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朝皇后列表:清朝歷代皇帝都有幾位皇后?
一
、努爾哈赤皇后 1.孝慈高皇后(1575年—1603年10月31日):
葉赫那拉·孟古
,生于1575年(明朝萬(wàn)歷三年),葉赫部首領(lǐng)楊吉砮之女
。在1588年10月(萬(wàn)歷十六年九月)
,十四歲時(shí)嫁努爾哈赤。葉赫那拉氏莊敬聰惠
,端莊賢德
。婚后四年生下一子
,即清太宗皇太極
。1603年10月31日(萬(wàn)歷三十一年九月二十七日)病逝,享年二十九歲
,1624年(后金天命九年)遷葬東京陵
,1629年3月7日(天聰三年二月十三日)遷葬福陵。1636年(天聰十年)皇太極稱帝
,尊其母為孝慈皇后
,經(jīng)累朝加謚,最后的謚號(hào)是“孝慈昭憲敬順仁徽懿德慶顯承天輔圣高皇后”
。
2.孝烈武皇后(1589年—1626年9月1日):阿巴亥
烏拉那拉·阿巴亥繼室大福晉
,海西女真烏拉部(今天吉林省吉林市北30公里的烏拉街滿族鄉(xiāng))貝勒滿泰之女。1601年(萬(wàn)歷二十九年)十二歲的阿巴亥在叔父布占泰的親自護(hù)送下到赫?qǐng)D阿拉
,嫁給了比她年長(zhǎng)31歲的努爾哈赤為側(cè)福晉
。兩年之后被冊(cè)為大福晉。1606年(萬(wàn)歷三十四年)生十二子英親王阿濟(jì)格
、1612年生十四子睿忠親王多爾袞,1614年生十五子豫通親王多鐸
。1620年(天命五年)小福晉德因澤告發(fā)阿巴亥
,努爾哈赤以私藏金銀的罪名而將其“離棄”。次年又復(fù)為大福晉
。
1626年9月1日(天命十一年/明天啟六年八月十一日)努爾哈赤病逝于叆雞堡
。八月十二日卯時(shí),四大貝勒宣稱先帝曾有遺言,大福晉從殉
。三十七歲的阿巴亥被逼殉葬
,死時(shí)距努爾哈赤去世不到一天,與努爾哈赤同棺斂葬于福陵
。順治初年
,阿巴亥的次子多爾袞攝政。順治七年
,阿巴亥得到“孝烈恭敏獻(xiàn)哲仁和贊天儷圣武皇后”的謚號(hào)
,牌位入太廟。同年年底
,多爾袞暴病身亡
。阿巴亥的“孝烈皇后”又被罷謚,牌位也被趕出太廟
。
二、皇太極皇后 1.孝端文皇后(1599年5月13日—1649年5月27日):
博爾濟(jì)吉特·哲哲,清太宗愛(ài)新覺(jué)羅·皇太極正宮皇后
。生于1599年5月13日(萬(wàn)歷二十七年四月十九日)
,蒙古科爾沁貝勒莽古思之女。清太宗時(shí)為國(guó)君福晉
,正宮皇后
,居中宮。清世祖時(shí)尊為皇太后
。順治六年5月27日(1649年四月十七日)崩
,年五十一。順治七年二月葬昭陵
。雍正
、乾隆累加謚,謚曰孝端正敬仁懿哲順慈僖莊敏輔天協(xié)圣文皇后
。無(wú)子
,生三女,下嫁額哲
、奇塔特
、巴雅思祜朗。福晉
、中宮大福晉(清寧宮)
、皇后、皇太后
2.孝莊文皇后(1613年3月28日—1688年1月27日):大玉兒
博爾濟(jì)吉特·布木布泰
,小名:大玉兒
。1613年3月28日(明萬(wàn)歷四十一年二月初八日)出生
,古科爾沁部(在今通遼)貝勒寨桑之次女。清太宗愛(ài)新覺(jué)羅·皇太極之妃
,孝端文皇后的侄女
,順治帝愛(ài)新覺(jué)羅·福臨的生母。是史上有名的賢后
,一生培育
、輔佐順治、康熙兩代君主
,是清初杰出的女政治家
。
三、順治皇后
1.孝惠章皇后(1641年11月5日—1718年1月7日):
博爾濟(jì)吉特·榮惠
,生于1641年11月5日(后金崇德六年十月三日)
,科爾沁貝勒綽爾濟(jì)之女,世祖廢后之侄女
。清世祖時(shí)為妃
、皇后,圣祖時(shí)尊為仁憲皇太后
。1718年1月7日(康熙五十六年十二月初六)卒
,年七十七。1718年(康熙五十七年)上謚
,葬孝陵(清東陵)之東
,稱孝東陵,祔太廟
。雍正
、乾隆朝累加謚,為孝惠仁憲端懿慈淑恭安純德順天翼圣章皇后
。無(wú)子女
。
2.孝康章皇后(1630年—1663年3月20日):
佟佳·念錦,1630年(天聰三年)生
,少保
、固山額真佟圖賴女,后初入宮
,為世祖妃
。1654年(順治十一年)春,妃詣太后宮問(wèn)安
,將出
,衣裾有光若龍繞,太后問(wèn)之
,知有妊
,謂近侍曰:“朕妊皇帝實(shí)有斯祥,今妃亦有是
,生子必膺大福
。”5月4日(三月十八日)
,圣祖生
。圣祖康熙即位,尊為皇太后
。1663年3月20日(康熙二年二月初九)
,崩,年二十四
。初上徽號(hào)曰慈和皇太后
。及崩,葬孝陵
,上謚
。雍正、乾隆累加謚
,曰孝康慈和莊懿恭惠溫穆端靖崇文育圣章皇后
。后家佟氏,本漢軍
,上命改佟佳氏
,入滿洲。
3.孝獻(xiàn)皇后(1639年—1660年9月23日):
董鄂·烏云珠
,世稱董鄂妃
,獨(dú)為帝所盛寵,清朝第一寵妃
,內(nèi)大臣鄂碩之女
,費(fèi)揚(yáng)古之姊。出生時(shí)間:1639年(崇德四年)生
,1656年9月(順治十三年八月)進(jìn)宮
,:1656年10月12日(順治十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封賢妃,1656年11月14日(順治十三年九月二十八日)
,封皇貴妃
,并大赦天下。1657年11月12日(順治十四年十月初七)生下一個(gè)兒子不料未及百日便夭折
,封和碩榮親王
。1660年9月23日(順治十七年八月十九日)仙逝于承乾宮,順治深為哀慟
、尋死尋活
。10月3日(八月二十九日)追封為皇后
。合葬孝陵,追尊謚為:孝獻(xiàn)莊和至德宣仁溫惠端敬皇后
。
四 、康熙皇后 1.孝誠(chéng)仁皇后(1654年2月3日—1674年6月6日):
赫舍里·芳儀皇后,生于1654年2月3日(順治十年十二月十七日)
,滿洲正黃旗人
,領(lǐng)侍衛(wèi)內(nèi)大臣咯布拉之女,世襲一等公索額圖的親侄女
,輔政大臣索尼的孫女
。康熙四年冊(cè)封為皇后
,時(shí)年13歲
。康熙八年生皇二子(未序齒)承祜(2歲夭折)
;1674年6月6日(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三)生皇七子(序齒皇次子)胤礽后
,因難產(chǎn)去世享年22歲,她是康熙皇帝的第一位皇后(元配)
,葬清東陵之景陵
。初謚’仁孝皇后“,雍正元年改謚”孝誠(chéng)“
。全部謚號(hào)為:孝誠(chéng)恭肅正惠安和淑懿恪敏儷天襄圣仁皇后
。
2.孝昭仁皇后(1654年-1678年3月18日):
鈕祜祿·東珠,輔政大臣一等公遏必隆女
,鰲拜義女
,滿洲鑲黃旗人,溫僖貴妃的姐姐
,生于順治十年
。初為妃,1677年9月18日(康熙十六年八月二十二日)冊(cè)封為第二任皇后
,1678年3月18日(康熙十七年二月二十六日)死
。葬清東陵之景陵。謚號(hào):孝昭靜淑明惠正和安裕端穆欽天順圣仁皇后
。
3.孝懿仁皇后(
?-1689年8月24日):
佟佳·仙蕊,滿洲鑲黃旗人
,領(lǐng)侍衛(wèi)內(nèi)大臣佟國(guó)維之女
,康熙帝生母孝康章皇后的嫡親侄女,康熙的表姐妹
,生年不詳
。貴妃
、皇后,康熙第三任皇后
,也是他的嫡親表妹
,康熙十六年八月冊(cè)封為貴妃,二十年晉升為皇貴妃
。二十二年生皇八女(早殤)。1689年8月23日(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初九日)封后
,翌日崩逝
,實(shí)際上只當(dāng)了一天不到的皇后,成為我國(guó)歷史上在位時(shí)間最短的皇后
。葬清東陵之景陵
。初謚“孝懿皇后”,后雍正乾隆嘉慶累加謚
,全部謚號(hào):孝懿溫誠(chéng)端仁憲穆和恪慈惠奉天佐圣仁皇后
。收胤禛為養(yǎng)子。
4.孝恭仁皇后(1660年—1723年6月25日):
烏雅·德宛
,滿洲正黃旗人
,護(hù)軍參領(lǐng)威武之女,生于順治十七年
。1677年(康熙十七年十月三十日)生皇四子胤禛
,即雍正帝。1678年(十八年)封為德嬪
。次年生皇六子胤祚
;1680年(二十年十二月二十日)為德妃;二十一年生皇七女
,殤
;二十二年生皇九女溫憲公主;二十五年生皇十二女
,殤
;二十七年生皇十四子胤禵?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滴醯垴{崩后
,德妃被尊為仁壽皇太后,1723年6月25日(雍正元年五月二十三日)丑刻薨
,享年64歲
,葬清東陵之景陵。謚號(hào):孝恭宣惠溫肅定裕慈純欽穆贊天承圣仁皇后
。
五
、雍正皇后 1.孝敬憲皇后(
?—1731年10月29日):
烏拉那拉·舒蘭,步兵統(tǒng)領(lǐng)費(fèi)揚(yáng)古女
,生母覺(jué)羅氏追封多羅格格
,是貝子穆?tīng)栰锏谒呐聽(tīng)栰镩L(zhǎng)女嫁乃孝獻(xiàn)皇后嫡母
。育有一子
,弘暉,八歲夭折
。雍正為皇子時(shí)
,圣祖冊(cè)后為嫡福晉。1723年(雍正元年)
,冊(cè)為皇后
。在掌管六宮時(shí),和嬪妃
、宮娥之間關(guān)系也很好
。1731年10月29日(雍正九年九月二十九日)逝世。與雍正合葬于清西陵之泰陵
。謚號(hào):孝敬恭和懿順昭惠莊肅安康佐天翊圣憲皇后
。
2.孝圣憲皇后(1693年1月1日—1777年3月2日):
鈕祜祿氏,生于1693年1月1日(康熙三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滿洲鑲黃族人四品典儀官凌柱之女
。1704年(康熙四十三年),13歲入侍雍王府
,名號(hào)為格格
,為雍正胤禛之側(cè)福晉。1711年(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
,生下后來(lái)的乾隆皇帝弘歷
。1723年3月(雍正元年二月),冊(cè)封為熹妃
,入居景仁宮
;1730年(雍正八年),進(jìn)熹貴妃
;1735年(雍正十三年)九月
,弘歷即位,尊封為崇慶皇太后
,移居慈寧宮
。卒于1777年3月2日(乾隆四十二年正月二十三),葬泰東陵,享年85歲
。謚:孝圣慈宣康惠敦和誠(chéng)徽仁穆敬天光圣憲皇后
。
六、乾隆皇后
1.孝賢純皇后(1712年3月28日—1748年4月8日):
富察·英琦
,孝賢皇后生于1712年3月28日(康熙五十一年二月二十二日)
。1727年9月3日(雍正五年七月十八日)奉旨與皇四子弘歷成婚,為嫡福晉
。1728年雍正六年生弘歷長(zhǎng)女
;1730年(八年)生次子永璉;1731年(九年)生弘歷第三女
。1735年10月8日(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
,即雍正帝去世當(dāng)日,奉懿旨冊(cè)為皇后
。1738年1月23日(乾隆二年十二月初四),行冊(cè)立禮
。1746年5月27日(乾隆十一年四月初八)生皇七子永琮
。1748年2月(乾隆十三年正月)隨駕東巡,4月8日(三月十一日)
,崩于回鑾途中的德州舟次
,年三十七;19日(二十二日)
,帝親定謚“孝賢”
,6月16日(五月二十一日)行冊(cè)謚禮。1752年12月2日(乾隆十七年十月二十七日)奉安勝水峪裕陵地宮
。經(jīng)嘉慶
、道光兩朝加謚,全謚“孝賢誠(chéng)正敦穆仁惠徽恭康順輔天昌圣純皇后”
。
2.繼皇后(1718年3月11日—17676年8月):
烏拉那拉·景嫻
,乾隆帝的第二任皇后,清史稿后妃列傳中記其為皇后烏喇那拉氏
。滿洲鑲黃旗
,佐領(lǐng)那爾布的女兒,生于1718年3月11日(康熙五十七年二月初十)
,比乾隆小七歲
。乾隆帝為親王時(shí),烏喇那拉氏為側(cè)福晉
。1737年(乾隆二年)
,封嫻妃。1745年(乾隆十年),進(jìn)嫻貴妃
。孝賢純皇后逝世后
,進(jìn)皇貴妃,主持后宮
。1748年3月11日(乾隆十五年)
,立為皇后。1752年(乾隆十七年)
,生皇十二子永璂
,次年生皇五女,1755年(二十年)又生下皇十三子永璟
。1765年(三十年)在隨乾隆南巡
,得罪乾隆帝。1766年8月(三十一年七月)崩
,乾隆命喪葬儀式等同于皇貴妃
。
3.孝儀純皇后(1727年10月23日—1775年2月28日):
魏佳·小玉,內(nèi)管領(lǐng)清泰女
,1727年10月23日(雍正五年九月初九)生
,比乾隆帝小十六歲。初入宮
,1745年(乾隆十年)初封魏貴人
,同年冊(cè)為令嬪。1749年5月20日(乾隆十四年四月初五)晉令妃
。1756年8月10日(乾隆二十一年七月十五日)生皇七女固倫和靜公主
,嫁拉旺多爾濟(jì);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生皇十四子永璐
,殤
;1759年1月5日(乾隆二十三年十二月初七)生皇九女和碩和恪公主,嫁札蘭泰
;1760年2月3日(乾隆二十四年十二月十八日)晉令貴妃
;1760年11月13日(乾隆二十五年十月初六),生皇十五子嘉慶帝永琰
,即位后改名颙琰
;1766年(乾隆三十一年)生皇十七子慶僖親王永璘,此時(shí)魏佳氏已經(jīng)四十歲
;1768年6月24日(乾隆三十三年五月初十)晉令皇貴妃
。
1775年2月28日(乾隆四十年正月二十九)逝世逝,享年48歲
,同年二月十一日謚為令懿皇貴妃
,葬于清東陵裕陵地宮。1795年10月15日(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乾隆帝宣示皇十五子永琰為皇太子
,同時(shí)封其母令懿皇貴妃魏佳氏為皇后
,冊(cè)謚孝儀皇后;十月行孝儀皇后冊(cè)謚禮
。嘉慶
、道光加謚累謚為“孝儀恭順康裕慈仁端恪敏哲翼天毓圣純皇后”,葬于裕陵
。
七、嘉慶皇后 1.孝淑睿皇后(1760年10月2日—1797年3月5日):
喜塔臘·青瑜
,總管內(nèi)務(wù)府大臣
、副都統(tǒng)、承恩公和爾經(jīng)額女
,生于乾隆二十五年八月二十四日辰時(shí)
,和嘉慶皇帝是同年生,但比嘉慶皇帝大42天
。1774年6月5日(乾隆三十九年四月二十七日)
,高宗親賜封為皇子永琰的嫡福晉,年十五歲
。1780年(乾隆四十五年),生皇二女
。1782年9月16日(乾隆四十七年八月初十)
,生皇二子綿寧(即道光帝)。1784年(乾隆四十九年)
,生皇四女固倫莊靜公主
。1796年2月(嘉慶元年正月),冊(cè)立為皇后
。
1797年3月5日(嘉慶二年二月初七)
,病逝,是清朝歷史上最短命的皇后
。1797年6月(嘉慶二年五月)
,乾隆謚孝淑皇后。1803年11月(嘉慶八年十月)
,入葬昌陵地宮
。道光元年三月,加謚:孝淑端和仁莊慈懿光天佑圣?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屎?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道光三十年四月,加謚:孝淑端和仁莊慈懿敦裕光天佑圣睿皇后
。咸豐十一年十月
,加謚:孝淑端和仁莊慈懿敦裕昭肅光天佑圣睿皇后
。
2.孝和?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屎螅?776年—1849年11月24日):
鈕祜祿·綺雪,禮部尚書(shū)恭阿拉女
。后事仁宗潛邸
,為側(cè)室福晉。1793年7月(乾隆五十八年六月)
,生皇七女
。1795年7月(乾隆六十年六月),生皇三子綿愷
。嘉慶元年二月
,仁宗即位,冊(cè)封為和妃
。1797年(嘉慶嘉慶二年)
,四月孝淑睿皇后崩
,五月
,太上皇敕諭繼位中宮,先封為皇貴妃
,1798年8月(嘉慶三年七月)
,晉封為和貴妃。嘉慶四年
,立為皇后
。1801年(嘉慶六年四月),補(bǔ)辦冊(cè)后儀式
。
1805年(嘉慶十年二月)
,生皇四子瑞親王綿忻。1820年(嘉慶二十五年八月)
,仁宗幸熱河崩
,皇后懿旨讓皇二子綿寧繼位,宣宗尊為皇太后
,居壽康宮
。1849年11月24日(道光二十八年十月初十)逝世,年七十三
。宣宗春秋已高
,方有疾
,居喪哀毀,三十年正月
,崩於慎德堂喪次
。咸豐三年,葬后昌陵之西
,曰昌西陵
。初尊皇太后,上徽號(hào)
。國(guó)有慶
,累加上,曰恭慈康豫安成莊惠壽禧崇祺皇太后
。逮崩
,上謚。咸豐間加謚
,曰孝和恭慈康豫安成欽順仁正應(yīng)天熙圣?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屎蟆?/p>
八
、道光皇后 1.孝穆成皇后(1796年—1808年2月27日):
鈕祜祿·玲兒
,戶部尚書(shū)、一等子布顏達(dá)賚女
。道光帝為皇子時(shí)
,1796年(嘉慶元年)十一月奉文綜賜冊(cè),立為皇子綿寧的嫡福晉
。1808年2月27日(嘉慶十三年正月二十一日)逝世
,暫安于王佐村園寢。1820年(嘉慶二十五年)嘉慶即位
,追謚為孝穆皇后。1827年(道光七年九月)殯宮自王佐村移葬
,11月10日(九月二十二日)正式入葬東陵寶華峪萬(wàn)年吉地
。1828年(道光八年九月),寶華峪萬(wàn)年吉地地宮滲水
,1829年(道光九年五月)
,將孝穆皇后梓宮由地宮中啟出,暫安于寶華峪正殿
。1836年1月(道光十五年十二月)
,孝穆皇后梓宮遷葬入西陵境內(nèi)的龍泉峪萬(wàn)年吉地地宮。1850年10月(道光三十年九月)
,加上尊謚:孝穆溫厚莊肅端誠(chéng)孚天裕圣成皇后
。1861年(咸豐十一年)穆宗加上“恪惠”二字
,1875年(光緒元年六月)加上尊謚“寬欽”二字。全謚為孝穆溫厚莊肅端誠(chéng)恪惠寬欽孚天裕圣成皇后
。
2.孝慎成皇后(1790—1833年):
佟佳·玉琦
,滿洲鑲黃旗人,世襲三等承恩公
、追封一等公舒明阿女
,康熙年間的一等公佟圖賴的后代。
1808年(嘉慶十三年)
,綿寧嫡妻鈕祜祿氏逝世
。鈕祜祿氏死后,佟佳氏被嘉慶指為皇子綿寧的繼室福晉
。1813年7月29日(嘉慶十八年七月初三日)
,佟佳氏生綿寧長(zhǎng)女。兩月后
,皇子綿寧被封為“智親王”
,佟佳氏也成了親王福晉。1819年12月7日(嘉慶二十四年十月二十日)
,長(zhǎng)女患病不治而去世
,虛齡七歲,嘉慶帝特意下旨追封綿寧長(zhǎng)女為郡主
。第二年七月
,智親王綿寧即位為帝,改名為旻寧
。
道光帝即位不久
,追封其女為“端憫固倫公主”,并在為自己修建第一座帝陵時(shí)
,在東陵許家峪為女兒選址建墓
。1821年11月24日(道光元年十月三十日),晉封其兄裕寬為一等承恩侯
。1822年12月(道光二年十一月)
,道光帝冊(cè)立佟佳氏為皇后,1833年6月16日(十三年四月二十九)
,皇后逝世
。道光帝在佟佳氏死后傳旨要求王以下有頂戴者百日內(nèi)均不得剃發(fā),且均要停宴止樂(lè)一年
。道光七月上謚為孝慎皇后
,1836年1月28日(十五年十二月十一)與孝穆皇后鈕祜祿氏一起葬入龍泉峪地宮。經(jīng)過(guò)咸豐
、同治
、光緒三代累次上謚
,謚號(hào)全稱為:孝慎敏肅哲順和懿誠(chéng)惠敦恪熙天詒圣成皇后。
3.孝全成皇后(1808年3月24日—1840年2月13日):
鈕祜祿·繡心
,生于嘉慶十三年二月廿八日(1808年3月24日)
,屬于歷任外戚的鑲黃旗鈕祜祿氏家族(清朝初年五大臣額亦都之后),曾祖父為乾隆朝著名駐藏將軍成德
,祖父為戰(zhàn)功赫赫的將軍穆克登布
,其曾祖和祖父皆為清朝功勛卓著聲名顯赫的著名將領(lǐng),其父頤齡當(dāng)時(shí)是乾清門(mén)侍衛(wèi)
,世襲二等男爵
。父親為清朝蘇州駐防將軍、乾清門(mén)二等侍衛(wèi)
、世襲二等男爵
、贈(zèng)一等承恩侯、晉贈(zèng)三等承恩公頤齡
。她是清宣宗道光皇帝愛(ài)新覺(jué)羅·旻寧的第三位嫡妻
,即位后所立的第二位皇后。享年33歲
,生奕詝
。
鈕祜祿氏不管生前死后都極受道光帝的寵愛(ài)及重視,從全貴人開(kāi)始(實(shí)際冊(cè)封時(shí)未冊(cè)為全貴人而直接進(jìn)位全嬪)
、3個(gè)月后升全妃
、一年后以17歲稚齡超越所有老資格嬪妃成為僅次于孝慎成皇后的全貴妃、而后皇貴妃
,直至母儀天下的皇后
。她于盛年暴崩,死因不明
,至今眾說(shuō)紛紜
,成為清宮疑案之一。她生前完全不用憑借子嗣的晉封速度堪稱清宮罕見(jiàn)
,當(dāng)皇后后鐵腕治后宮也說(shuō)明了道光帝對(duì)其非比尋常的愛(ài)重支持
,她死后其子奕詝(后來(lái)的咸豐帝)能順利擊敗其他皇子最終繼承大統(tǒng),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道光對(duì)她愛(ài)屋及烏
。也因?yàn)樾⑷苫屎笈c道光帝感情極深,自她去世后道光便未曾再立皇后
。
4.孝靜成皇后(1812年—1855年):
博爾濟(jì)吉特·雨寧
,生于1812年6月19日(嘉慶十七年五月十一日),刑部員外郎花郎阿之女
。原為蒙古科爾沁左右翼(在今中國(guó)內(nèi)蒙古通遼市境內(nèi))人
,死后抬入滿洲正黃旗
。初入宮為靜貴人,十四年為貴妃
,二十年為靜皇貴妃
。文宗即位尊為皇考康慈皇貴太妃。1855年(咸豐五年七月)太妃病篤
,尊為康慈皇太后
,8月21日(七月初九日)崩,享年四十四歲
。
咸豐年間初謚為:孝靜康慈弼天撫圣皇后
,不系宣宗謚,不祔廟
。穆宗即位后
,祔廟、加謚
。尊謚為:孝靜康慈懿昭端惠莊仁和慎弼天撫圣成皇后
。有三子一女,分別為奕綱
、奕繼(均早殤)
、皇六子恭親王奕欣?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柿虃悏鄱鞴?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道光二十五年四月下嫁景壽。孝靜成皇后是清文宗咸豐皇帝愛(ài)新覺(jué)羅·奕詝的養(yǎng)母
,雖然生前未成為皇后
,但死后被咸豐帝追封為皇后,成為清朝歷史上和順治董鄂妃一樣既非前朝皇后
、也非本朝皇帝的生母而被追封的皇后
。
九、咸豐皇后
1.孝德顯皇后(1828年-1858年):
薩克達(dá)氏
,太常寺少卿富泰之女
,鑲黃旗滿洲人。1828年(道光八年)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