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詩作——大風(fēng)歌被譽為“千古人主第一詞”。
11
、劉邦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祭祀孔子并重用儒士的皇帝
,從而為漢朝及后世以儒家文化為主體思想治國奠定了基礎(chǔ)。
12
、劉邦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以孝治理天下的皇帝
漢文帝
漢文帝在位期間
,是漢朝從國家初定走向繁榮昌盛的過渡時期。他繼續(xù)執(zhí)行與民休息和輕徭薄賦的政策
。他兩次把田租減為三十稅一
,甚至12年免收全國田賦,大大減輕了農(nóng)民的負擔(dān)
。他還親自耕作
,做天下之表率,對當(dāng)時農(nóng)生產(chǎn)的迅速恢復(fù)與發(fā)展
,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為了加強中央集權(quán),他逐步削弱諸侯王的勢力
。當(dāng)時各諸侯王掌握著封國內(nèi)的政治
、經(jīng)濟大權(quán),對國家的統(tǒng)一和中央政權(quán)的鞏固形成了嚴重威脅
。漢文帝先后粉碎了劉興居和劉長的謀反
,又接受賈誼提出的分割大的諸侯的建議,維護了國家的統(tǒng)一
。他還妥善處理好漢朝同南越和匈奴的關(guān)系,對南越王趙佗實行安撫政策
,對匈奴繼續(xù)實行和親政策的同時
,加強了邊防的力量。匈奴曾三次侵犯漢境,都被他及時派兵還擊
,趕出了塞外
。
漢文帝在高祖的基礎(chǔ)上,進一步廢除了肉刑和誹謗妖言罪等一些嚴邢苛法
。他實行平獄緩刑
,約法省禁的政策,并帶頭執(zhí)行法制判決
,作為一個封建國君
,這是難能可貴的。他知人善任
,虛心納諫
,提拔重用了賈誼、晃錯
、張釋之
、周亞夫等人才,開創(chuàng)了文景盛世的繁榮局面
。他節(jié)儉敦樸
,嚴于律己,在封建帝王中是做得比較好的
。在位期間
,宮室、苑圃
、車騎
、服御很少增添。有一次他想修筑一座露臺
,一算需花費黃金100斤
,相當(dāng)于中等人家l0戶的家產(chǎn),就作罷了
。他反對厚葬
,其墳修在長安附近灞水的旁邊,稱做灞陵
。修筑時順著山陵形勢挖掘洞穴
,不再加高,陪葬品全用陶器
,不準用金銀等貴重金屬
。他還主張死后把夫人以下的宮女遣送回家,讓她們改嫁
。漢文帝后元七年(前157年)
,病死于長安末央宮,廟號為太宗,諡文帝
漢武帝
政治上:頒布”推恩令”
,解決王國問題
,鞏固統(tǒng)一
思想上:獨尊儒術(shù),
民族問題上:1.三次北擊匈奴
,基本解決匈奴對漢的威脅
2.派張騫出使西域
,中西交通(絲綢之路.西域都護)
思想文化上:獨尊儒術(shù),思想大一統(tǒng)為政治大一統(tǒng)服務(wù)
科技方面:制立”太初歷”
文史學(xué):司馬遷<史記>
漢景帝
1.穩(wěn)固皇權(quán):七國之亂
2.和多戰(zhàn)少:景帝時期是匈奴“最強大”的時期
,強大的匈奴騎兵南下進擊漢
地
,燒殺搶掠,嚴重威脅著西漢王朝的統(tǒng)治
。而此時漢朝社會經(jīng)濟
有了恢復(fù)和發(fā)展
,但要戰(zhàn)勝匈奴,條件仍不成熟
。在這種情況下
,
景帝怎樣處理漢匈關(guān)系呢?總的來說
,是有戰(zhàn)有和
,但和多戰(zhàn)少,
以和為主
。
3.清靜恭儉:西漢棉袍對景帝在政治上的傳統(tǒng)評價是“清靜恭儉”:“清”
,是
為政少事;“靜”
,是安定百姓
;“恭”,是善待臣民
;“儉”
,是
節(jié)省汰用。景帝繼續(xù)執(zhí)行黃老無為政治
,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
施
。
漢武帝是漢景帝的第幾子 叫什么名字
漢武帝劉徹(前156年—前87年),是漢朝的第七個皇帝
。漢武帝是漢景帝劉啟的第十個兒子
,漢文帝劉恒的孫子,劉邦的曾孫
,其母是王娡
,皇后為衛(wèi)子夫。他七歲時被立為太子
,16歲登基
,七十歲駕崩
。(景帝后三年(前141)正月即帝位,后元二年(前87)二月去世
,在位五十四年零一個月)54年的統(tǒng)治歷程。前無古人的巨大功業(yè)
。他的雄才大略
,文治武功使?jié)h朝成為當(dāng)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在他統(tǒng)治下的西漢帝國比羅馬帝國還要強盛
。成為世界文明無可爭議的中心
,而漢武帝的時代,也成為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值得自豪和展示的偉大時代之一
。
漢景帝的諡號為什么不是漢武帝
諡號是古代東亞(包括中國
、朝鮮、越南
、日本)帝王及其后妃
、諸侯、臣僚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后
,內(nèi)務(wù)府根據(jù)其生前事跡與品德
,而給予他一個中肯的稱號。
諡號也不能亂取得
。漢景帝的功績在文治
,漢武帝文治武功兼?zhèn)洹F淠芊Q為“武”
,是因為其一生征伐四方
,平定南方、驅(qū)逐匈奴
,開辟了遼闊的疆域
,奠定了漢地的基本范圍。
光武帝與漢武帝是是什么關(guān)系
漢武帝劉徹
,是西漢時期的皇帝
;光武帝劉秀則是東漢開國皇帝,從這你可以看出什么關(guān)系了吧
。
漢元帝與漢武帝是什么關(guān)系
祖孫關(guān)系
。
漢景帝與漢武帝的關(guān)系(劉徹為什么敢睡霍去病是什么意思)
漢景帝與漢武帝的關(guān)系
漢景帝和漢武帝是父子關(guān)系,漢景帝是漢武帝的父親
,漢景帝劉啟是漢朝第六位皇帝
,他的母親是歷史上有名的竇太后,劉啟出生時
,他的父親劉恒在代國為代王
,他并不是劉恒的第一個兒子
,在他之前,劉恒的王后還曾為他生了四個兒子
。不過在劉恒即位前后
,這四個兒子都相繼病死了,所以劉啟才被立為太子
。在漢文帝去世之后
,劉啟即位,他延續(xù)了他父親的做法
,關(guān)注民生
,將漢朝治理的欣欣向榮,與他的父親一起開創(chuàng)了文景之治的局面
。
劉徹為什么敢睡霍去病是什么意思
?《史記》中的確寫到漢武帝“幸”霍去病的事情
,見于《衛(wèi)將軍驃騎列傳》,這是漢代名將衛(wèi)青和霍去病的的合傳。原文是這樣的:“是歲也,大將軍姊子霍去病年十八
,幸,為天子侍中
。”這句話翻譯過來就是:“這一年
,大將軍衛(wèi)青姐姐的兒子霍去病已經(jīng)十八歲了
,受到皇帝寵愛,做了皇帝的侍中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边@里寫到漢武帝“幸”霍去病,這個“幸”的意思就是“寵愛
、喜愛
、偏愛”的意思,與皇帝寵幸皇后嬪妃之類的“幸”是不一樣的
。因為這個“幸”字是多義詞
,并不是單指皇帝寵幸皇后嬪妃、后宮佳麗中之類
。
?的確
,在古代,這個“幸”字多用于皇帝
,但可以分為四類情況去理解:第一類
,指帝王給人民帶來幸福、幸運
,如《漢書·高帝紀下》:“愿大王以幸天下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边@句話的意思就是:期望大王給人民帶來好運。所以
,顏師古注為:“福喜之事
,皆稱為幸?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钡诙?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是指帝王到某地去、出行
,也就是所謂的“帝王駕臨”,如“巡幸”“行幸”
。第三類
,是指帝王對后妃的寵愛,如《衛(wèi)將軍驃騎列傳》中還有一句“王夫人方幸于上”
。第四類
,是指帝王對臣子的寵愛、偏愛
,《衛(wèi)將軍驃騎列傳》除了寫漢武帝寵愛霍去病
,還寫到漢武帝寵愛霍去病兒子的,請看原文:“嬗少
,字子侯
,上愛之,幸其壯而將之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边@句話中既有“愛”還有“幸”,這里都是指漢武帝對臣子的寵愛
。正是因此
,《辭海》最新版把“寵幸”注為“帝王對臣下
、后妃的寵愛”
。
?漢武帝為什么對霍去病那么“寵愛”呢?從下面的事跡簡介中略見一斑
。
霍去病有著傳奇的身世
。他是平陽公主府的女奴衛(wèi)少兒與平陽縣小吏霍仲孺的兒子?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羧ゲ〉母赣H不敢承認自己跟公主的女奴私通
,霍去病只能以私生子的身份降臨人世。不久后
,因霍去病的姨母衛(wèi)子夫進入了漢武帝的后宮
,并且相當(dāng)受寵
,衛(wèi)氏家族從此改變了命運,霍去病的生活也好轉(zhuǎn)起來
。
?西漢王朝時常遭受匈奴人的侵擾
,作為游牧民族的匈奴人,幾乎把以農(nóng)耕為生的漢朝當(dāng)成了自己的庫房
,燒殺擄掠無所不為
。而面對匈奴人來無影去無蹤的鐵騎,初期的漢軍勝少敗多
,只能依靠長城防線苦守
,或者寄希望于以和親以及大量的“陪嫁”財物換來暫時的平安。
?漢武帝希望改變這樣的形勢
。漢武帝拜衛(wèi)青為車騎將軍
,讓其領(lǐng)軍出塞。衛(wèi)青直搗龍城
,斬敵七百
。此后,衛(wèi)青開始逐漸展露出他的軍事才華
,屢屢出征
,戰(zhàn)果輝煌?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羧ゲ∽杂着c舅舅衛(wèi)青感情極好
,在衛(wèi)青的耳濡目染下,很小就精于騎射
。公元前123年
,漢武帝籌劃了一場大規(guī)模地對匈反擊戰(zhàn)?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羧ゲ≈鲃诱埨t出戰(zhàn)
,率領(lǐng)八百士卒,獨創(chuàng)“長途奔襲戰(zhàn)法”
,首戰(zhàn)告捷
。漢武帝立即將他封為“冠軍侯”。
?公元前121年春
,漢武帝任命霍去病為驃騎將軍
,讓他獨自率領(lǐng)精兵一萬出征匈奴。十九歲的統(tǒng)帥霍去病
,打了一場漂亮的大迂回戰(zhàn)
。公元前119年,為了徹底消滅匈奴主力
,漢武帝發(fā)起了規(guī)?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涨暗摹澳贝髴?zhàn)”
。霍去病率部奔襲兩千多里
,以一萬五千的兵員損失
,殲敵七萬多人?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羧ゲ∫宦纷窔?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來到了狼居胥山一帶。到此山下
,放眼四顧
,強敵遠遁。于是
,霍去病命人堆土增山
,然后登臨山頂,南面中原
,設(shè)壇祭拜天地,在狼居胥山舉行了祭天封禮
,在姑衍山舉行了祭地禪禮
,并在山上立碑紀念,以示此地被納為漢家疆土
。封狼居胥之后
,霍去病繼續(xù)率軍深入追擊匈奴,一直打到瀚海
,方才回兵
。此役后,“匈奴遠遁
,漠南無王庭”
。經(jīng)過這次大決戰(zhàn),危害漢朝百余年的匈奴邊患已經(jīng)基本得到解決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羧ゲ『退胺饫蔷玉恪钡墓儯闪舜撕笾袊鴼v代兵家終生奮斗的目標(biāo)
。
?霍去病有一句名言至今為人樂道
。那是當(dāng)漢武帝下令給霍去病建造府第時,霍去病卻拒絕了
,他說:“匈奴未滅
,無以家為也?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br>劉徹為什么殺母
綜述:“漢武帝劉徹殺母”這件事并不是說漢武帝殺了他的親生母親王太后
,而是殺了他晚年最寵愛的妃子鉤弋夫人
。
鉤弋夫人是劉徹晚年娶的老婆,當(dāng)劉徹已經(jīng)是個糟老頭子時
,鉤弋夫人正是如花似玉的年紀
。但劉徹還是不能小看,雖然歲數(shù)已經(jīng)大了
,但經(jīng)過努力地耕耘
,還是讓如花似玉的鉤弋夫人在公元前94年生下了劉弗陵,這就是后來的漢昭帝
。
本來
,皇位之事和劉弗陵是沾不上邊的,只是
,公元前91年
,發(fā)生了著名的巫蠱之亂,導(dǎo)致太子和皇后衛(wèi)子夫兩人統(tǒng)統(tǒng)自殺
。
于是能夠競爭皇位的只剩下四個人了
,燕王劉旦、廣陵王劉胥
、昌邑王劉_和趙氏之子劉弗陵
。按理來說,燕王劉旦機會最大
,但此人性格張狂
,做事不講究章法,在哥哥死后
,就申請回京都
,希望老爹封他為太子。這是赤裸裸地要太子之位
,漢武帝當(dāng)然不愿意了
。
漢朝24位皇帝列表
漢朝一共經(jīng)歷29位皇帝,公元前202年建立
,公元220年滅亡
。歷代皇帝及年代如下:
1、西漢第一位皇帝漢高祖劉邦
。
2
、西漢第二位皇帝漢惠帝劉盈。
3
、西漢第三個皇帝西漢前少帝劉恭
。
4、西漢第四位皇帝西漢后少帝劉弘。
5
、西漢第五個皇帝漢文帝劉恒
。
6、西漢第六位皇帝漢景帝劉啟
。
7
、西漢第七位皇帝漢武帝劉徹。
8
、西漢第八位皇帝漢昭帝劉弗
。
9、西漢第九位皇帝漢廢帝劉賀
。
10
、西漢第十位皇帝漢宣帝劉詢。
11
、西漢第十一位皇帝漢元帝劉_
。
12、西漢第十二位皇帝漢成帝劉驁
。
13
、西漢第十三位皇帝漢孝哀皇帝劉欣。
14
、西漢第十四位皇帝漢平帝劉_
。
15、西漢末代皇帝漢孺帝劉嬰
。
16、東漢開國皇帝光武帝劉秀
。
17
、東漢第二任皇帝漢明帝劉莊。
18
、東漢第三位皇帝東漢章帝劉_
。
19、東漢第四位皇帝漢和帝劉肇
。
20
、東漢第五位皇帝孝殤皇帝劉隆。
21
、東漢第六位皇帝孝安皇帝劉祜
。
22、東漢第七位皇帝少帝劉懿
。
23
、東漢第八位皇帝孝順皇帝劉保。
24、東漢第九位皇帝孝沖皇帝劉炳
。
以上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漢朝
劉邦子孫后代關(guān)系圖
劉邦后代關(guān)系圖有:
西漢:
惠帝劉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