了一系列匪夷所思而又令人莫名熟悉的命令:
1
,土地國有
,平均分配。
2
,廢除奴婢制度
。
3,修改官制和地名
。
4
,政府參與的計劃經濟和國企專賣。
5,改革貨幣
。
6
,政府建立貸款體系。
7
,強迫勞動,消滅不勞動者
。
8
,將一天100刻的古計時法修改為一天120刻的新計時法。
9
,修改與周邊異族的關系
,尤其是滅高句麗,將其改名下句麗……(實在忍不住想吐槽一句
,您以前和韓劇多大仇
?)
也許這些改革政策會在另一個時空成功,但對于公元初年的中國而言
,這些政策并不實際
,反而造成了很大的民怨。而且
,位面力量已經察覺到歷史的扭曲
,于是從王莽登基開始,天災不斷
,民眾流離失所
,原來對王莽的擁戴也都轉變成了對王莽的一腔恨意。
是時候了
,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
,真正的位面之子、天選之人即將踏上舞臺
。時代的氣運為他而凝聚
,天下的英杰因他而匯集,歷史也將被他一手拉回正確(
?)的軌道上來
。
這事還得往前說起。公元前7年
,漢哀帝即位
,王莽因為受到皇帝和新外戚集團的排擠而被免職,隱居在新都
。3年以后
,數(shù)百名官吏和數(shù)十萬平民游行抗議對王莽的罷免,漢哀帝抵不過壓力
,只好又重新征召王莽回京
。
也許是位面力量發(fā)現(xiàn)用正常手段已經無法阻止王莽了
,所以在王莽開心回京的同時,南陽郡里的劉姓家族出生了一個小男孩
,相傳他出生時田里的谷子結了九個谷穗
,大家認為是好兆頭,就給他起名叫劉秀
。
說起來
,劉秀也算是漢室宗親(就像后來的大耳賊)。但是由于漢代的推恩令
,所以皇族們都是一代不如一代
,等傳到劉秀這個小小旁支時,就只是鄉(xiāng)間的土豪而已
。雖然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是個人物
,父親還當過一段時間的底層公務員,但在整個天下屁都不是
,像他們這樣的劉氏后裔沒有一萬也有八千
。劉秀在家族中也并不算什么,上面有兩個哥哥兩個姐姐
,下面有一個妹妹
,劉秀只是家里一個性格偏向文靜,愛讀書的小兒子
。
劉秀9歲時
,父親去世,叔父撫養(yǎng)他直至成人
。成年后的小伙子劉秀依然文靜低調
,最喜歡的是種田……他的大哥劉縯則完全相反,年輕氣盛
,喜歡結交各種豪俠
,是一個鋒芒畢露的猛士。大哥很愛護這些弟弟妹妹
,常常拍著劉秀的頭說:“如果我是劉邦
,你就是劉邦的弟弟,咱們比比看誰將來有出息
,哈哈
!”
劉秀的二姐嫁給了新野的鄧晨,而鄧家與新野的真正豪門世家陰家(這可是名相管仲的后裔)也是親戚
,所以在走親戚的過程中遇到了陰家的豪門千金陰麗華
。后世李太白曾經有詩贊頌她的美貌“麗華秀玉色,漢女嬌朱顏”,能在歷史上以美貌揚名的女子
,得有多么的漂亮
!不過美貌可不是陰麗華的全部——這可是整個位面為未來的帝王準備好的皇后,是天生套有女主角模板的人
。除了絕世的美貌
,還有溫柔的性格、善良的心地
、寬廣的胸懷
、富有的家財……當然,這兩個年輕人初見時并沒有想到以后整個世界都是他們的
,我們可以相信他們只是一對互相一見鐘情的男女而已(恐怕更多的還是男主角的單相思,因為那時候女神才十歲左右
,劉秀你個蘿莉控)
。
劉秀19歲時參加了高考(這是王莽同志的擴大招生政策),有幸考中了
,成為一名光榮的太學生
,去了京城繼續(xù)讀書深造。要考試了讀讀書
,考完了打工掙點錢(劉秀那會還成立了一家小物流公司)
,有錢了喝喝酒,喝醉了打群架
,跟一群聊得來的同學們鬼混
,留下一大堆又中二又羞恥的回憶。在京城期間
,劉秀看到了百官出巡的壯觀場面
,對走在隊列最前的執(zhí)金吾(類似于警察局長)最為羨慕,于是發(fā)出了“仕宦當作執(zhí)金吾
,娶妻當?shù)藐廂惾A”的千古感慨
。在一個太學生的心目中,這輩子能當上京城的警察局長
,能娶到自己心目中的女神
,人生足矣!要求越高人生越不幸福
,劉秀很明白這一點
。
但是天命是不可違背的。先是有奇怪的流言傳出
,小孩子們都在唱“劉秀當為天子”
。當然,大家都不認為這是指窮學生劉秀,都以為這是說的是當時的國師劉歆——這哥們最喜歡研究八卦讖緯之學
,還剛剛給自己改了個名字也叫劉秀
,怎么看都是他嫌疑最大。
在一次聚會上
,說起這個讖語時
,劉秀自己還提到“這個劉秀說不定指的就是我呢”,大家都哈哈大笑
。但也確實有人把這個事記在了心里
,有幾個人一邊喝酒,一邊看著窮學生劉秀憤憤而去的背影
,心中作出了決斷
。
拿到太學生畢業(yè)證書(或者肄業(yè)證書)后,劉秀就像現(xiàn)在的大學生一樣
,畢業(yè)的同時也失業(yè)了
。王莽同志只學到了擴招,但完全沒想到要給畢業(yè)生們分配工作
,所以大群的畢業(yè)生們只好罵罵咧咧地各回各家
。劉秀也回到了故鄉(xiāng),繼續(xù)拿起鋤頭
,繼續(xù)種田
、販賣糧食……如果順利的話,劉秀會用他的聰明才智賺到更多的錢
,買更多的地
,種出更多的糧食。也許他會成為富甲一方的大糧商大地主
,娶幾個漂亮的妻妾
,過上沒羞沒臊的生活,但終究會與出身豪門的女神漸行漸遠
。
但不管天命還是王莽
,都沒有給他這個選項。先是他哥哥劉縯結交的一位哥們因為犯法為官府通緝
,這事也牽扯到了劉秀身上
,所以劉秀就很沒節(jié)操的逃亡了。他干脆逃到了新野的姐夫家
,一邊繼續(xù)販糧食掙錢
,一邊與小美女陰麗華趁機卿卿我我,日子反而過的比逃亡以前還要滋潤
,一時間劉秀也體會到了他的著名后代劉禪的心境
,“此間樂
,不思蜀也”~
一如穿越小說里的橋段,當主角忍辱負重只想平平淡淡過一生的時候
,總是反派來犯賤
,非得把主角的王霸之氣給撩撥出來不可。作為主角中的主角
,劉秀也不例外
。正當他小日子過得滋潤時,新野警方通過身份證實名系統(tǒng)和外來人口登記系統(tǒng)查到了他
,并且以沒辦暫住證的名義把他抓進監(jiān)獄
,蹲了好幾天。當然
,劉家好歹也是有身份的
,劉秀自己也是太學生,全國各地都有同學親友
,所以沒過多久就被釋放出獄了
。我們不知道劉秀是覺得在女神面前丟了面子,還是在監(jiān)獄里丟了肥皂
,總之,出獄后的劉秀已經不是以前的善良守法好青年
,而是被監(jiān)獄大熔爐成功地改造成了亡命之徒
。
如此奇恥大辱,不能忍
!誰不造反誰是孫子
!“上深念良久,天變已成
,遂市兵弩”
,劉秀出獄后,和大哥劉縯一起召集部下
,起兵造反
!
那個年代,講究的是上陣親兄弟
,而且大哥劉縯多年來廣交豪杰
,絕對是更有王霸之氣的人物,所以起兵是以劉縯為首
,南陽的劉氏親友和市井豪杰們一并加入
。人并不多,由于都是親戚
,所以老少都有
,拖家?guī)Э?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裝備也很差,除了必要的一些兵器以外
,連馬都沒有
,劉秀又常常將搶到的戰(zhàn)馬讓給別人,于是在很長一段時間內
,他的坐騎都是?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br>
成軍之初最艱難,一同謀劃起兵的李通父子泄密被殺
,正當人心惶惶之際
,劉秀故意穿了一身盔甲,在大街上走過去
。大家看到以后都議論說
,“連劉秀這樣的老實人都準備好了,我們還怕個鳥”
,于是人心穩(wěn)定
。劉秀兄弟在每次作戰(zhàn)之時也是身先士卒,沖鋒在前
,所以部隊也越來越壯大
。當時正是天下大亂,各地豪杰紛紛起義的時代
。為了能更有效地保全自己
,擴大聲勢,劉縯劉秀兄弟率軍加入了綠林軍(當時最大的一股起義軍力量)
,很快也成為綠林軍中的重要力量之一
。
隨著綠林軍南征北戰(zhàn),實力越來越強
,綠林軍高層們決定推選一位漢室宗親做皇帝
,好打起大義的名號與王莽戰(zhàn)斗。有不少人看好劉縯
,認為他有威名
,重義氣,可以做一個好領導
。但更多的人怕劉縯稱帝后無法控制
,所以就擁立了一個性格懦弱好控制的人劉玄登基,史稱更始皇帝
。
劉縯劉秀等南陽子弟聽到這一結果時
,心里都很不高興,但是對方在綠林聯(lián)軍中勢力要大得多
,大家又有共同的目標
,所以只好認了
。為了平衡,更始皇帝封劉縯為大司徒
,也算是個小小的甜棗
。漢朝復立這件事,對王莽的震動很大
,于是王莽集合了手中的精兵四十多萬
,對外號稱百萬,準備把這個危險的新政權徹底屠滅
。
百萬王師前來
,將綠林軍們都嚇的夠嗆。一群心不齊的農民武裝
,裝備差很多
,數(shù)目差更多,補給幾乎沒有
,和正規(guī)軍怎么打
?于是當下就有高層建議,干脆大家都散了吧
,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化整為零后說不定王師就找不著我們了是不?
外有大軍壓境
,內有隊友如豬
,怎么辦?在這一瞬間
,劉秀想起了當年的楊威利元帥
,想起了長征路上的太祖
,想起了千千萬萬反敗為勝的主角們
。仿佛有一個聲音在他耳邊督促著:“站出來吧,這是天命的舞臺
,你必將心想事成
!”
于是,小小的偏將軍劉秀勇敢地站了出來
。他先是說服八千昆陽守軍堅守孤城以待援軍
,然后親自率領著13人在敵軍圍城之際出城調集援軍,共召集到援軍一萬多人
。但這畢竟是40萬對2萬的兵力比
,怎么辦?
放心吧
,劉秀同學
,位面管理局經過會議討論后一致決定
,現(xiàn)在是給你開掛的時候了……
后漢書@光武本紀中記載,正當數(shù)十萬大軍志得意滿準備圍城打援時
,“夜有流星墜營中
,晝有云如壞山,當營而隕
,不及地尺而散
,吏士皆厭伏”。先是隕石召喚術
,白天又看到天上仿佛好大的蘑菇云壓將下來
,王莽軍全軍士氣頓時見底。此時
,劉秀率領援軍殺到
,“光武奔之,斬首數(shù)十級”
,如此勇武
,把小伙伴們都驚呆了!大家都說“劉將軍平生見小敵怯
,今見大敵勇
,甚可怪也,且復居前
,請助將軍
!”記得平時劉將軍膽子挺小的啊,今天居然這么猛
!吃什么藥了
!大家都跟上,和將軍一起玩命吧
!
在如此逆天的表現(xiàn)下
,一支只有萬人的軍隊主動沖擊數(shù)十萬人的營盤,居然連戰(zhàn)連勝
,殺死上千人
。劉秀又一鼓作氣,帶領三千敢死隊
,涉水向中軍發(fā)起突擊
。此時風雨大作,樹干屋瓦都被刮的橫飛
,劉秀領軍長驅直入
,當場斬殺敵軍副主將王尋。王莽軍徹底潰散
,光是慌不擇路跳河淹死的就有上萬人
。
昆陽一戰(zhàn)之后
,王莽新朝的武力根基被摧毀殆盡,偏將軍劉秀名動天下
。以前總是躲在大哥劉演背后的小兄弟
,一躍而成為冉冉升起的將星。三個月以后
,綠林軍攻入長安
,王莽死于亂軍之中。(多說一句
,王莽死后
,他的舌頭被亂民割掉,頭顱作為戰(zhàn)利品被后來的皇室所珍藏
,二百多年后毀于火災
。在中國的歷代帝王中,只有王莽受到了如此詭異的對待
,其中的道理不得而知……)
正當劉秀挾大勝之威
,繼續(xù)攻城略地之時,一個噩耗傳來:他的大哥劉演
,被更始帝所殺
。
這結局其實也是必然的。劉演本身就是那種鋒芒畢露受人擁戴的豪杰
,又是南陽派系的首領
,還是漢室宗親,理論上比更始帝其實更適合坐這個王位
。而且劉秀昆陽大勝以后
,南陽派系即將羽翼豐滿,難以制衡
。為了自己的皇冠和腦袋
,更始帝以劉演的某部下意圖謀反為借口,先下手誅殺了他
。
此時
,劉秀陷入了兩難狀態(tài)
。是干脆起兵連更始帝一起反了
,還是險中求活?劉秀選擇了后者
。他立刻放下前線的軍權
,孤身返回向更始帝當面謝罪。他又發(fā)揮出了多年來低調謙遜的本色
,除了謝罪以外就是閉門不出
,不與其他任何人接觸
,連昆陽大戰(zhàn)的戰(zhàn)績也絕口不提。更始帝看到劉秀如此低調
,心中不由得非常慚愧——本來劉氏兄弟就立有大功
,現(xiàn)在又以莫須有的罪名殺了人家大哥,難道真的要斬草除根
,連劉秀一起殺了
?其實舊綠林軍的高層們都建議殺了干凈,但在更始帝的面子和冥冥中的天意作用下
,劉秀不僅逃過了殺身之禍
,還因功被受封為武信候。從另一個殘酷的角度來看
,劉演的被害
,掃平了劉秀登上權力巔峰的兩個最大障礙:親情和大義。如果劉演未死
,劉秀不可能越過大哥自己稱帝
,充其量做一個將軍王爺;如果更始帝不犯大義錯誤
,推翻更始帝則名不正言不順
,難免落下反賊之名。現(xiàn)在
,一切都已經準備就緒
,青年劉秀,將登上比昆陽更大的
、名為天下的舞臺
。
雖然人生有失意起落,但是劉秀還是得到了他一生中最珍貴的寶物——他終于迎娶了陰麗華為妻
,此時劉秀28歲
,陰麗華19歲,這一對亂世中的年輕人
,得成心愿
,并能夠白頭到老。
經過幾個月的低調新婚生活和結交了更始帝心腹以后
,綠林軍高層對劉秀的提防漸漸放下
。包含著三分歉疚和七分惡意,更始帝給劉秀派了一個極其具有挑戰(zhàn)性的任務:去巡閱河北諸地
,將其納入統(tǒng)治
。這一任命的用意是很惡毒的,因為河北等地民風彪悍,在此天下大亂之時更是群雄割踞
,烽煙四起
。去收服這種地方,其難度遠超過開荒英雄團隊本——順帶要求一次都不能滅團
。難度這么高的任務
,劉秀唯一的裝備,僅僅是一根棒子……啊不
,一根節(jié)杖
,代表著更始帝那虛無縹緲的權威。至于兵卒
?對不起
,一個都沒有,只有寥寥幾名劉秀自己的隨從而已
,連打個5人本都不夠
。更始帝,或許你借刀殺人的計謀對付常人綽綽有余
,但在真@開掛男面前
,真的能有效嗎?用愛救世界
,揮棒走江湖之東漢版
,即將上演!
劉秀很光棍地將新婚三個月的媳婦送回娘家
,帶上幾個隨從就進了河北本
。開始的日子確實非常落魄,有不少勢力號稱來信砍
,他們幾個人
,連別人的城邑都不敢進,只敢露宿荒野
。但是
,主角的強大光環(huán)隨之顯露出來,河北豪杰聽說昆陽英雄劉秀來了
,紛紛自帶兵馬
、自帶糧草,自帶美貌女兒(真定王的侄女
、劉秀的二夫人郭圣通)來投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