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成與李元吉均死于武德九年六月四日的玄武門之變,雖然登基為帝的李世民后來將二人分別追封為隱太子與巢刺王,并將他們的女兒按制度封為縣主
這里且先不說李世民在世時有封號的大長公主
所以對于這些公主和縣主來說,只要不是嫁給平民百姓有辱皇族體面
,那么自己的婚配一事完全就是看運氣。同理,李建成、李元吉之女既然得封縣主,自然也不可能被特殊對待——嫁得比其他縣主差很多,或是嫁得比其他縣主好很多。不過皇室能為這些宗室縣主們做的也就只是為她們選擇一位貴族出身的丈夫,但縣主的身份并不是婚姻幸福的可靠保障
聞喜縣主,名婉順
婚后劉應(yīng)道出任梓州玄武縣令
,李婉順隨夫上任,“同安菲賤,共甘黜免”,夫妻二人伉儷情深禍福同享,婚后育有數(shù)子。李婉順40歲盛年而逝后,劉應(yīng)道親自為愛妻撰寫了墓志銘,便是流傳于后世的《大唐劉應(yīng)道妻故聞喜縣主墓志》。志文通篇并無多少駢麗辭藻與華美飾詞,然而一字一句卻質(zhì)樸感人。樂陵縣主
,生母為李建成的承徽楊舍娘。楊舍娘的這個女兒于永徽年間冊封為樂陵縣主——雖然墓志上用了“永徽年中”的說法,但是根據(jù)唐朝墓志一貫浮夸且貼金成風(fēng)的習(xí)慣
,如果楊舍娘的女兒是永徽元年或二年就冊封為了縣主,那么墓志上的用詞應(yīng)該是“永徽初”才對。然而墓志上只含糊地用了“永徽年中”,可見楊舍娘的女兒得以冊封為樂陵縣主,顯然是在永徽三年以后的事情了。且按照鄭觀音墓志上所記載的“歸魂幼女”,可知李建成最小的女兒應(yīng)當(dāng)是鄭觀音所出的歸德縣主
,所以楊舍娘的女兒有縣主封號的時候,至少27周歲了。正因為樂陵縣主有機會出嫁的時候已經(jīng)遠遠超過了古代貴族女子正常出嫁的年齡
,所嫁之人還是頭婚的可能性極低,畢竟古代提倡早婚早育,古代貴族男子十來歲就結(jié)婚是再尋常不過的事情不過拋開婚史問題不談
于善詢乃北周燕國公于謹?shù)暮蟠?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因為于氏家族子弟繁多
,所以各支發(fā)展情況并不一樣,像于善詢的父親于乾長只是個從五品上的倉部郎中,明顯開始走了下坡路。好在唐制要求“娶縣主者正七品上”,于善詢還是可以滿足這個最低要求的,所以樂陵縣主嫁進于氏也不算丟了顏面。然而除此之外
,于善詢的生平就乏善可陳了。畢竟于善詢并非父親的嫡長子,平恩縣男的爵位也沒資格繼承。同時
,因為樂陵縣主冊封的太遲、嫁的太遲,于善詢早在貞觀二十二年的時候就已經(jīng)至少有了一個兒子于惟敬。而且根據(jù)于惟敬的墓志可知,于善詢很有可能在于惟敬出仕前就已經(jīng)英年早逝了,所以于惟敬的為官履歷中,并沒有出現(xiàn)為父親守孝而辭官的經(jīng)歷。所以盡管不知道樂陵縣主一生享年幾何
,但是她最好的年華幾乎都幽閉在深宮之中,30歲左右才得到冊封,不僅嫁給于善詢作為續(xù)弦,更是婚后沒幾年就早早守了寡,還因為出嫁了就無法與生母楊舍娘時常相見,以至于“長乖膝下之歡”。這樣坎坷的人生
,除非樂陵縣主的心態(tài)足夠樂觀,否則長壽對于她而言只是一種漫長的煎熬。歸德縣主
,李建成第五女,生母為隱太子妃鄭觀音。鄭太子妃在唐高宗年間逝世于長安太極宮長樂門內(nèi)由目前已出土的墓志可知,隱太子李建成至少有5個女兒
和靜縣主,根據(jù)其夫薛元超的墓志銘記載
再看薛元超
,其父薛收雖為秦王府的十八學(xué)士之一,不過僅因武德年間從平劉黑闥之功而被唐高祖李淵封為汾陰縣男,薛收逝世后,唐太宗雖曾遺憾沒有早點留下他的畫像,卻也并沒有因此追贈其爵位,更沒有將他列入凌煙閣功臣。根據(jù)史書記載
,唐太宗登基后曾對房玄齡說過:“若是薛收還在,一定會讓他當(dāng)中書令?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庇腥艘虼送茢嗵铺诜浅薛元超9歲時繼承了父親的汾陰縣男,唐高宗曾將其提拔為宰相
而因為站錯隊吸取了教訓(xùn)的薛元超
那么武后對薛元超的迎合之舉投桃報李了嗎?從史書和墓志的記載來看,并沒有
不過想想也很正常
而薛元超對這種不受重用的現(xiàn)狀并不滿足,以“恙久”為由提出致仕
又據(jù)《隋唐嘉話》記載
壽春縣主
而可憐的壽春之所以能在史書中留下一筆記載
楊豫之雖然出身弘農(nóng)楊氏
,品行卻極為卑劣,在父親楊師道死后表現(xiàn)得十分不孝。唐太宗知道后便對大臣們說:“楊豫之這種喪虧禮節(jié)的人實在難以饒恕,你們都有孩子,像楊豫之這樣的無賴就別養(yǎng)了?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誰知楊豫之依舊我行我素
,死不悔改,不過一年的時間,又在給生母長廣公主守孝期間與自己的姨母永嘉公主通奸,最后被永嘉公主的駙馬竇奉節(jié)“捶擊無數(shù),因割去耳鼻然后死”。壽春還因此婚后沒多久就守了寡,至于這個孤苦伶仃的女子后來究竟如何了,卻是再無人問津。文安縣主
,生于武德6年,貞觀15年出嫁時已經(jīng)20歲了。且文安于貞觀15年正月5日受封,“乃以其月十四日降姻”,受封后僅10天就匆匆出嫁,完全看不出身為縣主出嫁時應(yīng)有的慎重與禮遇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而這段來之不易的婚姻對于文安來說并沒多少幸福的滋味可言
。因為根據(jù)相關(guān)墓志記載,段儼的原配獨孤人于貞觀12年正月逝世,所以文安縣主嫁給段儼只是個續(xù)弦,婚后文安不曾生下一兒半女,年僅26歲就撒手人寰。新野縣主
,名李令,字淑絢,生于武德7年,李元吉第六女。李淑絢的生母可能早亡,而嫡母巢王妃則與別的小妾共同撫養(yǎng)了更為年幼的歸仁縣主,唐太宗曾命人前去照顧年僅兩歲無依無靠的李淑絢,對于生平乏善可陳的李淑絢而言,墓志上因此特別將之貼金成是皇帝“恩加鞠養(yǎng)”,有人還借機故意曲解成是唐太宗親自撫養(yǎng)了李淑絢。事實上查遍字典或史料
,“鞠養(yǎng)”二字從來都只有撫養(yǎng)的含義而沒有親自撫養(yǎng)的意思,只有加上“親”或“手”這些字時,才表示親自撫養(yǎng)。比如“晉王及晉陽公主,幼而偏孤,上親加鞠養(yǎng)”,又比如“念臣七歲偏孤,蒙陛下手加鞠養(yǎng)”等等。而能得到一位皇帝的親自撫養(yǎng)則是一種無上的榮耀,史書上必然會留下記載,所以連一貫浮夸成風(fēng)的墓志都不敢吹捧成是“親加鞠養(yǎng)”,而只含糊成“恩加鞠養(yǎng)”,可見只有唐太宗下令讓人撫養(yǎng)李淑絢之意,根本沒有親自撫養(yǎng)的意思。貞觀11年李淑絢被封為縣主
,次年嫁給金陵縣男裴思莊之子裴重暉,雖然縣男只是唐朝九等爵位中最差的一等同時也因為李淑絢生不出兒子
歸仁縣主
,生于武德8年,根據(jù)墓志記載,歸仁同時奉養(yǎng)了嫡母巢王妃楊氏和生母某姬,“奉盥餌于前廂,侍溫清于側(cè)寢,二尊齊養(yǎng)”,由此可知楊妃曾和丈夫的小妾共同撫養(yǎng)這個庶女。綜合墓志和史書上的記載可知
,李建成與李元吉被誅后,東宮由太子李世民入住,李元吉的齊王府則被賞給了功臣尉遲敬德,李建成與李元吉的妻子女兒可以說是無處可去,再加上這些女眷身份敏感,便只能一直幽閉在宮里,實質(zhì)上就是軟禁。這樣被軟禁在宮里的生活自然不好過
,所以歸仁的墓志上隱晦地寫道:“誠周于造次之間”“行滿于危疑之地”。想想李元吉的正妻與小妾以及庶女竟然只能擠在同一間宮殿里,而隱太子妃鄭氏所居住的長樂門內(nèi)歸仁門東就是宮城的最南面,出門便是士兵的重重守衛(wèi),再加上歸仁直到19歲才被冊封為縣主,這一切正說明了這些被幽閉宮中的女眷生存環(huán)境之艱難歸仁于貞觀18年被冊封為縣主時已經(jīng)19歲了
同時由姜行基的女兒姜氏墓志可知,姜府君與歸仁的年紀差距較大
總的來說,李建成與李元吉的幾個女兒被封為縣主后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6205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
下一篇:
章佳氏被康熙寵幸后生下皇子
,背后有何原因.png" alt="盤點歷史上被親兒子殺掉的五位皇帝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png" alt="古代沒有手紙的時候,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 onerror="nofind(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