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休之(?—417年)
桓玄將行篡逆
人物生平
弭亂受封
司馬休之是譙敬王、鎮(zhèn)北將軍
隆安二年(398年),司馬道子采納司馬尚之樹外藩以作屏衛(wèi)建議
王恭懷疑殷仲堪延期不出兵
隆安三年(399)
歷陽兵敗
元興元年(402)正月
借兵后秦
兵敗山陽
司馬休之
、高雅之、劉敬宣等一起前往洛陽,往來長安落難南燕
北魏殺崔逞,陳留南變卦
隆安二年(北魏天興初年
將軍袁虔之
、劉壽、高長慶、郭恭等聽說司馬休之要攻桓玄,都前往效命,失敗后,數十人準備一起投奔北魏,道武帝聽說司馬休之等人要來來投奔,心中大喜。至陳留南邊一帶,司馬休之聽說了北方名士崔逞被誅殺之事,心中不免擔心猶豫起來。大家商議之后,于是劉軌、司馬休之、劉敬宣一撥人奔南燕;袁虔之、劉壽、高長慶、郭恭一撥人奔后秦。之后道武帝責怪司馬休之不來司馬休之投奔南燕的詳細經過:桓玄將篡→后秦質子→關東募兵→彭城聚故→屯據山陽→擊孫無終兵敗→欲投北魏→魏殺崔逞,士人心寒→陳留南變卦→東走南燕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密謀殺德
,逃離南燕元興三年(404),劉敬宣
、高雅之勾結青州大姓及鮮卑豪帥,準備謀殺南燕主慕容備德,推司馬休之為主。備德以劉軌為司空,很寵信他。高雅之想邀劉軌一起作亂,劉敬宣曰:“劉公衰老,有安齊之志,不可告也?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不久
,刺殺密謀泄露,劉敬宣等往南逃,南燕人收監(jiān)了司空劉軌,將其殺害返回晉廷
同年
義熙八年(412)
義熙十年(414)
義熙十一年(415)正月,劉裕收捕了司馬休之在京城建康的次子司馬文寶及兄子司馬文祖
二月
出奔后秦
太尉劉裕使參軍檀道濟、朱超石將步騎出襄陽
當時雍州刺史魯宗之聽說劉裕發(fā)兵攻荊州
另外
,后秦姚成王及司馬國璠也帶援兵趕到了南陽,北魏長孫嵩則到河東,但聽說司馬休之等江陵失守、敗給了劉裕軍,也只得各自撤兵返回了。司馬休之到了后秦京城常安(今陜西西安
,后秦諱“萇”改“?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義熙十二年(后秦永和元年,416)八月
,劉裕率軍自建康出發(fā),各路大軍也相繼按預定策劃出動北伐后秦。義熙十三年(417)八月辛丑(初二),晉太尉劉裕抵達潼關,他任命朱超石為河東太守,命他與振武將軍徐猗之去河北與薛帛匯合,共同進攻蒲阪。后秦平原公姚璞與姚和都迎擊晉軍,徐猗之戰(zhàn)敗身亡,朱超石逃回潼關。后秦東平公姚贊(原作)派遣得到魏主青睞的司馬休之和司馬國璠從軹關(zhǐ)出發(fā)前往河內,游說北魏軍出兵襲擾、攻擊劉裕的后方。東平公姚贊得知晉軍迫近長安
,便率軍由定城退往鄭城(今陜西華縣)。劉裕大軍隨之逼近。后秦主姚泓見長安危急,自己尚有數萬軍隊,可以抗擊晉軍。遂令姚丕軍防守渭橋(長安城北),胡翼度軍防守石積(長安城東北),姚贊軍防守霸東(霸水東岸),姚泓自己率軍守衛(wèi)逍遙園(長安城西)。八月二十四日,姚泓率群臣至王鎮(zhèn)惡軍營投降。亡命北魏
劉裕滅后秦
,司馬休之、司馬文思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