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對于胸懷大志的胡林翼來說非常蹉跎。于是
,家人和周圍的朋友花了一萬五千兩白銀
,為他捐了一個四品知府。按照清朝的慣例
,捐了官之后
,可以自己挑選某個地方的后補官員。當時胡林翼挑了一個很多人都不愿去的地方
,貴州
。當時的貴州情況非常復(fù)雜,土地貧瘠
,少數(shù)民族眾多
,文化落后,可胡林翼卻偏偏看上了這一點
。
胡林翼
咸豐三年
,太平軍回征湖北,當時的湖廣總督吳文镕覺得周邊沒有可用之才
,他就想到了貴州的胡林翼
,于是向朝廷薦舉,要把胡林翼從貴州調(diào)到湖北幫他阻擊太平軍
。胡林翼接到旨意后
,迅速從貴州把所訓(xùn)練的六百多名黔勇一同帶到了湖北,開創(chuàng)了一番令他難以想象的事業(yè)
。胡林翼加入湘軍后
,捷報頻傳
,先是與太平軍打了一場硬仗,收復(fù)了軍事重鎮(zhèn)武昌
,之后又與曾國藩聯(lián)手干了一件被史學(xué)界稱為“曾胡聯(lián)手圖皖”的大事
。
安慶城
安慶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地處長江的咽喉部位
,有“萬里長江此封喉
,吳楚分疆第一州”之美稱,所以自古以來
,安慶一直是兵家的必爭之地
。太平天國攻克安慶后,建立了以陳玉成為首的根據(jù)地
,并把它視為軍事上包圍天京安全的前哨
,以及向長江中游地區(qū)發(fā)展的后盾。他們派出重兵駐守安慶
,時間長達八年之久
。
胡林翼的湖北作為湘軍的大后勤,而太平軍在南京長江口上
,中間隔著安徽
,安徽安慶是陳玉成的根據(jù)地,所以
,如果不拿下安徽
,湘軍就很難順勢東下攻陷太平天國的首都天京。胡林翼和曾國藩對于“圖皖”此事進行過長時期的商議
,商議結(jié)果就是要拿下安徽和安慶
,而要想拿下安徽就必須先攻下安慶。由于安慶城易守難攻
,所以曾國藩和胡林翼決定“圍城打援”
,他命令自己的弟弟曾國荃帶兵前去圍安慶城,湘軍悍將多隆阿去打援
。
因此
,當時被圍城后的太平軍過得是異常艱難。起初
,曾國藩認為
,安慶被圍之后城里肯定會斷糧,但安慶城里的太平軍卻個個身體依然健壯
,之后才得知是外國人通過秘密渠道
,把糧食送進了城里。于是
,曾國藩通過各國總理事務(wù)衙門向各國發(fā)函
,禁止各國偷運糧食進安慶城
。因此,安慶城里不僅老百姓沒有糧食吃
,守城的兩萬太平軍也斷了糧
。據(jù)說,當時曾國藩為了招降陳玉成
,安排陳玉成與他被困在安慶城里的老母親見面
,當時陳玉成白衣白袍白馬,帶了十六個隨從就直接到安慶城里見了老母親
。
當時他的老母親餓得連話都難以說出口
,見到陳玉成后,揮了揮手
,示意讓他走。結(jié)果陳玉成黯然地離開了安慶城
。據(jù)說當時城里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人吃人的現(xiàn)象
,安慶城簡直就是一座人間地獄。士兵們餓得沒力氣
,手只能用繩子綁在槍炮上
,以致不離開戰(zhàn)斗崗位。在此種情況下
,曾國荃在城下埋了炸藥
,把安慶城墻炸開,當成千上萬的湘軍沖進城時
,眼前的一幕讓他們徹底驚呆了
。安慶城的太平軍將士已經(jīng)餓得連站都站不穩(wěn)了,已經(jīng)完全喪失了戰(zhàn)斗力
。
在湘軍響徹全城的喊殺當中
,包括太平軍主將葉蕓來在內(nèi),一萬六名太平軍將士被湘軍殺得一干二凈
。但在屠殺當中
,安慶城守城重將張朝爵卻逃跑了。當湘軍進入城里之后
,城里所有人都餓得跑不動了
,到了張朝爵家里,發(fā)現(xiàn)他家屋頂上還存著糧食
,可見此人在全城面臨饑荒之時
,他還有糧食可吃。因此
,“安慶會戰(zhàn)”也就以這樣極端慘烈的狀況被載入了史冊
。
書評《曾國蕃》
一
、 讀書摘要
? 曾國藩,一個資質(zhì)非常平庸的人
,通過堅持不懈的個人努力
,完成了脫胎換骨、超凡入圣的變化
,達到了立功
、立德、立言三不孝的境界
,這個過程對我們普通人的成長非常富有啟發(fā)意義
。于此同時,我們還可以從曾國藩的故事出發(fā)
,更深的了解中國傳統(tǒng)思想史
,了解晚清政治史和社會史,豐富自己的歷史文化知識
。
二
、 金句/語錄
1 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
。
2 人的一生
,就如同一個果子成熟的過程:不能著急,也不可懈怠
。人的努力與天的栽培
,會讓一棵樹靜靜長高,也會讓一個人慢慢成熟:“勿忘勿助
,看平地長得萬丈高
。”
3 是人必立功名于天下
,然當以節(jié)義死
。
4 藏拙示仁/藏拙示孝
5 木秀于林,風必摧之
,鋒芒畢露
,人必非之。
6 好漢打破牙和血吞
。
7 豎起骨頭
,竭力撐持。
8 天下事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多
。
9 軍中閱歷有年
,益知天下事當于大處著眼。
10 致人而不致于人。
11 天下無易境
,天下無難境
;終身有樂處,終身有憂處
。
12 富貴功名皆人世浮榮
,惟胸次浩大才是真正受用。
13 已欲立而立人
,已欲達而達人
。
14 于古,則多看書籍
;學(xué)于今
,則多覓榜樣。
15 為天地立心
,為生民立命
。
三、思考
昨日讀完本書
,遲遲不敢寫書評
。因為真的不知道該怎么描述這位“鉆之彌堅、仰之彌高”的大人物
,思考了一天,我想結(jié)合曾國藩的故事
,談?wù)勅绾蚊鎸Ω鞣N挫折
,以及如何加強自我管理更加從容的面對生活與人生。
1 曾國藩如何面對七次科舉之痛
?
曾國藩第六次不僅落榜
,還被學(xué)臺“懸牌批責”,這次對曾公刺激極大
,他坐在書房里反思這么多年讀書考試的經(jīng)歷
,要找出自己失敗的原因。第一是確實天分不足
,其次是父親教學(xué)方法的問題
。同時他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主要問題是寫東西過于拘謹,過于注重局部打磨
,缺乏大局的貫通和整體的氣勢
。接下來曾公知道在文章的大局觀和整體氣勢上下功夫。
? 由此
,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曾公逆商感人
,善于反思,能抓住主要矛盾,集中進行突破
,終于在第七次成功上榜
。看到這里
,我不僅反思自己學(xué)習葡語
,斷斷續(xù)續(xù)學(xué)了很久,卻始終達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既有外部原因
,但是內(nèi)因是最重要的。和曾公一樣
,我天資不是很好
,只能勤奮來湊。其次
,學(xué)習方法不對
。學(xué)習資料選擇不準,主要矛盾抓的不準
。所以在積極和優(yōu)秀的朋友溝通的基礎(chǔ)上
,結(jié)合自己的喜好與特長,重新選擇了新的教材
,并采用每天聽力+朗讀+錄音+自我糾正+測驗的方法來學(xué)習
,經(jīng)過一個月的訓(xùn)練,進步迅速
。與此同時
,這又極大的激發(fā)了我學(xué)習的熱情與動力,爭取早日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
。
2 曾國藩如何面對長沙之辱
?
? 長沙之辱是曾國藩出生以來第一次遭遇真正的挫折。進秀才的艱難
,畫稿遭人嘲笑的尷尬
,比起這次挫折起來,完全不在同一個檔次
。堂堂“副部級”官員
,差點讓鬧事的兵痞殺了,還沒處講理
。這種難看在整個大清朝的歷史上也不多見
。我們可以想象曾國藩如何心血上沖,夜不能寐
。
? 曾國藩第一反應(yīng)是向皇上控告
,但是細想一下
,這種方法行不通。他能扳倒湖南全省官員嗎
?如果做不到
,那么以后豈不是更寸步難行? 經(jīng)過幾夜不眠的反思
,曾國藩做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決定“好漢打脫牙和血吞”
。不爭一日之短長,日后打幾個勝仗自分高下
。
? 日常生活中
,我們難免遇到與人沖突的時候,不要一時沖動與人爭執(zhí)輸贏
,把委屈再往肚子里塞一塞
,冷靜下來再思考如何應(yīng)對,化解矛盾
。萬事以和為貴
,伸手不打笑臉人,一個成熟的人控制了情緒
,也就控制了人生
。
3. 如何面對自卑與焦慮、郁悶與艱難
?
? 曾國藩以前非常自卑
,科舉的成功讓他找到了自信。但是來到北京翰林院
,結(jié)交了許多氣質(zhì)風度完全不同的人
,和他們相比,曾國藩發(fā)現(xiàn)自己身上有很多嚴重的缺陷
。一口難懂的湘鄉(xiāng)土話,長得土頭土腦
,穿得土里土氣
,而且因為是應(yīng)試教育,他確實沒有讀過多少書
。這種存在與起跑線上的差距注定給他的心里帶來了很大的沖擊
,如何洗刷自身的鄙俗之氣,曾國藩開始焦慮
。
? 他總結(jié)自己的缺點
;靜不下來,生活不規(guī)律
;為人傲慢
,修養(yǎng)不好;“虛偽”不懂裝懂,好色(喜歡看美女)
。
? a) 為了改變自己
,曾國藩開始如饑似渴的讀書,認真研究理學(xué)經(jīng)典
。并且通過讀書與交友
,曾國藩的視野和見識與以前大不相同。三十歲這一年
,在曾國藩的生命史上
,非常重要。他決定要脫胎換骨
,重新做人
,立下了學(xué)做“圣人”之志。
b) 脫胎換骨的開始就是寫日記
,這是入圣之基
。雖然寫日記也有過不能堅持,記流水賬等毛病
,定下的計劃不能堅持
,但是在唐鑒的幫助下,曾國藩學(xué)會了如何去寫日記
。記日記最重要的目的是反省自己
,無論任何情況,都不能打破每天記日記的習慣
。此外
,曾國藩還將日記分享給朋友看,因為事必有所激有所逼才能有成
。通過他人的監(jiān)督
,曾國藩不斷的完善自己,并將這樣的好習慣堅持了一生
。
c) 自我管理的十二條軍規(guī)
(1)敬
。整齊嚴肅,無時不慎
。無事時心在腔子里
,應(yīng)事時專一不雜。清明在躬
,如日之升
。
(2)靜坐。每日不拘何時
,靜坐四刻
,體驗來復(fù)之仁心
。正位凝命,如鼎之鎮(zhèn)
。
(3)早起
。黎明即起,醒后勿沾戀
。
(4)讀書不二
。一書未完,不看他書
。東翻西閱
,徒徇外為人。
(5)讀史
。丙申年購《廿三史》
,大人曰:“爾借錢買書,吾不惜極力為爾彌縫
,爾能圈點一遍
,則不負我矣?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彼煤竺咳杖c十葉
,間斷不孝。
(6)謹言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炭塘粜模谝还し?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
(7)養(yǎng)氣
。氣藏丹田,無不可對人言之事
。
(8)保身
。十月二十二日奉大人手諭曰:“節(jié)勞,節(jié)欲
,節(jié)飲食
。”時時當作養(yǎng)病
。
(9)日知所亡。每日讀書記錄心得語
,有求深意是徇人
。
(10)月無忘所能。每月作詩文數(shù)首
,以驗積理之多寡
,養(yǎng)氣之盛否
。不可一味耽著,最易溺心喪志
。
(11)作字
。飯后作字半小時。凡筆墨應(yīng)酬
,當作自己功課
。凡事不留待明日,愈積愈難清
。
(12)夜不出門
。曠功疲神,切戒切戒
。
曾國藩通過不斷的自我管理與自我完善
,克服了自卑焦慮,郁悶與艱難的情緒
,書中汲取的知識成為他進階道路上的指明燈
。
4 曾國藩如何面對九江大敗
?
? 九江位于長江與鄱陽湖之交
,是長江中游的重要城市,戰(zhàn)略位置非常關(guān)鍵
。曾公在屢次大勝之后
,不免洋洋得意,以為勝卷在握
。殊不知湘軍雖然節(jié)節(jié)勝利
,由于長驅(qū)直進,其實兵力已疲
。太平軍利用湘軍水師急于求戰(zhàn)的心理
,用小船襲擾的方式,把湘軍惹得火起
。并將120多條船死死的封鎖在湖內(nèi)
,造成百余“輕捷之船”,兩千“精健之卒”陷于鄱陽湖內(nèi)
,這樣戰(zhàn)爭的主動權(quán)隨之轉(zhuǎn)移到太平軍的手中
。在突襲中,曾國藩的坐船也被俘獲
,想想自己花費數(shù)年心血慘淡經(jīng)營起來的水師竟然遭如此下場
,羞憤難當,在太平軍逼近的關(guān)鍵時刻投水自殺
,幸被獲救
。
? 與此同時
,胡林翼臨危受命湖北巡撫,需要盡快拿下武漢
,才能在武漢立足
。因此胡林翼向曾國藩求援兵,要求湘軍最好的戰(zhàn)將羅澤南出征
。此時的曾國藩正泥冰九江城下
,進退不得。不放羅澤南
,武漢一時難以拿下來
;放走羅澤南,曾國藩自身安危難保
。
? 在一番猶豫之后
,曾國藩以天下大局為重,自己安危次之
,同意派出羅澤南
,并從塔齊布軍中抽調(diào)人員,以增強實力
。由此可見
,曾國藩在關(guān)鍵時刻之顧全大局的胸懷實為普通人之所不及。
? 在現(xiàn)實生活中能有幾人置自身安危而不顧
,以家庭
、公司、社會責任為重
,這種顧全大局的品質(zhì)在今天都是難能可貴的
!
5 如何面對咸豐七年危機?
曾國藩痛苦萬分之時
,卻接到父親去世的訃告
。這個噩耗倒成了擺脫困境的天賜良機。但是當假期將滿
,他不想再過客位虛懸的日子
,遂奏請在家守三年之制。但是咸豐皇帝當然不會批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