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軍中奪敵大旗,鑿骨療毒更甚關羽此人是猛將卻并非好人
萬軍中奪敵大旗,鑿骨療毒更甚關羽?此人是猛將卻并非好人?下面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
談論起三國,人們不免就會提及關羽關二爺
。關羽關二爺勇猛無敵
,忠義無雙
,死后更是越發(fā)受到人們推崇與追捧
,而后在民間被人們奉為帝,這在我國歷史上是極少見的
。

縱觀三國史,關羽能在萬軍之中取敵將首級
,能談笑自若刮骨療毒
,能讓曹操都打算遷都
,能擒于禁
、斬龐德,他確實值得人們尊崇
。
關云長刮骨療毒
,并不是演義
,而是史實
。
然而說到刮骨療毒
,歷史上的猛人中
,關羽并不是唯一一個
。在關羽之后的700多年
,五代時期
,后唐也出了一位刮骨療毒的猛人萇從簡。
首先要說的是
,萇姓雖然看起來很稀奇
,百家姓中也沒有,但它并不是源于少數民族
。萇姓源于姬姓,出自周敬王時期大夫萇弘后裔
,是以先祖名稱為氏。
自古屠夫出猛人
,從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朱亥
、專諸
,再到兩漢三國的樊噲、何進
、張飛,無不如是
。
萇從簡出生于唐末五代時期
,他祖上以殺羊為生
。殺豬宰羊
,是個力氣活兒
,更是個技術活兒
,正是因此
,所以萇從簡力氣大
,而且善于使用長矟
,起初他跟著后唐莊宗李存勖混,不過是一個小校
,但是打仗勇猛,每次攻城他都是率先報名做梯頭
。時間久了
,李存勖覺得萇從簡不錯
,就提拔他做了自己身邊侍衛(wèi)隊的領頭兒
。
有一回
,后唐與梁兩軍對陣
。李存勖在高地上坐著
,遙看對面。梁軍之中
,有一人揮舞著大旗
,耀武揚威
,仿佛在挑釁
。李存勖一看
,夸了一句“真是勇士啊”。萇從簡聽了不舒服
,要去捉拿此人
,奪來旗幟。李存勖沒批準
,萇從簡就偷偷帶了十幾個騎兵
,直如梁軍
,奪得大旗
,全身而退
。李存勖大喜
,賞賜眾多
。
不過
,萇從簡最猛的事跡,還是鑿骨療毒
。
常常帶頭沖鋒的人
,難免受點兒傷
。萇從簡有一回就著了道
,被敵人的毒箭射中大腿
。當時軍中沒有好的藥
,軍醫(yī)只能建議鑿骨去毒
。然后這一說,旁人都覺得不靠譜
,這誰受得了啊?搞得軍醫(yī)也遲遲不敢下手了。但是萇從簡不在意
,讓軍醫(yī)趕緊動手
。當軍醫(yī)早骨療毒的時候
,兩邊的人看了都受不了
,但是萇從簡談笑自若
,仿佛絲毫不痛。
工遲疑不忍下
,從簡叱其亟鑿。左右視者皆若不勝其毒
,而從簡言笑自若?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缎挛宕贰?/p>
漢末有關云長刮骨療毒
,五代有萇從簡鑿骨去毒,端的是猛人啊!
不過萇從簡雖然打仗很猛
,早骨療毒更是讓人猶如天神,但是此人也有不好的一面
,那就是暴虐
。他是武將之中最為暴虐的人
,據說每次打下一座城,他甚至要吃小孩
。但是李存勖憐他勇猛,常常赦免他
。
這一點
,倒是很符合魏征所說的:開國之臣
,只考慮能力
,不考慮人品;治國之臣卻要考慮品德
,能力倒是其次
。
《三國演義》中關羽的性格特點及相關故事
在小說《三國演義》里將關羽的性格忠義仁勇
,兼資文武
,雄烈過人,一世之杰,勇冠三軍
,義釋嚴顏
,并有國士之風
。
溫酒斬華雄
董卓廢黜少帝劉辨而立陳留王劉協為帝后
,殘暴不仁
、擅權于朝堂
。以袁紹、曹操等人組成的關東十八路諸侯共同討伐董卓
,然而前鋒孫堅在進軍汜水關時被華雄擊敗
,華雄不可一世
。
在潘鳳等大將接連被華雄斬殺之時
,關羽主動請纓前去戰(zhàn)華雄
,在溫酒未冷卻的極短時間內斬殺華雄
,關羽從此名震諸侯
。
三英戰(zhàn)呂布
劉備有心抱負于天下
,關羽
、張飛二人各自身懷絕技
,一直未得到展示,此前唯有關羽斬殺華雄初顯本領
,此后,劉備等三人已然名滿天下
。呂布雖勇,畢竟以一敵三
,最終戰(zhàn)敗
。然呂布之勇名冠三軍
,無人匹敵,當下第一次遭遇對手
,自然令聯軍士氣大振。
千里走單騎
曹操想到以前曾答應過關羽的條件
,便趕去為關羽送行
。關羽怕曹操有鬼,便在馬上用刀尖將曹操贈給他的錦袍挑過來披上
。曹操的部將認為關羽太過無禮,幾次要殺關羽
,但都被曹操制止了。關羽保護二位嫂嫂來到東嶺關
,守將孔秀說沒看見曹操的文書,阻攔關羽過關
,便被關羽殺了
。
洛陽太守韓福又攔阻關羽
,牙將孟坦向關羽挑戰(zhàn)
,被關羽砍為兩段
,韓福用暗箭射中關羽左臂
,關羽用口拔掉箭,飛馬斬了韓福。
關羽到了汜水關
,守將卞喜在鎮(zhèn)國寺埋伏刀斧手二百人
,約定以摔杯子為暗號,要殺關羽
。寺中主持普凈和尚是關羽的同鄉(xiāng)
,將卞喜的陰謀告訴了關羽
,關羽大怒便斬了卞喜
。
關羽到了滎陽
,滎陽太守王植是韓福的親戚,要殺關羽為韓福報仇
,所以暗中準備要放火燒死關羽。王植手下的胡班將王植的陰謀告訴了關羽
,關羽急忙上路,王植帶兵追來
,被關羽殺了
。 關羽到了黃河口,守將秦琪不放關羽渡河
,又被關羽殺了。
過了黃河
,是袁紹的地盤
,在那遇上了孫乾。孫乾告訴關羽
,劉備已去了汝南,要關羽與二位夫人到汝南相見
。
關羽與孫乾重新渡過黃河向汝南出發(fā)
,曹操部將夏侯惇領兵追到,與關羽展開廝殺
。正在此時,張遼趕到傳達曹操命令
,才讓關羽一行人馬走了。關羽繼續(xù)前行
,中途收得一員猛將周倉
。走到古城時
,占了城的張飛認為關羽投降了曹操
,不肯相認,舉槍便刺關羽
。
這時,曹操部將蔡陽殺來
,要為外甥秦琪報仇
。張飛要關羽在三通鼓后斬了蔡陽,才肯相認
。關羽在一通鼓未盡前便斬了蔡陽。 張飛這才明白了關羽的一路辛苦
,便放聲大哭
,跪在關羽面前謝罪
。誰知劉備這時又跑到河北袁紹那兒去了
。
關羽與孫乾又趕到河北關家莊才見到了劉備
,兄弟相見,抱頭痛哭
。關羽收關平為義子
。
劉備怕袁紹追趕
,與關羽直奔張飛駐守的古城
。路上經過臥牛山時,遇到了趙云
,便一同前往古城
。 劉備與兩個弟弟重新團聚
,又新得趙云
、關平
、周倉三人
,于是大家殺牛宰羊慶賀團圓
。但劉備考慮古城太小
,便率領人馬駐扎汝南
,招兵買馬
,另謀大事
。
擴展資料:
民間所供奉的“關公”又被臺灣信徒稱為“恩主”
,即救世主的意思
。在東南亞地區(qū)
,日本
、新加坡
、馬來西亞以及菲律賓等國家
,甚至美國
、英國的華人區(qū)域
,關公的信仰也都相當盛行
,華僑在國外從商者很多
,因此對于作為武財神的關公也多加崇祀
。
道教將關羽奉為“關圣帝君”
,即人們常說的“關帝”
,為道教的護法四帥之一
。
釋教對關云長的信仰只是限于供奉
,并無祈禱、贊頌以及供奉儀軌
,而在藏傳佛教中
,有多位大師著有供贊儀軌
,如章嘉大師
、土觀大師以及這世大寶法王、亞青寺阿秋仁波切等
。多識仁波切也曾著有關云長簡略供贊
。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關羽
三國時期哪些事被人們誤傳?
一、三國志之中
,劉備手下的第一謀士是法正
,不是諸葛亮
。
二、三國第一猛將是關羽
,被人們稱為‘武圣’
。對于人中呂布,馬中赤兔
,是YY來的
。
曹公使張遼及羽為先鋒擊之。羽望見良麾蓋
,策馬剌良于萬眾之中,斬其首還
,紹諸將莫能當者
,遂解白馬圍
。三國里面唯一個萬軍中取敵將首級
。
三
、在三國史上
,諸葛亮并沒有用過空城計
。而蜀國恰恰有一員大將用過空城計。
公軍追至圍
,此時沔陽長張翼在云圍內,翼欲閉門拒守
,而云入營,更大開門
,偃旗息鼓
。公軍疑云有伏兵
,引去。云雷鼓震天
,惟以戎弩于后射公軍,公軍驚駭
,自相蹂踐
,墮漢水中死者甚多
。先主明旦自來
,至云營圍視昨戰(zhàn)處,曰:子龍一身都是膽也
。
四
、傳說中
,馬謖失街亭并不是坐等諸葛亮來處罰
,而是打算逃跑
,被抓回來處斬
。
五、關羽刮骨療毒
,忍著劇痛,鎮(zhèn)定自若下棋
。當時人們卻不知道華佗當時已經發(fā)明了麻醉藥。不需要你刮骨
,就是讓你想一下當時的情景也毛骨悚然。
六
、三國史上射箭最厲害的是呂布不是黃忠,呂布當時人稱:飛將
。轅門射戟足見他射箭之神。
七
、趙云在吳軍中7進7出事虛構的
,而魏國有一員猛將——曹仁卻有過這樣類似的一幕
,仁不應
,遂被甲上馬
,將其麾下壯士數十騎出城
。去賊百余步,迫溝
。矯等以為仁當住溝上,為金形勢也,仁徑渡溝直前
,沖入賊圍
,金等乃得解
。余眾未盡出,仁復直還突之
,拔出金兵,亡其數人
,賊眾乃退。矯等初見仁出
,皆懼。及見仁還,乃嘆曰:“將軍真天人也!”
八
、楊修死得也挺冤的
,楊修之死主要不是因為他太了解曹操,是因為他多次幫助曹植順利通過曹操的考試
。自古干涉帝王家事情的有幾個不死的?據說,他不想幫曹植
,卻不得不幫的
。為世所逼。
九
、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fā)是虛構的
,徐庶投奔魏國后,一直不被重用
。諸葛亮率軍北伐
,聽聞徐庶與石韜(郡守
、典農校尉)官職都不太高
,于是感嘆道:“難道是魏國的謀士太多了嗎,為什么不重用徐庶與石韜兩人呢?
十
、赤壁之戰(zhàn)中,諸葛亮并沒有參與
,周瑜并沒有出好的計謀
,曹操鐵索連船是因為軍中有瘟疫
,士兵水土不服
,詐降火燒連環(huán)船是黃蓋獻計,周瑜決策
。
三國的人物評價,四篇,簡短一些!
曹操:
《曹瞞傳》評價曹操:“太祖為人佻易無威重
,好音樂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br> 孫權評價曹操:“其惟殺伐小為過差
,離間人骨肉以為酷耳,御將自古少有
。”
裴松之評價曹操:“歷觀古今書籍所載
,貪殘虐烈無道之臣
,于操為甚。”——《三國志(注)》
唐太宗說曹操:“臨危制變
,料敵設奇
,一將之智有余,萬乘之才不足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br> 唐玄宗常自比“阿瞞”。
元稹評價曹操:“曹瞞篡亂從此始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薄抖有小?br> 劉知幾評價曹操:“罪百田常,禍于王莽
。”——《史通·探賾》
司馬光評價曹操:“以魏武之暴戾強伉
,其蓄無君之心久矣
。乃至沒身不敢廢漢而自立
,豈其志不欲哉
?猶畏名義而自抑也?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薄顿Y治通鑒》
洪邁評價曹操:“曹操為漢鬼蜮,君子所不道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薄度蔟S隨筆》
王夫之評價曹操:“曹操父見殺而興兵報之
,是也
;阬殺男女數十萬人于泗水,徧屠城邑
,則慘毒不仁,惡滔天矣
。操之所以任天下之智力,術也
,非道也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薄蹲x通鑒論》
古人評價曹操:“曹氏雖功濟諸華
,虐亦深矣,其民怨矣?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薄掇q亡論》
顧炎武評價曹操:“孟德既有冀州,崇獎跅馳之士
,觀其下令再三
,至于負污辱之名見笑之行
,不仁不孝而有治國用兵之術者
。于是權詐迭進,奸逆萌生
。”陳壽:“漢末
,天下大亂
,雄豪并起,而袁紹虎摉四州
,強盛莫敵。太祖運籌演謀
,鞭撻宇內
,閴申
、商之法術
,該韓、白之奇策
,官方授材,各因其器
,矯情任算
,不念舊惡,終能總御皇機
,克成洪業(yè)者,惟其明略最優(yōu)也
。抑可謂非常之人
,超世之杰矣?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br> 王沈:太祖御軍三十余年,手不舍書。書則講武策
,夜則思經傳。登高必賦
,及造新詩
,被之管弦,皆成樂章
。——《魏書》
鐘嶸:曹公古直
,甚有悲涼之句
。——《詩品》
許劭:子治世之能臣
,亂世之奸雄?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段簳?br> 魯迅說:“曹操至少是一個英雄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br> 毛澤東寫詞贊道:“往事越千年
,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
。”
易中天評價曹操:“大家風范,小人嘴臉;英雄氣派,兒女情懷;閻王脾氣,菩薩心腸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br> 李本濤評:曠世之奇才,有治國用兵之能
,而無仁慈愛民之心。軍之神而民之魔者
。
關羽: 三國志作者陳壽評曰:“關羽
、張飛皆稱萬人之敵
,為世虎臣
。羽報效曹公,飛義釋嚴顏
,并有國士之風。然羽剛而自矜
,飛暴而無恩
,以短取敗,理數之常也
。”
溫恢:“關羽驍銳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br>
呂蒙:“斯人長而好學
,讀左傳略皆上口
,梗亮有雄氣,然性頗自負
,好陵人?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今東西雖為一家,而關羽實熊虎也
,計安可不豫定?”
諸葛亮書與關羽:“孟起兼資文武,雄烈過人
,一世之杰
,黥、彭之徒
,當與益德并驅爭先,猶未及髯之絕倫逸群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br>
郭嘉
、程昱稱關羽
、張飛:“萬人敵”
劉曄稱關羽、張飛:“勇冠三軍”
周瑜稱關羽
、張飛:“熊虎之將”
傅干稱關羽、張飛:“勇而有義
,皆萬人之敵
,而為之將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br>
楊戲的《季漢輔臣贊》中贊關云長
、張益德:“關、張赳赳
,出身匡世,扶翼攜上
,雄壯虎烈
。藩屏左右,翻飛電發(fā)
,濟于艱難,贊主洪業(yè),侔跡韓、耿
,齊聲雙德。交待無禮,并致奸慝,悼惟輕慮,隕身匡國
。 ”
關羽和張飛在當時在后世都成為勇猛善戰(zhàn)的代名詞:
晉書劉遐傳:“晉劉遐每擊賊,陷堅摧鋒
,冀方比之關羽、張飛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br>
魏書崔延伯傳:“崔公
,古之關張也
。”
可參考趙翼著《廿二史札記》卷七關張之勇的部分
,詳細整理了古人以關羽、或關張皆用作為勇將代名詞的資料
。
【出生爭議】
在山西省運城市常平村關帝家廟內立有一塊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的《前將軍關壯穆侯祖墓碑銘》
,記其生于“桓帝延熹三年(160年)六月二十四日”,而明崇幀二年(1629年)立于石磐溝關羽祖塋的《祀田碑記》和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編修的《關帝志》
,都認為關羽生于漢桓帝延熹三年六月二十二日
。此外,民間對關羽生辰還流傳有好幾種說法
。比較、考證幾種資料
,較為可信且成公論是關羽生于延熹三年六月二十二日。
不過資料一直受到爭議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度龂尽芳捌渌谑妨隙嘉从杏涗涥P羽出生
,另外如《關帝志》內容多出自《三國演義》
,非嚴謹的史料;《祀田碑記》和《前將軍關壯穆侯祖墓碑銘》未有嚴格考究
。而王兆春等所編著《中國歷代名將傳》暫記為(? - 219年),所以現今仍未有確切可信的資料
。
【民間藝術】
清代安順地戲面具關羽像
《三國演義》以前
,關羽于民間的形象,至宋代即與今日相去不遠
。洪邁的《容齋隨筆》按理是史論,但其中已有“關羽手殺袁紹二將顏良
、文丑于萬眾之中”的傳說
。而膾炙人口的三英戰(zhàn)呂布
、千里?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噬⑷A佗為關羽刮骨療毒
、水淹七軍等故事
,都已見于《三國志平話》
,且《三國志平話》中的關羽形象較《三國演義》更加完美
。元代關漢卿所作戲曲《關大王獨赴單刀會》有提到關羽過五關,可見《三國演義》中過五關斬六將的情節(jié)亦早已在民間流傳
。
戲劇
中國傳統(tǒng)戲曲中關羽的角色,以野史
、《三國演義》的描寫而創(chuàng)作
,其臉譜為揉紅臉
,表示忠勇
,“紅臉忠勇”之說法即由關羽臉譜而來
。勾丹鳳眼,雙眼俊秀
。加上關羽有“美髯公”之稱
,所以都會加上演關羽時專用的大髯口,稱為“五綹”或“關公髯”
。手執(zhí)青龍偃月刀和紅馬鞭
,頭戴專有的綠色盔頭,綴黃絨球配后兜
,兩耳垂白飄帶和黃絲穗
,著綠蟒。而后人為表示對關羽的尊敬
,所以會特意在面譜上加一黑點或加一條金線
,稱做“破臉”,代表不敢完全模仿他
。而且關公亮相姿勢就有48種之多
,稱為“關公48圖”
。
而在舊時上演關公戲曲時
,有許多規(guī)矩:如扮演關羽的演員在演出前10天要齋戒獨宿,熏沐凈身
;出場前要給關帝像燒香叩頭,在后臺殺雞拜祭
;演員要在盔頭或者前胸掛有關帝像的黃表附
,演出結束要用此紙拭臉,并拿到關帝像前焚化
,以示感謝關帝的庇護等;在演《走麥城》時
,更要臺上臺下燒檀香
、點蠟燭。據說如果違犯禁律
,關帝就會顯靈
,演員要出事故,戲園要出亂子
。清廷皇宮演戲時
,每臨關公出場
,帝
、后、妃都得離座走幾步
,然后才能坐下看戲。一些有損于關帝形象的劇目
,如《斬熊虎》、《怒斬關平》
、《關公辭曹》等,宮廷及京城的著名戲園皆禁止上演
。而現今也有對演關羽的演員有不少禁忌
,如當演員上了妝后,不可大笑
、有邪淫,其他人看到上妝后的關羽也不能舉動失儀
。
【信仰】
各朝皇帝都以關羽為忠義的化身成為教育忠君愛國信念的材料
,其“侯而王,王而帝
,帝而圣,圣而天”的過程請參考下表:
朝代 皇帝 時間 封號
北宋 宋徽宗 崇寧元年(1102年) 忠惠公
北宋 宋徽宗 崇寧三年(1104年) 崇寧真君
北宋 宋徽宗 大觀二年(1107年) 武安王
北宋 宋徽宗 宣和五年(1123年) 義勇武安王
南宋 宋高宗 建炎二年(1128年) 壯繆義勇武安王
南宋 宋孝宗 淳熙十四年(1187年) 壯繆義勇武安英濟王
元 泰定帝 天歷八年(1335年) 顯靈義勇武安英濟王
明 明神宗 萬歷四十二年(1613年)單刀伏魔
、神威遠鎮(zhèn)天尊關圣帝君
明 明思宗 崇禎三年(1630年) 真元顯應昭明翼漢天尊
清 清世祖 順治九年(1652年) 忠義神武關圣大帝
清 清世宗 雍正三年(1725年) 三代公爵
、圣曾祖
、光昭公
、圣祖、裕昌公
、圣考、成忠公
清 清高宗 乾隆元年(1736年) 山西關夫子
清 清高宗 乾隆三十一年(1767年) 靈佑二字
清 清仁宗 嘉慶十八年(1813年) 仁勇二字
清 清宣宗 道光八年(1828年) 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圣大帝
手持青龍偃月刀的關羽神像
、關羽的祠廟遍布各地
,為中國神明中最多祠廟的一位
。古代祭祀的戰(zhàn)神本是“兵主”蚩尤
。就官方的祭祀言
,唐初開始便有武廟,但主祀的是周朝名將姜子牙
,而關羽則為從祀
。至遲宋朝末年
,民間供奉關羽的廟宇已經“郡國州縣
、鄉(xiāng)邑間井皆有”(郝經《陵川集》)。元代朝廷雖崇信喇嘛教
,但未箝制人民信仰,因此民間對關羽的崇信有增無減
,元朝皇帝且曾遣使致祭
。明清以降,供奉關羽的廟宇不僅遍布中國內地
,且延伸至蒙古、西藏
、朝鮮半島乃至海外
。今日僅在老北京城里,就有一百多座專供關公或兼供關公的廟宇
。
因為關羽不僅受到儒家的崇祀,同時又受到道家
、佛家的膜拜
,所以關羽是橫貫儒、道
、佛三大中國教派的神只。但其中以儒家的關羽體現更多關羽的本色
。
隨著關羽地位變得顯赫
,關羽更被尊稱為“武王”、“武圣人”
,與孔子并肩而立。也正因為關羽如此顯赫,除了軍人
、武師奉他為行業(yè)神崇拜外
,就連描金業(yè)、煙業(yè)
、香燭業(yè)、教育業(yè)
、命相家等等不相干的行業(yè)也推祟關羽
,所以也將他變成武財神,又是五文昌之一
。
香港信仰
在香港,警察與三合會成員是對立的
。三合會早期是一個道教反清的幫會
,所以會拜祭道教大神關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