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經(jīng)濟也比唐朝繁榮,為什么克制騎兵的陌刀
,反而銷聲匿跡了呢?筆者個人的看法是這樣的:使用陌刀
,不但需要強悍的臂力,更需要強悍的神經(jīng)
。沒有足夠的膽量和敢死精神,面對呼嘯而來的異族騎兵
,嚇得手軟腳軟,就是端著AK47
,也沒有什么鳥用。宋軍或者說宋朝君王
,缺乏的恰好是強悍的神經(jīng)……
唐肅宗李亨大事年表肅宗李亨一生概述
公元755年,李亨在靈武60位,是為唐肅宗,奉唐玄宗為太上皇
公元757,睢陽守將張巡和許遠在堅守一年有余之后.最終因糧盡援絕失陷。同年,唐軍先后收復長安和洛陽
公元758年,郭子儀等大將率20萬大軍攻討安慶緒,結果在安陽被叛唐的史思明打得潰不成軍
公元761年,史思明被其子史朝義殺死,并在洛陽稱帝,從此失去與唐朝相抗衡的實力
公元762年,李亨病死
李亨能做皇帝,并且得到大多數(shù)官員和百姓的支持,只不過是他本來就是太子,唐玄宗當皇帝當?shù)么缶昧?再加上唐玄宗當政的后期,朝綱紊亂,官員貪污行賄之事日盛,人民不堪困苦,這時候有個新君也許能給大家?guī)硇┫M?于是急病亂投醫(yī),逮著李亨就不放了
但這李亨確實沒有什么本事
。當皇帝的期間除了與安史叛軍屢戰(zhàn)屢敗之外
。就是將當太子時的怒氣一股腦撤在自己兄弟的身上,不帶兵與叛軍作戰(zhàn),反而將大量兵力投入到剿滅兄弟永王起兵勤王的部隊,而且還開了宦官專權的先河。成事不足,敗事有余,最后被宦官嚇死
。活該
!爭位稱帝寵信宦官李亨作為唐玄宗36個兒子中第三個兒子,應該是很難有機會被立為皇太子的,畢竟唐玄宗做皇帝的時間大長,寵過的妃子又多,即是被立為太子,也很難熬到登基的那一天
唐玄宗最初立的太子是李瑛,他的母親張麗妃原是倡妓。后來武惠妃受到玄宗的寵愛,又生了壽王李瑁
。為了讓自己的兒子能做皇太子,武惠妃指使人誹謗太子李瑛與鄂王李瑤、光王李琚圖謀不軌,再加上自己在枕頭旁邊把風一吹,竟讓唐玄宗在一天之間連殺三子
。這時李瑁做皇太子的呼聲是日漸增高,沒想到這武惠妃害人并沒有利己,不久也被三個皇子給索了命去,李瑁的太子夢就這樣化為泡影。李亨也算是得漁翁之利,因為自己年齡比較大而被立為太子,當然這并不是什么好事,他馬上成為宮廷斗爭的眾矢之的
。先是宰相李林甫因為討好武惠妃,曾建議立李瑁為太子,后來李亨被立為太子,害怕將來李亨報復他,于是千方百計地陷害李亨,使得李亨惶惶不可終日;后來又有楊貴妃
、楊國忠兄妹想方設法對付他。李亨就這樣擔驚受怕地在太子位置上苦熬了18年
。不過他確實有這當皇帝的命,苦日子熬著熬著總算有了頭,安史之亂的爆發(fā),使李亨從宮廷斗爭中解脫出來,并當上了皇帝
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fā)。唐玄宗后期軍政荒廢,政務混亂,在叛軍的沖擊下,養(yǎng)尊處優(yōu)的官兵們望風而逃
。安祿山的大軍很快就攻下潼關,嚇得唐玄宗出逃四川。到了馬嵬驛后,被嘩變的士兵逼著賜死楊貴妃
。史稱馬嵬驛兵變
這時李亨在兒子建寧王李及宦官李輔國為首等人的建議下,決定留下平定叛亂,收復失地,北上靈武。公元756年七月甲子日,李亨在靈武即位,是為唐肅宗,遙尊玄宗為太上皇
。提心吊膽過了18年之后,終于脫離唐玄宗自立,翻身躍龍門了
新皇帝一即位,各地抗擊安史叛軍的唐朝勢力望有所歸,戰(zhàn)有所為,并給了他們一線光復唐朝的希望。諸道得知復國有望,盡努力堅守長安,百姓也日夜盼望太子收復長安,京郊附近的綠林豪杰也群起不斷地偷襲安史官兵,安史叛軍雖攻克長安,由于人民的反抗,勢力所及僅長安附近很小的地區(qū)
公元756年,叛軍四萬在大將令狐潮的率領下,包圍雍丘,守將張巡率雍丘城內三千余守軍死守,屢敗叛軍,使其不得上前一步
。令狐潮無奈之下,只得率兵撤退,結果又被張巡一陣窮追猛打,又有2000余人做了張巡的俘虜
。張巡名聲大震
睢陽太守許遠請張巡指揮守城
。公元757年
。叛軍又由尹子奇率領13萬人攻城,張巡、許遠的兵力合起來才六千多人,雙方兵力相差很大
。張巡帶兵堅守,和叛軍激戰(zhàn)十六天,俘獲敵將六十多人,殲滅敵軍二萬多人。但城外的兵越聚越多,城里的兵越打越少
。到后來,睢陽城里只剩下一千六百多人,又斷了糧食,情況越來越危急
。張巡沒法,只好派南霽云帶了三十名騎兵突出重重包圍,到臨淮去借兵
駐守臨淮的大將賀蘭進明害怕叛軍,不愿出兵救睢陽
。他見南霽云是個勇將,想把南霽云留下來作自己的部下,特地為南霽云單行一次酒宴,請眾將領作陪。南霽云心里急得像火燒,哪里喝得下酒
。他流著眼淚激動地說:睢陽的軍民已經(jīng)有一個多月沒進一粒米了,我在這里怎能忍心吃飯;就是吃了,又怎么能咽得下呀
?將軍手下有的是兵,眼看睢陽城陷落,不肯分兵救援,難道是忠臣義士所該做的嗎
?說著,他把自己的一個于指咬了下來,咬得滿口鮮血淋漓,氣憤地說:霽云不能完成主將交給我的使命,只好留下這個手指作證,回去也好有個交代
南霽云起身就走,從別處借了三千士兵回到睢陽
。到了睢陽城邊,被叛軍發(fā)現(xiàn),又把他們圍了起來
。南霽云帶著人馬在城下展開了一場血戰(zhàn)
。張巡聽到城外廝殺聲,知道南將軍回來,就打開城門,殺退敵人,把南霽云和一批士兵接應進城,結果借來的士兵這時只剩下1000人
就這樣,在糧絕缺援的情況下,張巡和許遠率領士兵堅守睢陽半年有余,到了最后,全城只剩下枷人,尹子奇再率領叛軍用云梯爬上城頭,城墻上的守軍餓得連拉弓射箭的力氣都沒有了,睢陽城就這樣被攻陷了
。張巡、許遠
、雷萬春、南霽云等三十六名將領全部被俘
叛將把他們一個個綁了起來,逼他們投降
。他們把刀架在張巡脖子上,張巡冷笑一聲,把叛將痛罵一頓。接下來輪到南霽云,南霽云沒有作聲
。張巡轉過臉朝著南霽云高喊說:南八!男子漢死就死,可不能在叛賊面前屈服?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响V云笑笑說:張公放心吧
。我心里在盤算用什么辦法來收拾他們。哪會怕死
?叛將知道他們都不肯屈服,終于把他們殺害了
河南節(jié)度使張鎬得到睢陽危急的消息,趕快發(fā)兵,急行軍趕到睢陽,打退尹子奇叛軍,睢陽城已經(jīng)陷落三天了。又過了七天,郭子儀帶領唐軍收復洛陽
。由于張巡他們的堅守,睢陽以南的江淮地區(qū)才沒遭到叛軍的破壞
睢陽陷落時,安史集團已丟失長安,無力南進了。與此同時,安史叛將武令
、田承嗣相繼率軍攻南陽,守將苦守一年。南陽失陷后又退保襄陽
李亨即位后,開始調集各路兵馬,進討安史
。河西節(jié)度使李嗣業(yè)、安西行軍司馬李棲筠相繼發(fā)兵至靈武,郭子儀亦率軍五萬自河北而至
。為了聲張軍勢,又派人去回紇
、西域請兵,并與回紇約定,收復長安之日,子女玉帛皆歸回紇,這就為回紇后來燒殺搶掠提供了口實
。但不管怎么講,現(xiàn)在肅宗的軍隊開始強盛起來
然而,肅宗既沒有經(jīng)略天下的本事,又無知人善任之能。在收復長安之前,謀士李泌建議,派李光弼自太原出井徑,郭子儀自馮如出河東,肅宗率兵據(jù)扶風,牽制各路叛軍,使敵人疲于奔命
。然后派建寧王率軍由長城與李光弼南北夾擊,先搗毀安史集團的巢穴,再調集大軍四合而攻之,可以徹底平定安史叛軍。對這樣一條具有遠見卓識的戰(zhàn)略力案,李亨沒有接納,反而在準備不充分的情況下,聽信宰相房唁的妄言,讓他統(tǒng)帥軍隊,收復長安
。結果唐軍一敗涂地。后來,由于安祿山被其子安慶緒殺死,擁有重兵的史思明駐范陽,不聽調遣,安史集團出現(xiàn)分裂
。郭子儀這才率軍終于攻克居兩京之間的河東郡,掌握了主動權。李亨以郭子儀為天下兵馬副元帥,在回紇派來的大軍支持下,郭子儀等人終于收復洛陽和長安
此后,安史叛軍內部進一步分化,史思明與安慶緒的權力之爭愈演愈烈,為了保存實力以圖再舉,史思明歸降唐朝
。李亨大喜過望,竟不奪史思明的兵權,致使公元758年,郭子儀等人討伐安慶緒的時候,史思明重又反唐,郭子儀等人率領的60萬大軍措手不及,再加上李亨不設元帥,僅以宦官魚朝恩為觀軍容使,節(jié)制諸軍這樣一個致命錯誤,在安陽被史思明打得潰不成軍,甲仗、戰(zhàn)馬遺棄殆盡
。公元761年,史思明在邙山大敗李光弼,乘勝向長安進犯,在途中被其子史朝義殺死。史朝義在洛陽稱帝,叛軍內部更加分裂,從此再也沒有力量向唐朝發(fā)動進攻了
這時李亨總算是長出一口氣,享享做皇帝的滋味了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墒遣痪?宮廷內的爭斗又起,李亨也在這場爭斗中驚懼而死。事情經(jīng)過是這樣的:宮廷斗爭的主角一個是擁戴李亨上臺的宦官李輔國
;一個是患難夫妻皇后張氏
。李輔國在擁戴李亨稱帝后,逐漸專權用事,甚至在收復長安后,唐玄宗歸住興慶宮,李輔國竟敢矯詔把這個太上皇趕出興慶官。后來李輔國任兵部尚書,又與李亨的張皇后互相勾結,共同擅權
。張皇后在李亨開始抗擊安史叛軍時還是良娣,她一直跟隨在身邊,表現(xiàn)出與李亨同生死的熱情,因而受到李亨的寵愛
。這一寵愛,使得她的權力欲慢慢膨脹。并與李泌
、建寧王漸漸有了矛盾;宦官李輔國和張皇后兩人都得寵,都懷恨李泌與建寧王,因而兩人就為了同一個目的走到了一起
。他們干的第一件惡事,就是進讒害死建寧王,除掉了專權的一大障礙
后來,張良娣升為淑妃,又由淑妃立為皇后。便想害死廣平王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墒?天不遂人愿,她的長子不巧死了,另一個兒子李侗年幼,廣平王又有大功,其陰謀才沒有得逞
就這樣,張皇后與李輔國互為表里,狼狽為奸,專權用事達數(shù)年之久,而懦弱的肅宗只得聽之任之
。但到了公元762早,由于李亨病重,張皇后與李輔國為能繼續(xù)專權反目成仇
。張皇后想除掉李輔國,結果偷雞不成反蝕米,被李輔國搶了先,帶兵逮捕張皇后黨羽百余人。張皇后聞變,逃入李亨寢宮躲避
。李輔國帶兵入寢宮逼張皇后出宮。李亨受此驚嚇,當天就病死了
。
[資治通鑒365]9.13廣平王收復長安?唐肅宗處理降臣
9月13日
廣平王收復長安
唐肅宗處理降臣
唐肅宗李亨接替父親唐玄宗的帝位之后,在靈武(今寧夏靈武)站穩(wěn)了腳跟。讓大兒子廣平王李俶當統(tǒng)帥
,郭子儀當副帥,從長安西北方向發(fā)起反攻
,同時請來回紇的四千精兵作為援助,共十五萬人
。【〔757.9〕郭子儀以回紇兵精
,勸上益征其兵以擊賊。懷仁可汗遣其子葉護及將軍帝德等將精兵四千馀人來至鳳翔
。上引見葉護
,宴勞賜賚
,惟其所欲。丁亥
,元帥廣平王俶將朔方等軍及回紇、西域之眾十五萬
,號二十萬,發(fā)鳳翔
。】
李俶見到回約的統(tǒng)帥葉護
,主動結為兄弟
。郭子儀連開三天宴會,熱情歡迎
。葉護也非常誠摯,三杯酒罷
,直赴前線
。李俶每天供給他們二百頭羊
,二十頭牛
,四十斛米
。【〔757.9〕俶見葉護
,約為兄弟,葉護大喜
,謂俶為兄?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丶v至扶風,郭子儀留宴三日
。葉護曰:“國家有急,遠來相助
,何以食為!”宴畢
,即行
。日給其軍羊二百口
,牛二十頭,米四十斛
。】
大軍到達長安城西,李嗣業(yè)打先鋒
,郭子儀為中軍,王思禮為殿后
。
安慶緒的守將安守忠和李歸仁,有十萬人馬
,屯駐長安城。兩軍相交
,李嗣業(yè)脫光衣服,赤膊上陣
,手執(zhí)大刀,厲聲吼叫:“今天要不豁出性命
,只會全軍覆沒
!”他的大刀隊結成方陣,齊頭并進
,排山倒海,所向披靡
。【〔757.9〕賊眾十萬陳于其北
,李歸仁出挑戰(zhàn),官軍逐之
,逼于其陳
。賊軍齊進
,官軍卻,為賊所乘
,軍中驚亂,賊爭趣輜重。李嗣業(yè)曰:“今日不以身餌賊
,軍無孑遺矣?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蹦巳馓唬瑘?zhí)長刀
,立于陣前,大呼奮擊
,當其刀者
,人馬俱碎,殺數(shù)十人
,陣乃稍定
。于是嗣業(yè)帥前軍各執(zhí)長刀,如墻而進
,身先士卒
,所向摧靡?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br>
兵馬使王難得去搶救偏將
,被敵人射中眉心,肉皮下垂
,擋住眼睛
,他一手將箭掣出,撕掉碎皮
,血流滿面,繼續(xù)沖殺
。【〔757.9〕都知兵馬使王難得救其裨將
,賊射之中眉,皮垂鄣目
。難得自拔箭,掣去其皮
,血流被面,前戰(zhàn)不已?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br>
仆固懷恩率領回紇精騎,消滅了敵軍的埋伏
。從中午到日暮,李嗣業(yè)斬殺敵人六萬多
,安守忠的部隊終于徹底垮掉了,長安城又回到唐朝軍隊的手里
。【〔757.9〕賊伏精騎于陣東
,欲襲官軍之后,偵者知之
,朔方左廂兵馬使仆固懷恩引回紇就擊之,翦滅殆盡
,賊由是氣索。李嗣業(yè)又與回紇出賊陣后
,與大軍交擊
,自午及酉,斬首六萬級
,填溝塹死者甚眾,賊遂大潰
。馀眾走入城,迨夜
,囂聲不止?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br>
本來,回紇葉護的軍隊來助戰(zhàn)時,肅宗一心只想快些收復長安
,不計條件,跟他們約定:“打下長安以后
,土地百姓歸朝廷,金帛女子歸回吃
。”進了城
,葉護想兌現(xiàn)這個條件,李俶在他的馬前深深地作了一揮:“西京剛剛收復
,要是馬上擄掠女子,搶劫金帛
,東京洛陽的士民百姓聽到后,會幫助敵人抵抗我們的
,希望打下東京以后,再兌現(xiàn)條件吧
。”【〔757.9〕初
,上欲速得京師,與回紇約曰:“克城之日
,土地、士庶歸唐
,金帛、子女皆歸回紇
。”至是
,葉護欲如約
。廣平王俶拜于葉護馬前曰:“今始得西京,若遽俘掠
,則東京之人皆為賊固守,不可復取矣
,愿至東京乃如約?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薄?br>
葉護大為感動,急忙跳下馬來
,跪在地上,捧住廣平王的腳:“我一定跟殿下同往東京
!”于是和仆固懷恩一起,帶著騎兵
,繞道長安城南,向東進發(fā)
。士民百姓以及被俘的胡人,都向廣平王下拜:“這才是我們中華和夷狄部落的共同君主啊
。”【〔757.9〕葉護驚躍下馬答拜
,跪捧王足,曰:“當為殿下徑往東京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奔磁c仆固懷恩引回紇
、西域之兵自城南過
,營于浐水之東。百姓
、軍士
、胡虜見俶拜者,皆泣曰:“廣平王真華
、夷之主!”】
郭子儀在潼關殺敵五千多
,又在陜州打敗安慶緒的十五萬大軍。嚴莊和安慶緒連夜逃出洛陽
,渡過黃河,當時隨從騎兵不過三百
,步兵才千多人。到達鄴城
,喘息稍定,嚴莊和安慶緒召集各路敗軍
,還有六萬多人,總算暫時穩(wěn)住腳跟了
。【〔757.10〕安慶緒走保鄴郡
,改鄴郡為安成府,改元天成
;從騎不過三百,步卒不過千人
,諸將阿史那承慶等散投常山、趙郡
、范陽。旬日間
,蔡希德自上黨,田承嗣自潁川
,武令珣自南陽
,各帥所部兵歸之。又召募河北諸郡人
,眾至六萬,軍聲復振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br>
廣平王李俶進入東京后,那些接受過安祿山官職的唐朝官員
,共三百多人
,以當年的宰相陳希烈為首,都身穿白衣
,前來請罪
,痛哭流淚。李俶用肅宗的名義
,把他們送到長安
,關進監(jiān)獄
。各州縣地方跟著安祿山干的人也追捕關押
,等候審查處理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尽?57.10〕廣平王俶之入東京也
,百官受安祿山父子官者陳希烈等三百馀人
,皆素服悲泣請罪。俶以上旨釋之
,尋勒赴西京
。己巳
,崔器令詣朝堂請罪
,如西京百官之儀
,然后收系大理、京兆獄
。其府縣所由、祗承人等受賊驅使追捕者
,皆收系之?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br>
汲郡人甄濟,隱居青巖山
。當初安祿山做唐朝的采訪使,想請他出來為朝廷掌書記
。他看出安祿山心懷叵測,詐稱有病
,被抬回老家了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尽?57.10〕初,汲郡甄濟
,有操行,隱居青巖山
,安祿山為采訪使,奏掌書記
。濟察祿山有異志,詐得風疾
,舁歸家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br>
安祿山造反,叫蔡希德帶人找到他
,把刀子架在他的脖頸上
,說:“出來一起干,保你官上加官
;不然,馬上就死
!”他頭也沒抬。蔡希德以為他真有病
,搖頭嘆息地走了?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尽?57.10〕祿山反,使蔡希德引行刑者二人
,封刀召之,濟引首待刀
,希德以實病白祿山?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br>
后來安慶緒又叫人把他抬到洛陽。不幾天
,東京收復,甄濟主動拜見廣平王
,成為堅持大義不愿當官的典型人物。肅宗聽說后
,請他住在法庭的旁邊,封為秘書郎
。叫所有受封于安祿山的人都來向他叩頭?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尽?57.10〕后安慶緒亦使人強舁至東京,月馀,會廣平王俶平東京
,濟起,詣軍門上謁
,俶遣詣京師
,上命館之于三司,令受賊官爵者列拜以愧其心
,以濟為秘書郎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br>
怎樣處理這批投降的官員呢?肅宗派禮部尚書李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