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劉備的野心有多大
,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快來看看吧!三國時期的曹操
而反觀劉備呢
劉備有4個兒子,分別叫劉封
我們將劉備4個兒子的名字后一個字連起來的話,就是“封禪永理”
但這種寓意
等到曹丕篡漢稱帝,建立魏國之后
劉備示弱 01青梅煮酒,劉備示弱
劉備來到曹操面前,曹操讓他坐下
02
可惜曹操沒聽 劉備在小說《三國演義》中是正面人物
劉備是漢室皇族的后裔劉備,字玄德
劉勝是漢武帝劉徹異母兄
關于劉勝有多少妻妾,史料沒有記載
劉備胸懷大志
意為生養(yǎng)但不占為己有。不依仗幫助他人而謀取利益
從劉備的取名來看,劉備父母對劉備寄予厚望
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乘坐什么樣的馬車 劉備乃忘恩負義之輩史書對劉備的評價記載有兩種
第一種來自呂布的部下
另外一種評價來自袁紹,《三國志?先主傳》裴松之注引《獻帝春秋》中記載:?劉玄德弘雅有信義?
劉備要想當皇帝
說到劉備是個忘恩負義的人,要從他和呂布的關系說起
公元196年
據說轅門射戟那天
公元198年9月
這時曹操就給呂布送了封信
至于投降
同年十一月
到了十二月
這時呂布登上城樓往下看
丁原是東漢末年諸侯
劉備這樣說
這里可以看出劉備并不忠厚
因為呂布當年奪他徐州
呂布手下的人 劉備并不忠誠,十次跳槽劉備這個人一生中跳槽十次
但是劉備野心大
劉備對族弟背信棄義關于劉備背叛族弟劉璋的原因
那么在《三國志》中是怎么記載劉備背叛劉璋的呢
公元211年,劉璋聽說曹操要討伐張魯
公元212年曹操向南攻打孫權
其實劉備的借兵借口不成立,曹操討伐孫權占不到什么便宜
鄭度向劉璋建議,劉備孤軍在益州
公元213年,諸葛亮帶著張飛和趙云率軍攻打益州 《三國演義》之所以吹捧劉備,無非是因為漢為正統(tǒng) “劉備何如人也”? 操曰: “沛郡小輩, 妄稱 ’皇叔’, 全無信義, 所謂外君子而內小人也” ; 瑁曰: ”劉備先從呂布, 后事曹操, 近投袁紹, 皆不克終, 足見其為人”; 布大罵曰: “是兒最無信者”. 這是劉備的對手曹操, 蔡瑁和呂布對劉備的評價, 當然不足為據. 但稱劉備為三國中最大的奸雄則不為過. 何謂奸雄? 奸雄就是用狡詐手段謀取大權的野心家 《三國演義》就描寫了中國歷史上最動亂的一個時期的歷史正史上真實的劉備到底是怎樣的
個人認為三國之劉備,其人是忠厚其表
在三國的人物中
劉備每逢遇到生人做自我介紹的時候, 都不忘說一句, “我乃漢室宗親”. 要知道, 在那時侯, 人們的頭腦中正統(tǒng)思想還是根深蒂固的. 外姓都可以紛紛割地稱王, 擁兵自重. “漢室宗親” 當然應該得到承認和更多人的支持了. 這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善于自我包裝. 還別說, 這種包裝有時還真管用, 當初劉備在第一次見到張飛的時候, 只這一句就把張飛給鎮(zhèn)得服服帖帖, 張飛一說, 關羽也老老實實跟著干起了革命事業(yè). 后來劉備在進位漢中王和進一步升為蜀漢皇帝時, 這一條果然派上了大用場.
三讓徐州. 徐州的陶謙本想巴結一下曹操, 讓手下保護路過的曹操的家屬, 護送一程, 誰知手下不配合, 半路上殺了曹操的老爹和全家, 你想曹操能就此罷休? 發(fā)誓殺盡徐州所有的百姓. 這時候接手徐州, 曹操豈不遷怒于他? 那不是代人當靶子? 以劉備當時的千把人手, 他絕對不想也不敢和曹操的幾十萬大軍作對. 再說了, 徐州乃四面受敵之地, 對于急于找塊根據地壯大力量的劉備來說, 徐州并不是理想之地. 于是就發(fā)生了陶公祖三讓徐州的故事.
劉備受到呂布的攻擊, 投靠曹操. 劉備胸懷大志, 又怕曹操看出來, 就每天在后園澆水種菜, 以為韜晦之計. 可曹操還是看出了他的 ”胸懷大志, 腹有良謀, 有包藏宇宙之機, 吞吐天地之志”. 有一次同劉備煮酒論英雄, 曹操竟說出天下英雄 ”唯使君與曹耳” 的話來. 以曹操的英雄, 尚不敢居劉備之先, 野心一下被識破, 劉備竟嚇得筷子都脫手掉到了地上, 就在這時, 外面正好響了個炸雷, 好一個劉備, 從容地拾起掉在地上的筷子, 并說: “一震之威, 乃至于此”. 曹操聽了, 一笑了之, 竟再不疑劉備. 詩曰: “勉從虎穴暫趨身, 說破英雄驚殺人. 巧借聞雷來掩飾, 隨機應變信如神”. 發(fā)生了這件事后, 劉備就整天尋機脫身.
曹操擒了呂布, 是用是殺, 還在猶豫. 這時候最著急的是劉備, 劉備深知, 以曹操駕馭手下的本領, 完全可以控制住呂布, 如果二人聯(lián)手, 他的野心也許根本就不可能實現了. 于是就出現了下面精彩的一幕: 呂布被綁縛在地, 趁曹操出去的一會功夫, 呂布向當時曹操的座上客劉備求情, 劉備點頭答應. 一會兒, 曹操回來, 問劉備呂布怎么處理, 是用還是殺? 劉備說: “公不見丁建陽, 董卓之事乎?” 這二人都是呂布先認作干爹而后又親手殺之, 曹操當然知道. 那呂布聽了劉備的回答, 氣得破口大罵: “是兒最無信者”. 而曹操上了一當, 還以為劉備是為他好呢.
劉備和曹操打仗, 趙云在長坂坡于百萬軍中舍命救得阿斗, 血染征袍, 精疲力盡的趙云將正在懷中熟睡的阿斗雙手遞給劉備, 劉備接過阿斗, 卻一下摔在了地上, 并說: “為汝這孺子, 幾損我一員大將”. 趙云一見, 忙跪在了地上, 哭著說: “云雖肝腦涂地, 不能報也”. 劉備為什么要用這種方法來撫慰趙云呢? 實在是沒有辦法, 當時的劉備不像曹操, 他沒權沒勢也沒錢, 除了摔阿斗, 還真想不出什么辦法來對趙云進行感激和獎勵. 其實, 劉備這一著的用意, 就是后來的普通百姓也都瞧出來了, 不是有句歇后語叫做 ”劉備摔孩子 ------買人心” 的嗎?
劉備被曹操擊潰后, 要到荊州依附劉表, 劉表不顧手下將領的極力反對, 接納了劉備.劉備初到劉表處時, 還規(guī)規(guī)矩矩, 小心翼翼, 劉表也一度認為劉備是個至誠君子. 后來有一次劉表請劉備喝酒, 劉備喝得差不多的時候, 失口說出了劉表的碌碌無能, 言外之意, 他要是有劉表的荊州九郡之地, 將會大展雄才. 根本就沒把劉表放在眼里. 劉表聽了, 不僅非常不滿, 而且也開始提防劉備了. 最后只得把劉備派到外地去駐守
正當劉備棲身袁紹處時, 關羽卻在袁紹的對頭曹操處大開殺戒, 殺的不是別人, 正是袁紹以為資本的愛將顏良和文丑. 顏良在戰(zhàn)場上被殺, 敗軍回報說是被一個赤面長須大漢殺的, 這時袁紹的謀士沮授說是劉備的拜把兄弟關羽殺的, 袁紹急喚刀斧手推出玄德斬之, 劉備忙說:”天下同貌者不少, 你怎么知道赤面長須的人就是關某呢?”. 袁紹一聽, 馬上放了劉備, 還責備沮授說: “誤聽汝言, 險殺好人”. 于是袁紹又派大將文丑進攻曹操, 文丑又被關羽斬了, 這一次, 已經弄清了, 殺人者就是關羽. 袁紹又令把劉備推出斬之, 劉備不慌不忙, 又說: “曹操素忌備, 今知備在明公處, 恐備助公, 故特使云長誅殺二將, 知公必怒, 此借公之手以殺劉備也”. 袁紹一聽, 有理. 反而責怪部下幾乎使他受害賢之名. 劉備又說要寫封信給云長讓他來投袁紹, 袁紹聽了, 心里很高興, 說: “吾得云長, 勝顏良文丑十倍也”. 其實劉備此時最想做的就是自己如何從袁紹處脫身, 怎會還把關羽往這里拉呢. 可憐的袁紹.
脫身的技巧. 劉備脫身的技巧就是能看準要害, 一說就準. 劉備胸懷大志, 自然不肯久居人下. 先是曹操, 后是袁紹, 都一一上了他的當. 劉備自從被曹操說破雄心之后, 一直惴惴不安, 尋機脫身. 正好袁術在淮南混不下去了, 想投袁紹, 曹操最怕的就是二袁聯(lián)合, 劉備當然也清楚這一點. 于是, 劉備就對曹操說: “術若投紹, 必從徐州過, 備請一軍就半路截擊, 術可擒矣”. 曹操正愁這件事呢, 一聽馬上同意. 劉備急急忙忙帶軍離開了許都, 關羽和張飛還不明白劉備為什么這么匆忙, 劉備告訴他們, 他現在是籠中鳥, 網中魚, 如何不急? 劉備走后, 曹操聽了謀士的話反應過來, 馬上派人追回劉備, 劉備對派去的人說, 將在外, 君命有所不受, 何況我已和皇帝說過了. 就這樣輕松地逃離了樊籠. 劉備在袁紹處時, 對關羽殺顏良文丑的事算是蒙過去了. 下一步就是如何脫身, 劉備看準袁紹敗于曹操以后, 正想的是天下有誰能和他聯(lián)合抗曹, 于是就對袁紹說: “劉景升鎮(zhèn)守荊襄九郡, 兵精糧足, 宜與相約, 共攻曹操”. 袁紹說派人去過, 但他不同意. 劉備忙說: “此人是備同宗, 備往說之, 必無推阻”. “紹大喜從之”. 就這樣輕易地蒙過袁紹脫身了.
劉備在迎張松的過程中充分顯示他的奸雄性格. 張松何許人也? 乃蜀中劉璋手下一謀士, 是個賣主求榮的主. 卻說那張松看透劉璋的暗懦無能, 決定將西蜀出賣, 他的首選是當時勢力最大的曹操, 可惜張松去的時機不好, 那時曹操剛剛打敗了幾個勁敵, 正在躊躇滿志, 目中無人的時候, 根本沒把張松當回事. 于是乎, 張松的熱臉貼在了曹操的冷屁股上, 偏偏這買主求榮的張松也是個吃軟不吃硬的主, 雙方鬧僵, 曹操要殺張松, 多虧眾謀士相勸才沒有被殺, 弄得張松灰頭土臉地逃回. 故事就發(fā)生在這時, 張松受辱于曹操, 因為出發(fā)前說了大話, 沒法回川交待, 聽說劉備在荊州, 便想取道荊州看看劉備的為人. 剛到郢州界口, 就見劉備派大將趙云帶五百來人的隊伍迎接他來了, 用現在的話說, 就到外省的地界去迎接. 來到荊州界首, 關羽又領人馬來迎接, 上馬前行了三五里, 劉備領著諸葛亮和龐統(tǒng), 親自來迎接 (量一張松在劉備眼里真的那么重要嗎? 意在西川也. 在曹操處劉備豈無細作?). 和曹操一對比, 張松好不感動! 張松在荊州, 一連三天, 全是宴請, 劉備絕口不提川中之事, 張松臨走, 劉備依依不舍, 甚至潸然淚下, 張松終于被感動得不行了, 親口將西川交給了劉備并答應做內應. 事后的局勢發(fā)展證明, 這是劉備后來能夠成功取得西川的重要開端. 這也說明, 劉備早在荊州時, 就已把在西川的 ”宗親” 劉璋視為獵物了. 入川后滿口的 ”宗親” 自然也是欺騙路人的了.
益州的劉璋受到張魯的進攻, 請劉備進川幫助對付張魯, 哪知引狼入室, 劉備比張魯還很, 干脆奪了劉璋的全部基業(yè), 把 ”宗親” 劉璋發(fā)配到荊州. 劉備剛一進川的時候, 左右的謀臣武將們都勸劉備在劉璋迎接他的時候除掉劉璋, 劉備堅決不同意, 說劉璋是他的宗親, 怎么忍心殺劉璋呢. 后來在宴會上龐統(tǒng)等不聽劉備的命令, 硬是想殺掉劉璋, 這下劉備讓龐統(tǒng)等逼極了, 才說了真話: “初到蜀中, 恩信未立; 若行此事, 上天不容, 下民亦怨.” 龐統(tǒng)等這時候才明白, 劉備不是不想殺掉劉璋, 而是時機未到, 殺掉以后也很可能失去人心, 很難站得住腳. 可謂深謀遠慮, 連 ”鳳雛” 龐通也甘拜下風.
劉備當上了蜀漢的皇帝不久, 鎮(zhèn)守荊州的關羽被東吳的呂蒙用計殺害并奪回了荊州. 劉備失去了荊州和關羽, 要起傾國之兵討伐東吳, 以諸葛亮為首的大臣極力勸諫, 都認為兩個小國應該聯(lián)合起來共同對付強大的曹魏. 一生對諸葛亮言聽計從的劉備這一次卻沒有聽諸葛亮的, 蓋因他認為當時以他的力量有能力先滅東吳, 滅了東吳, 自然增加了與曹操抗衡的本錢. 最終還是親自帶領七十五萬大軍征討東吳, 劉備的這一行動, 當然不排除他為關羽報仇的原因, 但另一個更重要的動機是他想先統(tǒng)一南方, 再與曹操抗衡. 否則, 在東吳同意交出所有仇人和交還荊州之后, 他就該收兵了.
袁術的皇帝癮太大, 有了點人馬和地盤, 再加上那塊惹禍的石頭 ------玉璽, 就迫不及待地稱起帝來, 引來天下諸侯群起而攻之, 袁術大敗, 成了過街老鼠. 正在袁術外攻內叛不堪一擊的時候, 劉備這時候趁火打劫, 名利雙收. 劉備打敗了袁術, 趕緊寫表申奏朝廷, 更成了天下仰慕的英雄.
劉備被東吳的陸遜一把火燒得逃回白帝城, 七十萬大軍盡數化為灰燼, 又氣又急又羞, 得了重病, 自知不起, 于是把諸葛亮叫到塌前, 對諸葛亮說: “君才十倍曹丕, 必能安邦定國, 終定大事. 若嗣子可輔, 則輔之; 如其不才, 君可自為成都之主”. 諸葛亮聽了, 當時就把頭磕得流出血來了. 其實, 阿斗可輔不可輔, 劉備自己最清楚, 俗話說, “知子莫如父”, 諸葛亮也清楚. 正因為知其不可輔, 才有了這一番遺囑, 意思是要諸葛亮明知其不可輔也 ”硬要輔”. 完了, 又命令幾個兒子拜諸葛亮為義父. 你想, 經過這一番折騰, 諸葛亮不 ”鞠躬盡瘁, 死而后已” 才怪呢. 劉備死后, 諸葛亮一直扶著那個扶不起來的阿斗, 直到病逝于五丈原.
劉備是不是奸雄啊?劉備和曹操的謀略誰更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