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唐武宗和佛教的文章
歷史上有一位皇帝一心想著滅佛。想著稱霸世界
。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這位皇帝就是當時的唐武宗,唐武宗是當時唐朝的一位皇帝佛教自東漢傳入中土后,一直是蓬蓬勃勃發(fā)展著
會昌五年(845年)七月,唐武宗下令滅佛
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歡佛教的
有人認為武宗之所以下令滅佛,主要是與當時的宗教斗爭有關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從一些材料看
另一種說法認為滅佛事件的發(fā)生是朝廷與佛教的經濟矛盾所導致的
。武宗對全國發(fā)布的《拆寺制》中,列舉了佛教的一系列罪狀,其中最主要的是“蠢耗國風,誘惑人意”,“勞人力于土木之功,奪人利于金寶之飾”。他認為“寺字招提,莫知紀極,皆云構藻飾,僭擬宮居”,使得“物力凋瘵,風俗澆詐”。自己滅佛的主要目的是“懲千古之蠢源”,以“濟人利眾”。早在即位前,武宗就曾說過:“窮吾天下,佛也?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睖绶鸬慕Y果,確有比較明顯的經濟效用滅佛的主要參與者是宰相李德裕,早在敬宗時他在浙西觀察使任內
,就提出要限制佛教的發(fā)展。徐州節(jié)度使王智興泗州置僧壇,很多江南人北渡落發(fā)為僧,李德裕就提出要禁止這種做法。他提出如果不禁止,江南就會損失60萬丁壯的租賦。當時連敬宗這樣昏庸的皇帝也看到了佛教在經濟上對政府造成的損失,“即日詔徐州罷之”。武宗滅佛后,李德裕對武宗的做法大加稱贊,認為武宗“獨發(fā)英斷,破逃亡之數,皆列齊人;收高壤之田,盡歸王稅。正群生之在惑,返六合之澆風。出前圣之謨,為后王之法。巍巍功德,煥炳圖書?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不過也有人對這種說法提出不同的看法
,他們認為佛教與朝廷的矛盾有唐一代始終存在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6012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png" alt="古代沒有手紙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