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桓公(?-公元前651年)
公元前682年
宋桓公在位時期,多次參加諸侯盟會
,曾出兵援救鄭國、邢國,安定周王室。公元前651年,宋桓公去世,太子茲甫繼位,是為宋襄公。宋桓公
,子姓,宋氏,名御說,是宋莊公之子,宋閔公(宋后愍公)之弟,繼位前稱公子御說宋閔公九年(魯莊公十一年
宋閔公十年(魯莊公十二年,公元前682年
,《史記》誤作宋閔公十一年)八月甲午日,南宮長萬在蒙澤殺害宋閔公。之后,南宮長萬殺害大夫仇牧和太宰華督,改立公子游為國君,史稱宋前廢公。宋國幾位公子都逃到蕭邑,而公子御說逃到亳邑。南宮長萬之弟南宮牛和猛獲率軍包圍亳邑。同年十月,蕭邑大夫蕭叔大心和宋戴公、宋武公、宋宣公、宋穆公、宋莊公的族人借調曹國的軍隊付伐南宮牛和猛獲。在陣前殺死南宮牛,在宋國都城殺死宋前廢公,改立公子御說為國君,是為宋桓公。猛獲逃到衛(wèi)國。南宮長萬逃到陳國 ,南宮長萬自己駕車拉著他母親,一天就到達陳國。宋國人到衛(wèi)國請求歸還猛獲
。衛(wèi)國人想不給他們。石祁子說:"不行。普天下的邪惡都是一樣可惡的,在宋國作惡而在我國受到保護宋桓公元年(魯莊公十三年
,公元前681年)春天,宋桓公和魯、齊、陳、蔡、邾各國國君在北杏會見,是為平定宋國的動亂。同年冬天,宋桓公和齊國國君齊桓公在柯地結盟 ,開始和齊國講和。宋桓公后來違背北杏的盟約。宋桓公二年(魯莊公十四年,公元前680年)春天
,因宋桓公違背北杏盟約,于是齊國聯(lián)合陳國宋桓公三年(魯莊公十五年,公元前679年)春天,宋桓公與齊桓公
宋桓公四年(魯莊公十六年
宋桓公十四年(魯莊公二十六年
宋桓公十五年(魯莊公二十七年,公元前667年)
宋桓公十六年(魯莊公二十八年,公元前666年)
宋桓公二十年(魯莊公三十二年,公元前662年)
宋桓公二十三年(魯僖公元年
宋桓公二十四年(魯僖公二年
宋桓公二十五年(魯僖公三年
宋桓公二十六年(魯僖公四年,公元前656年)正月
,齊桓公率領宋桓公與魯僖公宋桓公二十七年(魯僖公五年
宋桓公二十八年(魯僖公六年
,公元前654年)夏天,宋桓公、齊桓公等諸侯因鄭國逃避首止盟會的緣故,聯(lián)合率軍包圍鄭國的新密。同年,楚成王出兵包圍許國來救援鄭國。諸侯出兵救援許國 ,楚軍于是回國。宋桓公二十九年(魯僖公七年
,公元前653年)七月,宋桓公與魯、齊等國在寧母結盟 ,策劃進攻鄭國。宋桓公三十年(魯僖公八年
,公元前652年)正月,宋桓公和周王室的使者、魯僖公宋桓公三十一年(魯僖公九年,公元前651年)三月丁丑日
,宋桓公病逝 ,太子茲甫即位,是為宋襄公。(一)宋襄公和庶兄目夷
。
春秋時期,禮崩樂壞
,而周王室維持的禮,早已無法維持統(tǒng)治,只能在名義上享有?天子?的稱號,到了齊桓公稱霸之后
不過,春秋時期宋桓公統(tǒng)治下的宋國
主動讓位的是茲甫
,而固辭不受的是目夷,茲甫也就是后來的宋襄公,是宋桓公的嫡長子,也是宋國君位的合法繼承人,但他并不是宋桓公的真正長子,因為他還有一個庶兄,也就是目夷。
宋襄公
公元前652年
,宋桓公病重,按照當時維持統(tǒng)治的宗法制,茲甫是合法的繼承人,但是他卻拒絕了宋桓公交給他的君位,因為他認為庶兄目夷
宋桓公就把茲甫的想法說給了目夷聽,按理來說
最后,目夷實在受不了了弟弟的退讓
(二)宋襄公積極履行諾言
宋襄公繼位之后,立即就把自己的哥哥目夷召了回來
在宋桓公還未下葬之際
宋襄公
宋襄公自然是滿口答應
宋襄公見到公子昭,想起了齊桓公的委托
(三)宋襄公的爭霸之路
齊桓公死后
盡管如此
影視中的宋襄公
齊孝公繼位之后,對于宋襄公很是感激
不過宋襄公一點也不在意
(四)宋襄公的仁義之戰(zhàn)。
楚國囚禁了宋襄公之后
,就想攻取宋國,可是天下諸侯,自然不會放任楚國吃掉宋國,于是在魯僖公的調解下,宋襄公被放回了宋國。
宋襄公回國之后
,自然還是以霸主自居,當他聽聞鄭國支持楚國當霸主,于是起兵攻打鄭國,鄭國不敵,向楚國求救,楚國看著自己的忠實小弟被欺負,自然不會放任不管
宋襄公的仁義之戰(zhàn)
宋襄公聽聞楚國來救鄭國,怕國內有閃失
但是宋襄公拒絕了目夷提出的這一建議
直到楚軍渡完河
,并且列好了陣勢,宋襄公才下令進軍,可是弱小的宋國又怎會是楚國的對手,結果宋軍大敗,宋襄公也在這場戰(zhàn)役中受傷,于次年郁郁離世。宋茲甫(
?-前637年),子姓宋氏,春秋時期宋國第20位國君。春秋五霸之一,宋桓公嫡子,宋成公之父。宋閔公(?―公元前682年),亦稱宋后愍公
,子姓,宋氏,名捷,宋莊公之子,春秋時期宋國第十七任國君,公元前691年-公元前682年在位。公元前692年
,宋莊公去世,宋閔公即位。公元前689年,聯(lián)合魯、齊、陳、蔡四國攻打衛(wèi)國。公元前684年,宋、魯兩國交戰(zhàn),魯軍在乘丘大敗宋軍,史稱乘丘之戰(zhàn)。公元前683年,宋閔公因南宮長萬與其爭奪獵物而惱怒,于是辱罵南宮長萬,南宮長萬便怨恨宋閔公
宋閔公,又稱宋后愍公
宋閔公元年(魯莊公三年
宋閔公三年(魯莊公五年,公元前689年)冬天
,宋閔公聯(lián)合魯國、齊國、陳國、蔡國一同攻打衛(wèi)國。宋閔公八年(魯莊公十年,公元前684年
,《史記》誤作宋閔公十年)正月,魯國在長勺之戰(zhàn)中擊敗齊國。同年二月,魯國侵犯宋國。三月,宋國人遷居宿邑。六月,宋國和齊國因都遭魯國擊敗
宋閔公九年(魯莊公十一年,公元前683年)夏天
南宮萬力氣極大
為政舉措
公元前689年
人物生平 宋后公在位時與魯國多次交戰(zhàn),宋國大夫南宮萬(南宮長萬)一敗再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