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幸運(yùn)的宮女,因太監(jiān)太疏忽,一躍成為皇后,生下了千古一帝!下面小編為大家詳細(xì)介紹一下相關(guān)內(nèi)容
在封建古代等級森嚴(yán)的社會制度下
說到這個人
過了幾年
,呂后決定將這些人放出宮,或者是賞賜給其他的王爺,竇漪房得知此事后,特地去找了分管此事的太監(jiān),她希望能夠?qū)⑺才诺节w國,因為這里離她的家近,也許是命運(yùn)使然,那位太監(jiān)偏偏一時疏忽,將竇漪房分配到了代國,這讓她極其不高興,不過皇明難違,她只能收拾行李前往代國。到了代國
,竇漪房因姿色出眾,很快入了代王的法眼,被封為美人呂后把控朝政,重用呂氏門人
,這讓很多親近劉邦的人無法忍受,呂后在時,他們不敢違命,不過在呂后去世后,一些大臣立即舉旗反呂,將親近呂后的大臣一掃而空,此時也了皇帝,經(jīng)過大臣的商議,他們決定迎代王為新帝,就這樣,不知不覺,竇漪房成為了皇后。代王就是之后的漢文帝劉恒
,劉恒繼位之初,一直勤勤懇懇,不久,有大臣上書,建議他立太子,可計劃趕不上變化,竇漪房之前的王后生的4個兒子,不知何緣故一一去世,竇漪房的兒子成為了唯一的人選。在大臣的要求下
,漢文帝將竇漪房的長子立為了太子,他的名字叫做劉啟,漢文帝去世后,劉啟繼位,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千古一帝,史稱漢武帝。竇漪房從一個普通宮女一躍成為皇后
,這在當(dāng)時的社會很難想象,這也許都是冥冥中注定,誰也誰不清楚
你好~
我很喜歡后宮這種類型的史記
西漢:
呂雉(漢高祖后):
漢高皇后,姓呂名雉
漢高祖劉邦的皇后(前202年—前195年在位),高祖死后
又稱為漢高后
同時呂雉也是封建王朝第一個臨朝稱制的女子
戚夫人(漢高祖妃):
(?-公元前194年)一稱戚姬
,名懿,下邳(今江蘇邳州)人,祖籍秦末漢初定陶(今山東定陶),是漢高帝劉邦的寵妃,曾隨劉邦征戰(zhàn)四年,她也是西漢初年的歌舞名家,她擅跳“翹袖折腰”之舞,從出土的漢畫石像看來,其舞姿優(yōu)美,甩袖和折腰都有相當(dāng)?shù)募记?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戚夫人舞時只見兩只彩袖凌空飛旋
,嬌軀翩轉(zhuǎn),極具韻律美。戚夫人還長于鼓瑟,節(jié)奏分明
,情感飽滿細(xì)膩,劉邦聽之常不由自主地隨聲唱和,高興時,兩人開懷大笑戚夫人可謂是漢高祖最寵愛的女人
薄姬(漢高祖妃):
薄姬
劉邦的第四子劉恒之母
劉恒即皇位后
薄姬是漢高祖所有的女人中最幸運(yùn)的一個
竇漪房(漢文帝皇后):
西漢竇太后,傳說名為竇漪房
其出身貧寒
與漢文帝育有一女二男
竇漪房(公元前205-公元前135年)是西漢時期的一代美人
栗姬(漢景帝妃):
栗姬
受景帝寵愛,為景帝生下劉榮
劉榮是漢景帝長子
之后栗姬在后宮爭斗中屢屢失策,失寵于景帝,劉榮也因此被廢
王夫人之子劉徹遂被立為太子
司馬遷說:“栗姬負(fù)罪,王氏乃遂
”(《史記
太史公自序》)從栗姬的盛衰,可見后宮爭斗之一斑
王娡(漢景帝后):
孝景王皇后(前173年-前112年)
王皇后是槐里(今陜西興平)人
陳阿嬌(漢武帝廢后):
陳皇后(前2世紀(jì)-前2世紀(jì))
與漢武帝劉徹青梅竹馬
“千金買賦”及“金屋藏嬌”等典故都與陳皇后有關(guān)
現(xiàn)存描寫陳皇后詩詞共70余首
衛(wèi)子夫(漢武帝后):
衛(wèi)子夫(?-前91年)
西漢平陽(今山西臨汾)人
衛(wèi)子夫建元二年入宮,第二年懷孕后被封為夫人
元朔元年衛(wèi)子夫生下劉徹長子劉據(jù)
在她被立為皇后的第38年
十八年后漢宣帝劉詢以皇后禮重新厚葬她,追謚號曰 “思”
史稱孝武衛(wèi)思后。
李妍(漢武帝妃):
李妍
有次李延年為武帝唱其為妹妹李佳人譜寫的新歌“ 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dú)立
”武帝因此召見李佳人,后遂狂寵之
因體弱
武帝傷心欲絕
昭帝即位后
,大將軍霍光按武帝的旨意,上奏昭帝,追尊李夫人為“孝武皇后”。趙鉤戈(漢武帝妃):
鉤弋夫人趙氏
,齊國河間人。因她總是握拳,被稱為“拳夫人”
。漢武帝過河間
,“望氣者言此有奇女”,一日召見她傳說因為手開后掌中握有一玉鉤
漢昭帝劉弗陵的生母
郭圣通(東漢武帝廢后):
郭圣通(
新莽王朝覆滅之后,天下陷入了軍閥與諸侯混戰(zhàn)之中
圖謀大業(yè)的劉秀欲借助河北真定府之力
為達(dá)這一目的
劉秀稱帝之后
夫妻恩愛
,相濡以沫十幾年。然后人到中年后
,卻遇到中年危機(jī),建武十四年后,郭皇后“寵稍衰”,沒有調(diào)整好心態(tài),有不安及怨言。建武十七年
,郭氏被廢為中山王太后。建武二十八年
,在被廢十一年之后,郭圣通病逝,安葬于京師洛陽近郊的邙山。陰麗華(東漢光武帝后):
陰麗華(公元4—64年),南陽新野人
。東漢王朝開國皇帝劉秀的第二任皇后
,劉秀的結(jié)發(fā)妻子,為春秋時代著名的齊相管仲之后。陰麗華在歷史上以美貌著稱
。史載,劉秀還是一個沒落皇族之時
,十分仰慕陰麗華的美貌,不禁嘆曰:“娶妻當(dāng)?shù)藐廂惾A”。劉秀稱帝之后
,陰麗華成為了他的寵妃,備受光武帝的寵愛。建武十七年
,即劉秀掃滅群雄、統(tǒng)一天下之后的第5年,陰氏被冊封為皇后。永平七年
,陰麗華薨,在位二十四年,與劉秀合葬于原陵。史載:陰后在位之時,端莊賢淑
,不喜言笑,有母儀之美。皇后內(nèi)持恭儉
,外抑宗族,為一代賢后。馬氏(漢明帝后):
明德皇后馬氏(38-79)
,漢明帝劉莊唯一的皇后,伏波將軍馬援的三女兒。
閨名已經(jīng)失傳
,她的謚號為明德皇后,單從謚號上來看,就知道她是一位令人敬服的皇后。長孫無垢(唐太宗后):
長孫皇后
,小字觀音婢,名不見載。隋右驍衛(wèi)將軍晟之女
。八歲喪父
,由舅父高士廉撫養(yǎng),13歲嫁李世民。武德元年冊封秦王妃
。武德末年竭力爭取李淵后宮對李世民的支持,玄武門之變當(dāng)天親自勉慰諸將士
。之后拜太子妃
。李世民即位13天即冊封為皇后。
在后位時
,善于借古喻今,匡正李世民為政的失誤,并保護(hù)忠正得力的大臣。先后為皇帝誕下三子四女
。貞觀十年薨。
謚號文德皇后
。上元元年,加謚號為文德圣皇后
。李世民譽(yù)之為“嘉偶”“良佐”并筑層觀望陵懷念
。嘗著有《女則》三十卷,尚有翰墨存世
僅存《春游曲》一首。
幼子即唐高宗
武瞾(唐高宗后):
武則天(624年~705年)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正統(tǒng)的女皇帝(唐高宗時代曾出現(xiàn)另一個民間起義的女皇帝陳碩真)
唐高宗時為皇后(655—683)
史稱“武周”或“南周”
武氏認(rèn)為自己好像日
于稱帝后上尊號“圣神皇帝”,退位后中宗上尊號“則天大圣皇帝”
武則天也是一位女詩人和政治家
。韋后(唐中宗后):
韋皇后(?-710年),唐中宗第二任妻子
,名號不詳。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
中宗復(fù)位后
,韋皇后勾結(jié)武三思等專擅朝政,以其從兄韋溫掌握實(shí)權(quán),縱容女兒安樂公主賣官鬻爵,大肆修建封寺廟道觀。韋后于景龍四年又毒死中宗,立溫王李重茂為帝
,臨朝稱制。不久臨淄王李隆基發(fā)動政變,擁其父相王李旦復(fù)位
,韋皇后被殺于宮中江采萍(唐玄宗妃):
梅妃(710年-756年),姓江名采蘋
其體態(tài)清秀,稍瘦
出生于閩地莆田(今福建莆田),父親江仲遜
多才多藝的江采萍,不僅長于詩文
后來
她曾作有《謝賜珍珠》和《樓東賦》等著名詩賦
楊玉環(huán)(唐玄宗妃):
楊貴妃(719-756)
開元七年(719年)六月一日生于蜀州(今四川崇州)
開元二十三年(735)
天寶四載(745)
天寶十五載(756)六月十四日
楊貴妃天生麗質(zhì)
其與西施
謝道清(宋理宗后):
謝道清(1210—1283年),即歷史上有名的謝太后
臨海縣(今臨海市)城東下渡人
宰相謝深甫孫女
度宗趙禥即位,尊為皇太后
時恭宗5歲
馬氏(明太祖后):
明太祖孝慈高皇后,馬氏(1332-1382年)
洪武十五年(1382年)八月卒,年51歲
太祖甚悲慟
是年九月葬孝陵
永樂元年(1403年)六月上尊謚孝慈昭憲至仁文德承天順圣高皇后。
嘉靖十七年(1538年)加上尊謚孝慈貞化哲順仁徽成天育圣至德高皇后
萬貞兒(明憲宗妃):
恭肅貴妃萬氏 (1428—1487年)
明憲宗朱見深之寵妃。
明憲宗即位時
逝于成化二十三年
明朝一代傳奇貴妃——大皇帝十九歲
周玉鳳(明思宗后):
明思宗的皇后周玉鳳是嘉定婁塘周奎的女兒,被選為當(dāng)時還是信王的王妃
皇帝最寵愛貌美無雙,且琴棋書畫
周皇后當(dāng)然對此深感不滿
一年除夕田貴妃按例赴周宮中朝賀,周有意拖延不及時召見
待其入內(nèi)參拜畢,周又久久不發(fā)一言
,態(tài)度冷淡,事后田向崇禎哭訴了此事。后來帝后在閑話中“偶然”談及
,言語間起了沖撞,皇帝將皇后一下子推倒在地,拂袖而去。幾日后
,崇禎忽然覺得自己當(dāng)日對皇后的態(tài)度有些粗暴,叫人送一件貂皮褥子給皇后并代致問候起居,委婉地表達(dá)了自己的歉意。不久,田終因恃寵失禮
,一連幾個月都沒有見到皇帝。一日帝后觀花時,周提出是否可以請?zhí)飦砉操p
?崇禎聽后只是笑笑沒有回答,算是默許。于是周將田以宮車接到
,帝后崇禎十七年,李自成攻破都城
葉赫那拉*孟古(清孝慈高皇后):
孝慈高皇后,葉赫那拉氏
葉赫那拉氏,孟古姐姐于一五七五年生于葉赫
努爾哈赤痛失其寵
,愛不能舍。齋戒月余
,宰牛、馬各百敬祭。令四婢殉之
,停孟古靈于院內(nèi)三載,后葬尼亞滿山崗,后金天命九年遷葬東京楊魯山,后金天聰三年再遷遼陽石頭山,即今沈陽東陵,與努爾哈赤合葬于此。1636年5月16日清太宗皇太極登基
,孟古母以子貴,追封諡號為孝慈昭憲純德貞順承天育圣武皇后。康熙元年改謚為高皇后
,以系太祖謚,雍正、乾隆累加謚,為孝慈昭憲敬順仁徽懿德顯慶承天輔圣高皇后。孝慈高皇后“莊敬聰慧
,詞氣婉順,得譽(yù)不喜”倍受世人稱贊。博爾濟(jì)吉特氏(清孝端文皇后):
孝端文皇后(1599年5月31日-1649年5月28日)
,博爾濟(jì)吉特氏,名哲哲,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正宮皇后。生于萬歷二十七年四月十九日
,蒙古科爾沁貝勒莽古思之女。清太宗時為國君福晉
,正宮皇后,居中宮。清世祖時尊為皇太后。
順治六年(1649年)四月十七日崩
順治七年二月葬昭陵。
雍正
無子
,生三女,下嫁額哲、奇塔特、巴雅思祜朗。博爾濟(jì)吉特氏布木布泰(清孝莊文皇后):
孝莊文皇后(1613年3月28日-1688年1月27日),博爾濟(jì)吉特氏
,名布木布泰,亦作本布泰,蒙古科爾沁部(在今通遼)貝勒寨桑之次女。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之妃
,孝端文皇后的侄女,順治帝愛新覺羅·福臨的生母。是史上有名的賢后
,一生培育、輔佐順治、康熙兩代君主,是清初杰出的女政治家。博爾濟(jì)吉特氏海蘭珠(皇太極妃):
清太宗皇太極后宮中有五位后妃
,包括孝端后和后來的孝莊文皇后等,個個都是艷麗超群的美貌佳人,皇太極沒有一個不喜愛的,然而最受寵愛的莫過于宸妃了。宸妃是蒙古科爾沁貝勒寨桑之女,姓博爾濟(jì)吉特
,名哈日珠拉,漢名海蘭珠。她是孝端皇后的侄女
, 莊妃(孝莊文皇后)的姐姐。博爾濟(jì)吉特氏(清世祖福臨繼后):
孝惠章皇后(1641年11月5日-1718年1月7日),博爾濟(jì)吉特氏
生于后金崇德六年(1641)十月三日,科爾沁貝勒綽爾濟(jì)之女
清世祖時為妃、皇后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十二月丙戌卒,年七十七
五十七年(1718年)上謚
雍正、乾隆朝累加謚
無子女。
佟佳氏(清世祖福臨妃):
孝康章皇后
后初入宮
順治十一年春
”三月戊申
,圣祖生。圣祖即位,尊為皇太后
康熙二年二月庚戌
初上徽號曰慈和皇太后
及崩
雍正
后家佟氏
董鄂氏(清世祖妃):
孝獻(xiàn)皇后(1639 -1660年)董鄂氏,又譯棟鄂氏
有學(xué)者認(rèn)為襄昭親王博穆博果爾是董鄂妃的前夫,并且由于順治與其搶奪董鄂氏而死
赫舍里氏(康熙皇后):
孝誠仁皇后(1654-1674),赫舍里氏
她是康熙皇帝的第一位皇后(元配)
鈕祜祿氏(康熙皇后):
孝昭仁皇后(
初入宮時封為妃
佟佳氏(康熙皇后):
孝懿仁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