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公主李仙蕙,字輝,是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孫女,中宗李顯的第七個女兒。據(jù)說她從小聰慧美麗,通曉禮儀,深得父親的喜愛,婚后不久于大足元年(701年)九月去世,年僅17歲,是一位薄命的公主
據(jù)記載,女皇武則天以古稀之年,仍寵幸美男子張易之和張昌宗
大足元年(701年),當時的皇太孫邵王李重潤(即懿德太子)與妹妹永泰公主李仙蕙及妹夫魏王武延基又聚在一起私下議論,發(fā)泄對張氏兄弟的不滿
永泰公主死于武則天之手的說法,史家歷來代代相沿,并無疑問
這段銘文的大意是“自從丈夫武延基死于利刃之下以后,寡居的永泰公主十分悲傷,然而災(zāi)難并沒有結(jié)束
從“槐火未移”分析,“槐火”出自《莊子·外物》,指的是陰陽錯行的火焚燒大槐,銘文中指武延基被殺
西安醫(yī)學(xué)院的人體解剖學(xué)家們,通過對出土遺骸的研究發(fā)現(xiàn),永泰公主的骨盆先天窄小而畸形,在現(xiàn)代遇到這種情況完全可以通過削腹產(chǎn)來安全分婉,而在古代則只能使臨產(chǎn)的母親和嬰兒一起死亡
盡管永泰公主是死于難產(chǎn)而非自殺,但她的死仍然多少與武則天有關(guān)
。據(jù)史書記載,懿德太子李重潤、魏王武延基是死于九月初三日,而永泰公主在此日就接踵而亡,極可能是因為丈夫胞兄被殺,憂懼悲慟交加引起早產(chǎn)而死。武則天對自己的親骨肉心狠手辣,顯然加速了永泰公主的死亡。有人認為即使永泰公主沒有先天生理缺陷而能順利地生下孩子,也難以逃脫死亡或流放遷徙的命運,章懷太子李賢等許多宗室親近的悲慘遭遇就是明證。總之,關(guān)于永泰公主的種種死因,目前還尚難判定,有待進一步研究考證。但是,至今人們大多還是認為,武則天的冷酷無情是促使永泰公主早亡的原因之一
。永泰公主墓現(xiàn)屬乾陵博物館,以其精美的隨葬俑和罕見的大面積壁畫吸引著游人
。走進墓穴,欣賞著四壁男女侍從們執(zhí)役以及戲鳥、賞花的壁畫,不知不覺穿過長達87.5米的墓道與墓室,來到那雕刻精美的石槨前,這位公主豪華的宮廷生活仿佛再現(xiàn)。想起她以17歲的妙齡而死于自己的親祖母之手,不禁令人感嘆。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6073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png" alt="古代沒有手紙的時候
!" onerror="nofind(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