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砹艘黄P(guān)于周德威的文章
天下大勢
但五代時的猛將中排名第一的無疑是飛虎將李存孝
不過關(guān)于二人的故事
此人就是李克用麾下的猛將周德威
,字鎮(zhèn)遠,朔州馬邑(今山西朔州市)人,此人“身長面黑,笑不改容,凡對敵列陣,凜廩然有肅殺之風”(語出《舊五代史》)。周德威早年便跟隨晉王李克用,擔任帳中騎督。他驍勇善戰(zhàn),尤擅騎射,而且膽略超群,因久居邊塞,軍事經(jīng)驗極為豐富,《新五代史》中說他“能望塵以知敵數(shù)”,就是他只憑觀看敵人進軍時騰起的煙塵便能判斷出敵軍兵力。周德威一生戰(zhàn)功卓著
,身經(jīng)百戰(zhàn),幾無敗績,比如899年,后梁將軍氏叔琮攻取遼州(今山西昔陽),進軍榆次。周德威率軍迎戰(zhàn)900年
(一)潞州之戰(zhàn),解救李嗣昭
907年
,后梁將軍李思安率十萬大軍圍困潞州,并修筑夾城,斷絕潞州同外部聯(lián)系。潞州守將李嗣昭閉城拒守。周德威奉命救援,他以精銳騎兵為前鋒,進駐高河,以小股騎兵破壞梁軍糧道,同時又不斷破壞夾城,推倒城墻,填平溝塹,每日進攻數(shù)十次,前后斬敵無數(shù)。但梁軍勢大,周德威未能解潞州之圍,與梁軍對峙一年有余雙方正僵持不下時
908年五月
,晉軍埋伏在三垂岡下,趁大霧彌漫之時突然進攻夾城。梁軍毫無防備,大敗而逃,潞州之圍得以解除。此戰(zhàn)周德威表現(xiàn)神勇。本來他曾與李嗣昭有矛盾。李克用臨終時,曾對李存勖道:“進通(李嗣昭小名)忠孝仁厚(二)柏鄉(xiāng)之戰(zhàn),力挽狂瀾
910年十一月
而后
911年正月初二
晉軍只是作勢要打
(三)幽州之戰(zhàn)
,“回馬槍”單挑單廷珪911年八月,盧龍節(jié)度使劉守光在幽州稱帝
,建立燕國,史稱桀燕912年初
周德威毫不畏懼
,他鎮(zhèn)定從容,見到來將,側(cè)身一避,單廷珪所持長槍差點刺到他脊背上,好懸!說時遲那時快,只見周德威在避開對方的一瞬間,反身使了一招“回馬槍”,揮錘反擊,一錘將單廷珪擊落馬下,將其活捉。燕軍因主將被擒,大潰而逃。周德威趁機引兵掩殺過去,斬敵首3000級,又俘獲李山海等燕軍戰(zhàn)將五十二人。燕軍士氣大挫。隨后
,在周德威率領(lǐng)下,晉軍先后奪取幽州節(jié)度所統(tǒng)轄的順州、安遠軍、檀州、盧臺軍、古北口、居庸關(guān)、武州、平州、營州等地。是年末,周德威攻破幽州,擒獲劉仁恭、劉守光父子,被授為檢校侍中(宰相榮銜)、幽州盧龍節(jié)度使。(四)鎮(zhèn)守幽州
,力拒契丹打敗劉守光后,周德威鎮(zhèn)守幽州
。915年,李存勖遠征魏州(治今河北大名東北),梁將劉鄩趁虛奔襲太原。周德威親率五百騎兵奔赴土門,以阻截梁軍。劉鄩行至樂平,卻得知太原已有防備,而后方又有晉軍追擊,只得放棄偷襲計劃。他回軍東進,欲攻占儲糧重地臨清。周德威急追至南宮,搶先占據(jù)臨清917年
(五)胡柳陂之戰(zhàn)
,不幸遇難918年,李存勖調(diào)發(fā)河東
、魏博、幽州等地軍隊,準備直搗汴州,一舉殲滅后梁。他由麻家渡渡過黃河,于919年1月進駐胡柳陂(今河南濮陽)。次日,后梁援軍趕到。周德威對李存勖道:“梁軍日夜兼程而來,還沒來得及修筑營壘,而我軍卻已扎好營柵郭德威建議李存勖按兵不動,自己率騎兵騷擾梁軍
李存勖率部先勝一陣
923年
(六)最猛單挑名將之一
周德威一生為李克用
“夜叉”,在民間傳說中是鬼的名字
在古代,行事詭秘令人膽寒的人往往被人稱為夜叉
,比如水滸中的母夜叉孫二娘,還有南宋猛將王德,也稱王夜叉。凡稱夜叉的都非尋常人物。在梁晉爭霸時,梁軍中也有一位猛將叫陳章,此人驍勇善戰(zhàn),便號稱夜叉,他作戰(zhàn)時常騎乘白馬,身披朱紅色鎧甲,即便在夜間出戰(zhàn),仍騎白馬,令人恐怖。周德威在梁晉爭霸期間以勇力聞名天下
。梁軍為激勵士氣,曾傳令軍中:“凡能生擒周德威者,封為刺史兩軍對陣時
,陳夜叉氣勢洶洶地出來挑戰(zhàn),晉軍將士見到他后,都依計佯裝敗退。陳章果然手持長槊驅(qū)馬急追。周德威當時化裝成士兵,夾雜在隊伍之中。當陳章沖向前去時,周德威從背后突然殺出,砰地一聲,只一錘便將陳章打于馬下,將其生擒活捉(“章果奮槊急追之,德威伺章已過,揮鐵槌擊之,中章墮馬,遂生擒之”)。自此周德威更加威名大震。周德威因在兩軍陣前單挑并錘擊梁軍名將單廷珪和夜叉陳章,從而成為除李存孝外最擅單挑的名將之一。后世對周德威多有極高評價
,比如清朝著名史學家鄭觀應(yīng)如此說:古之所謂將才者,曰儒將、曰大將、曰才將、曰戰(zhàn)將。……英布、王霸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5483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