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砹艘黄P(guān)于唐朝的文章
李白、杜甫
其后多年
、高適三人的友情后來如何了.png" />
李白
李杜二人不過是老來困頓,各自飄零
這不是說李
杜甫
杜甫的官運極差
杜甫雖然仕途曲折,但看到高適越走越好
幾年之后
李白
李白在如日中天時得玄宗贈金放還,與高適
高適在哥舒翰投降安祿山之后
高適極力反對
高適他迅速投奔唐肅宗
杜甫也投奔了唐肅宗
,官拜左拾遺。在唐肅宗清除玄宗安插的房琯時不知輕重的多嘴,直接貶出,丟掉了好不容易才得到的位置。而李白這個時候
,在永王三顧廬山之后,加入了永王幕府,還為李璘寫了十一首《永王東巡歌》歌功頌德。他和高適這兩個老朋友就這樣站到了戰(zhàn)場的對面。李璘起兵江陵
,是為永王東巡。結(jié)果面對早有準(zhǔn)備的唐軍,永王的軍隊一觸即潰,李璘被殺,李白入獄。經(jīng)過多方活動,終于免了死罪,被貶夜郎。運氣也還行李白入獄期間
然而石沉大海。
自此兩人互刪好友
,也將對方從自己的詩作中盡量抹除,再無交集。高適無情?
杜甫得知李白下獄,流放夜郎
,很是擔(dān)心這位已經(jīng)十四年未見的故人,寫下《夢李白二首》,“死別已吞聲,生別常惻惻”,“應(yīng)共冤魂語,投詩贈汨羅”,為李白鳴冤叫屈。為何高適卻無動于衷?難道高適是薄情寡義之人?
可從高適和杜甫之間的交情來看,并非如此
。另外高適與王昌齡也是好友
。兵亂中王昌齡回家鄉(xiāng)途經(jīng)亳州時,被亳州刺史閭丘曉殺害。后來閭丘曉被張鎬處死。據(jù)說是高適的暗中授意,張鎬開了唐代不經(jīng)呈報、朝廷命官殺朝廷命官的先例。可見高適還是個很重情義的人。只是李白的這件事可能對在半百之年才終于得以報效國家的高適來說
,太大了。而且很有可能李白這么多年來毫無成長的政治幼稚,闖下滔天大禍,讓高適覺得不值得為了十幾年前的朋友意氣賭上自己家族的榮譽和命運。以軍功封侯的詩人,唯有高適
。舊唐書:“有唐已來,詩人之達(dá)者,唯適而已。”想想我們現(xiàn)在自己
推己及人,其心可比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6953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