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 >> 諸子百家 >> 歷史探究

      歷史上康熙真的有一個哥哥嗎一生不敢回皇宮

      以史為鑒 2023-06-28 08:00:10

      歷史上康熙真的有一個哥哥嗎一生不敢回皇宮

      蒙古出土清朝家譜,原來康熙有一個神秘哥哥

      ,一生不敢回皇宮,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毜慕榻B
      ,一起來看看吧!

      清朝時期出現(xiàn)了九子奪嫡的現(xiàn)象

      ,不禁讓人感嘆
      ,自古無情帝王家
      。九子奪嫡的出現(xiàn)讓康熙非常傷心,康熙還沒有駕崩
      ,就看到了自己的骨肉相殘,結果導致了皇子對皇位的爭奪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梢哉f幾乎所有的皇子都參加了九子奪嫡,只不過勝利者是雍正

      順治帝入關之后

      ,就對皇位接班人是非常看重的
      。不過清朝沒有嫡長子繼承制,他們是少數(shù)民族建立的政權
      ,這一點與漢人王朝是不一樣的
      。作為清朝第一位入關的皇帝,順治帝的身上存在很多謎題
      ,時至今日在順治的身上,這些謎題也沒有揭開

      舉個例子來說

      ,順治帝為什么會英年早逝,已經他為什么會突然駕崩
      ,這些在史書中的記載都是寥寥數(shù)筆的。對于順治帝的死
      ,《清世祖實錄》的記載非常簡短
      ,僅僅是一句話“丁巳
      ,夜
      ,子刻,上崩于養(yǎng)心殿
      。”這就讓人匪夷所思了

      作為清朝的皇帝

      ,順治帝的死僅僅記載了一句話,這肯定是不正常的
      。順治帝的身上有沒有疾病都沒有記載,這就難免讓人相信順治帝出家了
      。對于順治帝的記載是非常少的
      ,其次對于順治帝皇后的記載也是如此,這就更加讓人詫異了

      眾所周知的是

      ,順治帝有一位愛妃
      ,她就是董鄂妃。此人的知名度要比順治的皇后知名度高
      。順治的第一位皇后叫做博爾濟吉特氏
      。縱觀史書
      ,無論是野史還是正史,對博爾濟吉特氏的記載都是非常少的
      。那么博爾濟吉特氏到底怎么樣呢?

      博爾濟吉特氏起源于蒙古族,在古代的時候

      ,博爾濟吉特氏是蒙古族皇族的氏族名稱
      。清朝時期
      ,滿清與博爾濟吉特氏進行了多次聯(lián)姻
      ,同時博爾濟吉特氏出了很多皇后。比如孝端文皇后
      ,她是皇太極的皇后,其次孝惠章皇后
      ,她是順治帝的第二位皇后

      在順治帝的皇后中,有一位廢皇后

      ,她是順治的表姐。當初順治能夠繼位
      ,與博爾濟吉特氏有很大的關系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侍珮O死后
      ,留下了孤兒寡母的順治和孝莊皇后。為了能夠讓順治繼位
      ,孝莊太后想了很多辦法,甚至是有傳言說孝莊太后對皇太極不忠

      不過這些都是野史的傳聞

      ,根本沒有事實依據。順治6歲的時候被母親孝莊和叔叔多爾袞共同扶上皇位
      。多爾袞之所以讓順治繼位
      ,原因就是順治繼位對多爾袞是最有利的。順治登基之初
      ,多爾袞身為攝政王,主管一切軍政大事
      ,這時候的順治還是小孩子
      ,根本不可能親政。

      在多爾袞的壓抑之下

      ,順治的生活是很憋屈的。多爾袞為了控制順治
      ,在順治11歲那年
      ,就給順治安排娶親。這個年齡要比其他清朝皇帝都要早
      。于是順治就娶了自己的表姐,也就是第一位皇后博爾濟吉特氏
      。作為清朝入關的第一位皇后
      ,皇后的典禮肯定是非常隆重的

      可是好景不長

      ,隨著多爾袞的去世,順治開始親政
      。親政之后的順治將博爾濟吉特氏廢除。從此
      ,清朝入關后的第一任皇后
      ,從史書中消失了。不得不說博爾濟吉特氏與順治的關系是異常微妙的
      。可是在廢除博爾濟吉特氏時
      ,當時的她已經懷有身孕

      順治之所以廢除皇后

      ,不是因為董鄂妃
      ,這時候董鄂妃還沒有出現(xiàn),順治給了一個理由就是皇后太奢侈
      。吃飯時的筷子都要用金子打造的
      ,于是順治廢后,在朝廷大臣的反對之下
      ,順治仍然堅持廢后
      。那么博爾濟吉特氏被廢之后
      ,她去了哪里呢?

      蒙古國的邊境小城翁貢

      ,出土了一份清朝的家譜。這份家譜不僅記載宗族人員的學員脈絡
      ,還用滿文附上一件重要的信息。就是這位廢后到了蒙古之后
      ,為順治生下了兒子
      。可是順治直到駕崩
      ,也沒有承認自己的兒子
      ,于是博爾濟吉特氏給兒子起名為博爾濟吉特·吳賢
      。由于得不到認可,只好讓兒子隨自己的姓氏了
      。不過對于這份家譜的真假,后人說法不一

      康熙47年八阿哥怎么死的

      郁郁而死,我也不知道

      ,嘻嘻

      回答者: 天堂的玫瑰園 | 一級 | 2011-2-11 13:52

      八阿哥是雍正四年死的

      回答者: 她虐了emperor | 一級 | 2011-2-11 14:55

      我想說康熙四十七年胤禩活的好好地,人家是雍正四年去世
      回答者: 熱心網友 | 2011-2-11 20:02

      從小胤祀就因為身份問題吃盡苦頭
      ,因其母出身卑微,故少時在眾兄弟子侄間并不得貴重
      ,頗受冷遇
      。從小受過多少冷眼,多少不屑
      ,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可是他從眾皇子中脫穎而出
      ,16歲領正藍旗親征大漠
      ,康熙親自制詩以賜
      ;不僅親近同宗貴胄,在江南文人中亦有極好的口碑
      ,稱他“實為賢王”
      。所謂天妒英才
      ,八爺最終還是失去了康熙的信任
      ,自己的額娘還被侮辱,自己的母親被稱為賤婦
      ,身為人子會是怎樣的心情
      。我覺得皇太子秘史里面那個八阿哥有句話說的不錯
      ,我是兒子
      ,沒有辦法選擇自己的母親,但是他是皇帝啊
      ,他可以選擇自己的女人,為什么他要選那樣一個卑賤的女人
      ,再來生下我.
      他知進退懂禮數(shù)
      ,待人溫和,才能出眾
      ,我覺得他足以和雍正相提并論.他是皇子,自然是有城府
      ,但并不代表他很壞
      ,難道雍正要為自己的理想努力
      ,他就不能奮斗了嗎
      ?!雍正是冷面王爺
      ,他就是偏偏君子.
      好一個“阿其那”
      ,為了保住獨子的性命,身為人父的八爺寧愿自取其辱
      ,自請改名
      。大丈夫死有何懼?將死還被羞辱
      ,身后不能正名,雍正做得夠絕夠無情
      。八爺死后都沒留下什么
      ,連畫像也沒幾張.....要說他有錯
      ,就錯在他不夠心狠手辣,不夠冷酷無情
      ,錯在他千般算盡卻算錯了康熙的心
      ,錯在他生不逢時遇見這般冷酷殘忍的對手與不懂他的父親。
      真是曾經如何做
      ,如今都是錯?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滴蹙褪遣幌矚g他,他再什么”賢”又有什么用呢.說他是籠絡人心
      ,可他籠絡得了那么多的人心嗎
      ?如果他沒有才能沒有實力就是有萬貫家財又如何籠絡人心?
      !李光地說得好
      ,目下諸王
      ,八王最賢.難道不是真實的反映了當時的狀況嗎

      八爺有情有義,和雍正一樣弒君屠弟奪嫡的事情
      ,八爺不做,他上對父母
      ,下對兄弟,對得起任何一個人
      !雍正初登基
      ,羽翼未豐滿,八爺黨尚有很大的勢力
      ,掌八旗中的重要兵權
      ,可是兄弟相殘的事情,八爺不做
      ,他要的是國家太平,黎民安康
      ,而不是那個虛無縹緲的寶座.太子無能
      ,難成大業(yè)
      ,八爺爭了
      ;輸了,八爺認了
      ;雍正羞辱他
      ,八爺忍了.他曾爭過,進過
      ,就對得起自己了
      ,他心甘情愿地退了.
      雍正為君
      ,天下安
      ,宮闈亂,我們承認他的政績
      ,可是也無法抹殺他的冷酷與殘暴
      ,他的才能夠為明君,可是他的胸襟遠遠不及.雍正不愛才
      ,他親口承認
      ,胤禩辦事的能力是眾兄弟中最讓人放心也是可與自己匹敵的,可是為了一己私欲他置他于死地
      ,年羹堯曾為他奪位爭權保天下,為了自己的不悅
      ,他也棄了.可是八爺不同
      ,用句老土的話說,眾人的眼睛是雪亮的
      ,八爺黨的龐大,眾多皇子的死心塌地
      ,無數(shù)大臣的贊美舉薦
      ,難道還不能說明一切么?如果百年前
      ,歷史改寫,八爺?shù)腔?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那么
      ,宮闈安
      ,天下安.八爺不是弱者
      ,也沒有失敗,他不需要被同情.幾百年前連他自己都能將生死紅塵看得那么云淡風輕了
      ,如今我們更要努力做到一笑而過.輸了,就不是英雄嗎?那么為何會有至今思項羽這樣的詩句
      ?難道岳飛
      ,袁崇煥最終為人所害我們有不去崇拜推崇嗎?有誰能說三國之中
      ,周瑜
      ,諸葛亮
      ,孫權,曹操...他們不是英雄呢
      ,他們的產業(yè)最終不是都歸與司馬家族之下了嗎?
      我們喜歡八爺是因為他優(yōu)秀
      ,正直
      ,相對那場九龍奪嫡中的其他對手
      ,他在我們心中顯得那樣儒雅睿智.其實我一直一直都在研究正史
      ,而非什么野史.但是我覺得從正史中我們真的不難看出雍正心胸狹窄的蛛絲馬跡.我們看待歷史,要有自己的思考
      ,不是記載歷史的人說什么
      ,我們就認為是什么.歷史記載說八爺陰柔成性
      ,妄自菲?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鞘强滴酰怯赫龑τ谒目捶?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但是我們不是康熙,也不是雍正
      ,我們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所以我們會用自己的眼光
      ,想法去看待這些事情.八爺爭儲位,在康熙看來是十惡不赦
      ,在我們看來
      ,是太子無能,他要救江山于危亡.八爺凡事從剪
      ,不拿親王架子,在雍正看來是居心叵測拉攏人心,但是在我們看來
      ,那不過是他出生卑微對生活在他們之下的人能更有體會和感觸罷了.
      人說一百的讀者
      ,就有一百的哈姆雷特.關于歷史亦是如此.一百個人
      ,就有一個種對九龍奪嫡的解答.
      每每想到八爺
      ,我就有種為他可惜,為他悲哀到想哭的沖動.很多人贊雍正夠冷酷
      ,夠聰明,是個好皇帝
      ,可是我卻仍舊認為他是個殘酷的禽獸.他沒有情
      ,沒有心,愛心覺羅家盡出情種
      ,清太宗皇太極為宸妃痛哭數(shù)天,睿親王多爾袞為莊妃不要江山
      ,福臨為董鄂妃生死相隨.可是愛心覺羅的這個情字
      ,卻完完全全的沒有在雍正的身上體現(xiàn),他對上軾君篡位
      ,對下迫害兄弟,說他明
      ,可是他在殺人的事情上從來都是個人喜好
      ,雍正登基之后,且不說八爺黨勢力已經被他削弱了
      ,就說老八自己的個性,奪位最后階段
      ,老八自己沒什么希望了
      ,他轉而輔佐有希望的十四.同樣道理,木已成舟的事情
      ,他也會認命,好好輔佐老四
      ,不會生反叛之心.綜觀八爺一生
      ,他要的是國家昌盛
      ,不是個人榮辱.他是個識大局的人
      ,否則別說老四了,根本輪不到他登場,八爺早就弒君篡位了
      ,當時朝中大部分的大臣都是八爺黨,他還怕沒人擁戴么
      ?何苦最后忍受雍正的百般羞辱
      ?但或許,這就是命
      ,雍正是個好皇帝,但不是個好人.我相信如果是八爺
      ,他會是個好皇帝
      ,也是個好人.還是那句話,胤禩是個政治家
      ,不是陰謀家,成王敗寇
      ,即便敗了
      ,他也敗得光明磊落
      ,或許九龍奪嫡本來說不清孰是孰非
      ,成也英雄
      ,敗也英雄.百年已過
      ,對歷史我們只能感嘆句
      ,既生禛
      ,何生禩?
      故人已去
      ,焚尸揚灰也好
      ,名聲被辱也罷
      ,真相被雍正篡改都好
      ,再去計較還有什么意義呢……雍正曾經那樣光輝還不是最終殊途同歸?死
      ,是誰都沒有辦法抗拒的結局
      。生前悲慘也好
      ,榮耀也罷,都隨著生命一切風消云散了。
      雍和宮香火再旺盛
      ,幾百年過去了,有個人還是沒有辦法逃避良心的譴責
      ,他的皇阿瑪會看著他
      ,他的含恨的額娘會看著他,他那么多因為他的利益謀權獻出生命的兄弟會看著他
      。千人歌頌,萬人景仰
      ,他還是不敢在清東陵那片荒地中安息

      八爺輸了不見得他真的失去了很多,四爺贏了不代表他真的擁有很多.雍正擁有萬里江山
      ,但是除了大清國
      ,他還得到了什么
      ?兄弟背叛
      ,母子失和
      ,眾叛親離.或許坐在那個寶座上接受萬人朝賀他真的覺得是值得的
      ,但是轉身一想
      ,人該有的最基本的東西他全都失去了
      ,良心
      ,感情,以及信任
      ,他不信任別人也不被別人信任
      ,相互利用相互謀算
      ,形影孤單
      ,他的生活難道不可悲嗎?
      八爺輸?shù)袅艘磺?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家產,名譽
      ,甚至性命
      ,但是起碼,他還保留了人應當具備的東西.只要仍有人
      ,在逆境之中
      ,對他不離不棄,即便不能共同赴死
      ,我想多少
      ,他還是幸福的.他有很多兄弟
      ,無論強勢弱勢
      ,直到最后也絕不背叛,有一些知己
      ,哪怕沒落,也堅持他們的信念.這就是為什么
      ,到了他康熙末年
      ,李光地還能說出”目下諸王,八王最賢”的政見.他沒是失去自己的胸襟
      ,沒有失去人該有的感情,不會謀殺他的父親
      ,逼死他的母親
      ,迫害他的手足,更不會棄整個朝廷危亡于不顧去搶奪一己之欲...縱使廉親王府無處可循
      ,他的陵墓蕩然無存
      ,他的詩辭歌賦,琴棋書畫都不曾留下
      ,這么多年之后還有我們
      ,還能有為他的歷史感到質疑的人
      ,還有我們這些相信他的人格的人
      ,還有我們這些會為他長噓短嘆命運不公的人,還有八爺黨
      ,足以.
      我們可以說,八爺是個悲劇
      ,因為宮廷太蒼白
      ,人心太復雜,謀權太亂眼
      ,結局太悲哀.但是,人生的觀點換一個角度去看
      ,往往又是另一種光景.我想
      ,當初笑對生死的八爺也會是這么想的
      ,看破紅塵
      ,他并不覺得自己有多么可憐,悲傷.就像蘇格拉底說過
      ,死
      ,不見得是壞事,活著
      ,也不見得就幸福.
      雖然我自己現(xiàn)在都沒有辦法做到這么豁達,但是
      ,我們的八爺
      ,是個君子,至于悲與不悲
      ,很多時候,就像他自己一樣
      ,可以一笑了之.
      參考資料:/yikoyj/blog/item/8d931b7e5a7f7d3c0dd7dae0.html 回答者: sunshine901106 | 二級 | 2011-2-9 12:00

      他是被四阿哥雍正囚禁害死的

      《宮》里的八阿哥沒死,是和晴川到了現(xiàn)代

      回答者: ●萌↘x1nL | 二級 | 2011-2-9 13:01

      被雍正囚禁
      然后折磨就死了。
      回答者: 熱心網友 | 2011-2-9 17:23

      是雍正害死的
      回答者: 965633799 | 一級 | 2011-2-9 17:25

      四阿哥串通皇上身邊最近的太監(jiān)
      ,把皇上的遺詔傳位十四阿哥改為了傳位于四阿哥
      ,等他登上皇位后
      ,把把知道真相的人都先后殺死了
      ,圈禁了八阿哥,還把他的名字改了
      ,百般折磨他
      ,最后八阿哥四十五歲時病死了
      回答者: 熱心網友 | 2011-2-9 17:37

      康熙47年
      ?八阿哥
      ?沒有死啊?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
      。。
      。。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回答者: 熱心網友 | 2011-2-9 22:53

      老八是被雍正圈禁后折磨死。
      如果你說的是《宮鎖心玉》
      ,最后八阿哥和晴川終于在一起,不過是八阿哥穿越到了現(xiàn)代

      回答者: 俞家小翦 | 三級 | 2011-2-9 23:00

      從小胤祀就因為身份問題吃盡苦頭
      ,因其母出身卑微,故少時在眾兄弟子侄間并不得貴重
      ,頗受冷遇
      。從小受過多少冷眼,多少不屑
      ,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
      ,可是他從眾皇子中脫穎而出,16歲領正藍旗親征大漠
      ,康熙親自制詩以賜
      ;不僅親近同宗貴胄,在江南文人中亦有極好的口碑
      ,稱他“實為賢王”。所謂天妒英才
      ,八爺最終還是失去了康熙的信任
      ,自己的額娘還被侮辱,自己的母親被稱為賤婦
      ,身為人子會是怎樣的心情。我覺得皇太子秘史里面那個八阿哥有句話說的不錯
      ,我是兒子
      ,沒有辦法選擇自己的母親,但是他是皇帝啊
      ,他可以選擇自己的女人,為什么他要選那樣一個卑賤的女人
      ,再來生下我.
      他知進退懂禮數(shù)
      ,待人溫和
      ,才能出眾,我覺得他足以和雍正相提并論.他是皇子
      ,自然是有城府,但并不代表他很壞
      ,難道雍正要為自己的理想努力
      ,他就不能奮斗了嗎?
      !雍正是冷面王爺
      ,他就是偏偏君子.
      好一個“阿其那”
      ,為了保住獨子的性命,身為人父的八爺寧愿自取其辱
      ,自請改名
      。大丈夫死有何懼
      ?將死還被羞辱
      ,身后不能正名,雍正做得夠絕夠無情
      。八爺死后都沒留下什么,連畫像也沒幾張.....要說他有錯
      ,就錯在他不夠心狠手辣
      ,不夠冷酷無情,錯在他千般算盡卻算錯了康熙的心
      ,錯在他生不逢時遇見這般冷酷殘忍的對手與不懂他的父親。
      真是曾經如何做
      ,如今都是錯?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滴蹙褪遣幌矚g他,他再什么”賢”又有什么用呢.說他是籠絡人心
      ,可他籠絡得了那么多的人心嗎
      ?如果他沒有才能沒有實力就是有萬貫家財又如何籠絡人心?
      !李光地說得好
      ,目下諸王,八王最賢.難道不是真實的反映了當時的狀況嗎

      八爺有情有義
      ,和雍正一樣弒君屠弟奪嫡的事情
      ,八爺不做
      ,他上對父母
      ,下對兄弟,對得起任何一個人
      !雍正初登基
      ,羽翼未豐滿
      ,八爺黨尚有很大的勢力
      ,掌八旗中的重要兵權,可是兄弟相殘的事情
      ,八爺不做,他要的是國家太平
      ,黎民安康
      ,而不是那個虛無縹緲的寶座.太子無能,難成大業(yè)
      ,八爺爭了
      ;輸了
      ,八爺認了
      ;雍正羞辱他,八爺忍了.他曾爭過
      ,進過,就對得起自己了
      ,他心甘情愿地退了.
      雍正為君
      ,天下安,宮闈亂
      ,我們承認他的政績,可是也無法抹殺他的冷酷與殘暴
      ,他的才能夠為明君
      ,可是他的胸襟遠遠不及.雍正不愛才,他親口承認
      ,胤禩辦事的能力是眾兄弟中最讓人放心也是可與自己匹敵的,可是為了一己私欲他置他于死地,年羹堯曾為他奪位爭權保天下
      ,為了自己的不悅
      ,他也棄了.可是八爺不同,用句老土的話說
      ,眾人的眼睛是雪亮的,八爺黨的龐大
      ,眾多皇子的死心塌地
      ,無數(shù)大臣的贊美舉薦,難道還不能說明一切么
      ?如果百年前,歷史改寫
      ,八爺?shù)腔?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那么,宮闈安
      ,天下安.八爺不是弱者
      ,也沒有失敗
      ,他不需要被同情.幾百年前連他自己都能將生死紅塵看得那么云淡風輕了,如今我們更要努力做到一笑而過.輸了
      ,就不是英雄嗎
      ?那么為何會有至今思項羽這樣的詩句
      ?難道岳飛
      ,袁崇煥最終為人所害我們有不去崇拜推崇嗎?有誰能說三國之中
      ,周瑜
      ,諸葛亮,孫權
      ,曹操...他們不是英雄呢,他們的產業(yè)最終不是都歸與司馬家族之下了嗎

      我們喜歡八爺是因為他優(yōu)秀
      ,正直,相對那場九龍奪嫡中的其他對手
      ,他在我們心中顯得那樣儒雅睿智.其實我一直一直都在研究正史,而非什么野史.但是我覺得從正史中我們真的不難看出雍正心胸狹窄的蛛絲馬跡.我們看待歷史,要有自己的思考
      ,不是記載歷史的人說什么
      ,我們就認為是什么.歷史記載說八爺陰柔成性,妄自菲?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鞘强滴酰怯赫龑τ谒目捶?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但是我們不是康熙
      ,也不是雍正,我們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所以我們會用自己的眼光,想法去看待這些事情.八爺爭儲位
      ,在康熙看來是十惡不赦
      ,在我們看來,是太子無能
      ,他要救江山于危亡.八爺凡事從剪
      ,不拿親王架子
      ,在雍正看來是居心叵測拉攏人心
      ,但是在我們看來,那不過是他出生卑微對生活在他們之下的人能更有體會和感觸罷了.
      人說一百的讀者
      ,就有一百的哈姆雷特.關于歷史亦是如此.一百個人,就有一個種對九龍奪嫡的解答.
      每每想到八爺
      ,我就有種為他可惜
      ,為他悲哀到想哭的沖動.很多人贊雍正夠冷酷,夠聰明
      ,是個好皇帝
      ,可是我卻仍舊認為他是個殘酷的禽獸.他沒有情,沒有心
      ,愛心覺羅家盡出情種
      ,清太宗皇太極為宸妃痛哭數(shù)天,睿親王多爾袞為莊妃不要江山
      ,福臨為董鄂妃生死相隨.可是愛心覺羅的這個情字
      ,卻完完全全的沒有在雍正的身上體現(xiàn),他對上軾君篡位
      ,對下迫害兄弟
      ,說他明,可是他在殺人的事情上從來都是個人喜好
      ,雍正登基之后
      ,且不說八爺黨勢力已經被他削弱了,就說老八自己的個性
      ,奪位最后階段,老八自己沒什么希望了
      ,他轉而輔佐有希望的十四.同樣道理
      ,木已成舟的事情,他也會認命
      ,好好輔佐老四,不會生反叛之心.綜觀八爺一生
      ,他要的是國家昌盛
      ,不是個人榮辱.他是個識大局的人,否則別說老四了
      ,根本輪不到他登場
      ,八爺早就弒君篡位了,當時朝中大部分的大臣都是八爺黨
      ,他還怕沒人擁戴么?何苦最后忍受雍正的百般羞辱
      ?但或許
      ,這就是命
      ,雍正是個好皇帝,但不是個好人.我相信如果是八爺
      ,他會是個好皇帝
      ,也是個好人.還是那句話,胤禩是個政治家
      ,不是陰謀家
      ,成王敗寇
      ,即便敗了
      ,他也敗得光明磊落,或許九龍奪嫡本來說不清孰是孰非
      ,成也英雄
      ,敗也英雄.百年已過,對歷史我們只能感嘆句
      ,既生禛
      ,何生禩?
      故人已去
      ,焚尸揚灰也好,名聲被辱也罷
      ,真相被雍正篡改都好
      ,再去計較還有什么意義呢……雍正曾經那樣光輝還不是最終殊途同歸?死
      ,是誰都沒有辦法抗拒的結局。生前悲慘也好
      ,榮耀也罷
      ,都隨著生命一切風消云散了。
      雍和宮香火再旺盛
      ,幾百年過去了
      ,有個人還是沒有辦法逃避良心的譴責
      ,他的皇阿瑪會看著他
      ,他的含恨的額娘會看著他,他那么多因為他的利益謀權獻出生命的兄弟會看著他
      。千人歌頌
      ,萬人景仰
      ,他還是不敢在清東陵那片荒地中安息

      八爺輸了不見得他真的失去了很多,四爺贏了不代表他真的擁有很多.雍正擁有萬里江山
      ,但是除了大清國
      ,他還得到了什么?兄弟背叛
      ,母子失和,眾叛親離.或許坐在那個寶座上接受萬人朝賀他真的覺得是值得的
      ,但是轉身一想
      ,人該有的最基本的東西他全都失去了,良心
      ,感情
      ,以及信任
      ,他不信任別人也不被別人信任,相互利用相互謀算
      ,形影孤單,他的生活難道不可悲嗎

      八爺輸?shù)袅艘磺?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家產,名譽
      ,甚至性命
      ,但是起碼
      ,他還保留了人應當具備的東西.只要仍有人
      ,在逆境之中,對他不離不棄
      ,即便不能共同赴死
      ,我想多少
      ,他還是幸福的.他有很多兄弟
      ,無論強勢弱勢,直到最后也絕不背叛
      ,有一些知己
      ,哪怕沒落
      ,也堅持他們的信念.這就是為什么
      ,到了他康熙末年,李光地還能說出”目下諸王
      ,八王最賢”的政見.他沒是失去自己的胸襟
      ,沒有失去人該有的感情
      ,不會謀殺他的父親
      ,逼死他的母親,迫害他的手足
      ,更不會棄整個朝廷危亡于不顧去搶奪一己之欲...縱使廉親王府無處可循,他的陵墓蕩然無存
      ,他的詩辭歌賦,琴棋書畫都不曾留下
      ,這么多年之后還有我們
      ,還能有為他的歷史感到質疑的人
      ,還有我們這些相信他的人格的人,還有我們這些會為他長噓短嘆命運不公的人
      ,還有八爺黨,足以.
      我們可以說
      ,八爺是個悲劇
      ,因為宮廷太蒼白,人心太復雜
      ,謀權太亂眼
      ,結局太悲哀.但是
      ,人生的觀點換一個角度去看
      ,往往又是另一種光景.我想,當初笑對生死的八爺也會是這么想的
      ,看破紅塵
      ,他并不覺得自己有多么可憐
      ,悲傷.就像蘇格拉底說過
      ,死,不見得是壞事
      ,活著
      ,也不見得就幸福.
      回答者: 桳桳糖~ | 一級 | 2011-2-10 10:20

      沒有死
      ,是雍正4年死的
      回答者: 楓葉戀秋落lxw | 二級 | 2011-2-10 12:07

      歷史是這樣寫的
      。因為雍(yong)正皇帝,就是(四阿哥)嫉妒八阿哥擁有了晴川
      。也為了不讓八阿哥這個眼中釘
      ,肉中刺
      。再度妨礙他
      ,就讓八阿哥去充軍。再要去打仗時
      。雍正皇帝派人
      。偷偷的把八阿哥刺殺了

      但是電視劇絕對不會這樣寫的
      。他們一定穿越了。
      該死的雍正
      。把他寫的那么好
      。其實很奸詐。就是不喜歡雍正

      !絕對是八爺黨。八阿哥萬歲
      。大家一定要支持八阿哥

      歷史上還說八福晉是一個把八阿哥管得很緊的。不讓他娶別的女人
      ,我看是是四福晉吧?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
      。就是支持八阿哥

      回答者: 熱心網友 | 2011-2-10 13:39

      雍正確實得到了他一直以來追求的東西
      但他卻失去了所有
      母子離合 眾叛親離
      還有他的良心 感情和信任
      他的生活 可悲
      但老八卻不一樣
      雖然他敗了
      但不代表他失去了
      雖然他敗了
      但不代表他不是英雄
      雖然他敗了 被雍正嘲笑 侮辱
      但他還有情
      直到最后 都不背叛
      所以 我支持八阿哥
      回答者: 咖59874563 | 一級 | 2011-2-10 19:22

      康熙47年八阿哥還沒死啊…太子第一次被廢,八阿哥鋒芒畢露
      ,遭康熙忌憚。我們家溫潤如玉的八爺從此風雨交加……雍正四年
      ,八夜遭雍正迫害郁郁而終…
      回答者: 生的麥片不好吃 | 一級 | 2011-2-10 19:49

      康熙47年八阿哥還沒死啊,,皇八子允禩是雍正四年死的
      。 皇八子允禩 康熙二十年(1681年)生。母良妃衛(wèi)氏
      。少時為允禔母惠妃撫養(yǎng)。諸臣奏稱其賢
      ,康熙的哥哥裕親王也在皇帝面前夸他"心性好
      ,不務矜夸"?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滴踝匀幌矏?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17歲
      ,即被封為貝勒
      。后署內務府總管事。因爭儲位被奪貝勒
      ,并受拘禁
      。允礽獲釋
      ,允禩復為貝勒
      。雍正即位,為穩(wěn)定其情緒
      ,命總理事務
      ,進封廉親王,授理藩院尚書
      。元年,命辦理工部事務
      。四年
      ,雍正以其結黨妄行等罪削其王爵,圈禁
      ,并削宗籍,更名為阿其那
      。同年
      ,死。
      回答者: liou1254 | 三級 | 2011-2-10 20:19

      憂郁而死
      ,也有人說是雍正嫉妒
      ,將其暗殺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秾m》里邊,因為晴川寧可陪八阿哥囚禁也不做雍正的皇后
      ,雍正很生氣
      ,一度明里暗里使壞點子,最后晴川穿越到現(xiàn)代
      ,八阿哥反穿越到現(xiàn)代,終于再續(xù)良緣
      。(*^__^*) 嘻嘻……
      回答者: 嘻嘻hill | 一級 | 2011-2-10 21:29

      是環(huán)境和性格害了他。
      回答者: 屬性資質 | 一級 | 2011-2-10 22:10

      康熙四十七年
      ,死的是十八阿哥
      。《宮》里所述
      ,十八阿哥是死于太子胤礽要娶晴川的那場婚禮中
      。躲在洞房的他被素言所放的大火燒死。而歷史上
      ,十八阿哥確實是死于康熙四十七年,不過是為了避暑
      ,康熙皇帝帶著大阿哥胤褆
      、太子胤礽
      、十三阿哥胤祥等八個阿哥前去熱河狩獵。在熱河住了一段時間后
      ,繼續(xù)北上越過大漠行圍打獵。隊伍走到一個叫永安拜昂阿的駐地時
      ,十八阿哥胤衸突然病倒了
      。塞外畢竟不是皇宮,雖然皇帝和皇子們一路上都有很多的隨從
      ,但是這一行人在路上風餐露宿
      ,加上塞外的氣候變化多端
      ,十八阿哥胤衸年紀小
      ,又是第一次走出深宮大院,結果在路上突發(fā)高燒
      ,看樣子一下好不了
      ,康熙便決定把他留在駐地讓人照顧,然后帶著隊伍繼續(xù)前進
      。不料康熙一行人沒走多久,照看十八阿哥的隨從便急急忙忙地趕來
      ,向康熙報告說十八阿哥病情加重
      ,似乎有生命危險?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滴趼牭竭@個消息后立刻命隊伍掉頭,返回永安拜昂阿駐地
      。經治療
      ,病情有所好轉,康熙也十分高興
      。但在返回京城的途中
      ,十八阿哥病情突然加重
      ,高燒不退
      ,于返京途中夭亡,是年八歲

      胤衸的死
      ,讓康熙痛苦萬分,但更讓他傷心的是
      ,隨行的其他皇子們對這個十八弟的病情一點都不關心
      ,甚至根本就是無動于衷。特別是作為兄長和皇太子的胤礽
      ,在自己的小弟弟生病的時候
      ,幾乎就不聞不問
      ,就連胤衸病死了,也看不出他有絲毫的哀傷

      康熙本覺得自己的這些兒子們都十分優(yōu)秀
      ,他也在兒子們的身上傾注了無盡的父愛,但這些皇子們對自己的手足同胞竟然如此冷漠無情
      ,這實在是出乎他的意料。這一次
      ,一向以“仁孝治天下”的康熙帝失望了
      ,特別是對當時已經三十五歲、已有子女的皇太子胤礽
      ,更是失望之至
      。這也就直接導致了第一次“廢太子”
      回答者: 雨夜紫荊 | 三級 | 2011-2-11 09:55

      郁郁而死,我也不知道
      ,嘻嘻

      回答者: 天堂的玫瑰園 | 一級 | 2011-2-11 13:52

      八阿哥是雍正四年死的,
      回答者: 她虐了emperor | 一級 | 2011-2-11 14:55

      我想說康熙四十七年胤禩活的好好地
      ,人家是雍正四年去世
      回答者: 熱心網友 | 2011-2-11 20:02

      轉發(fā)到: 1325937947二級我的提問 我的回答 積分商城
      (2)條消息等待處理
      今天你做任務了沒
      ?全部任務揚帆起航 +660.茁壯成長 +100..進入個人中心
      使用百度Hi可以第一時間收到“提問有新回答”“回答被采納”“網友求助”的通知
      。查看詳情

      您想在自己的網站上展示百度“知道”上的問答嗎
      ?來獲取免費代碼吧!

      如要投訴或提出意見建議

      請到百度知道投訴吧反饋


      ?2011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讀 知道協(xié)議 任務提醒x
      回答者: 1325937947 | 二級 | 2011-2-11 22:04

      雍正四年六月初一日,雍正將康熙的八阿哥胤禩之罪狀頒示全國
      ,議胤禩罪狀四十款
      。胤禩共有罪狀四十款,主要有:欲謀殺胤礽
      ,希圖儲位
      ;與胤禵暗蓄刺客,謀為不軌;詭托矯廉
      ,用胤禟之財收買人心
      ;擅自銷毀圣祖朱批折子,悖逆不敬
      ;晉封親王
      ,出言怨誹;蒙恩委任
      ,挾私懷詐,遇事播弄
      ;庇護私人
      ,謀集黨羽,逆理昏亂
      ,肆意刑賞
      ;含刀發(fā)誓,顯系詛咒
      ;拘禁宗人府
      ,全無恐懼,反有不愿全尸之語
      。雍正稱其為“兇惡之性,古今罕聞”
      。 一紙詔令
      ,鐵板釘釘,胤禩一生就此被蓋棺定論
      。嘆
      ,嘆。 九月初八日
      ,胤禩亦因嘔病卒于監(jiān)所。
      回答者: 飛飛寧靜 | 四級 | 2011-2-11 23:21

      1 [2] 下一頁
      轉發(fā)到: 愛翔77一級我的提問 我的回答 積分商城
      (0)條消息等待處理
      今天你做任務了沒
      ?全部任務新手任務之回答篇 +20.新手任務之入門篇.揚帆起航 +660..進入個人中心
      使用百度Hi可以第一時間收到“提問有新回答”“回答被采納”“網友求助”的通知
      。查看詳情

      您想在自己的網站上展示百度“知道”上的問答嗎?來獲取免費代碼吧

      康熙傳位給雍正
      ,為何不擔心手握重兵的十四阿哥造反

      康熙傳位給雍正,卻不擔心手握重兵的十四阿哥造反

      ,這是有原因的

      俗話說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從古至今,是人就會有欲望
      ,尤其是古代的皇室子弟
      ,面對那至高無上的權力,誰不想有所作為呢
      ?從夏朝由禪讓制改為世襲制之后
      ,當出現(xiàn)一把交椅多個候選人的時候,表面上兄友弟恭的皇宮就會暗自涌動,這也是為什么人人都說一入皇宮深似海的原因吧~沒有人能躲過
      ,更難做到獨善其身

      康熙帝是歷史上有作為的君主,他成就了不少功業(yè)

      ,康熙帝晚年
      ,諸子爭奪嫡位,史稱?九子奪嫡?
      。當時的四阿哥也就是后來的雍正帝繼位呼聲不好,十四阿哥有軍權在手
      ,那么康熙帝傳位給雍正帝
      ,為何不擔心十四阿哥造反呢??

      九子奪嫡一直是近幾年影視界的熱門話題之一

      ,指的是清朝康熙皇帝的兒子們爭奪帝位的歷史事件

      九個兒子主要分成兩派,太子黨和八爺黨

      ,太子黨包括二阿哥愛新覺羅?胤礽、三阿哥愛新覺羅?胤祉
      、四阿哥愛新覺羅?胤禛(也就是后來的雍正皇帝)
      、十三阿哥愛新覺羅?胤祥;八爺黨包括大阿哥愛新覺羅?胤褆
      、八阿哥愛新覺羅?胤禩
      、九阿哥愛新覺羅?胤禟、十阿哥愛新覺羅?胤誐
      、十四阿哥愛新覺羅?胤禵
      ,其中大阿哥和三阿哥鮮少為人所知。

      事實上

      ,十四阿哥胤禵雖然軍權在握
      ,但是負責后勤補給的是年羹堯,年羹堯又是四阿哥胤禛的心腹
      ,能文能武的年羹堯駐守陜甘,而且又有大量補給在手
      ,這等于扼住了命脈
      。打仗打的是補給,是后勤
      ,也是糧草
      。雖然康熙帝和四阿哥遠在京城
      ,但是對于胤禵的控制不見得就少了
      ,而且當時的情況,所有的人都覺得胤禵大有機會能繼承皇位
      ,但是事實上并不是

      雍正在康熙去世后第二天,就任命延信接替胤禵的撫遠大將軍之職

      。此時
      ,胤禵面臨兩個選擇:一
      、不承認雍正繼承皇位的合法性
      ,發(fā)動兵變奪取皇位;二、回到京師
      ,承認雍正為皇帝
      。 不過,胤禵最終還是沒有選擇以極端的方式去解決問題
      ,而是快馬加鞭地趕回北京。

      只要有人向雍正皇帝泄密

      ,胤禵有造反之心
      ,年羹堯就會切斷糧草的輸送,到時候胤禵還是要妥協(xié)
      。畢竟胤禵雖然站在八爺一派
      ,但是家國大義還是了然于心的
      ,不會因為自己的緣故
      ,損害國家的利益
      ,所以一旦糧草短缺,戰(zhàn)場上局勢瞬息萬變
      ,到時候因為糧草的原因而失利
      ,就會使清朝陷入不利的境地。

      最后

      ,雖然歷史上對于胤禛的皇位來歷爭議不斷
      ,但是站在國家的角度上看,雍正皇帝卻是一位雄才偉略的好皇帝
      。雖然雍正皇帝對待自己的兄弟是鐵血手段
      ,但是總體上看還是友好的,圈禁胤禵
      ,雖然最后晚年放出,但是已經失去了當時的雄心

      康熙的兒子八阿哥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

      愛新覺羅·胤禩(1681-1726) 清康熙帝第八子,雍正帝異母弟,生于康熙二十年二月初十日(1681年3月29日)未時[1]

      ,卒于雍正四年九月初十日(1726年10月5日)
      ,享年45歲。
      母良妃衛(wèi)氏
      。少時為胤禔母惠妃撫養(yǎng)。諸臣奏稱其賢
      ,康熙的哥哥裕親王也在皇帝面前夸他“心性好
      ,不務矜夸”?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滴踝匀幌矏?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17歲
      ,即被封為貝勒
      。后署內務府總管事。因爭儲位被奪貝勒
      ,并受拘禁
      。胤礽獲釋
      ,胤禩復為貝勒
      。雍正即位
      ,為穩(wěn)定其情緒,命總理事務
      ,進封廉親王
      ,授理藩院尚書。元年
      ,命辦理工部事務。四年
      ,雍正以其結黨妄行等罪削其王爵
      ,圈禁,并削宗籍
      ,改名為"阿其那",改其子弘旺名“菩薩?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薄M?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亡。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5411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相關文章
      七十二賢之閔損簡介閔損是個什么樣的人,
      隨著西方文化不斷輸出中國,以前常用來當孩子睡前故事的各種典故
      ,漸漸的變成了西方的童話故事?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痘夜媚铩肥恰陡窳滞挕分械囊粋€故事
      ,還被迪士尼拍成了動畫電影。對這個故事
      盤點歷史上被親兒子殺掉的五位皇帝
      ,背后有何原因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鮮卑族
      ,南北朝時北魏的開國皇帝,拓跋珪曾經看上了一個女人
      ,叫賀夫人
      ,這個賀夫人是拓跋珪母親的妹妹,也就是拓跋珪的姨母
      ,拓跋珪和這位姨母生下了一個兒子叫拓跋紹,拓跋紹性情很殘暴
      蘇烈為什么會被人誤會唐高宗都替他平反
      蘇烈為什么會被人誤會唐高宗都替他平反你真的了解蘇烈嗎?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中華璀璨的文明中
      ,有無數(shù)鐵血將士保家衛(wèi)國
      古代沒有手紙的時候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
      唐朝大貪官元載死前說了什么一句話道盡了千百年來的人性
      唐朝大貪官元載死前說了什么?一句話道盡了千百年來的人性!今天給大家?guī)砹讼嚓P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有一句話叫:“唐之元載
      ,宋之蔡京,明之嚴嵩
      ,清之和珅”
      秦始皇屬意扶蘇
      ,為何遲遲不立扶蘇為太子
      秦始皇屬意扶蘇,為何遲遲不立扶蘇為太子秦始皇屬意扶蘇
      ,為何遲遲不立扶蘇為太子?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獯稹G爻臏缤觯梢哉f不僅是趙高的作為 ,為何遲遲不立扶蘇為太子.png" alt="秦始皇屬意扶蘇
      ,為何遲遲不立扶蘇為太子" onerror="nofind(this)" >
      年羹堯為什么被雍正下令自殺年羹堯犯了雍正哪些禁忌
      年羹堯為什么被雍正下令自殺?下面小編為大家?guī)碓敿毜奈恼陆榻B
      。年羹堯(1679-1726)是清代康熙
      、雍正年間之人,進士出身
      ,官升至四川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