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kwqog"></sup>
<strike id="kwqog"></strike>
<kbd id="kwqog"></kbd>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ul id="kwqog"><pre id="kwqog"></pre></ul>
  •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
  • 登錄
    首頁 >> 諸子百家 >> 歷史探究

    李輔國
    、魚朝恩和元載為什么相繼被唐代宗誅殺

    以史為鑒 2023-06-28 23:28:38

    李輔國
    、魚朝恩和元載為什么相繼被唐代宗誅殺

    唐玄宗這個敗家子把唐朝的江山給敗得差不多以后,全靠各地的節(jié)度使幫忙

    ,這才平定了安史之亂。而這個時候唐朝陸續(xù)出現(xiàn)了三位權(quán)臣
    ,那就是李輔國
    、魚朝恩以及元載。

    這三位當(dāng)中前兩位李輔國和魚朝恩都是宦官

    ,而元載作為唐代宗最信任的大臣
    ,功高蓋主之下,依舊掩飾不住他權(quán)傾朝野的野心

    、魚朝恩和元載為什么相繼被唐代宗誅殺.png" />

    唐代宗有心拯救大唐王朝,對這三位權(quán)臣

    ,使用了不同的辦法和謀略
    ,終于將他們誅殺,其難度堪稱史上絕無僅有

    01對李輔國明升暗降

    ,派刺客將其誅殺。

    唐玄宗雖然可惡

    ,但是到了晚年的時候也是比較凄慘的
    。他的楊貴妃在馬嵬坡被他無情絞殺,他身邊再也沒有一個知冷暖的人
    。而他的兒子唐肅宗李亨
    ,總是在防備著他,生怕唐玄宗再次奪位

    為此李輔國就誕生了

    ,為了防止唐玄宗奪位,李亨派遣李輔國去看住唐玄宗
    。李輔國對唐玄宗的打壓可謂是不遺余力
    ,因為他是唐肅宗登基的功臣,自然不能讓唐玄宗復(fù)辟
    。所以他先是收走了唐玄宗所有珍愛的玩物
    ,又將唐玄宗身邊的高力士給流放了,將唐玄宗的親信陳玄禮趕回家了,甚至連唐肅宗想要看一眼唐玄宗
    ,都被李輔國給攔住了

    程元振欲奪其權(quán),請上漸加禁制

    ,乘其有間
    ,乃罷輔國判元帥行軍事,其閑廄已下使名
    ,并分授諸貴
    ,仍移居外。輔國始懼
    ,茫然失據(jù)
    。詔進(jìn)封博陸王,罷中書令
    ,許朝朔望
    。輔國欲入中書修謝表,閽吏止之曰:“尚父罷相
    ,不合復(fù)入此門
    。”乃氣憤而言曰:“老奴死罪
    ,事朗君不了,請于地下事先帝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鄙溪q優(yōu)詔答之。十月十八日夜
    ,盜入輔國第
    ,殺輔國,攜首臂而去
    。詔刻木首葬之
    ,仍贈太傅。---《舊唐書》

    李輔國大權(quán)獨攬

    ,成了李唐王朝實際上的控制著
    ,誰也想不到,復(fù)國的李唐王朝
    ,居然落在了一個宦官手里

    不過唐代宗李豫登基,還真要多虧了李輔國

    。李輔國斬殺了妄圖謀逆的越王黨羽
    ,囚禁了張皇后,這才將李豫扶上了皇位。

    可以說沒有李輔國

    ,那就沒有唐代宗
    。但是李輔國是真心為唐代宗好嗎?當(dāng)然不是,他為的是自己能夠時刻掌握權(quán)力

    如果他不對張皇后下手

    ,那么張皇后早晚也會滅了李輔國,兩個人支持的對象不同
    ,必然是要劍拔弩張的

    唐代宗上臺以后,深知李輔國擅權(quán)的危害

    。等到他根基稍微穩(wěn)固以后
    ,他便提升了李輔國的官職,深知封李輔國為博陸郡王
    ,成為歷史上第一個宦官封王的人

    不過這種人也沒有什么好下場,封了王

    ,唐代宗順便就把李輔國的兵權(quán)給奪走了
    。這樣唐代宗還是不放心,所以在深夜之中
    ,唐代宗命刺客了解了李輔國的性命

    02聯(lián)合宰相元載,誅殺權(quán)臣魚朝恩

    李輔國被誅殺以后

    ,其實唐代宗應(yīng)該還是有點后悔的。因為國內(nèi)的的情形還不夠明朗
    ,沒有一個像李輔國這樣有能力的人
    ,來幫助他處理政務(wù)。

    而他本人又太年輕

    ,而且沒有威信
    ,所以國內(nèi)很快再次動亂,吐蕃大軍又攻打長安
    ,唐代宗在混亂之際
    ,便逃到了魚朝恩的地盤上。

    魚朝恩帶著神策營的人馬很快就安定了軍隊的情緒

    ,唐代宗為此必須要好好感謝一下魚朝恩
    。不過他很快就發(fā)現(xiàn)了一點,魚朝恩也是個權(quán)傾朝野的家伙

    乃馳歸

    ,告朝恩
    ,以班次居下,為同列所欺
    。朝恩怒
    ,翌日,于帝前奏曰:"臣幼男令徽
    ,位居眾僚之下
    ,愿陛下特賜金章,以超其等
    。不言其緋而便求紫
    。帝猶未語,而朝恩已令所司
    ,捧紫衣而至
    。令徽即謝于殿前。帝雖知不可
    ,強(qiáng)謂朝恩曰:"卿男著章服
    ,大宜稱也。"魚氏在朝動無畏憚
    ,他皆仿此
    。其同列黃門,尋逐于嶺表
    。及朝恩被殺
    ,天下無不快焉。---《杜陽雜編》

    魚朝恩比李輔國更加可惡

    ,他隨意出入皇帝的住處
    ,儼然跟自己的家一樣。唐代宗沒辦法
    ,因為魚朝恩手里有軍權(quán),這是唐代宗最忌諱的東西

    這個時候宰相元載忽然冒了出來

    ,他表示可以想辦法誅殺魚朝恩。其實元載跟魚朝恩之間早就有仇恨了
    ,因為魚朝恩壓根就瞧不起宰相
    ,因為大權(quán)始終都在他自己手里。

    可是沒辦法

    ,魚朝恩手握重兵
    ,不是誰都能輕易將他誅殺的,為此
    ,元載為唐代宗安排了三條妙計

    第一,花錢賄賂魚朝恩的人。元載花了大量的錢

    ,賄賂了皇甫溫和周皓這兩個魚朝恩的親信
    。本來他們就是為了名利才給魚朝恩干活,現(xiàn)在有機(jī)會投靠皇帝
    ,他們當(dāng)然不傻
    ,自然是向皇帝靠攏了。第二
    ,降低魚朝恩的警惕
    。這一招跟滅了李輔國的招數(shù)一樣,應(yīng)該是唐代宗想出來的
    。唐代宗將興平
    、武功這兩個地方都劃給魚朝恩作為封底,封他為韓國公
    ,使得魚朝恩徹底失去了警惕
    ,認(rèn)為這個皇帝很好對付。第三
    ,設(shè)計誅殺魚朝恩
    。魚朝恩一方面失去了親信,另一方面又沒有警惕心理
    ,那再誅殺魚朝恩
    ,可就方便多了。所以元載和收買來的魚朝恩手下埋伏在宮中
    ,唐代宗則在寒食節(jié)這天請魚朝恩進(jìn)攻吃飯
    。魚朝恩來了以后,立刻被埋伏的人給宰了
    。能夠通過這三步誅殺大宦官魚朝恩
    ,可見唐代宗本人的韜略是相當(dāng)高深的,當(dāng)然這里最大的功臣應(yīng)該是元載
    ,畢竟他是計劃的提出者和實施者

    03逮捕元載全家,斬草除根

    誅滅了魚朝恩以后

    ,宰相元載的聲威達(dá)到了巔峰,就連唐代宗都為元載比較高興
    。畢竟自己有這位忠臣輔佐
    ,一定可以復(fù)興大唐。

    可是老問題又來了

    ,元載立下這份大功以后
    ,也開始驕縱跋扈了起來
    。他認(rèn)為自己是李唐王朝的大功臣,沒有哪個臣子能比得上他
    ,甚至不把皇帝放在眼里

    元載專權(quán),恐奏事者攻訐其私

    ,乃請:“百官凡論事
    ,皆先白長官,長官白宰相
    ,然后奏聞
    。”仍以上旨諭百官曰:“比日諸司奏事煩多
    ,所言多讒毀
    ,故委長官、宰相先定其可否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毙滩可袝佌媲渖鲜瑁詾椋骸啊菹绿炔辉珏?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漸成孤立
    ,后雖悔之,亦無及矣!”載聞而恨之
    ,奏真卿誹謗;乙未
    ,貶峽州別駕。---《資治通鑒》

    甚至在很多時候

    ,元載都選擇先斬后奏
    ,完全不給皇帝面子。這件事使得唐代宗非常不高興
    ,登基這幾年
    ,一直受到權(quán)臣的欺壓,唐代宗已經(jīng)受夠了

    好不容易除掉了兩位權(quán)臣

    ,這回又來了一個,唐代宗知道
    ,自己跟元載是走不了多遠(yuǎn)的了。元載在這個時候開始培養(yǎng)自己的親信
    ,將他們安札在朝堂之中

    最讓人可恨的是,他開始貪贓枉法

    ,但凡想要升官發(fā)財?shù)?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就先得孝順孝順?biāo)麄兗也判?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元載在城中新修建的住宅堪比豪華大別墅,不由得不讓皇帝感到壓抑
    。尤其是元載與宰相王縉合伙貪污
    ,使得朝堂烏煙瘴氣,這種腐敗之風(fēng)長久下去
    ,一定會給大唐王朝造成致命打擊

    但是唐代宗感念元載誅殺魚朝恩的功勞,所以一直都沒有對元載下手

    。甚至曾經(jīng)在私底下單獨召見過元載
    ,希望他能夠善始善終?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墒窃d從來沒有聽過唐代宗的話
    ,這讓唐代宗徹底死心。

    所以唐代宗吩咐左金吾大將軍吳湊將朝中的兩位宰相元載和王縉都給抓了起來

    。隨后唐代宗又接連捕捉了元載的所有家人和親信
    。除了瓜葛不是很親密的人以外,唐代宗將元載全家和親信全部處死
    ,做到了斬草除根
    ,可見唐代宗也不是好惹的角色。

    總結(jié);唐代宗權(quán)謀當(dāng)世無雙

    ,為何無法力挽狂瀾拯救大唐

    唐代宗是晚唐朝時期,比較英明的一位君主了

    ,至少要比他老爸唐肅宗強(qiáng)得多
    。他為了穩(wěn)固朝綱,連續(xù)誅殺了晚唐時期著名的三大權(quán)臣

    這三位權(quán)臣換做任何一個朝代

    ,都是可以改朝換代的角色,居然全被唐代宗給遇上了
    。所以他能夠解決這三位權(quán)臣
    ,其實彰顯出他是一位非常有手段的帝王。

    但是他依舊無法挽回唐朝頹敗的局勢

    ,這是為什么呢?我認(rèn)為有這么幾點原因
    ,是唐代宗不可能避免額的。

    第一

    ,唐王朝當(dāng)時分崩離析
    ,壓根就不是一個整體。安史之亂被平定以后
    ,唐王朝看似是重新一統(tǒng)天下了
    ,其實各地的節(jié)度使們擁兵自重
    ,壓根就不把唐王朝放在眼里。尤其是河朔地區(qū)的節(jié)度使
    ,他們有募兵權(quán)
    、收稅權(quán),甚至有世襲的權(quán)力
    ,儼然就是地方割據(jù)政權(quán)
    。第二,外敵入侵之下
    ,唐王朝沒有足夠強(qiáng)大的軍力抵抗
    。河朔地區(qū)的節(jié)度使掌握著唐王朝最強(qiáng)大的軍隊,可是回紇的軍隊和吐蕃的軍隊打來的時候
    ,他們壓根就不想出手幫助唐代宗
    。而唐代宗手里,根本就沒有足夠強(qiáng)大的力量跟外敵對抗
    。第三
    ,修生養(yǎng)息沒有時間,唐王朝總在內(nèi)亂中岌岌可危
    。唐代宗是采取了很多措施
    ,希望老百姓休養(yǎng)生息的?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墒菄鴥?nèi)一直處于動亂之中
    ,百姓隨時面臨流離失所的狀況,所以唐王朝壓根就沒時間恢復(fù)元氣
    。這三條是唐王朝最致命的三個缺陷
    ,所以就算唐代宗再怎么努力,也沒有機(jī)會將唐王朝給拉回來

    反思:唐代宗到底該怎么做

    ,才能挽救唐朝呢?

    我認(rèn)為唐代宗既然有志向,應(yīng)該不要縱容河朔的那些節(jié)度使

    。他們雖然強(qiáng)悍
    ,但是始終都是自己的臣子,哪有臣子不聽皇帝的命令
    ,一個個分封成為諸侯的呢?

    所以唐代宗要想恢復(fù)大唐盛世

    ,只有一條路可以走,那就是把河朔的這幫節(jié)度使給收拾了
    。不管是遠(yuǎn)交近攻
    ,還是讓他們內(nèi)訌,只要有辦法,就去瓦解這些節(jié)度使的力量

    只有這幫人真心投靠了唐代宗,他才可能有實力和機(jī)會與外敵對抗

    。攘外必先安內(nèi)絕對不是一句空話
    ,自己內(nèi)部都不團(tuán)結(jié),怎么可能對付得了外敵呢?

    唐代宗平定內(nèi)亂以后

    ,再花十年時間休養(yǎng)生息
    ,必然可以使得唐王朝再造輝煌。

    此人想改變唐朝政治生態(tài)
    ,為此扳倒兩大宦官
    ,這個人是誰?

    這人是唐朝時候的宰相元載

    ,而元載扳倒李輔國和魚朝恩
    ,主要還是為了自己的仕途。
    李輔國和魚朝恩在朝中的勢力非常大
    ,不僅影響到了君王的政權(quán)
    ,也影響到了大臣們的仕途發(fā)展。這時候元載扳倒了這兩個大宦官
    ,不僅讓君王和大臣們對他刮目相看
    ,而且他因此在朝中的地位上升了不少,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掌握大權(quán)

    只是元載成為了唐朝宰相之后,并沒有守住他的初心

    。地位越高
    ,元載的野心越大。他在扳倒李玉國和魚朝恩兩人之后
    ,將國家的財政大權(quán)都抓在自己的手里
    。不僅如此,他還向君王建議
    ,不考核官位比較低的職位
    ,唐代宗沒覺得這個有什么問題,所以就應(yīng)允了
    。所以元載就隨心所欲地指派官員
    ,這些官員得了元載的好處,都成了他的支持者

    不僅如此

    ,元載還掌握了一部分的兵權(quán)
    一朝宰相,不僅掌握了國家的財政大權(quán)
    ,還掌握了國家的軍事大權(quán)
    ,這一看就知道不是什么好的局面。
    唐代宗在把軍事大權(quán)交給他之后才意識到這些問題
    ,但是這時候已經(jīng)遲了
    ,到了元載手里的權(quán)力,不可能那么容易奪下來的

    、收受賄賂

    元載權(quán)力變大了之后,很多人都想從他這得到一些好處

    ,求人辦事
    ,免不了的就是送禮。幾乎每天都有人往宰相府送東西
    ,每天都有金銀財寶
    。因此,元載對每天收禮這件事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
    ,他開始收受賄賂
    收賄賂是為官的一大禁忌,最后的結(jié)局肯定不好
    ,果然
    ,最后元載還是被殺了。

    深受代宗重用的中唐宰相元載,最后為什么會被清理出局

    從唐玄宗的天寶年間開始

    ,大唐皇帝就開始重用所謂的“奸臣”,直到大唐帝國滅亡
    ,這種習(xí)慣一直也沒有改變

    唐玄宗時代,李林甫

    、楊國忠
    、安祿山都是大家所熟悉的奸臣。

    唐肅宗時代

    ,皇帝一直是信任李輔國
    、魚朝恩這兩個死太監(jiān)。

    唐代宗上位后,開始信任程元振

    、魚朝恩
    、后來信任元載,都是標(biāo)準(zhǔn)的大奸臣

    至于后來的大唐帝國

    ,權(quán)力核心就是由四個大太監(jiān)控制著。他們就是傳說中的四貴
    ,其他人再牛,也在他們的陰影下存在

    我們現(xiàn)在的問題是

    ,皇帝為什么總是信任奸臣呢?

    在傳統(tǒng)史書中

    ,千篇一律的回答
    ,自然是皇帝糊涂,所以才信任奸臣
    。其實呢
    ,皇帝信任奸臣,通常都是精心計算后的結(jié)果

    總的來說

    ,社會資源就好像一塊大蛋糕。哪個人(群體
    、集團(tuán))也想分到最大
    、最好的一塊。當(dāng)然了
    ,大家都是文明人
    ,所以在這個過程中,都是各說各的理
    ,而不是簡單的比誰的拳頭大

    地方藩鎮(zhèn)自然也想把最多的資源控制在自己手里,只是因為他們喪失了話語權(quán)

    ,我們總感覺他們這樣做
    ,就是不顧國家民族利益的玩割據(jù)。其實呢
    ,他們在追求相關(guān)利益時
    ,也是開口閉口國家人民的根本利益。

    最簡單而言

    ,民國歷史資料保存的相對完整
    ,所以只要我們各種割據(jù)勢力對抗中央政府的言論、理論,自然就會知道
    ,他們在這樣做的時候
    ,都是為了國家人民
    ,絕不是為了自己
    。恰恰相反
    ,中央政府一心削藩
    ,才是為了滿足少數(shù)人邪惡的欲望
    。當(dāng)然了
    ,在這種言論中
    ,我們難免會感覺
    ,如果中央政府削藩成功了
    ,國家人民的根本利益就無法保障了

    中央政府自然也想把最多的資源控制在自己手里,只是因為他們喪失了話語權(quán)

    ,所以我們難免會覺得
    ,他們這樣做,就是傳說中的橫征暴斂
    ,就是為了自己過腐敗的生活

    其實呢,中央政府在這樣做的時候

    ,肯定也是開口閉口的為了國家人民的根本利益
    。比如,為了削藩
    、為了平叛
    、為了對抗外敵,我們只能讓老百姓再勒緊褲腰帶過幾年苦日子
    ,總而言之
    ,大家對此千萬不要有抵抗情緒,因為我們現(xiàn)在苦一點
    ,等中央政府政令統(tǒng)一了
    、等國家穩(wěn)定了、消除了外患
    ,大家就可以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了

    對于他們這種言論,只要中央政府不能強(qiáng)有力的控制話語權(quán)

    ,普通老百姓肯定會告訴他們
    ,你們少扯淡吧!更會用實際行動表達(dá)自己的不滿

    所以

    ,大明帝國面對滿清入侵
    ,不能阻止遍地農(nóng)民起義;民國時代面對小日本蠶食鯨吞
    ,不能阻止遍地農(nóng)民起義

    奸臣在這種資源爭奪戰(zhàn)中,他是最大限度的站在皇帝一邊

    ,然后在此基礎(chǔ)上讓自己獲得最多的利益

    忠臣之所以是忠臣,顯然是因為他總有意無意的站在皇帝的對立面

    ,總而言之
    ,他們勸說皇帝的話,通常都是這樣的
    。那就是皇帝應(yīng)該少收稅
    、甚至應(yīng)該不收稅,還應(yīng)該給老百姓多發(fā)補(bǔ)貼
    ;再總而言之,皇帝應(yīng)該以德服人

    而奸臣呢

    ?做事顯然與此相反,他們會想方設(shè)法的為政府弄來更多的賦稅
    ;而且在管理上
    ,他們從來不相信什么以德服人,而是相信苛刻的管理制度

    沒有當(dāng)老板(皇帝)的時候

    ,誰也容易認(rèn)同忠臣的理論。但是真的當(dāng)了老板(皇帝)
    ,誰也更容易認(rèn)同奸臣的理論
    。事實上,安史之亂之后
    ,人一旦坐在皇帝的位置上
    ,就容易有昏君的傾向,主要原因就在這里

    這就好像

    ,你是老板,一個經(jīng)理人天天就是告訴你應(yīng)該給工人多發(fā)獎金
    、給工人多放假
    、給工人更好的工作條件、讓工人在沒有壓力中工作
    ,并且告訴你這樣才能把公司管理好

    另一個總經(jīng)理則是天天告訴你如何給工人制造最多的壓力

    ,而且如何控制他們無法偷懶、并且用最小的成本讓他們干最多的活
    。并且告訴你
    ,只要這樣,才能把公司管理好

    你會認(rèn)同哪種理論呢

    總的來說,皇帝的身份和老板一樣

    ,軍政長官就如同各級經(jīng)理人一樣
    。至少他們的利害關(guān)系大致是一樣的。

    當(dāng)然了

    ,老板通常不會當(dāng)惡人的
    ,所以惡人永遠(yuǎn)由前面的經(jīng)理人來出任。

    元載就是這樣一個經(jīng)理人

    ,他永遠(yuǎn)在前排當(dāng)惡人
    。因為這是涉及切割蛋糕事,他總會得罪很多人
    ,因為你動了誰的蛋糕
    ,誰也想操你大祖宗。關(guān)鍵是
    ,他手里握著切蛋糕的刀
    ,永遠(yuǎn)會把最甜美的那份奶油揩走;人們更會想罵他祖宗了

    皇帝既然不想當(dāng)惡人

    ,就得裝出一副老年癡呆的樣子,或是裝出一副甩手掌柜的樣子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偠灾械囊磺?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都是坐在前臺的那個執(zhí)政官弄出來的
    ;換而言之,這個執(zhí)政官一直是背著皇帝這樣干的
    ,如果皇帝知道他這樣胡折騰
    ,肯定會管他的。

    問題是

    ,你真的向皇帝告這個執(zhí)政官的狀
    ,皇帝第一個想收拾的人就是你!因為你這樣做
    ,皇帝應(yīng)該怎么做呢


    你天天向皇帝告狀

    ,是不是想讓大家知道,這個執(zhí)政官的所作所為
    ,其實就是皇帝背后強(qiáng)有力支持的結(jié)果?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氵@樣做
    ,不是明著逼皇帝當(dāng)惡人嗎

    為了避免當(dāng)惡人,唐代宗想出一個天才的方法

    ,那就是以后任何上奏的內(nèi)容
    ,先讓元載看后,再拿給他看
    。這樣一來
    ,任何對元載不利的奏章,肯定無法無法送到皇帝的案頭了
    。關(guān)鍵是
    ,敢寫這種奏章的人,肯定會受到元載的打擊

    元載專權(quán)

    ,恐奏事者攻訐其私,乃請:“百官凡論事
    ,皆先白長官,長官白宰相
    ,然后奏聞
    。”仍以上旨諭百官曰:“比日諸司奏事煩多
    ,所言多讒毀
    ,故委長官、宰相先定其可否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p>

    看到皇帝這樣做,人們都驚呆了

    。于是顏真卿就對此提出強(qiáng)烈的批評
    ,因為這樣下去,您會讓元載徹底蒙蔽雙眼
    ,想當(dāng)年李林甫也不敢這樣玩啊

    想當(dāng)年,李林甫害怕對自己不利的言論傳到皇帝耳朵

    ,還得恐嚇言官才能實現(xiàn)
    ,現(xiàn)在元載連這種事都不用干了
    。因為您能看到的奏章,都是元載挑選過的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偠灾欢ú恢?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元載背著您干了多少禍國殃民的事吧
    。再總而言之,這樣玩下去
    ,大唐江山可要完了

    刑部尚書顏真卿上疏,以為:“……天下之士從此鉗口結(jié)舌

    ,陛下見無復(fù)言者
    ,以為天下無事可論,是林甫復(fù)起于今日也
    !昔林甫雖擅權(quán)
    ,群臣有不諮宰相輒奏事者,則托以他事陰中傷之
    ,猶不敢明令百司奏事皆先白宰相也
    。陛下儻不早寤,漸成孤立
    ,后雖悔之
    ,亦無及矣!”

    結(jié)果呢

    ?皇帝把顏真卿調(diào)離了中央政府
    。因為在皇帝看來,就你倚老賣的多事

    載聞而恨之

    ,奏真卿誹謗;乙未
    ,貶峽州別駕

    當(dāng)然了,在整個過程中

    ,皇帝還是一副老年癡呆樣
    。因為據(jù)說,皇帝想出這種天才的方法
    ,是受元載蒙蔽的
    ;當(dāng)然了,皇帝打擊慷慨直言的顏真卿
    ,也是元載蒙蔽皇帝的結(jié)果

    問題是

    ,你是皇帝,會任由奸臣這樣蒙蔽嗎
    ?肯定是不會的
    ,因為你腦袋沒有讓驢踢過。問題是
    ,唐代宗腦袋就讓驢踢過

    其實呢,從唐代宗與元載的關(guān)系

    ,我們大約可以看出來
    ,皇帝與奸臣的真正關(guān)系是什么了。奸臣在許多時候
    ,就是皇帝的替身

    但元載的結(jié)局顯然不是很好。因為他后來被代宗皇帝清理出局了

    奸臣之所以會被皇帝殺掉

    。通常是因為兩個原因。

    一個原因是卸磨殺驢

    ,畢竟皇帝一直重用某個奸臣
    ,多少好說不好聽。所以在適當(dāng)?shù)臅r候
    ,皇帝需要拿奸臣的人頭刷刷自己的人氣

    另一個原因,就是奸臣一言一行可以左右大局

    ,一言一行沒有人敢不服從
    ,難免會有點認(rèn)不清自己的?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实坌枰粋€永遠(yuǎn)馴服的、無條件服從自己的前排經(jīng)理人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偠灾还苣阍谕饷鏅?quán)勢有多大
    ,也不管皇帝對你多好
    ,你面對皇帝,也永遠(yuǎn)得有一種誠惶誠恐的感覺
    ,你需要時刻捕捉皇帝的喜怒哀樂
    ,并且做了明確的、正確的反應(yīng)
    。否則
    ,皇帝難免會感覺你越界了

    從某種意義上,元載

    、魚朝恩都是大唐急速變革時
    ,皇帝需要讓他們出來鎮(zhèn)場子的惡人。

    而當(dāng)他們的歷史任務(wù)完成后

    ,就需要淘汰出局了

    以后,帝國的類似的惡事

    ,通常就開始制度化了
    ;換而言之,邪惡化身的宦官
    ,控制決策
    、禁軍、經(jīng)濟(jì)權(quán)力已得到了制度的保證
    ,在這種背景下
    ,根本不用什么著名的大奸臣,各種看似倒行逆施的事
    ,也都能貫徹下去

    唐代宗上位后,真正困擾大唐帝國的問題

    ,并不是所謂的安史余孽
    ,至少唐代宗是如此認(rèn)為的。

    所以平定了安史之亂后的十多年時間里

    ,被皇帝砍來砍去的
    ,都是砍那些安史之亂中的大功臣。在此過程中
    ,來瑱死于非命了
    ,仆固懷恩、李光弼無法善終了
    ;郭子儀能過關(guān)
    ,是因為郭子儀一代太極高手,與皇帝暗戰(zhàn)不斷
    ,卻始終是斗而不破

    唐代宗之所以這樣做,大約是因為唐代宗知道

    ,真正困擾帝國的問題
    ,絕不是河北藩鎮(zhèn),只要中央政府能把自己勢力范圍內(nèi)的軍權(quán)、財權(quán)控制好了
    ,平定河北叛亂并沒有什么難度
    ;反過來說,如果中央政府不能把自己勢力范圍內(nèi)的軍權(quán)
    、財權(quán)控制好
    ,一味急于削平河北的藩鎮(zhèn),無非是扳倒葫蘆起了瓢罷了

    帝國中央政府與河北藩鎮(zhèn)的穩(wěn)定關(guān)系

    ,在安史之亂結(jié)束后十多年,因為一件事打破了

    話說

    ,安史之亂結(jié)束十多年后,魏博節(jié)度使田承嗣竟然率軍把昭義軍區(qū)兼并了
    ,這種事
    ,嚴(yán)格意義上就是觸犯天條的事,因為這是大唐帝國中央政府的底線所在
    ,事實上
    ,藩鎮(zhèn)割據(jù)一直不能真正威脅大唐帝國的統(tǒng)治,就是因為沒有藩鎮(zhèn)敢隨便越過這條線
    ,所以藩鎮(zhèn)割據(jù)一百年
    ,也沒有一個藩鎮(zhèn)大佬能統(tǒng)治者一個省的地區(qū),河朔三鎮(zhèn)牛了半天
    ,也是三四個
    、甚至四五個大佬共同控制一個河北省。

    看到魏博田承嗣敢越過這條底線

    ,唐代宗自然不敢掉以輕心
    ,于是中央政

    連續(xù)誅殺三大權(quán)臣
    ,權(quán)謀無雙的唐代宗,為何還是沒能救回唐朝?

    連續(xù)誅殺三大權(quán)臣,權(quán)謀無雙的唐代宗,為何還是沒能救回唐朝?下面我為大家詳細(xì)介紹一下相關(guān)內(nèi)容

    唐玄宗這個敗家子把唐朝的江山給敗得差不多以后

    ,全靠各地的節(jié)度使幫忙,這才平定了安史之亂
    。而這個時候唐朝陸續(xù)出現(xiàn)了三位權(quán)臣,那就是李輔國
    、魚朝恩以及元載

    這三位當(dāng)中前兩位李輔國和魚朝恩都是宦官,而元載作為唐代宗最信任的大臣,功高蓋主之下

    ,依舊掩飾不住他權(quán)傾朝野的野心

    唐代宗有心拯救大唐王朝,對這三位權(quán)臣

    ,使用了不同的辦法和謀略
    ,終于將他們誅殺,其難度堪稱史上絕無僅有

    01對李輔國明升暗降

    ,派刺客將其誅殺。

    唐玄宗雖然可惡

    ,但是到了晚年的時候也是比較凄慘的
    。他的楊貴妃在馬嵬坡被他無情絞殺,他身邊再也沒有一個知冷暖的人
    。而他的兒子唐肅宗李亨
    ,總是在防備著他,生怕唐玄宗再次奪位

    為此李輔國就誕生了

    ,為了防止唐玄宗奪位,李亨派遣李輔國去看住唐玄宗
    。李輔國對唐玄宗的打壓可謂是不遺余力
    ,因為他是唐肅宗登基的功臣,自然不能讓唐玄宗復(fù)辟
    。所以他先是收走了唐玄宗所有珍愛的玩物
    ,又將唐玄宗身邊的高力士給流放了,將唐玄宗的親信陳玄禮趕回家了
    ,甚至連唐肅宗想要看一眼唐玄宗
    ,都被李輔國給攔住了。

    程元振欲奪其權(quán)

    ,請上漸加禁制
    ,乘其有間,乃罷輔國判元帥行軍事
    ,其閑廄已下使名
    ,并分授諸貴,仍移居外
    。輔國始懼
    ,茫然失據(jù)。詔進(jìn)封博陸王
    ,罷中書令
    ,許朝朔望。輔國欲入中書修謝表,閽吏止之曰:“尚父罷相
    ,不合復(fù)入此門
    。”乃氣憤而言曰:“老奴死罪
    ,事朗君不了
    ,請于地下事先帝?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鄙溪q優(yōu)詔答之
    。十月十八日夜,盜入輔國第
    ,殺輔國
    ,攜首臂而去。詔刻木首葬之
    ,仍贈太傅
    。---《舊唐書》

    李輔國大權(quán)獨攬,成了李唐王朝實際上的控制著

    ,誰也想不到
    ,復(fù)國的李唐王朝,居然落在了一個宦官手里

    不過唐代宗李豫登基

    ,還真要多虧了李輔國。李輔國斬殺了妄圖謀逆的越王黨羽
    ,囚禁了張皇后
    ,這才將李豫扶上了皇位。

    可以說沒有李輔國

    ,那就沒有唐代宗
    。但是李輔國是真心為唐代宗好嗎?當(dāng)然不是,他為的是自己能夠時刻掌握權(quán)力

    如果他不對張皇后下手

    ,那么張皇后早晚也會滅了李輔國,兩個人支持的對象不同
    ,必然是要劍拔弩張的

    唐代宗上臺以后,深知李輔國擅權(quán)的危害

    。等到他根基稍微穩(wěn)固以后
    ,他便提升了李輔國的官職,深知封李輔國為博陸郡王
    ,成為歷史上第一個宦官封王的人

    不過這種人也沒有什么好下場

    ,封了王,唐代宗順便就把李輔國的兵權(quán)給奪走了
    。這樣唐代宗還是不放心,所以在深夜之中
    ,唐代宗命刺客了解了李輔國的性命

    02聯(lián)合宰相元載,誅殺權(quán)臣魚朝恩

    李輔國被誅殺以后

    ,其實唐代宗應(yīng)該還是有點后悔的。因為國內(nèi)的的情形還不夠明朗
    ,沒有一個像李輔國這樣有能力的人
    ,來幫助他處理政務(wù)。

    而他本人又太年輕

    ,而且沒有威信
    ,所以國內(nèi)很快再次動亂,吐蕃大軍又攻打長安
    ,唐代宗在混亂之際
    ,便逃到了魚朝恩的地盤上。

    魚朝恩帶著神策營的人馬很快就安定了軍隊的情緒

    ,唐代宗為此必須要好好感謝一下魚朝恩
    。不過他很快就發(fā)現(xiàn)了一點,魚朝恩也是個權(quán)傾朝野的家伙

    乃馳歸

    ,告朝恩,以班次居下
    ,為同列所欺
    。朝恩怒,翌日
    ,于帝前奏曰:"臣 *** 令徽
    ,位居眾僚之下,愿陛下特賜金章
    ,以超其等
    。不言其緋而便求紫。帝猶未語
    ,而朝恩已令所司
    ,捧紫衣而至。令徽即謝于殿前
    。帝雖知不可
    ,強(qiáng)謂朝恩曰:"卿男著章服
    ,大宜稱也。"魚氏在朝動無畏憚
    ,他皆仿此
    。其同列黃門,尋逐于嶺表
    。及朝恩被殺
    ,天下無不快焉。---《杜陽雜編》

    魚朝恩比李輔國更加可惡

    ,他隨意出入皇帝的住處
    ,儼然跟自己的家一樣。唐代宗沒辦法
    ,因為魚朝恩手里有軍權(quán)
    ,這是唐代宗最忌諱的東西。

    這個時候宰相元載忽然冒了出來

    ,他表示可以想辦法誅殺魚朝恩
    。其實元載跟魚朝恩之間早就有仇恨了,因為魚朝恩壓根就瞧不起宰相
    ,因為大權(quán)始終都在他自己手里

    可是沒辦法,魚朝恩手握重兵

    ,不是誰都能輕易將他誅殺的
    ,為此,元載為唐代宗安排了三條妙計

    第一

    ,花錢賄賂魚朝恩的人。元載花了大量的錢
    ,賄賂了皇甫溫和周皓這兩個魚朝恩的親信
    。本來他們就是為了名利才給魚朝恩干活,現(xiàn)在有機(jī)會投靠皇帝
    ,他們當(dāng)然不傻
    ,自然是向皇帝靠攏了。

    第二

    ,降低魚朝恩的警惕
    。這一招跟滅了李輔國的招數(shù)一樣,應(yīng)該是唐代宗想出來的
    。唐代宗將興平
    、武功這兩個地方都劃給魚朝恩作為封底,封他為韓國公
    ,使得魚朝恩徹底失去了警惕
    ,認(rèn)為這個皇帝很好對付

    第三,設(shè)計誅殺魚朝恩

    。魚朝恩一方面失去了親信
    ,另一方面又沒有警惕心理,那再誅殺魚朝恩
    ,可就方便多了
    。所以元載和收買來的魚朝恩手下埋伏在宮中,唐代宗則在寒食節(jié)這天請魚朝恩進(jìn)攻吃飯
    。魚朝恩來了以后,立刻被埋伏的人給宰了

    能夠通過這三步誅殺大宦官魚朝恩

    ,可見唐代宗本人的韜略是相當(dāng)高深的,當(dāng)然這里最大的功臣應(yīng)該是元載
    ,畢竟他是計劃的提出者和實施者

    03逮捕元載全家,斬草除根

    誅滅了魚朝恩以后

    ,宰相元載的聲威達(dá)到了巔峰,就連唐代宗都為元載比較高興
    。畢竟自己有這位忠臣輔佐
    ,一定可以復(fù)興大唐。

    可是老問題又來了

    ,元載立下這份大功以后
    ,也開始驕縱跋扈了起來。他認(rèn)為自己是李唐王朝的大功臣
    ,沒有哪個臣子能比得上他
    ,甚至不把皇帝放在眼里。

    元載專權(quán)

    ,恐奏事者攻訐其私
    ,乃請:“百官凡論事,皆先白長官
    ,長官白宰相
    ,然后奏聞?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比砸陨现贾I百官曰:“比日諸司奏事煩多
    ,所言多讒毀,故委長官
    、宰相先定其可否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毙滩可袝佌媲渖鲜瑁詾椋骸啊菹绿炔辉珏?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漸成孤立
    ,后雖悔之,亦無及矣!”載聞而恨之
    ,奏真卿誹謗;乙未
    ,貶峽州別駕。---《資治通鑒》

    甚至在很多時候

    ,元載都選擇先斬后奏
    ,完全不給皇帝面子。這件事使得唐代宗非常不高興
    ,登基這幾年
    ,一直受到權(quán)臣的欺壓,唐代宗已經(jīng)受夠了

    好不容易除掉了兩位權(quán)臣

    ,這回又來了一個,唐代宗知道
    ,自己跟元載是走不了多遠(yuǎn)的了
    。元載在這個時候開始培養(yǎng)自己的親信,將他們安札在朝堂之中

    最讓人可恨的是

    ,他開始貪贓枉法,但凡想要升官發(fā)財?shù)?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就先得孝順孝順?biāo)麄兗也判?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元載在城中新修建的住宅堪比豪華大別墅,不由得不讓皇帝感到壓抑
    。尤其是元載與宰相王縉合伙貪污
    ,使得朝堂烏煙瘴氣,這種腐敗之風(fēng)長久下去
    ,一定會給大唐王朝造成致命打擊

    但是唐代宗感念元載誅殺魚朝恩的功勞,所以一直都沒有對元載下手

    。甚至曾經(jīng)在私底下單獨召見過元載
    ,希望他能夠善始善終?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墒窃d從來沒有聽過唐代宗的話
    ,這讓唐代宗徹底死心。

    所以唐代宗吩咐左金吾大將軍吳湊將朝中的兩位宰相元載和王縉都給抓了起來

    。隨后唐代宗又接連捕捉了元載的所有家人和親信
    。除了瓜葛不是很親密的人以外
    ,唐代宗將元載全家和親信全部處死,做到了斬草除根
    ,可見唐代宗也不是好惹的角色

    總結(jié);唐代宗權(quán)謀當(dāng)世無雙,為何無法力挽狂瀾拯救大唐

    唐代宗是晚唐朝時期

    ,比較英明的一位君主了,至少要比他老爸唐肅宗強(qiáng)得多
    。他為了穩(wěn)固朝綱
    ,連續(xù)誅殺了晚唐時期著名的三大權(quán)臣。

    這三位權(quán)臣換做任何一個朝代

    ,都是可以改朝換代的角色
    ,居然全被唐代宗給遇上了。所以他能夠解決這三位權(quán)臣
    ,其實彰顯出他是一位非常有手段的帝王。

    但是他依舊無法挽回唐朝頹敗的局勢

    ,這是為什么呢?我認(rèn)為有這么幾點原因
    ,是唐代宗不可能避免額的。

    第一

    ,唐王朝當(dāng)時分崩離析
    ,壓根就不是一個整體。安史之亂被平定以后
    ,唐王朝看似是重新一統(tǒng)天下了
    ,其實各地的節(jié)度使們擁兵自重,壓根就不把唐王朝放在眼里
    。尤其是河朔地區(qū)的節(jié)度使
    ,他們有募兵權(quán)、收稅權(quán)
    ,甚至有世襲的權(quán)力
    ,儼然就是地方割據(jù)政權(quán)。

    第二

    ,外敵入侵之下
    ,唐王朝沒有足夠強(qiáng)大的軍力抵抗。河朔地區(qū)的節(jié)度使掌握著唐王朝最強(qiáng)大的軍隊
    ,可是回紇的軍隊和吐蕃的軍隊打來的時候
    ,他們壓根就不想出手幫助唐代宗。而唐代宗手里
    ,根本就沒有足夠強(qiáng)大的力量跟外敵對抗

    第三

    ,修生養(yǎng)息沒有時間,唐王朝總在內(nèi)亂中岌岌可危
    。唐代宗是采取了很多措施
    ,希望老百姓休養(yǎng)生息的?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墒菄鴥?nèi)一直處于動亂之中
    ,百姓隨時面臨流離失所的狀況,所以唐王朝壓根就沒時間恢復(fù)元氣

    這三條是唐王朝最致命的三個缺陷

    ,所以就算唐代宗再怎么努力,也沒有機(jī)會將唐王朝給拉回來

    反思:唐代宗到底該怎么做

    ,才能挽救唐朝呢?

    我認(rèn)為唐代宗既然有志向,應(yīng)該不要縱容河朔的那些節(jié)度使

    。他們雖然強(qiáng)悍
    ,但是始終都是自己的臣子,哪有臣子不聽皇帝的命令
    ,一個個分封成為諸侯的呢?

    所以唐代宗要想恢復(fù)大唐盛世

    ,只有一條路可以走,那就是把河朔的這幫節(jié)度使給收拾了
    。不管是遠(yuǎn)交近攻
    ,還是讓他們內(nèi)訌,只要有辦法
    ,就去瓦解這些節(jié)度使的力量

    只有這幫人真心投靠了唐代宗,他才可能有實力和機(jī)會與外敵對抗

    。攘外必先安內(nèi)絕對不是一句空話
    ,自己內(nèi)部都不團(tuán)結(jié),怎么可能對付得了外敵呢?

    唐代宗平定內(nèi)亂以后

    ,再花十年時間休養(yǎng)生息
    ,必然可以使得唐王朝再造輝煌。

    一人苦心經(jīng)營半生當(dāng)上宰相,為何最后被君王賜死抄家

    唐朝中期的平民宰相元載

    ,拼盡全力坐上宰相之位,卻后被抄家滅族,元載自己的確驕傲自滿
    ,故步自封
    ,貪財弄權(quán),但是最根本的原因是他惹得唐代宗生氣了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熬妓莱疾坏貌凰馈痹谔拼诤驮d之間顯現(xiàn)的活靈活現(xiàn)。

    元載在唐玄宗

    、唐肅宗和唐代宗三皇在位期間
    ,一直在為自己謀求官員亨通

    唐玄宗期間

    ,元載科舉考試中進(jìn)士
    ,后經(jīng)歷過很多的官職,深諳官場升遷之道
    。元載也極盡所能地去推薦自己
    ,為升遷做準(zhǔn)備。終于安史之亂之后
    ,唐玄宗被迫退位
    ,唐肅宗由此登上帝位,元載命運的轉(zhuǎn)折點到了

    唐肅宗時期

    權(quán)傾朝野的是宦官李輔國,當(dāng)時李輔國的妻子剛好就和元載是同宗
    。元載就利用這層關(guān)系
    ,得到李輔國以及其妻子的協(xié)助
    ,官位越來越高
    ,由此奠定了元載在朝廷中的人脈和關(guān)系,也為以后登上宰相之位鋪好陽光大道


    唐代宗時期

    ,元載幫助唐代宗鏟除了很多權(quán)臣,讓唐代宗集中了一定的君權(quán)
    再加上元載本人的才華和出眾的謀略
    ,唐代宗對元載的倚重就更高。但是元載漸漸就“忘了初心”
    ,不僅明目張膽的大肆斂財
    ,而且對于人才的排擠更甚。唐代宗時期
    ,正是重建唐朝的絕佳機(jī)會
    ,可是作為宰相的元載一味的“唯才不用”,這真正惹鬧了唐代宗。

    本來就伴君如伴虎

    ,元載雖官場沉浮數(shù)十年
    ,但這一次他猜錯了。唐代宗不是對元載的行為小懲大誡
    ,而且想將置之死地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5589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guān)文章
    七十二賢之閔損簡介閔損是個什么樣的人,
    隨著西方文化不斷輸出中國
    ,以前常用來當(dāng)孩子睡前故事的各種典故,漸漸的變成了西方的童話故事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痘夜媚铩肥恰陡窳滞挕分械囊粋€故事
    ,還被迪士尼拍成了動畫電影。對這個故事
    盤點歷史上被親兒子殺掉的五位皇帝
    ,背后有何原因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鮮卑族,南北朝時北魏的開國皇帝
    ,拓跋珪曾經(jīng)看上了一個女人
    ,叫賀夫人,這個賀夫人是拓跋珪母親的妹妹
    ,也就是拓跋珪的姨母
    ,拓跋珪和這位姨母生下了一個兒子叫拓跋紹,拓跋紹性情很殘暴 ,背后有何原因.png" alt="盤點歷史上被親兒子殺掉的五位皇帝
    ,背后有何原因" onerror="nofind(this)" >
    蘇烈為什么會被人誤會唐高宗都替他平反
    蘇烈為什么會被人誤會唐高宗都替他平反你真的了解蘇烈嗎?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xì)的相關(guān)內(nèi)容。中華璀璨的文明中
    ,有無數(shù)鐵血將士保家衛(wèi)國
    古代沒有手紙的時候,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
    古代沒有手紙的時候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中國是最早發(fā)明紙的國家
    ,早在東漢末年造紙術(shù)被改進(jìn)之后,紙變成為了人們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物件
    。但是在古時候的紙是非常貴的
    唐朝大貪官元載死前說了什么一句話道盡了千百年來的人性
    唐朝大貪官元載死前說了什么?一句話道盡了千百年來的人性!今天給大家?guī)砹讼嚓P(guān)內(nèi)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有一句話叫:“唐之元載
    ,宋之蔡京,明之嚴(yán)嵩,清之和珅”
    ,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說唐代元載 !.png" alt="唐朝大貪官元載死前說了什么一句話道盡了千百年來的人性!" onerror="nofind(this)" >
    秦始皇屬意扶蘇
    ,為何遲遲不立扶蘇為太子
    秦始皇屬意扶蘇
    ,為何遲遲不立扶蘇為太子秦始皇屬意扶蘇,為何遲遲不立扶蘇為太子?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xì)解答
    。秦朝的滅亡
    年羹堯為什么被雍正下令自殺年羹堯犯了雍正哪些禁忌
    年羹堯為什么被雍正下令自殺?下面小編為大家?guī)碓敿?xì)的文章介紹
    。年羹堯(1679-1726)是清代康熙、雍正年間之人
    ,進(jìn)士出身
    ,官升至四川總督、川陜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