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元朝的大多數(shù)皇帝為什么都是默默無聞的呢的讀者
元朝的皇帝,除了開國皇帝元世祖忽必烈和末代皇帝元順帝妥懽帖睦爾,其他皇帝大都是默默無聞
,那么為什么會造成這種情況呢?首先,元朝的歷史很短
,皇帝卻很多在兩宋和明朝之間
,元朝的歷史不過百年,在動輒百多兩百年的中國古代封建王朝里,元朝的歷史確實是比較短暫的。1260年,成吉思汗之孫忽必烈繼承汗位
,建元“中統(tǒng)”,1271年,忽必烈取《易經(jīng)》“大哉乾元”之意改國號為“大元”,次年遷都“燕京”,改稱大都。1279年,元軍在崖山海戰(zhàn)中戰(zhàn)勝南宋最后一支抗元力量,南宋大臣陸秀夫攜八歲的幼帝趙昺跳海殉國,結(jié)束了自唐末以來長期混亂分裂的局面。史學(xué)家一般都以這一年作為元朝的開始。從1279年統(tǒng)一全國到1368年退往大漠,元朝短短99年的歷史里
,共傳五世十一帝,其中元世祖忽必烈和元順帝妥懽帖睦爾兩人在位時間就占去了三分之二。中間的九位皇帝總共執(zhí)政時間不過40年,平均一位皇帝在位時間差不多四年多,可見皇位更迭之頻繁。內(nèi)亂頻發(fā)
,皇位更迭頻繁元朝第一個死于非命的皇帝元英宗
,于1323年在上都以南一個叫南坡的地方遭到鐵木迭兒的義子鐵失的刺殺,史稱“南宮之變”,此后元朝便內(nèi)亂不斷,皇帝如走馬觀花般你方唱罷我登場。(元朝皇帝從元寧宗開始
,全部出自故太子真金一系)世祖忽必烈的太子真金的長孫也孫鐵木爾除掉殺害英宗的兇手后即位
,是為泰定帝。1328年泰定帝去世后,丞相倒剌拉在上都擁立泰定帝的兒子阿速吉吧為皇帝,是為元順帝。但同時,元武宗的舊部重臣燕鐵木爾及河南行省丞相伯顏并不甘心皇位掌握在真金一系,遂分別派人迎接周王和世與其弟圖帖睦爾。結(jié)果圖帖睦爾于1328年在大都率先稱帝,是為元文宗,元順帝被殺害。和世稍后亦在和林稱帝,是為元明宗,一時之間元朝兩帝并立,勢必要分出個勝負,結(jié)果元明宗前往上都與元文宗相會時,被文宗派人毒死。1332年元文宗死后,為洗刷他毒殺哥哥元明宗的罪名
,遂將皇位傳給明宗次子懿璘質(zhì)班為帝,是為元寧宗,但年僅七歲的小皇帝在位不到兩個月即蹊蹺死去,最后明宗長子妥懽帖睦爾被擁立為帝,是為元惠宗(元順帝),也是元朝在時間位最長,在中原統(tǒng)治的最后一個皇帝。元朝短短百年的歷史里,皇位更迭之頻繁
,內(nèi)亂之頻發(fā),內(nèi)耗不斷中直接削弱了元朝的統(tǒng)治力量。這些皇帝在位時間多則三十余年,少則兩個月,除了元世祖忽必烈和元順帝妥懽帖睦爾,大都如過江之鯽,匆匆轉(zhuǎn)逝,能夠被我們熟記的皇帝寥寥無幾。混亂的皇位傳承
忽必烈駕崩前
,皇太子真金已經(jīng)早亡,因此帝位為各方勢力所覬覦(元朝末代皇帝元順帝妥懽帖睦爾)
成宗去世后
元朝的皇帝,除了開國皇帝元世祖忽必烈和亡國之君元順帝妥懽帖睦爾
,其他皇帝大都默默無聞,除了以上幾點原因,元朝的皇帝普遍文化水平不高
眾所周知
1368年,41歲的朱元璋在南京稱帝
這個蒙古語為鐵鍋的元順帝呢,一路是北上跑回了蒙古高原
但是
但是北元的威脅肯定是在的
,其實直到明朝滅亡,都沒有真正征服蒙古人,最好的例子就是咱們今天看到的明長城,為什么明朝修長城啊?清朝咋不修呢?不就是為了防著蒙古人嗎。
那這個北元是咋回事呢
?蒙古人和大明朝又發(fā)生了什么故事呢?今天咱們就來聊聊,后元朝時代。北元時代
雖然元朝在1368年失去了中原地區(qū)和長江地區(qū)的統(tǒng)治權(quán)
,但是元朝依然還在,咱們知道元朝是中國歷史上疆域最大的王朝,除了被朱元璋搶走的地方之外,東北就算是兩年之后鐵鍋皇帝元順帝死了,也沒關(guān)系
那朱元璋肯定是不同意啊
15萬明軍從山西進入了蒙古高原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5533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