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 >> 諸子百家 >> 歷史探究

      英國王室簡介,王室的歷史都經(jīng)歷了多少王朝

      以史為鑒 2023-07-01 02:02:55

      英國王室簡介,王室的歷史都經(jīng)歷了多少王朝

      英國王室是現(xiàn)存最古老的王室之一,每代君主的加冕儀式都嚴格奉行完全一樣的傳統(tǒng)

      ,這使得英國王室的加冕典禮成為現(xiàn)存的、依然舉行的最古老的儀式

      英國是君主立憲制國家,英國王室只作為凝聚國家力量的象征

      ,并不具備實質(zhì)性權力

      王室歷史

      西薩克森王朝(829-1016年)

      英格蘭曾經(jīng)歷過羅馬帝國的統(tǒng)治,在羅馬人撤走后

      ,進入了小王國
      、小部落聯(lián)盟混戰(zhàn)的時期
      ,到6世紀,入侵的盎格魯—撒克遜人形成了七個王國(部落聯(lián)盟)
      。威塞克斯王國逐漸強大起來,829年國王埃格伯特壓服了其它王國
      ,成為英格蘭的共主
      。但與此同時,英國也進入了“恐怖的維京人時代”
      ,遭到北歐海盜一波又一波的入侵
      。埃格伯特的孫子阿爾弗烈德因為成功地抗擊丹麥人入侵,以及營建倫敦
      、組織編撰《阿爾弗烈德法典》
      、《盎格魯—撒克遜編年史》等功績而被后人尊為“大帝”(the great)。威塞克斯王朝傳了15代國王
      ,到埃德蒙二世時
      ,終于無力抵擋丹麥人,被迫與丹麥王克努特分治英格蘭
      。1016年埃德蒙二世死
      ,克努特兼并了整個英格蘭,開始了丹麥王朝的統(tǒng)治
      。但在1042年
      ,威塞克斯王室后裔“懺悔者”愛德華以母系血統(tǒng)繼承了丹麥人的王位。

      諾曼底王朝(1066年-1154年)

      1066年

      ,懺悔者愛德華臨終前授意賢人會議選舉哈德羅二世為王
      。但來自法國西北部的諾曼公爵威廉渡海征服了英格蘭,他就是“征服者”威廉一世
      ,建立了諾曼底王朝
      。威廉一世將大批諾曼貴族分封到英格蘭,通過全國普查編制《土地賦稅調(diào)查書》
      ,加強了英格蘭的王權
      。威廉一世的兒子亨利一世因為沒有法定子嗣可以繼承王位,死后被外甥斯蒂芬奪得王位
      ,但亨利一世的女兒瑪?shù)贍栠_及瑪?shù)贍栠_的兒子亨利二世不服
      ,打敗了斯蒂芬,迫使斯蒂芬立亨利二世為繼承人

      諾曼底王朝建立者威廉一世與英國的盎格魯-撒克遜王朝無直接的血緣關系

      ,懺悔者愛德華死后無嗣
      ,威廉通過自己的姨祖母艾瑪(埃塞烈德的妻子和愛德華的母親),主張英國王位應該由他繼承
      ,理由雖然很牽強
      ,但威廉的妻子弗蘭德的瑪?shù)贍栠_是英國的盎格魯-撒克遜王朝阿爾弗烈德大帝的第七代直系后裔,同時是法國國王的外孫女,她和威廉的婚姻提高了威廉要求王位的權利
      ,威廉一世死后
      ,王位由威廉一世與弗蘭德的瑪?shù)贍栠_所生的兒子,威廉二世繼承
      ,這樣英國王室的血統(tǒng)通過弗蘭德的瑪?shù)贍栠_又回到了盎格魯-撒克遜王朝上
      , 所有的英格蘭和聯(lián)合王國的國王都是弗蘭德的瑪?shù)贍栠_的后裔,因為弗蘭德的瑪?shù)贍栠_英國王室血統(tǒng)還保留盎格魯-撒克遜王朝的血統(tǒng)

      征服者威廉登基后稱一世

      ,在位21年
      。王位先后傳給他的兩個兒子威廉二世和亨利一世。如此歷經(jīng)三王之后
      ,“絕嗣斷統(tǒng)”
      ,也就是說這個家庭繼絕了男性繼承人。然而出自女系的繼承人還有兩系
      。先是威廉一世的外孫斯蒂芬登上王位
      。另一系不答應,結果爆發(fā)了一場奪位戰(zhàn)
      。雙方打得精疲力竭
      ,議定斯蒂芬死后,由另一系繼位

      金雀花王朝(1154—1399年)

      斯蒂芬命歸西天后

      ,亨利一世的外孫繼位,稱亨利二世
      。他本是法國的安茹伯爵
      ,紋章以金雀花為圖案,王朝也因而得名
      。英法相爭的百年戰(zhàn)爭就是在這個朝代爆發(fā)的
      。此王朝傳八世而終,其中包括約翰王

      1154年

      ,亨利二世開始了金雀花王朝的統(tǒng)治。金雀花王朝(安茹王朝)是英國歷史上第一個名君輩出的黃金時期
      。亨利二世有很高的法學造詣
      ,對英國的法律體系作了很多有效的改革。其子理查一世繼位后
      ,參加了第三次十字軍東征
      ,一度打敗了薩拉丁而名聲大噪,獲得了“獅心王”的稱號
      。理查一世之弟“無地王”約翰繼立
      ,被法王腓力二世打敗喪失了在法國的大片領地
      ,但1215年在大貴族脅迫下簽署的“自由大憲章”是世界憲政發(fā)展史上的里程碑?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盁o地王”之子亨利三世在位期間
      ,同樣被大貴族所脅迫通過了《牛津條例》和《威斯敏斯特條例》,開設了立法機構議會
      。亨利三世之子“長腿”愛德華一世在位期間
      ,議會制發(fā)育成熟,并完善了英格蘭法律體系
      ,還吞并了威爾士、遠征蘇格蘭
      ,為英國的統(tǒng)一打下了基礎
      。到愛德華一世之孫愛德華三世時代,因?qū)Ψ▏跷惶岢鲆?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揭開了英法百年戰(zhàn)爭的序幕
      ,并屢敗數(shù)倍于己的法國騎士軍團。愛德華三世的孫子理查二世被蘭開斯特公爵亨利四世廢黜
      ,金雀花王朝被蘭開斯特王朝取代
      。實際上亨利四世也是愛德華三世的孫子,是受封為蘭開斯特公爵的王子岡特之子

      蘭開斯特王朝(1399—1464年)

      該王朝屬于安茹家族的后代

      ,金雀花王朝最后一位國王理查二世被他的堂弟策動宮廷政變廢黜秘裁,演出了一幕“煮豆燃豆萁”的慘劇
      。新上臺的亨利四世是蘭開斯特公爵之子
      ,王朝因此而得名。這個王朝歷亨利四世
      、五世
      、六世三代,被約克公爵的后裔推翻
      。這兩個家族本是同根
      ,蘭開斯特家族以紅玫瑰為紋章,約克家族則以白玫瑰為紋章
      。兩個家族爭奪英格蘭王位的戰(zhàn)爭被稱為“紅白玫瑰戰(zhàn)爭(紅白薔薇戰(zhàn)爭)”

      約克王朝(1461—1485年)

      這個朝代只有25年,約克家族同樣屬于安茹家族

      ,大部分時間都是愛德華四世在位
      。亨利四世之子亨利五世重開英法百年戰(zhàn)爭,蹂躪了大半個法國
      ,迫使法王承認他為繼承人
      ,可惜暴病死在法國戰(zhàn)場上
      。他的兒子亨利六世不到一周歲就成為英、法兩國的國王
      ,但圣女貞德的出現(xiàn)扭轉了法國的戰(zhàn)局
      ,英國人被趕出了法蘭西。亨利六世在英國的統(tǒng)治很快也保不住了
      ,1455年
      ,愛德華三世孫女菲麗帕的后代、約克公爵起兵造反
      ,這場戰(zhàn)爭史稱“紅白玫瑰戰(zhàn)爭”
      ,亨利六世廢而復立,立而復廢
      ,最終敗于約克家族之手
      。約克家族的愛德華四世繼位,建立了約克王朝
      。但玫瑰戰(zhàn)爭仍未結束
      ,1485年,蘭開斯特公爵岡特曾孫女的兒子亨利七世從國外攻回英國
      ,殺了約克王朝末王理查三世
      ,建立了都鐸王朝。

      都鐸王朝(1485-1603年)

      這個王朝以創(chuàng)始者命名

      。亨利都鐸的父系祖先是威爾士貴族
      ,母親為安茹家族的瑪格麗特·博福特,他的父親和亨利六世是同母異父的兄弟
      ,他繼承王位是因為
      ,他的母親是金雀花王朝愛德華三世的后代。奪得王位后稱亨利七世
      。他與安茹家族另一分支約克家族的公主結婚
      ,兩家族從此合一。這個王朝依靠新興的工商業(yè)主和新貴族鞏固了統(tǒng)治
      。亨利八世因婚姻問題與羅馬教皇決裂
      ,結果建立了英國國教。最后一位君主是伊麗莎白一世女王
      。亨利七世之子亨利八世因廢后問題
      ,同羅馬教皇決裂,在英格蘭推行宗教改革
      ,英格蘭國王從此成為“國教的領袖”
      ,亨利八世的女兒伊麗莎白一世時期,使英格蘭順利度過宗教改革的混亂時期
      ,并在經(jīng)濟
      、文化
      、軍事等方面都取得長足進步。但伊麗莎白一世終身未婚
      ,沒有后嗣
      ,都鐸王朝結束,她的表侄孫(亨利八世妹妹的曾孫)蘇格蘭國王詹姆士六世繼承了英格蘭王位
      ,稱詹姆士一世
      ,英格蘭、蘇格蘭歷史上第一次由同一君主統(tǒng)治

      斯圖亞特王朝(1603年-1714年)

      該家族父系祖先起源于法國布列塔尼

      ,后成為蘇格蘭國王,第一代君主詹姆斯一世是亨利八世妹妹的后人
      ,原為蘇格蘭國王
      ,因伊麗莎白一世女王死后無嗣,得以到倫敦繼承大統(tǒng)
      。此王朝1649年被國會軍推翻,查理一世被處死
      。國會軍首領克倫威爾自任護國主
      。1660年,王朝復辟
      ,后來改行君主立憲制
      。詹姆士一世的兒子查理一世在英國1640—1648年革命中被推翻,并最終送上了斷頭臺
      ,由克倫威爾擔任護國公
      。查理一世之子查理二世于1660年復辟了斯圖亞特王朝,但其弟詹姆士二世即位之后
      ,不顧英國大多數(shù)人已皈依新教的國情
      ,企圖恢復天主教的主導地位,陷入眾叛親離的境地
      ,他的女兒瑪麗二世和女婿威廉(即荷蘭執(zhí)政威廉三世
      ,母親也來自斯圖亞特家族)在國內(nèi)新貴族的邀請下,攻入英國
      ,推翻了詹姆士二世的統(tǒng)治
      ,但他們在接受議會的《權利法案》的前提下才得以即位,規(guī)定國王未經(jīng)議會同意不能停止任何法律的效力
      、征收賦稅等
      。這一事件史稱“光榮革命”,確立了君主立憲政體?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旣惗赖拿妹冒材堇^位之后
      ,宣布英格蘭和蘇格蘭合并為同一個王國
      。安妮無嗣而終,斯圖亞特王朝終結

      漢諾威王朝(1714年-1901年)

      斯圖亞特王朝的安妮女王去世時

      ,根據(jù)“王位繼承法”應由詹姆斯一世的孫女索菲亞繼位。但她已死去
      ,王位就由其子
      ,德國的漢諾威選侯繼承,稱喬治一世
      ,從此開始了漢諾威王朝
      ,一直延續(xù)到維多利亞女王。漢諾威家族的母系祖先為英國王室斯圖亞特家族
      ,父系祖先來自意大利
      ,定居德國已經(jīng)數(shù)百年,可以算是德國人
      。從喬治一世至今
      ,英國的所有王后或女王的老公都來自德國或承繼大部分德國血統(tǒng),只有一個例外
      。這個王朝的前四位君主都命名為喬治
      ,即一世至四世。所以
      ,有時也把他們在位的時期(1714—1830年)稱為喬治時代(Georgian)

      1714年,英國議會邀請斯圖亞特家族詹姆士一世外孫女的兒子德國漢諾威家族的喬治繼承英國王位

      ,開始了漢諾威王朝
      ,這確保了英國王室血統(tǒng)的不間斷。漢諾威王朝時期是英國大力向海外拓展殖民地
      ,人口急劇增加
      ,并開始工業(yè)革命的黃金時期,到了第六任國王——維多利亞女王手里
      ,英國的海外殖民地達到3300多萬平方公里
      ,號稱“日不落帝國”,同時在工業(yè)革命推動下新生事物不斷產(chǎn)生
      ,社會生活日新月異
      ,大英帝國達到全盛。但與此同時英國王室的實權卻不斷萎縮
      ,到了20世紀
      ,幾乎成為國家政治生活的“橡皮圖章”。

      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1901-1917年)

      維多利亞女王的丈夫與歐洲諸多王室有姻親關系

      ,姓氏來自德國薩克森-科堡-薩爾費爾德公國
      ,1914年爆發(fā)了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
      ,英國人卷入其中。仗打到了1917年時
      ,戰(zhàn)爭處于膠著狀態(tài)
      ,勝利的希望似乎很渺茫,佛蘭德戰(zhàn)壕里的傷亡人數(shù)令人震驚
      ,德國成了可怕的敵人
      。英國人體會到了戰(zhàn)爭的辛酸苦辣,厭倦戰(zhàn)爭以及強烈的挫敗感是那個時候許多英國人的普遍心態(tài)
      。為了發(fā)泄對德國人的畏懼和憎恨
      ,人們歇斯底里地詛咒德國皇帝威廉二世,砸爛搗毀德國人的商店
      ,拳打腳踢昔日倍受寵愛的德國種小獵狗“臘腸”
      ,人們對任何能夠與可惡的德國人聯(lián)系上的事情都大加鞭撻。這還不夠解恨
      ,反德的矛頭直指皇室
      。因為這時候,英國正處在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統(tǒng)治之下,而該王朝的統(tǒng)治者的父系祖先科堡家族來自德國
      ,“薩克森-科堡-哥達”這個名字也來源于德文。所以此時王室只是將這面德文旗幟從溫莎城堡的王室教堂里摘下來,已經(jīng)遠遠不能平息民眾的憤怒
      。于是有人建議,修改英王的姓氏——科堡
      ,他們認為這個姓氏于德國人有關系
      ,懷疑英國君主同情德國人。

      溫莎王朝(1917-至今)

      愛德華七世之子喬治五世在位時期

      ,趕上了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
      ,不愿再使用敵對國德國的姓氏,將王室改姓為“溫莎”(他們的老祖先一千年前的法國諾曼公爵建造了王室行宮“溫莎堡”)
      ,朝代名稱也改稱為“溫莎王朝”
      。溫莎王朝一直延續(xù)至今,當前在位的伊麗莎白二世是其第四任國王
      ,其母伊麗莎白王太后為蘇格蘭人
      ,擁有法國貴族血統(tǒng),兒媳戴安娜
      、卡米拉與孫媳凱特也都有安茹家族或斯圖亞特家族的英國王室血統(tǒng)

      2017年5月4日10時(北京時間17時),英國王室宣布

      ,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丈夫菲利普親王今年秋天將退休
      ,不再參與公共事務

      總結

      英國王室盡管經(jīng)歷了許多王朝,但實際上前后王朝之間都有或近或遠的血緣關系

      ,王室成員之間的血親關系從沒有中斷過

      P.S.蘭開斯特王朝與約克王朝同屬于金雀花王朝之觀點同樣正確,他們同屬于法國安茹家族

      英國皇室傳到了幾代
      ?姓氏是什么

      沒有共同的姓,英國的王室比較特別

      ,比如歷史上的亨利和愛德華這兩個姓氏你會看到間隔出現(xiàn)
      ,有的原因是因為后代不想和前代的王室一樣,尤其是出現(xiàn)暴君的時候
      ,其后的英國國王有的改了姓
      ,也有像法國的女婿因為英格蘭的內(nèi)戰(zhàn)而來到英格蘭并稱為新的國王。再者
      ,英國王室后來因為男嗣的問題出現(xiàn)了女王
      ,王室的姓氏更加不能繼續(xù)下去,英國王室一般納都是叫某某王朝
      ,就和我們的朝代相似
      ,現(xiàn)列舉如下,

      諾曼王朝
      House of Norman
      * 1066-1087 威廉一世 King William I the Conqueror "征服王"
      * 1087-1100 威廉二世 King William II Rufus "紅毛王"
      * 1100-1135 亨利一世 King Henry I Well-Educated, Beauclerc "儒雅王"
      * 1135-1154 斯蒂芬(King Stephen) (布洛瓦王朝)

      安茹王朝
      House of Anjou
      * 1154-1189 亨利二世 King Henry II Curtmantle "短斗篷王"
      * 1189-1199 理查一世 King Richard I Coeur de Lion "獅心王"
      * 1199-1216 約翰 King John Lackland "無地王"

      金雀花王朝
      House of Plantagenet
      * 1216-1272 亨利三世 King Henry III
      * 1272-1307 愛德華一世 King Edward I Long Shank "長腳王"
      * 1307-1327 愛德華二世 King Edward II
      * 1327-1377 愛德華三世 King Edward III
      * 1377-1399 理查二世 King Richard II

      蘭開斯特王朝
      House of Lancaster
      * 1399-1413 亨利四世 King Henry IV
      * 1413-1422 亨利五世 King Henry V
      * 1422-1461 1470-1471 亨利六世 King Henry VI

      約克王朝
      House of York
      * 1461-1483 愛德華四世 King Edward IV
      * 1483 愛德華五世 King Edward V
      * 1483-1485 理查三世 King Richard III

      都鐸王朝
      House of Tudor
      * 1485-1509 亨利七世 King Henry VII
      * 1509-1547 亨利八世 King Henry VIII
      * 1547-1553 愛德華六世 King Edward VI
      * 1553 簡·格雷 Lady Jane Grey
      * 1553-1558 瑪麗一世 Queen Mary I the Bloody "血腥瑪麗"
      * 1558-1603 伊麗莎白一世 Queen Elizabeth I

      斯圖亞特王朝
      House of Stewart
      * 1603-1625 詹姆斯一世 King James I
      * 1625-1649 查理一世 King Charles I

      共和政府
      * 1653-1658 奧利弗·克倫威爾
      ,護國公
      * 1658-1659 理查·克倫威爾
      ,護國公

      斯圖亞特王朝復辟
      House of Stewart
      * 1661-1685 查理二世 King Chales II
      * 1685-1688 詹姆斯二世 King James II
      * 1689-1691 威廉三世和瑪麗二世 King William III and Queen Mary II)
      * 1691-1702 威廉三世 King William III
      * 1702-1714 安妮女王 Queen Ann

      漢諾威王朝
      House of Hannover
      * 1714-1727 喬治一世 King George I
      * 1727-1760 喬治二世 King George II
      * 1760-1820 喬治三世 King George III
      * 1820-1830 (1810-1820 攝政) 喬治四世 King George IV
      * 1830-1837 威廉四世 King William IV
      * 1837-1901 維多利亞女王 Queen Victoria

      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
      House of Sachsen-Coburg-Gotha
      * 1901-1910 愛德華七世 King Edward VII
      * 1910-1936 喬治五世 King George V

      溫莎王朝
      The House of Windsor
      * 1910-1936 喬治五世 King George V
      * 1936 愛德華八世 King Edward VIII
      * 1936-1952 喬治六世 King George VI
      * 1952- 伊麗莎白二世 Queen Elizabeth II

      英國共有幾的王朝
      ,分別是哪幾個?

      英國歷代王朝 1

      、諾曼王朝(1066—1154年) 征服者威廉登基后稱一世
      ,在位21年。王位先后傳給他的兩個兒子威廉二世和亨利一世
      。如此歷經(jīng)三王之后
      ,“絕嗣斷統(tǒng)”,也就是說這個家庭繼絕了男性繼承人
      。然而出自女系的繼承人還有兩系
      。先是威廉一世的外孫斯蒂芬登上王位。另一系不答應,結果爆發(fā)了一場奪位戰(zhàn)
      。雙方打得精疲力竭
      ,議定斯蒂芬死后,由另一系繼位
      。 2
      、金雀花王朝(1154—1399年) 斯蒂芬命歸西天后,亨利一世的外孫繼位
      ,稱亨利二世
      。他本是法國的安茹伯爵,紋章以金雀花為圖案
      ,王朝也因而得名
      。英法相爭的百年戰(zhàn)爭就是在這個朝代爆發(fā)的。此王朝傳八世而終
      ,其中包括約翰王
      。 3、蘭開斯特王朝(1399—1464年) 金雀花王朝最后一位國王理查二世被他的堂弟策動宮廷政變廢黜秘裁
      ,演出了一幕“煮豆燃豆萁”的慘劇
      。新上臺的亨利四世是蘭開斯特公爵之子,王朝因此而得名
      。這個王朝歷亨利四
      、五、六三世
      ,被約克公爵的后裔推翻
      。這兩個家族本是同根,蘭開斯特家族以紅玫瑰為徽號
      ,約克家族以白玫瑰為標志
      。兩家爭奪王位的戰(zhàn)爭就叫作“玫瑰之戰(zhàn)”。 4
      、約克王朝(1461—1485年) 這個朝代最短,只有25年
      ,大部分時間都是愛德華四世在位
      。 5、都鐸王朝(1485—1603年) 這個王朝以創(chuàng)始者命名
      。都鐸是蘭開斯特家族一支的后代
      ,奪得王位后稱亨利七世。他與約克家族的公主結婚
      ,兩家族從此合一
      。這個王朝依靠新興的工商業(yè)主和新貴族鞏固了統(tǒng)治。亨利八世因婚姻問題與羅馬教皇決裂,結果建立了英國國教
      。最后一位君主是伊麗莎白一世女王
      。 6、斯圖亞特王朝(1603—1649年
      ,1660—1714年) 第一代君主詹姆斯一世是亨利八世妹妹的后人
      ,原為蘇格蘭國王,因伊麗莎白一世女王死后無嗣
      ,得以到倫敦繼承大統(tǒng)
      。此王朝1649年被國會軍推翻,查理一世被處死
      。國會軍首領克倫威爾自任護國主
      。1660年,王朝復辟
      ,后來改行君主立憲制
      。 7、漢諾威王朝(1714—1901年) 斯圖加特王朝的安妮女王去世時
      ,根據(jù)“王位繼承法”應由詹姆斯一世的孫女索菲亞繼位
      。但她已死去,王位就由其子德國的漢諾威選侯繼承
      ,稱喬治一世
      ,從此開始了漢諾威王朝,一直延續(xù)到維多利亞女王
      。這個王朝的前四位君主都命名為喬治
      ,即一世至四世。所以
      ,有時也把他們在位的時期(1714—1830年)稱為喬治時代(Georgian)
      。 8、溫莎王朝(1910年至今) 維多利亞女王去世后
      ,其子愛德華七世登位
      。他以其父艾伯特在德國的封地薩克森科堡與哥達為王室名稱。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后
      ,英國朝野反對德國
      ,情緒激昂,迫使英王喬治五世宣布以行宮所在地溫莎作為國王家族新名
      。溫莎王朝已有五位君王:愛德華七世
      、喬治五世,愛德華八世
      ,喬治六世及現(xiàn)在的女王伊麗莎白二世
      。 英格蘭王族譜系(公元827-公元1603) 1.撒克遜血統(tǒng)(公元827-公元1066
      ,其中978-1016不詳,1016-1042為丹麥血統(tǒng)統(tǒng)治時期
      ,1042年撒克遜血統(tǒng)復辟) 埃格伯特(827-839)/埃塞伍爾夫(839-858)/埃塞爾博德(858-860)/埃塞爾博特(860-865)/埃塞爾雷德一世(865-871)/阿爾弗雷特大帝(871-899)/老愛德華(899-924)/埃塞爾斯坦(924-939)/埃德蒙(939-946)/愛德烈(946-955)/艾云(955-959)/埃德加(959-975)/殉道者愛德華(975-978)/埃德蒙.艾恩賽特(1016)/懺悔者愛德華(1042-1066)/哈羅德二世(又名高云遜
      ,1066) 2.丹麥血統(tǒng)(公元1016-公元1042) 克努特(1016-1035)/哈羅德一世(1035-1040)/哈迪克努特(1040-1042) 3.諾曼王族(公元1066-公元1154) 威廉一世(1066-1087)/威廉二世(1087-1100)/亨利一世(1100-1135)/斯蒂芬(1135-1154) 4.金雀花王族(公元1154-公元1399) 亨利二世(1154-1189)/理查一世(1189-1199)/約翰(1199-1216)/亨利三世(1216-1272)/愛德華一世(1272-1307)/愛德華二世(1307-1327)/愛德華三世(1327-1377)/理查二世(1377-1399) 5.蘭開斯特王族(公元1399-公元1471,1461年亨利六世遜位
      ,約克王族愛德華四世繼位
      ,1470年亨利六世復辟,1471年蘭開斯特王族統(tǒng)治結束
      ,愛德華四世復位) 亨利四世(1399-1413)/亨利五世(1413-1422)/亨利六世(1422-1461
      ,1470-1471) 6.約克王族(公元1461-公元1485) 愛德華四世(1461-1470,1471-1483)/愛德華五世(1483)/理查三世(1483-1485) 7.都鐸王族(公元1485-公元1603) 亨利七世(1485-1509)/亨利八世(1509-1547)/愛德華六世(1547-1553)/瑪麗一世(1553-1558)/伊麗莎白一世(1558-1603) 蘇格蘭王族譜系(公元1005-公元1625) 1.早期君主時期(公元1005-公元1371
      ,1290-1292和1296-1306不詳) 馬爾科姆二世(1005-1034)/鄧肯一世(1034-1040)/麥克貝斯(1040-1057)/馬爾科姆三世(1057-1093)/唐納德.貝恩(1093-1094
      ,1094-1097)/鄧肯二世(1094)/埃德加(1097-1107)/亞特蘭大一世(1107-1124)/大衛(wèi)一世(1124-1153)/馬爾科姆四世(1153-1165)/獅心王威廉(1165-1214)/亞特蘭大二世(1214-1249)/亞特蘭大三世(1249-1286)/挪威的瑪格麗特(1286-1290)/約翰.狄奈波爾(1292-1296)/羅伯特一世(1306-1329)/大衛(wèi)二世(1329-1371) 2.斯圖亞特王族(公元1371-公元1625,1603年詹姆斯六世即英格蘭王位) 羅伯特二世(1371-1390)/羅伯特三世(1390-1406)/詹姆斯一世(1406-1437)/詹姆斯二世(1437-1460)/詹姆斯三世(1460-1488)/詹姆斯四世(1488-1513)/詹姆斯五世(1513-1542)/瑪麗(1542-1568)/詹姆斯六世(1568-1625) 不列顛王族譜系(公元1603-現(xiàn)在) 1.斯圖亞特王族(公元1603-公元1714
      ,1688-1689不詳) 詹姆斯一世(即蘇格蘭詹姆斯六世
      ,1603-1625)/查爾斯一世(1625-1649)/共同統(tǒng)治時期(1649-1660,包括克倫威爾護國主時期)/查爾斯二世(1660-1685)/詹姆斯二世(1685-1688)/威廉三世(1689-1702)/安妮(1702-1714) 2.漢諾威王族(公元1714-公元1901) 喬治一世(1714-1727)/喬治二世(1727-1760)/喬治三世(1760-1820)/喬治四世(1820-1830)/威廉四世(1830-1837)/維多利亞(1837-1901) 3.薩克斯-科堡-哥拉王族(公元1901-公元1910) 愛德華七世(1901-1910) 4.溫莎王族(公元1910-現(xiàn)在) 喬治五世(1910-1936)/愛德華八世(1936)/喬治六世(1936-1952)/伊麗莎白二世(1952-現(xiàn)在)/目前即位次序排在前三位的查爾斯王子及其子威廉王子和哈里王子如果繼位的話按照歷史排序應該分別稱為查爾斯三世
      、威廉五世和哈里一世

      簡要說明英國皇室及王朝的傳承歷史及特點

      英國王室(英文常簡稱Er)是現(xiàn)存最古老的王室之一,每代君主的加冕儀式都嚴格奉行完全一樣的傳統(tǒng)

      ,這使得英國王室的加冕典禮成為現(xiàn)存的
      、依然舉行的最古老的儀式。

      英國是君主立憲制國家

      ,英國王室只作為凝聚國家力量的象征
      ,并不具備實質(zhì)性權力。英國國王只是形式上的最高統(tǒng)治者和三軍總司令
      ,政府的實際領導人是首相
      ,通過民選產(chǎn)生。首相可就重大事項與國王磋商
      ,決定權由議會和首相做出
      ,最終在國王的認可下生效。

      特點:

      英國王室只作為凝聚國家力量的象征

      ,雖在法律下還具有較大的權力

      擴展資料:

      英國是君主立憲制國家,英國王室作為凝聚國家力量的象征

      雖然英王的確擁有實質(zhì)性權力例如解散議會、宣戰(zhàn)

      、警告權等(與日本天皇沒有實質(zhì)性權力的區(qū)別)
      。但英國國王只是形式上的最高統(tǒng)治者和三軍總司令,他的權力早已在1689年《權利法案》讓予政府的實際領導人首相和議會(現(xiàn)時都是通過民選產(chǎn)生)。

      首相可就重大事項與國王磋商

      ,國王可以行使建議權
      、警告權,但決定權由議會和首相做出
      ,不過最終也要在國王的同意權下認可生效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英國王室

      英國的封建王朝有幾個

      斯圖亞特王朝
      斯圖亞特家族起源于法國的布列塔尼

      。12世紀初,斯圖亞特家族遷居英國
      ,該家族的一名成員被蘇格蘭國王任命為宮廷總管“斯圖亞特”
      ,此后,該家族世代繼承這個職務
      ,即漸成其姓
      。14世紀初,斯圖亞特家族的瓦爾特和蘇格蘭國王羅伯特一世的女兒結婚
      ,其子在1371年繼承羅伯特一世為蘇格蘭國王
      ,即羅伯特二世。斯圖亞特王朝開始統(tǒng)治蘇格蘭
      。1503年
      ,斯圖亞特家族的詹姆士四世與英國國王亨利七世的女兒結婚。其后裔斯圖亞特家族的詹姆士六世在1603年繼承英國王位
      ,成為英王詹姆士一世(1603~1625年在位)
      。斯圖亞特王朝開始統(tǒng)治英國?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肮鈽s革命”后
      ,斯圖亞特家族的瑪麗和丈夫統(tǒng)治英國,他們死后無嗣
      ,王位由瑪麗的妹妹安妮繼承
      。1714年,安妮去世
      ,無嗣
      ,英國王位傳給斯圖亞特家族的遠親德意志漢諾威的喬治繼承,是為喬治一世
      ,漢諾威王朝開始統(tǒng)治英國

      溫莎王朝
      1914年爆發(fā)了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英國人卷入其中
      。仗打到了1917年時
      ,戰(zhàn)爭處于膠著狀態(tài)
      ,勝利的希望似乎很渺茫,佛蘭德戰(zhàn)壕里的傷亡人數(shù)令人震驚
      ,德國成了最可怕的敵人
      。英國人體味到了戰(zhàn)爭的辛酸苦辣,厭倦戰(zhàn)爭以及強烈的挫敗感是那個時候許多英國人的普遍心態(tài)
      。為了發(fā)泄對德國人的畏懼和憎恨
      ,人們歇斯底里地詛咒惡魔般的德國皇帝威廉二世,搗毀德國人的商店
      ,拳打腳踢昔日備受寵愛的德國種小獵狗
      ,人們對任何能夠與可惡的德國人聯(lián)系上的事情都大加鞭撻。這還不夠解恨
      ,反德的矛頭直指皇室
      。這時候,只是將德國王室旗幟從溫莎城堡的王室教堂里摘下來
      ,已經(jīng)遠遠不能平息民眾的憤怒
      。于是有人建議,修改英王喬治五世身上的某些東西
      ,那就是他的家庭姓氏——柯堡(Saxe-Coburg)
      。人們認為這個姓氏和德國人有關系,懷疑英國君主同情德國人
      。英王室的家族姓氏和德國人有什么關系
      ?這事說來話長。

      一個朝代是由幾代人延續(xù)下來的
      。為什么1917年德國的尊嚴在英國受到了侮辱
      ,這就需要知道德國人是怎么進入英國王室的。事情要追溯到18世紀初的英女王安妮(Anne)


      安妮是英國斯圖亞特王朝(Stuarts)的最后一位君主
      。她的父親詹姆斯二世(James II)是羅馬天主教教徒,而她是個虔誠的新教徒
      。安妮在位的12年
      ,英國在文學和藝術裝潢方面達到了繁榮時期,在歷史上留下了一個堅實而閃光的印記
      。但她個人生活卻是灰色的
      ,她的孩子不是流產(chǎn)就是夭折,沒有一個能夠存活下來
      。出于后繼乏人的考慮和對家庭的忠誠
      ,安妮女王最初傾向于遵從家族的意見,選擇她的同父異母兄弟作為王位的繼承人
      。然而
      ,英國立法機關的成員們早在1702年安妮登基以前就開始考慮繼承人的問題
      。對于當時的大多數(shù)英國人來說,他們希望王位繼承人依然是一位新教徒
      ,而不是斯圖亞特家族的天主教教徒。顯然詹姆斯二世的宗教偏見所造成的傷害
      ,依然使人們耿耿于懷
      。很清楚,下一個君王的人選要么是安妮女王的同父異母兄弟
      ,要么是詹姆斯一世的后裔子孫——德國北部的漢諾威家族
      ,他們是一個小公國的統(tǒng)治者,同時也是新教徒
      。這是令人較能接受的一家親戚
      。宗教做出了決定:英國需要一位信奉新教的國君。于是立法機關的成員們將選票投給了安妮女王的這家德國親戚
      。根據(jù)1701年的繼承法
      ,古老的斯圖亞特家族被很小心地排除在外。

      安妮死于1714年
      ,于是下一個君主來自德國的漢諾威家族(Hanoverians)
      ,這就是英王喬治一世(George I),漢諾威家族的第一個國王
      。宗教將英國推進了喬治王朝時代


      喬治一世的即位為英國王室注入了德國血統(tǒng)。這位新君主只能說一點兒英語
      ,只把一部分時間放在他的王國上
      。盡管這是一個愚鈍的、不討人喜歡的外國人
      ,盡管詹姆斯二世的兒子和孫子一直都在覬覦王位
      ,但是法律將王冠牢牢地戴在了喬治一世的頭上,直至1727年


      喬治一世之后登基的是他的兒子喬治二世
      。喬治二世雖然政治上無能,但卻具有卓越的軍事才華
      。他是英國歷史上最后一位親自帶兵征戰(zhàn)沙場的君王


      喬治時代在位最長的是喬治三世。喬治三世是喬治二世的孫子
      ,出生于英國
      ,1760年即位,直到1820年去世
      ,終年81歲
      。多次的精神錯亂為他的晚年籠罩上一層烏云
      。這個病傳給了他的兒子,也就是后來的喬治四世
      。在喬治四世攝政和執(zhí)政時期
      ,英國在時裝、家具和建筑方面成就顯著


      下一個登上王位的是喬治三世的另一個兒子威廉四世(William IV)
      ,他在位僅七年。威廉四世寬厚
      、善良
      ,然而又令人遺憾地常常犯錯誤。和其他君王比起來
      ,這是一個比較容易被人遺忘的君主
      ,人們之所以還能記住他,只因為他是維多利亞女王(Victoria)的伯父
      。維多利亞是喬治三世第四個兒子的女兒
      ,她將是威廉四世的繼承人。威廉四世從心里討厭維多利亞那個盛氣凌人的母親
      。作為國王
      ,他的野心之一就是盡量活著,直到維多利亞度過18歲生日
      。到那時
      ,維多利亞就可以不需要母親的攝政而獨自執(zhí)政。威廉四世實現(xiàn)了自己的愿望


      維多利亞女王是漢諾威家族的最后一位君王
      。她的登基意味著漢諾威王朝結束了,由她而開始了一個新的朝代
      。維多利亞女王的出現(xiàn)并沒有切斷英國王室與德國的聯(lián)系
      。事實上恰恰相反,她的母親
      、家庭老師以及作為監(jiān)護人的舅父萊奧波德都是德國人
      ,都來自德國的柯堡家族,而女王自己也認為她是那個家族的成員之一
      。更重要的是
      ,1840年也就是在即位的前三年,維多利亞和表兄
      、來自德國柯堡家族的王子阿爾伯特(Price Albert)結了婚


      維多利亞女王在位60多年,英國在政治、經(jīng)濟
      、軍事上都達到了歷史上的鼎盛時期
      。維多利亞女王成為英國強大和繁榮的象征?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斑@個女人就是大不列顛帝國”
      。19世紀盛行大家庭,女王也不例外
      ,也是一位多產(chǎn)的母親
      ,共育有五男四女。到晚年時
      ,她已是四世同堂的老祖母,共有37個孫子
      、近80個重孫
      。兒孫們的婚姻不能自主,而是專門有人為他們與外國王室牽線搭橋
      。于是女王的子子孫孫就成了德國
      、挪威、瑞典
      、西班牙
      、希臘、羅馬尼亞
      、南斯拉夫等國的國王或王后
      。一張驚人的皇家親屬國際網(wǎng)就這樣被織成,這張網(wǎng)上的一絲一縷都和女王相連
      。維多利亞女王不僅是柯堡家的祖母
      ,也是歐洲的祖母。

      維多利亞女王的長女嫁到德國皇室
      ,后來成為德國皇后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她的兒子即維多利亞女王的外孫德皇威廉二世
      ,竟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時統(tǒng)轄德軍與英國開戰(zhàn)


      要不是因為有這么一個姑表兄弟的德國皇帝,維多利亞女王的孫子
      、英王喬治五世也不至于受到國人非議
      ,也無需忍辱負重地更改祖?zhèn)餍帐稀K业氖?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喬治五世還算是個明君
      。最初,他對這樣的流言蜚語感到吃驚和傷心
      ,但他也承認歐洲各國的王室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其間有著復雜的聯(lián)姻關系
      ,所以他的家族姓氏和親屬的一些頭銜聽起來確實不那么“英國式”。于是喬治五世決定順應民意
      ,結果在戰(zhàn)爭進行到第三年即1917年年中
      ,發(fā)表了一個正式而莊嚴的聲明:英國王室將以“溫莎”(Windsor)作為家庭的新姓氏,同時立即取消使用那些“德國式”的頭銜


      在英王喬治五世君臨王位的第八年
      ,一個新命名的溫莎王朝就這樣誕生了,王家的傳統(tǒng)和風格就這么變得“本國化”了
      。事后人們感到奇怪
      ,像“溫莎”這樣一個具有民族性和本國化、且令大家都高興的名字
      ,以前怎么就沒被用過呢


      根據(jù)考古發(fā)現(xiàn),大不列顛島上在3500年前就有人類居住
      。5世紀中期
      ,大批的日爾曼人由北歐入侵大不列顛,成為現(xiàn)今英格蘭人的祖先
      。而當時的克爾特人一部分逃進西部和北部山區(qū)
      ,另一部分逃往愛爾蘭,他們就是今天威爾士人
      、蘇格蘭人和愛爾蘭人的祖先
      。公元6世紀基督教開始傳入大不列顛。在十五世紀中葉
      ,英國貴族為爭奪王位打了一場30年的“玫瑰”內(nèi)戰(zhàn)
      。結果,經(jīng)濟較發(fā)達的南方大地主和新貴族取勝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岸艰I王朝”由此建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時期
      ,英德成了交戰(zhàn)國
      。由于英國人民的反德情緒,英王喬治五世于1919年下令

      將具有德國色彩的“漢諾威王朝”改名為“溫莎王朝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6238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
      ,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他死后

      相關文章
      揭秘蒙古帝國“長子軍西征“不可告人的秘密
      談到蒙古帝國的疆域
      ,一定要談到長子西征
      。這只由各部落首領長子構成的西征軍,先后征服了北歐
      、西歐
      ,中亞等廣大區(qū)域,迅速擴大了元朝的地盤
      拓跋浚僅活了26歲皇后李未央被賜死(歷史上《錦繡未央》中的李未央是誰)
      最近有唐嫣羅晉主演的歷史大劇《錦繡未央》熱播
      ,這部電視劇雖然制作有些粗糙
      七十二賢之閔損簡介閔損是個什么樣的人,
      隨著西方文化不斷輸出中國
      ,以前常用來當孩子睡前故事的各種典故
      ,漸漸的變成了西方的童話故事?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痘夜媚铩肥恰陡窳滞挕分械囊粋€故事
      ,還被迪士尼拍成了動畫電影。對這個故事
      盤點歷史上被親兒子殺掉的五位皇帝
      ,背后有何原因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鮮卑族,南北朝時北魏的開國皇帝,拓跋珪曾經(jīng)看上了一個女人
      ,叫賀夫人
      ,這個賀夫人是拓跋珪母親的妹妹,也就是拓跋珪的姨母
      ,拓跋珪和這位姨母生下了一個兒子叫拓跋紹
      蘇烈為什么會被人誤會唐高宗都替他平反
      蘇烈為什么會被人誤會唐高宗都替他平反你真的了解蘇烈嗎?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nèi)容
      。中華璀璨的文明中,有無數(shù)鐵血將士保家衛(wèi)國
      古代沒有手紙的時候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
      古代沒有手紙的時候,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中國是最早發(fā)明紙的國家
      ,早在東漢末年造紙術被改進之后
      ,紙變成為了人們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物件。但是在古時候的紙是非常貴的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png" alt="古代沒有手紙的時候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 onerror="nofind(this)" >
      唐朝大貪官元載死前說了什么一句話道盡了千百年來的人性!
      唐朝大貪官元載死前說了什么?一句話道盡了千百年來的人性!今天給大家?guī)砹讼嚓P內(nèi)容
      ,和大家一起分享
      。有一句話叫:“唐之元載,宋之蔡京
      ,明之嚴嵩
      ,清之和珅”,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說唐代元載 !.png" alt="唐朝大貪官元載死前說了什么一句話道盡了千百年來的人性
      !" onerror="nofind(this)" >
      秦始皇屬意扶蘇
      ,為何遲遲不立扶蘇為太子
      秦始皇屬意扶蘇,為何遲遲不立扶蘇為太子秦始皇屬意扶蘇
      ,為何遲遲不立扶蘇為太子?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獯?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秦朝的滅亡,可以說不僅是趙高的作為 ,為何遲遲不立扶蘇為太子.png" alt="秦始皇屬意扶蘇
      ,為何遲遲不立扶蘇為太子" onerror="nofind(this)" >
      年羹堯為什么被雍正下令自殺年羹堯犯了雍正哪些禁忌
      年羹堯為什么被雍正下令自殺?下面小編為大家?guī)碓敿毜奈恼陆榻B。年羹堯(1679-1726)是清代康熙
      、雍正年間之人
      ,進士出身,官升至四川總督
      、川陜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