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歷史上真實的明熹宗,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快來看看吧!
明熹宗朱由校在位期間十分寵信宦官
一直以來
萬歷年間的大臣亓詩教,為朱由校打抱不平
,上書萬歷時說“皇長孫(朱由校)十有五歲矣,亦竟不使授一書、識一字”,后世根據(jù)這一句話清人王士禛《池北偶談》中
有老宮監(jiān)言:‘明熹宗在宮中
或因為怠政,或因為文盲
作為大明帝國的皇帝
其實,這一傳言非?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闹嚕煊尚8静皇俏拿?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明史》中的一個記載非常清楚說明了問題
1621年
《明史》:我皇上聰明天縱
葉向高肯定了朱由校聰明好學
其實
然而
,證明了朱由校不是文盲,并不能證明朱由校不是昏君1626年
如果魏忠賢執(zhí)筆回復,由于有這一通馬匹在
《明熹宗實錄》:向以防守方殷,故著從容議行
朱由校連續(xù)六問
,將袁崇煥之計批的體無完膚,最后留下這么一句話“以朕計之,奴未必降,降不足信也;戰(zhàn)必能勝,勝無輕談也”,朱由校對后金有著清醒的認識,知道后金不可能投降,尤其“勝無輕談也”一語道出取勝本質(zhì)。更為重要的是,這也顯示出朱由校比袁崇煥還要高的軍事認識顯然,朱由校并非昏君
實際上
,類似證明朱由校能力的記載,在《明熹宗實錄》有很多,但在《明史》中的一些細節(jié),卻也佐證了朱由校并非我們印象中的昏君。《明史·孫承宗傳》: 帝好察邊情
,時令東廠遣人詣關(guān)門,具事狀奏報,名曰‘較事’。通常來說
,皇帝對于邊境軍情,往往只是聽從官員報告,但朱由校卻大不一樣,而是主動出擊,主動派遣東廠特工了解邊情,讓他們“具事狀奏報”,足見朱由校的眼光絕非常人所有。明朝末年
,努爾哈赤在遼東攻城略地,90%以上都是靠“內(nèi)應和情報”;后金多次入關(guān)劫掠,都與明朝不注重情報有關(guān),包括袁崇煥等明朝文武大臣在內(nèi),都不太注重情報工作,而當時才16歲的朱由校卻敏銳的注意到了這一點。顯然
,這也進一步佐證了朱由校并非昏君。其實,在天啟年間,遼東局勢還處于戰(zhàn)略僵持階段,相反崇禎上臺,袁崇煥主持遼東之后,遼東局勢才徹底崩潰。綜上,天啟皇帝肯定不是文盲
另外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6034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