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 >> 諸子百家 >> 歷史探究

      漢魏晉南朝時期
      ,中書、門下、尚書三省的變化

      以史為鑒 2023-06-28 18:35:38

      尚書出現得很早,可以追溯到先秦,秦朝時是少府的屬官

      。少府的職責是管理皇帝的財務和私人生活,其屬下有六尚,分別是尚衣
      、尚食、尚冠
      、尚席
      、尚浴、尚書
      ,尚書可以看作是管理君主文書收發(fā)的私人秘書
      ,職權地位都很輕。

      到了東漢時期

      ,尚書機構叫做尚書臺
      ,因為光武帝劉秀將三公吉祥物化
      ,詔書不必像西漢時期那樣經過丞相和御史大夫的討論,而是可以由尚書臺直接發(fā)出
      ,于是這個機構一下子就牛逼起來了
      ,尚書臺的長官尚書令也被稱為“三獨坐”之一。因為成了起草詔書
      ,出臺政策的地方
      ,大臣要執(zhí)掌朝政就必須錄尚書事,也就是掌管尚書臺

      由于尚書臺變得日益重要

      ,其工作變得更加龐雜,機構也慢慢擴充
      。尚書臺發(fā)出的號令需要由九卿等政務官員進行實施
      ,因而尚書要經常作為皇帝的代理人對政務官員進行命令傳達、工作指導
      。漸漸地
      ,尚書臺開始向著政務機構的方向發(fā)展,其管轄的各個部曹也有了正式的名字

      ,中書、門下

      、尚書三省的變化.png" />

      到曹魏時期設立了中書機構

      ,分走了尚書機構掌握機要和參奏的職權,尚書臺便轉型成了政務機構
      。轉型后的尚書令和尚書仆射更像是主持政事的宰相
      ,而負責具體事務的各部尚書則在職權方面和九卿產生了很大的重疊。關于尚書和九卿的職權重疊在西晉時期引發(fā)了大臣們的諸多討論
      ,最后在東晉時期對九卿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裁并
      ,從此尚書處理政務成為了正規(guī)模式,尚書令也不再是皇帝的私人秘書
      ,而是朝臣領袖了

      中書從誕生到發(fā)展都和尚書密不可分。中書產生于漢武帝時期

      ,全稱是中尚書
      ,從名字就知道這個職位和尚書有很大的關系。漢武帝為了方便在后宮處理政務
      ,用可以出入后宮的宦官擔任中書
      ,負責傳遞尚書的奏章。

      西漢時期中書時置時廢,東漢時沒有設置中書

      。到了東漢末年
      ,曹操設置秘書令,主管尚書奏事
      ,十分類似西漢時期的中書令
      ,但秘書令由士人而非宦官擔任。曹丕代漢后
      ,改秘書為中書
      ,長官叫中書監(jiān),次官叫中書令
      ,仍由士人擔任

      曹魏的中書監(jiān)機構取代了尚書臺典掌機要以及出納奏章的職權,成為了皇帝個人新的辦公廳

      。并且由于中書監(jiān)長期陪伴皇帝
      ,其不但可以發(fā)布政令,還可以參與政務決策
      。因而雖然尚書令的地位高于中書監(jiān)
      ,但官員們更加樂意呆在中書省。東晉時期的權臣通常都要一邊錄尚書事
      ,一邊擔任中書監(jiān)
      ,以掌控全局。

      到了南朝時期

      ,由于皇權力量相比東晉有了大的進步
      ,皇帝們開始削弱士族權臣,提拔重用寒人
      ,于是中書監(jiān)
      、令等的職權漸漸被轉移,地位輕微的中書舍人往往行使重要職責
      。到了南齊和南梁
      ,中書舍人對中書省的控制正式形成制度化
      ,機構也逐步完善
      ,在中書舍人之下形成各個局,在政務方面指導尚書各曹
      ,十分類似當年尚書和九卿的關系
      ,這種機構也被人稱為中書舍人省。但由于南陳被隋朝所滅
      ,最終歷史沒有沿著這道軌跡發(fā)展下來

      和上述兩個機構相比,門下省的情況說麻煩也麻煩,說簡單也簡單

      。麻煩是指其組織機構的變化非常復雜
      ,不好理清楚,簡單則是指其職能比較穩(wěn)定
      ,沒有大的變動

      門下最初不是一個特定的官署機構,而是對皇帝身邊的侍從

      、侍中
      、左右曹、諸吏
      、散騎
      、常侍、給事中等人員的統稱
      。這些人員里最重要的是是侍中
      ,侍中最初是加官,其職能包括服侍天子和充當顧問
      。到了東漢后期
      ,侍中組織開始健全,設立了侍中寺的機構
      ,成為后來門下省的雛形
      。侍中寺的另一重要官職是黃門侍郎,也稱門下侍郎

      到了西晉時期

      ,侍中寺進一步擴充,并改名門下省
      ,散騎常侍和散騎侍郎也被歸入其中
      。魏晉時期的散騎常侍和散騎侍郎陪伴皇帝身邊,經常參與國事討論
      ,屬于皇帝的顧問團隊
      ,是由貴族子弟擔任的顯職。東晉時期撤銷了散騎常侍等
      ,到了劉宋時期又重新設置
      ,并成立了散騎省,又叫集書省
      ,常被稱呼為小門下
      ,而南齊時期則干脆把集書省交由門下省統領。但此時的集書省基本成了閑散機構
      ,其職位一般都是作為榮譽性官職授予年老官員
      。到了南梁時期,集書省又從門下省中被分離出,地位和職權也得到了提升
      ,散騎常侍和侍中相當
      。門下省的部分職責也被劃給了集書省,例如省閱奏文
      、提出意見等
      ,兩者成為了并立的機構。

      和尚書以及中書一直在改變職責不同

      ,門下省長期都是皇帝的私人顧問
      ,因而其地位也隨皇權的強弱而變化。在曹魏和西晉這種皇帝掌權的時期
      ,侍中自然是重要職位
      ,可以對政策制定起到關鍵作用。但到了東晉時期
      ,侍中的重要性便隨之衰減
      。而到了南朝,侍中又再次重要起來
      ,在皇帝授權的情況下
      ,甚至可以直接行使政務。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5526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
      ,或有版權異議的
      ,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
      ,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文章
      揭秘蒙古帝國“長子軍西征“不可告人的秘密
      拓跋浚僅活了26歲皇后李未央被賜死(歷史上《錦繡未央》中的李未央是誰)
      最近有唐嫣羅晉主演的歷史大劇《錦繡未央》熱播,這部電視劇雖然制作有些粗糙
      ,但還是深受好評
      七十二賢之閔損簡介閔損是個什么樣的人,
      隨著西方文化不斷輸出中國,以前常用來當孩子睡前故事的各種典故
      ,漸漸的變成了西方的童話故事
      。《灰姑娘》是《格林童話》中的一個故事
      ,還被迪士尼拍成了動畫電影
      古代沒有手紙的時候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
      古代沒有手紙的時候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中國是最早發(fā)明紙的國家,早在東漢末年造紙術被改進之后
      ,紙變成為了人們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物件
      唐朝大貪官元載死前說了什么一句話道盡了千百年來的人性
      唐朝大貪官元載死前說了什么?一句話道盡了千百年來的人性!今天給大家?guī)砹讼嚓P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有一句話叫:“唐之元載
      ,宋之蔡京,明之嚴嵩
      ,清之和珅”
      秦始皇屬意扶蘇
      ,為何遲遲不立扶蘇為太子
      秦始皇屬意扶蘇,為何遲遲不立扶蘇為太子秦始皇屬意扶蘇
      ,為何遲遲不立扶蘇為太子?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獯?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秦朝的滅亡,可以說不僅是趙高的作為 ,為何遲遲不立扶蘇為太子.png" alt="秦始皇屬意扶蘇
      ,為何遲遲不立扶蘇為太子" onerror="nofind(this)" >
      年羹堯為什么被雍正下令自殺年羹堯犯了雍正哪些禁忌
      年羹堯為什么被雍正下令自殺?下面小編為大家?guī)碓敿毜奈恼陆榻B。年羹堯(1679-1726)是清代康熙
      、雍正年間之人
      ,進士出身,官升至四川總督
      、川陜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