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知道變法會危及自己的性命嗎?司馬遷是怎么評價商鞅的?下面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一直以來
變法者必然會被流血犧牲是我們以幾千年的歷史經驗作出的判斷
在歷史教科書中
似乎從自商鞅變法以后
但其實,商鞅并非什么偉大的改革家
在司馬遷看來
而且對于秦國來說
商鞅立下大功以后,得到封地商於之地
向來要求別人集權中央的商鞅
歷史發(fā)展表明,秦國最終是要實現(xiàn)國君直轄的郡縣制
,商鞅的封地,與秦國的郡縣制背道相馳,這是商鞅最大的死因。但面對危機
,商鞅沒有束手待斃,他一度想要起兵反叛,并且投靠魏國,但最終失敗。總的來說,商鞅并不是一個純粹偉大的改革家
,他只是一個想要通過變法來得到利益的政治投機者。但獲得榮華富貴的同時,也必然承擔相應的風險,商鞅沒有選擇功成身退,自己給自己招來了殺身之禍。雖千萬人吾往矣!天下士族都討厭商鞅
,這是可以理解的。就連司馬遷,也十分討厭商鞅商君變法動了誰的奶酪?
我們知道商鞅本身不是秦國人
過去貴族都是王族后裔,至少也是士族的子孫
。他們可以將貴族的榮耀一代代傳承下去。可是現(xiàn)在不成了啊,你照樣可以是貴族,可是其他普通人也有機會成為貴族了。他們只要立了軍功,就能夠享受貴族的待遇,逐漸往上攀升。即使是奴隸,都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反身做主人。蛋糕就那么大,你找來這么多人分,原來那些貴族會樂意嗎?司馬遷本人也是士族
,他也不喜歡商鞅的變法。在司馬遷時期,官位基本上也是貴族之間互相推薦
,那個時候比較重視孝順,所以只要是有孝順廉潔的名聲,那就可以被推薦做官。這個彈性就很大了,以至于后來你推薦我家兒子做官,我推薦你家兒子做官。官職永遠都被貴族壟斷
,這種規(guī)矩一直到了東晉時期的北府兵出現(xiàn)后,才稍有改變,所以司馬遷作為士族的代表之一,自然也是非常討厭商鞅變法的行為。他認為商鞅的行為撬動了士族們的蛋糕,如果皇帝瞎了眼真的用了這種辦法,那士族們將會迎來滅頂之災。他們將士族集團的利益凌駕于王朝利益之上
,卻也無法改變這一事實。曹操唯才是舉的時候確實有所緩解,可是他兒子曹丕上臺為了穩(wěn)定地位商鞅認為小罪應該重罰,結果得罪了權貴
。權貴是經常犯罪的人
,不會犯罪的只有無權無勢的老百姓。老百姓沒有人脈和資源,犯罪那就要了命,所以他們不敢。可是權貴們就不一樣了,他們犯了罪,可以花錢解決。而且他們的人脈關系盤根錯節(jié),怎么都能取得豁免權。商鞅來了以后,認為必須要嚴懲那些犯了小錯的人
,也就是需要任用酷吏。只有嚴懲小罪,才能使得百姓無虞,讓貴族們知道什么叫做收斂。秦孝公的大哥公子虔,因為是太子的老師,而太子犯了一點小錯,公子虔就被商鞅割了鼻子。商鞅自己家里人犯了點小錯
,他也發(fā)不留情地將家人毀容。在如此嚴苛的管理之下,秦國處于一片安寧之中,沒有人再敢觸碰法律的底線。可是商鞅在不知不覺中已經徹底得罪了一大幫子人,尤其是王室貴族。廢除奴隸制度,提前開啟了封建社會
商鞅是有前瞻性的一個人,當時的秦國還屬于戰(zhàn)國時期
商鞅看出了這種事情的弊端,所以立志要徹底廢除奴隸制度
秦國之所以如此強大,正是因為他們有這么一大批敢拼敢殺的奴隸在軍中
總結:商鞅知道自己命不久矣
,哪有改革不流血的呢?我想起了譚嗣同所說的那些話
,哪里有革命不流血的呢?既然如此,商鞅愿意去做這么一個。他所改革的制度,徹底顛覆了過去那種陳舊的奴隸制度。他的改革使得秦國提前一步走到了封建社會
,而商鞅本人也因此得罪了秦國絕大多數(shù)的權貴即使公子虞沒有舉報他謀反
特點:變法核心內容是“重農”和“法治”
商鞅的歷史評價
商鞅,漢族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6926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上一篇:
平陽公主一共嫁了幾次平陽公主有后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