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kwqog"></sup>
<strike id="kwqog"></strike>
<kbd id="kwqog"></kbd>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ul id="kwqog"><pre id="kwqog"></pre></ul>
  •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
  • 登錄
    首頁 >> 諸子百家 >> 歷史探究

    清惠端親王愛新覺羅·綿愉,愛新覺羅·颙琰的皇五子

    眾妙之門 2023-07-01 09:51:31

    愛新覺羅·綿愉(1814年-1864年)

    ,清朝皇族、大臣
    。清朝嘉慶帝第五子
    ,道光帝之弟。母為恭順皇貴妃鈕祜祿氏
    ,鈕祜祿氏時為如妃
    。有同母姐皇八女和皇九女慧愍固倫公主,兩姐皆早夭
    。被封為惠親王
    ,著有文集為《愛日齋集》。

    同治三年(1864年)十二月十二

    ,綿愉病死
    ,謚號端,有奕詳
    、奕詢等子六人

    嘉慶二十五年七月,宣宗道光帝即位

    ,愛新覺羅·綿愉被封為惠郡王
    ,在內(nèi)廷行走,上書房讀書
    。故事
    ,親、郡王未及歲
    ,食半俸
    。道光九年,命食全俸
    。十九年
    ,進(jìn)親王。文宗咸豐帝即位
    ,諭:“惠親王為朕叔父
    ,內(nèi)廷召對及宴賚賞賜宜免叩拜,章奏免書名

    咸豐三年

    ,賜御用龍褂。

    太平天國軍隊北伐至北京近郊

    ,被任命為奉命大將軍
    ,頒銳捷刀,統(tǒng)領(lǐng)健銳、火器
    、前鋒
    、護(hù)軍、巡捕諸營
    ,及察哈爾兵
    ,哲里木、卓索圖
    、昭烏達(dá)東三盟蒙古兵
    ,與科爾沁郡王僧格林沁督辦防剿。僧格林沁出駐涿州
    ,綿愉留守京師
    。九月,會奏頒行銀錢鈔法
    。此時太平軍已至深州
    ,請發(fā)哲里木盟馬隊一千及熱河、古北口兵各五百赴涿州助防
    。復(fù)奏請發(fā)蒙古兵三千
    ,以德勒克色楞為將,督兵進(jìn)擊

    四年正月

    ,命朝會大典外悉免叩拜。尋與恭親王奕訢
    、定郡王載銓疏請鑄鐵錢為大錢輔
    ,咸豐帝令王詳議以行。五年四月
    ,北路肅清
    ,行凱撤禮,交出奉命大將軍印
    。十二月
    ,以鑄鐵錢有效,下宗人府議敘
    。八年五月
    ,以奏保耆英,罷中正殿
    、雍和宮諸職任
    。九年,罷鐵錢局

    咸豐十年七月

    ,英國和法國兵至天津
    ,命至通州與僧格林沁辦防,并諭綿愉及怡親王載垣
    、鄭親王端華
    、尚書肅順、軍機(jī)大臣等籌商交涉

    同治二年

    ,穆宗典學(xué),太后以綿愉行輩最尊
    ,品行端正
    ,命在弘德殿專司督責(zé),并令其子奕詳
    、奕詢伴讀。三年十二月
    ,薨
    ,同治帝親臨奠,賜銀五千治喪
    ,謚曰端
    ,稱惠端親王。

    子六

    ,有爵者三:奕詳
    、奕詢、奕謨

    奕詳(1849年3月15日-1886年2月13日)

    ,惠端親王綿愉第五子,母瓜爾佳氏
    ,其父為瓜爾佳·桂良
    ,惠親王系第二代。他在道光二十九年二月(1849年)出生
    ,咸豐十年正月(1860年)受封不入八分輔國公
    ,同治三年七月(1864年)進(jìn)封奉恩鎮(zhèn)國公,同年十二月接替父親成為惠親王第二代
    ,但因為惠親王并非世襲罔替的爵位
    ,因此他的封爵只是郡王。光緒十二年正月(1886年)
    ,他去世
    ,虛齡三十八歲,由長子愛新覺羅·載潤襲封惠親王系第三代
    ,不過需遞降為貝勒

    奕詢

    ,綿愉第四子。初封不入八分輔國公
    ,進(jìn)封鎮(zhèn)國公
    。卒,無子
    ,以愉恪郡王允潖五世孫載澤為后
    ,襲輔國公,進(jìn)鎮(zhèn)國公
    ,加貝子銜
    。光緒末,授度支部尚書

    奕謨

    ,清宗室,愛新覺羅氏
    ,滿洲右翼鑲藍(lán)旗近支第一族
    。清仁宗嘉慶帝第五子惠端親王綿愉第六子。初封不入八分鎮(zhèn)國公
    ,再進(jìn)封貝子
    ,加貝勒銜。卒
    ,無子
    。光緒二十年以奕詳次子載濟(jì)為后。載濟(jì)卒
    ,無子
    。光緒二十三年以醇賢親王奕譞子載濤為后,襲鎮(zhèn)國公
    ,后歸宗
    。后以愉恪郡王允禑五世孫載光子溥佶為嗣孫,襲鎮(zhèn)國公
    。曾孫毓崧
    ,民國十六年襲輔國公。

    惠親王世系

    綿愉 仁宗第五子

    。嘉慶二十五年
    ,封惠郡王。道光十九年
    ,晉惠親王
    。同治三年,薨
    。謚曰端

    奕詳 綿愉第五子

    。咸豐十年,封不入八分輔國公
    。同治三年
    ,晉鎮(zhèn)國公。尋襲惠郡王
    。十一年
    ,加親王銜。光緒十二年
    ,薨
    。謚曰敬。

    載潤(1887年—1963年)

    ,字寄云
    。滿族,北京人
    。1878年(清光緒四年)生于皇室家族
    。1886年承襲清代貝勒爵;1895年派在御前行走;1902年至1908年守護(hù)西陵;1909年(宣統(tǒng)元年)總司稽查守衛(wèi)事宜。同年冬補(bǔ)授正黃旗漢軍都統(tǒng)
    ,12月管理陸軍貴胄學(xué)堂;1910年被選為資政院議員
    。民國成立后
    ,根據(jù)當(dāng)時“優(yōu)待條件”清室內(nèi)廷仍然存在
    ,故自1912年至1922年間,仍在清室繼續(xù)任職
    。1922年12月民國政府特任為將軍府恭威將軍
    。段祺瑞執(zhí)政時,裁撤將軍府
    ,任職隨之撤消
    。后嘗以作舊詩、讀歷史及書法自娛
    ,對歷史及舊詩較有心得
    。1957年被聘為北京市文史研究館館員。1963年7月6日在北京逝世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6337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

    ,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guān)文章
    拓跋浚僅活了26歲皇后李未央被賜死(歷史上《錦繡未央》中的李未央是誰)
    七十二賢之閔損簡介閔損是個什么樣的人,
    唐朝大貪官元載死前說了什么一句話道盡了千百年來的人性
    唐朝大貪官元載死前說了什么?一句話道盡了千百年來的人性!今天給大家?guī)砹讼嚓P(guān)內(nèi)容
    ,和大家一起分享。有一句話叫:“唐之元載
    ,宋之蔡京
    ,明之嚴(yán)嵩
    ,清之和珅”
    秦始皇屬意扶蘇
    ,為何遲遲不立扶蘇為太子
    秦始皇屬意扶蘇,為何遲遲不立扶蘇為太子秦始皇屬意扶蘇
    ,為何遲遲不立扶蘇為太子?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xì)解答
    。秦朝的滅亡,可以說不僅是趙高的作為
    年羹堯為什么被雍正下令自殺年羹堯犯了雍正哪些禁忌
    年羹堯為什么被雍正下令自殺?下面小編為大家?guī)碓敿?xì)的文章介紹
    。年羹堯(1679-1726)是清代康熙、雍正年間之人
    ,進(jìn)士出身
    ,官升至四川總督、川陜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