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黹L平一戰(zhàn)之后趙國損傷嚴重,為什么還能支持40年?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趙國滅亡于哪一年?
趙國的滅亡
趙王遷八年,邯鄲為秦
意思是,在趙王遷的第八年(西歷公元前228年)
司馬遷之所以這樣含糊記載趙國歷史
代王嘉的這六年國王歲月,給歷史學家留了一個難題:那就是這六年時間
,算不算趙國歷史?如果算,那么,從長平之戰(zhàn)結束,到代王嘉“抗秦”失敗,這期間眾所周知,長平之戰(zhàn)趙國軍隊主力被秦消滅
個人認為:
秦國方面
秦雖然在長平之戰(zhàn)殲滅趙軍主力
此外
此外
,比趙國還擔心秦國東征的韓,為了延緩秦的東征,派人去秦國哄騙秦修建鄭國渠。秦大量的人力、財力花費在修鄭國渠上,能騰出來打仗的力量也就少了。韓的這個辦法,為自己多活幾日贏得時間的同時,也讓趙國多存在若干年(按:鄭國渠修建后,其水利工程帶來的效益,為秦橫掃六國增加無數(shù)資本,因此有說法認為鄭國渠對韓來說是飲鴆止渴之計)。趙國方面
秦在攻占邯鄲后,幾乎占領除代地之外整個趙國全境
,而后秦軍的攻擊目標轉向了其余的諸侯國,暫時放棄對代國的追殺,這一暫時,就是六年光景。秦之所以暫時不動代地
,是因為長期以來,代地處于偏遠、貧瘠的狀態(tài)當秦軍準備滅亡代國的時候
最終
,在秦軍鐵蹄下,代國很快亡了。有些戰(zhàn)爭以精妙的用兵而聞名
,有些戰(zhàn)爭以微妙的驚險勝敗而聞名,但是這次我們所說的長平之戰(zhàn)確是以驚人的傷亡數(shù)字而聞名的。這場戰(zhàn)役作為參戰(zhàn)方的趙國以傷亡45萬兵力的代價敗于秦國
。這其中或許很多人都會好奇一件事,45萬兵力的傷亡,幾乎是當時一個國家的根本,那么為什么在長平之戰(zhàn)后趙國不僅并沒有滅亡,并且還存活了40多年呢?長平之戰(zhàn)趙軍被秦軍殲滅了45萬兵力
,幾乎等同于全軍覆沒,在損失如此巨大的情況下,趙國竟然還沒被滅亡,當時趙國總兵力究竟有多少呢?實際上當時趙國也就剩一口氣了
,但秦軍這個時候卻選擇了撤退,并沒有一鼓作氣拿下趙國首先我們先介紹長平之戰(zhàn)的歷史背景,戰(zhàn)國末年
公元前264年,即趙孝成王二年
,秦軍率領大軍開始了對韓國的進攻。弱小的韓國自然不可能是強大的秦國的對手,只能像趙國求援并投降于趙國,這就使秦國與趙國的矛盾激化。秦將白起于是率領秦軍與趙將廉頗在長平開始了長平之戰(zhàn)
。一開始,因為廉頗的堅守不出,秦軍與趙軍不相上下,雙方長久相持。但是秦軍通過散布謠言的方法使趙國國君換掉廉頗,并派遣只會紙上談兵的趙括出任與秦軍對戰(zhàn),結果,輕敵出擊。秦國將領白起設伏兵包圍趙括軍隊,并截斷趙軍糧道
,趙軍被圍困46天,草糧斷絕,拼死突圍白起收趙國降兵四十五萬,白起后認為趙兵不忠
其實不是秦國不想,而是秦軍在長平之戰(zhàn)后根本就無法做到
一
古代作戰(zhàn)多是以冷兵器為主
趙軍雖然損失了45萬士兵,但是秦軍同樣也損失了30萬兵力
二
長平之戰(zhàn)趙國沒有滅亡
曠日持久的戰(zhàn)爭
三、趙國的自救
長平之戰(zhàn)后
再加上因為白起對趙國45萬士兵殘忍的殺害
而最后為什么趙國還能存活40余年呢
因為自長平之戰(zhàn)后
除此之外,各國對秦國的共同敵視
公元前260年,秦
趙國大將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了趙國末期“短暫中興”局面的出現(xiàn)
長平之戰(zhàn)中,趙括取代了廉頗
廉頗因事奔赴魏國后
同時期的李牧更為厲害
公元前259年,20萬秦軍發(fā)動了對趙都邯鄲的進攻
另外
公元前258年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6073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