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編
黃初元年(220年),曹丕取代漢獻帝稱帝
作為曹魏的世祖文皇帝
漢末三國是士族崛起并主導(dǎo)社會的時代
曹操壓制士族的方法有很多
可是出于維護個人的權(quán)力地位
更要命的是
,曹丕為了爭取士族支持他篡漢自立,在黃初元年(220年)將“唯才是舉”的選官制度改為“九品中正制”?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在“九品中正制”實行二十幾年后
,曹魏的絕大部分官員都是士族出身,曹魏皇族完全處于士族的包圍之中。正因如此,當士族代表司馬懿篡奪曹魏大權(quán)時,曹魏的大部分官員都站在了司馬懿一邊。曹(公元205年~209年)
,魏文帝曹丕之子,曹魏的第二代皇帝。黃初七年(公元226年),曹丕死后
曹的生母甄氏
,原為袁紹的二兒子袁熙之婦,當曹丕隨曹操攻破鄴城(今河南安陽北)時,見甄氏貌美,便娶為妻,隨后即生明帝。曹自幼聰明曹為避免招禍,一直認真讀書
,做出兩耳不聞窗外事的樣子,因此得以平安生存下來。到了黃初七年(公元226年)夏天,曹丕得了傷寒,雖經(jīng)多方醫(yī)治,仍不見效明帝上臺后,對當時朝廷內(nèi)的形勢作了清醒的估計
不久他將那些有實力的官吏分配到各地
太和二年(公元228年)九月
當諸葛亮不斷北伐
明帝還經(jīng)常頒布詔書,要求官員務(wù)實
正是由于明帝重用樸實無華的官員
這時
,投降曹魏的蜀將孟達,與諸葛亮取得聯(lián)系太和二年(公元228年)春
,諸葛亮領(lǐng)兵北上,定下了先取隴右,再取關(guān)中的戰(zhàn)略。曹魏守將夏侯前往關(guān)中迎敵,由于他性急慳吝,又無作戰(zhàn)經(jīng)驗,不敵蜀軍,結(jié)果蜀軍所到之處,勢如破竹,位于隴右的天水(今甘肅甘谷)、南安(今甘肅隴西)、安定(今甘肅鎮(zhèn)原)三郡很快被蜀軍占領(lǐng),關(guān)中震動。明帝召見文武大臣,商量計策,然后命右將軍張率領(lǐng)五萬人與大將軍曹真一起阻擊蜀國。自己則御駕親征,前往長安,鼓舞士氣。右將軍張率軍抵達街亭(今甘肅秦安東北),與蜀軍前鋒馬謖相遇
。張切斷蜀軍水援,然后督軍大舉進攻,蜀軍大敗,馬謖逃走,街亭失守。街亭之敗,使諸葛亮失掉了進攻的據(jù)點和有利形勢,只好引兵退回漢中。四月八日,明帝由長安返回首都洛陽。接著
,諸葛亮又發(fā)動了兩次北伐與諸葛亮的北伐相呼應(yīng),東吳也幾次派兵進攻曹魏的南部地區(qū)
。明帝針對不同的情況,采取了相應(yīng)的措施。黃初七年(公元226年)八月
,孫權(quán)聽到曹丕死亡的消息后,御駕親征,進攻曹魏的江夏郡(今湖北安陸北),魏將文聘據(jù)城堅守。消息傳到洛陽后,曹魏 *** 的一些官員要求出兵援救,明帝卻說:孫權(quán)的優(yōu)勢是在水上作戰(zhàn),而今竟離開水面,對陸地上的城垣進攻,只不過指望守城將士沒有防備?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景初二年(公元238年)
司馬懿到了遼東后,避開公孫淵的阻擊
不久
東漢和曹魏
而就曹魏來說,魏國(220年12月—265年12月)是三國時期割據(jù)勢力之一
一
首先
一定程度上,盡管到了四分五裂的東漢末年
二
對于曹魏來說,雖然魏文帝曹丕的皇帝之位
另一方面
三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大一統(tǒng)的王朝
,東漢在沒有遇到巨大的內(nèi)憂外患時,很難發(fā)生篡權(quán)甚至篡位的情況。眾所周知,漢高祖劉邦早在西漢建立之初,就在白馬之盟中約定“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史記》卷九呂太后本紀)。并且,權(quán)臣不僅難以稱王,連公爵都難以獲得。在兩漢歷史上,應(yīng)該只有王莽
而就曹魏來說
,則不是一個大一統(tǒng)王朝,畢竟還有蜀漢和東吳這兩個對手的存在。于是,相對于東漢,曹魏則更加倚重武將,導(dǎo)致武將逐漸篡奪了大權(quán)。在曹魏前中期,還有曹仁、曹真、曹休、夏侯惇等宗室武將,以此避免大權(quán)旁落的情況出現(xiàn)。不過,在宗室武將走向衰落之后,曹魏因為沒有東漢的外戚、宦官等勢力,這讓司馬懿等士族逐漸篡奪了大權(quán),乃至于完成了取代曹魏的過程。對于曹魏來說,雖然吸取了東漢的教訓(xùn),嚴格防止外戚和宦官干預(yù)朝政,不過,大家都明白過猶不及這個道理。如同明朝末年的崇禎皇帝一樣,除掉魏忠賢等宦官勢力后,只會讓文官不斷坐大,從而讓自己束手無策。四
最后,公元184年
,黃巾起義爆發(fā)
與此相對應(yīng)的是,就曹魏來說
,本來指望宗室力量和士族力量可以形成平衡。但是,讓曹操沒有想到的是,曹丕對于宗室的打壓和限制,逐漸讓宗室力量走向了衰落,也即司馬懿等士族力量逐漸超過了曹魏宗室。當然,在這一過程中,還是有不少比較偶然的因素,比如大將軍曹爽的應(yīng)對措施,司馬懿的年齡等。咸熙二年(265年),司馬炎篡魏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6227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