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后又逼死朱太后并將她的孩子全部流放,為了斬草除根在路上將他們?nèi)繗⒑Α?br>
類似的種種荒誕行徑實在是數(shù)不勝數(shù)
,當時孫皓在東吳境內(nèi)完全就是獨裁者
,只要有人不順從他的意思或者讓他不開心,那下場幾乎就只有一個
。
不過自古惡人自有惡人磨
,饒是如此殘暴的孫皓也是對一個人束手無策,這個人就是當時的左丞相陸凱
,在群臣皆怕孫皓的情況下
,陸凱仍舊我行我素多次反對孫皓的意見并頂撞孫皓。
孫皓有一個毛病
,就是不喜歡別人看自己
,于是當時的大臣在上朝的時候都是低著頭誰也不敢抬頭看一下,生怕因此丟了性命
。
陸凱看到這個現(xiàn)象后就直諫孫皓
,告訴他自古以來沒有君臣不相識的道理,如果君王有一天遇急
,恐怕臣子想要幫忙也沒辦法
,畢竟沒看過君王的面貌。
孫皓聽完之后覺得確實如此
,于是之后在上朝的時候陸凱都可以直視孫皓而無事
。
還有一次孫皓突然有了遷都的興致,于是就下令準備遷都到武昌
,這可真是難為了當時的大臣和百姓
,因為當時建業(yè)位于水源下流,物資供給十分地方便
。
但如果遷都到武昌的話
,那么其他州郡對武昌進行補給就極其地不方便,再加上很多官員都在建業(yè)安家立業(yè)
,所以也都不愿遷都
。
陸凱又一次站了出來,先是向?qū)O皓分析遷都的弊端
,再向?qū)O皓建議要做一個勤政為民的好皇帝,這樣才能受到百姓愛戴從而增強東吳國力
,隨后孫皓就停止了遷都
。
陸凱真是為東吳奉獻了自己的一生
,在臨終的時候都不忘對孫皓進行勸諫,先是告訴他宦官何定是一個小人
,千萬不能重用應當早點疏遠
,接著又羅列出一群能夠幫助孫皓守住東吳基業(yè)的大臣,頗有諸葛亮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