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和文化屆都是數(shù)一數(shù)二的大佬
。在爵位上雍正也不吝賞賜,又是封一等公
,隨后又加封一等阿達哈哈番
,沒過一年再升為太保,賞賜雙眼花翎
、四團龍補服
、黃帶、紫轡
,隆科多甚至可以不奏請皇帝直接任命官員,雍正日常見面不直呼其名而喊舅舅
,您就知道隆科多權(quán)勢大到什么地步!
但如此鮮花著錦
、烈火烹油的滔天權(quán)勢背后卻埋藏著巨大隱患
,沒有哪個皇帝愿意讓臣子和他一起分享權(quán)力的蛋糕,更何況隆科多能力沒多少
,職位卻很重要
。單就步兵統(tǒng)領來說,手下兵馬隨時能夠控制京師
,雍正元年政局不穩(wěn)
,連老八這種政敵雍正都只能捏著鼻子封他為議政王,所以對于隆科多這樣的功臣
,雍正給他這樣的待遇
,既是對他功績的肯定,同樣也有拉攏之意
,希望隆科多能夠繼續(xù)團結(jié)在自己身邊
。等到雍正三年以后,隨著西北邊事的逐漸穩(wěn)定
,老八一伙人也有了日薄西山之勢
,隆老先生您但凡有點眼力勁就應該馬上辭職退休,交還軍政大權(quán)
,這樣皆大歡喜豈不美哉?
(但好景不長
,很快隆科多就被圈禁,家產(chǎn)抄沒
,妻兒流放)
然而隆科多同志沒有
,這老兄已經(jīng)徹底被權(quán)勢沖昏了頭腦,也對
,連官吏都能隨便任免
,這樣的誘惑有幾個人能擋得住?論勤政他比不過田文靜,論能力又不如張廷玉
,在位數(shù)年做最多的就是收受賄賂
、徇私枉法,他的兒子和家仆也狐假虎威
,打著隆科多的旗號橫行不法
,這讓決心刷新吏治的雍正皇帝無非容忍。而據(jù)說隆科多同志還私藏玉牒
,玉牒主要是記載大清宗室們的生辰八字
,最是隱秘重要,你隆科多吃了信心豹子膽敢偷看私藏玉牒
,難道是想獲取皇帝的生辰做法魘鎮(zhèn)他么!(這事兒在康熙朝就出現(xiàn)過
,大阿哥胤褆行魘鎮(zhèn)之事詛咒天子胤礽,最后被康熙皇帝下令圈禁)
(玉牒記載了滿清皇族宗室們的生辰八字,玉牒相當于是皇帝的族譜
,非常重要隱秘)
這等愚蠢行為直接侵犯到了皇帝底線
,于是等政局平穩(wěn)后雍正開始慢慢收拾隆科多了,首先撤了他的步兵統(tǒng)領職位(這是消除心腹之患)
,其次追究隆科多次子玉柱
、家仆牛倫人品行惡劣,挾勢索賄的罪行
,再加上隆科多自己手腳不干凈
,這幾年實在是沒少貪銀子,于是再收回四團龍補服
、雙眼花翎
、黃帶等榮譽,隨后有罷免隆科多的吏部尚書職務
,等到玉牒的事情曝光
,勃然大怒的雍正帝下令將隆科多逮捕抄家,隆科多被幽禁于暢春園
,兒子們被發(fā)配
。
二月河先生在《雍正王朝》里寫明隆科多與老八等有勾結(jié),試圖顛覆雍正統(tǒng)治
,我覺得這倒未必
,隆科多的倒臺純粹是自己作死,從歷史來看雍正帝對隆科多的處罰是逐步進行的
,與年羹堯迅速定罪不同
,從雍正三年開始,皇帝著手削減隆科多權(quán)柄
,結(jié)果越調(diào)查越是心驚
,這老東西還有這么多黑歷史!當玉牒的事情爆出,被侵犯到底線的雍正帝不再客氣
,下令將隆科多圈禁
。
而隆科多是沒能力偏要占據(jù)高位,最終給自己的滅亡埋下伏筆
,而年羹堯就屬于有能力把自己玩死
。
(年羹堯在青海的平亂成功直接鞏固了雍正的統(tǒng)治,毫不夸張的說年羹堯是雍正的大恩人)
按道理說這位老兄平定青海
,為雍正初年動蕩的局勢畫上了句號
,欣喜若狂的雍正恨不得把老年當菩薩供著,但年羹堯都做了些什么事兒?
(電視劇里還描述了這么一段
,雍正讓將士們卸甲
,可沒有年羹堯的命令大家都不敢動!)
作威作福
,囂張跋扈,賞賜給官員們物件時還要求人家“令北向叩頭謝恩”
,發(fā)給總督和將軍們的文書稱什么“令諭”
,就連蒙古的扎薩克郡王見面也得行跪拜之禮
,后期年羹堯囂張到“御前箕坐
,無人臣禮”,雖說你立下大功
,但終究是個臣子
,哪有大臣在皇帝面前擺臭架子的道理?也就難怪后來雍正處置年羹堯毫不留情了,你一點面子都不給人家留
,那就別怪人家不給你面子!
其次就是結(jié)黨營私
,這一點隆科多先生和年羹堯先生倒都不謀而合,隆科多提拔私人叫“佟選”
,年羹堯錄用保舉之人叫“年選”
,如果說隆科多還稍微要點臉,遮遮掩掩
,半推半就
,年羹堯就是大馬金刀,明火執(zhí)仗的任用私人
,只要是自己人
,送錢送到位,想要什么官都行!他仗著自己對朝廷有大功
,“異己者屏斥
,趨赴者薦拔”,彈劾不依附自己的直隸巡撫趙之垣
,說他“庸劣紈绔”
、“斷不可令為巡撫”,其實就是為自己的親信騰位置
,只要投靠了年大將軍
,就算是家奴都能堂而皇之的當上了直隸布政使,年羹堯之肆無忌憚可見一斑
。除了玩弄權(quán)勢
,老年自然也少不了貪污受賄、侵吞錢糧的行為
,根據(jù)后來統(tǒng)計最少也有個數(shù)百萬兩
,這一樁樁一件件哪個皇帝都沒法忍,更被說是以薄情著稱地鐵血皇帝雍正了!所以雍正對年羹堯是一忍再忍
,后來發(fā)現(xiàn)這貨簡直太猖狂
,不收拾不行
,所以這才下此狠手。
(大哥你竟敢說出這樣大逆不道的話
,不殺你殺誰?)
那么懲處的力度和速度為什么會如此快呢?不快不行啊!年羹堯這樣一個有能力
,有威望又有野心的將軍就好比是一把鋒利的鋼刀,當他能夠被君主掌控時就是最好的武器
,能夠為帝國開疆拓土
,保衛(wèi)邊疆,可要是這把刀控制不了可就是個嚴重的問題(畢竟年羹堯手上有數(shù)萬大軍
,直接關(guān)系到帝國邊疆的平安問題)
,年羹堯在西北經(jīng)營多年,在軍隊中有崇高威望
,朝中多有大臣阿附
,形成一派黨羽,這樣的如果不盡早鏟除后患無窮!所以雍正對年羹堯才會行如此霹靂雷霆手段
,迅速將其影響力下降到最低
,再慢慢料理。
所以對年羹堯和隆科多的突然倒臺
,我只想說曾經(jīng)皇帝對你們推心置腹
、傾心信任,但你們卻不珍惜
,反而利用權(quán)勢追逐私欲
,最終落得身敗名裂,子孫四散
,這里頭固然有皇帝刻薄無情的因素
,但更多的還是自己的問題啊!
雍正當皇帝功臣隆科多小心謹慎,為何被滅
(抄的)胤禛剛登基
,對隆科多非常信任,在許多事情上都咨詢他的意見
,一派君臣和睦相協(xié)
、同舟共濟的景象。
但到1725年下半年
,雍正已經(jīng)對他有所責難
,并開始有步驟地打擊隆科多。為什么在短短兩年時間內(nèi)
,雍正的態(tài)度就轉(zhuǎn)了一個大彎呢
?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隆科多居功自傲
,擅權(quán)結(jié)黨
,已對雍正的皇權(quán)產(chǎn)生了不利的影響
。比如,自比諸葛亮
,奏稱“白帝城受命之日
,即是死期已至之時”一語,又稱康熙死日他曾身帶匕首以防不測
。這雖是在他快倒臺的時候說的
,但難保在平日不會有此類話語流露。還有
,隆科多曾自夸九門提督(步軍統(tǒng)領)權(quán)力很大
,一聲令下就可以聚集兩萬兵馬。這些話語多少暴露了隆科多擁立胤禛的真相
,自然為雍正所忌諱。實際上
,當日暢春園的氣氛必然是非常緊張的
,步軍統(tǒng)領所統(tǒng)轄的兵力也確實約有兩萬名官兵,而隆科多說他帶匕首防身也情有可原
。但這些話語后來都成了隆科多的罪狀
。在罪狀中,胤禛認為康熙去世當日隆科多并不在康熙身邊
,也沒有派出近侍之人
,隆科多此時重提這些話就是大不敬,就是欺罔
,全然沒有顧及此前不久他還因為隆科多的擁戴之功而感恩戴德
。臣子有功,主上高興的話可以恩賞
,但不允許你自己表功
,不然那就是要挾,就是說明主上無能或者無德
,這就是大清皇帝雍正的邏輯
。
隆科多同年羹堯一樣,都對其他官員的任命予以干涉
,稱“佟選”和“年選”
。雖然隆科多是正常的途徑,他任吏部尚書
,但選官這種事情一向是皇權(quán)所為
,你一個臣子居然選起官來了,不僅是擅權(quán)
,而且有結(jié)黨之罪
。
隆科多對雍正的疑忌不是不知
,也想自留退路,于1725年底主動提出辭去步軍統(tǒng)領一職
。這一招正中雍正下懷
,他早就不想把這個要職留在隆科多手里,而且準備讓與隆科多不甚親密的鞏泰來接手這個職位
。以準許隆科多辭去步軍統(tǒng)領一職為契機
,雍正開始公開打擊隆科多。
1727年夏
,隆科多
、圖理琛等人被派往邊境代表清朝政府就邊境問題同俄羅斯舉行談判。當時
,盡管他的地位搖搖欲墜
,但他恪盡職守,仔細進行實地調(diào)查
,態(tài)度堅決地要求俄國歸還侵占的大片蒙古土地
。也許他有討好皇帝的心思,但他維護國家利益的行為應該值得肯定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上В菚r雍正已經(jīng)完全不信任他
,反倒因為其他問題把他逮捕回京受審
。七月,隆科多被逮捕回京后
,其他談判代表不再堅持強硬立場
,對俄國做了許多讓步,當中俄簽訂《布連斯奇條約》時
,俄國的代表認為俄國之所以能夠獲得成功
,“隆科多的被召回”是原因之一。而此時的隆科多已經(jīng)身陷囹圄
,被冠以四十一項大罪定為死刑
。
1727年,諸王大臣會議定隆科多四十一條大罪
。以上這些都列其中
。四十一條中有一些奇怪的罪行。比如
,交結(jié)
、庇護年羹堯之罪。其實說起來
,要說交接年羹堯之罪
,是首倡于胤禛自己
。當初,年大將軍以雍正皇帝藩邸舊人
,是很瞧不上隆科多的
,認為“舅舅”只不過是一個極其普通的人而已。但雍正皇帝出于穩(wěn)固自身統(tǒng)治的考慮
,不愿自己的左膀右臂鬧僵
,竭力表明隆科多對年羹堯的尊重,說舅舅隆科多說有些事必須要等你進京一起商量(年羹堯在西北)
,又表示自己以前也不知道隆科多的才能
,后來才明白自己大錯,隆科多真正是父親康熙皇帝的忠臣
、朕的功臣和國家的良臣
,真正是“當代第一超群拔類之希有大臣”。雍正希望年羹堯跟隆科多要好好共事
。雍正皇帝甚至自作主張把年羹堯的長子過繼給隆科多做兒子
,以此來糅合兩人為自己效命。隆科多本來就對年羹堯無惡意
,又經(jīng)過這樣的拉皮條,他能不跟年羹堯交結(jié)嗎
?雍正在這里不惜自相矛盾
,原因在于此時年羹堯已經(jīng)倒臺,雍正正是要讓隆科多背上“奸黨”惡名
,為年羹堯陪葬
。
還有一條罪狀,說隆科多交結(jié)阿靈阿
、揆敘
。阿靈阿卒于1716年,揆敘卒于1717年
,他們都不是雍正一朝的人
,這條罪狀從何說起?原來
,雍正這是在算舊賬
。早在1708年,群臣推舉皇太子時
,阿靈阿和揆敘是推舉皇八子的核心人物
。但隆科多那時似乎并沒有什么能量,他只是一個一等侍衛(wèi)而已
。早在1705年
,他的副都統(tǒng)
、鑾儀使之職已被康熙罷去。他是大阿哥的人
,雖然大阿哥積極參與謀立八弟
,但隆科多畢竟跟胤禩隔了一層。事實的隱情還在于隆科多的父親佟國維
。佟國維在1708年大臣推舉之前搶先上奏
,提醒康熙對立儲之事要謹慎考慮。當時
,佟國維已經(jīng)退休了
,但這個上奏的意味還是很明顯,等于告訴眾臣國舅兼國丈佟國維不贊成復立廢太子胤礽
,而是意圖支持皇八子
。當后來康熙追究主謀時,眾臣舉出大學士馬齊
,但康熙表示肯定是佟國維
,予以斥責,只是沒有重罰
。畢竟佟國維是皇親國戚
,父皇都沒有加罪,雍正也不好說什么
。但對阿靈阿和揆敘
,雍正在他們死后也不放過,斥之為不忠不孝暴戾陰險之人
,儼然是本朝最無恥的大臣
。雍正借此張開了清除胤禩集團的大幕。
陳年舊賬
,嫉恨如此之深
,說明雍正是一個多么刻薄陰險的人。雍正為了避免給人濫殺功臣的譏刺
,所以沒有將隆科多處以死刑
,而是在暢春園附近建房圈禁。圈禁隆科多的地點頗富意味:隆科多位極人臣以此始
,身敗名裂以此終
。一年后,失勢的“舅舅”死于禁所
。
隆科多并非一無是處
。1727年,隆科多被派往邊境主持同俄國的劃界談判。當時
,盡管他的地位搖搖欲墜
,但他恪盡職守,仔細進行實地調(diào)查
,態(tài)度堅決地要求俄國歸還侵占的大片蒙古土地
。也許他有討好皇帝的心思,但他維護國家利益的行為應該值得肯定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上В菚r雍正已經(jīng)完全不信任他
,反倒因為其他問題把他逮捕回京受審
。
最終,“隆科多免其正法
,于暢春園外造屋三間
,永遠禁錮”。其贓款數(shù)十萬兩
,于家產(chǎn)中追補
。長子岳興阿被革職,次子玉柱被發(fā)往黑龍江當差
。1728年夏
,隆科多于幽憤中死去。而電視劇《雍正王朝》所演
,在雍正末年隆科多聯(lián)合皇八子等人逼宮也就成了無稽之談
。
雍正篡位之說有哪些,好幾種都有漏洞,哪一種卻可能是真的?
野史一直傳說這雍正篡位的各種版本,但是最有可能的還是康熙原本就是要傳位于雍正,他一直都是名正言順的繼位者。在我們現(xiàn)在看來
,康乾盛世的開創(chuàng)少不了雍正的努力
,從一些方面看來,他確實是一位有才干的優(yōu)秀繼位之人
,所以康熙的選擇并沒有太大的失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