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古代戰(zhàn)爭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
有網(wǎng)友問:古代士兵出征前將軍訓話
但是這種事情也分2種,一種是地方發(fā)生事情
,武將要上報總督,巡撫,總督巡撫再上報而且抽調部隊
具體抽調人數(shù)
而且,所有部隊都是分開行軍的
,因為古代后勤,道路等等,無法支持大部隊前進。因此,綠營兵都是以1000-2000人為單位,分頭行軍,一般山區(qū)是100名士兵,分配80名民夫,平原地區(qū)是100名士兵分配50匹馬。其實
,整個部隊抵達戰(zhàn)區(qū),也不會集中在一起開會的。那怕是江南江北大營維持士氣
最后到了戰(zhàn)場上
第3點
自古就有"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
中國有一個詞語叫做一鼓作氣
古人非常的聰明
還有就是一些將軍或者領頭人在城樓上喊話
一個人的聲音也許很小,但一群人就不一樣了
畢竟在出征之前
看到這里
幾萬人是一個什么概念
?建軍九十周年,朱日和閱兵,一萬多人,就是圖中的這個規(guī)模。
在這種場景下喊話
,如果沒有大功率擴音器,站的稍微遠點就聽不清了。冷兵器時代那種條件,恐怕一場動員做完,幾個主將的嗓子全都喊啞了。古代作戰(zhàn),殺聲震天
,沒那個條件去喊話,主要的通訊方式是旗語,根據(jù)旗幟的動作來決定下一步的動作
明清時期
最重要的一點,有沒有全員喊話的必要性,我認為沒有
。古代信息相當閉塞,沒有現(xiàn)在這么發(fā)達,士兵與將領之間的見識程度相差天壤之別?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有好幾種辦法,但是唯一用的比較普遍的就是將軍在上面講話,士兵在底下鴉雀無聲,他們不可以講話
古代的科技并沒有那么發(fā)達,但是在古代的時候他們的紀律是非常嚴明的
還有一種就是士兵并不能聽得到臺子上將軍在講些什么話
其實在古代作戰(zhàn)的時候,將軍對士兵的訓話聽不聽得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作戰(zhàn)時的那種氣勢以及將軍帶給士兵的那種勇氣。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6617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
上一篇:
,太過情深至今廣為傳誦" rel="prev">
蘇軾為歌女填詞
,背后有何原因.png" alt="盤點歷史上被親兒子殺掉的五位皇帝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png" alt="古代沒有手紙的時候,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 onerror="nofind(this)" >
!.png" alt="唐朝大貪官元載死前說了什么一句話道盡了千百年來的人性!" onerror="nofind(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