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桃殺三士到底是什么樣的,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guān)心的問題
“二桃殺三士”這個成語
我們先來把這個故事簡單回顧一下。
(影視中的齊國三將)
齊景公有三名大將:公孫接
晏嬰看出了齊景公的擔(dān)憂
公孫接首先說
田開疆接著說
盤子中的桃子轉(zhuǎn)眼就沒了,古冶子非常生氣
,說,我曾隨國君過河,一只大鱉差點就要了國君的命,是我冒著生命危險苦斗并殺死大鱉,救了國君的命。而我這樣的功勞,居然沒有吃到桃子,太過分了。說著拿出寶劍指著公孫接和田開疆兩人。公孫接和田開疆聽后
,慚愧地說,確實,古冶子的功勞比我們大,而我們竟然還先拿桃子,實在慚愧,于是相繼自殺。古冶子看到兩人自殺,后悔不已,說,我們?nèi)嗽厩橥肿?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我卻為了爭功,逼得兩人自殺(晏嬰)
這樣,晏嬰用兩個桃子殺掉了三個居功自傲的大將
回到我們的問題
據(jù)考古研究
照理說,應(yīng)該選用兩個更貴重的東西
,才能引起三人的爭斗,實現(xiàn)差額賞賜的目的嘛,晏嬰為什么會選及普通的桃子呢?其實
,恰恰是選擇了桃子這種普通食品,才實現(xiàn)了這個目的?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當(dāng)三個大將興沖沖跑來
,看見國君賞賜他們的,只是普通的桃子的時候,他們是什么心理呢?《晏子春秋》是這樣記載的:公孫接仰天而嘆曰:“不受桃,是無勇也……”(二桃殺三士)
也就是說
,公孫接當(dāng)時的想法是,原來賞賜的是普通的桃子,我們要不吃,意味著我們瞧不上國君,意味著我們沒有膽量公孫接拿了后,田開疆的心理就變了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晏嬰肯定十分了解三人的性格
,知道公孫接和田開疆是急性子,肯定會先拿。而拿了以后,事情就產(chǎn)生了微妙的變化,現(xiàn)在的桃子已經(jīng)不是平不平凡的問題,它已經(jīng)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成了象征,成了功勞大小的象征。古冶子功勞最大,卻因為性格沉穩(wěn),沒有拿到桃子,也就是說,被認(rèn)為功勞比別人都小,他的情緒就非常激動,所以就當(dāng)場翻臉。于是,作為三個情同手足的好哥們兒,就有了后面的悲劇如果當(dāng)時晏嬰端出來的是金子等貴重的東西
(參考資料:《晏子春秋》《尚書》)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6857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背后有何原因.png" alt="盤點歷史上被親兒子殺掉的五位皇帝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 onerror="nofind(this)" >
!.png" alt="唐朝大貪官元載死前說了什么一句話道盡了千百年來的人性!" onerror="nofind(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