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為何能堅持17年之久
,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司馬昭能在很短的時間之內滅掉蜀國
司馬氏需要時間穩(wěn)定政權
其實,按照司馬昭的計劃
軍事優(yōu)勢的較小
雖然前期在滅蜀之戰(zhàn)中取得了勝利
糧草物資的匱乏
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再加上當時的災害不斷,導致各地糧食紛紛減產(chǎn)甚至絕收
。這不僅傷害到了眾多百姓,而且更導致朝廷難以征收到足夠的軍糧。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即使西晉有心伐吳,恐怕也無能為力。晉朝大臣不可忽視的阻力
晉武帝其實一直打算伐吳
,但是從他有這個打算開始,直到東吳滅亡,朝中一直存在大臣的反對東吳集團仍有實力
雖然說東吳集團后期看起來只是茍延殘喘而已,被滅只是時間問題
也就是說
,司馬氏想要滅掉東吳,必須要花費滅蜀兩倍的代價才可能成功。而對于剛經(jīng)歷滅蜀之戰(zhàn)和平叛淮南的西晉來說,兵力、糧草、錢財?shù)雀鞣矫娑枷倪^大,必須要花費一段時間恢復才有可能有這個能力去滅吳。而這就給了孤立無援的東吳存活的時間,直到公元280年才被西晉滅亡,也就是蜀漢被滅后的第17年。孫吳是三國之中歷時最久的國家
,歷四帝,共52年(自公元222年算起則為59年)。魏黃初年間,孫權名義上依附于曹魏,并受封吳王。黃龍元年(229年)5月23日,孫權在武昌(今湖北鄂州)稱帝,孫吳正式建國,隨后遷都建業(yè)(今江蘇南京)。巔峰時期
,孫吳領有漢末揚州與荊州大部地區(qū)及交州全境,后分交州東北部為廣州。天紀四年(280年)5月1日,孫吳亡于西晉,標志著魏蜀吳三國鼎立時代的結束
首先,在魏蜀吳三國中
,東吳雖然在實力上略微強于蜀漢,但是,其和曹魏之間的差距可謂十分明顯。在司馬昭發(fā)動魏滅蜀之戰(zhàn)后,蜀漢的益州之地也被司馬氏掌控的曹魏所得。在此基礎上,東漢十三州的疆域,至少10個州已經(jīng)被西晉占據(jù)了。不過
,雖然實力懸殊,但是,東吳依然堅持到了公元280年才滅亡,這是為什么呢?對此,在筆者看來,原因主要分為以下幾點。一方面
,公元264年(元興元年),孫休病死。這時蜀漢剛滅亡,蜀吳聯(lián)盟不攻自破,孫吳完全處于魏的包圍之中。在此背景下,孫和的長子孫皓即位。
雖然孫皓這位皇帝是東吳的亡國之君
,但是,據(jù)《江表傳》記載由此
另外,孫吳不斷向晉發(fā)動戰(zhàn)爭
對此
,在筆者看來,東吳的這一策略,無疑和蜀漢丞相諸葛亮的攻勢防御不謀而合,成為東吳可以堅持到公元280年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陸抗、陸凱等忠臣良將的存在,也是東吳可以抗衡西晉的重要原因。在陸遜病逝后,陸抗襲父爵為江陵侯,為建武校尉。吳鳳凰元年(272年)
,陸抗擊退晉將羊祜進攻,并攻殺叛將西陵督步闡。后拜大司馬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5873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上一篇:
,卻改變了他的一生" rel="prev">
光緒皇帝18歲的選妃大典上
下一篇:
諸葛亮選擇了劉備
,背后有何原因.png" alt="盤點歷史上被親兒子殺掉的五位皇帝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png" alt="古代沒有手紙的時候
!.png" alt="唐朝大貪官元載死前說了什么一句話道盡了千百年來的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