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 >> 諸子百家 >> 歷史探究

      司馬鄴為什么那么短命只活到了十八歲

      揭秘歷史故事 2023-07-03 13:55:08

      司馬鄴為什么那么短命只活到了十八歲

      司馬鄴為什么只活到了十八歲你知道嗎?不知道沒關(guān)系

      ,小編告訴你

      晉愍帝司馬鄴(300年―318年2月7日)

      ,一作司馬業(yè)
      ,字彥旗
      ,晉武帝司馬炎之孫,吳敬王司馬晏之子
      ,晉惠帝司馬衷和晉懷帝司馬熾之侄
      ,西晉最后一位皇帝,公元313年―317年在位

      司馬鄴最初過繼給伯父秦獻(xiàn)王司馬柬

      ,襲封秦王。永嘉七年(313年)
      ,晉懷帝于平陽遇害之后
      ,司馬鄴于長安即帝位,改元建興
      。司馬鄴即位時
      ,西晉已經(jīng)沒有可以作戰(zhàn)的戰(zhàn)力;而且長安也沒有可用的物資可以與前趙作戰(zhàn)。建興四年(316年)八月
      ,劉曜發(fā)兵攻打長安
      ,并且切斷長安的糧運;晉愍帝在食糧斷絕的情況之下于十一月十一日(12月11日)投降漢趙。之后晉愍帝被送往平陽
      ,封為懷平侯
      ,并且承受身為狩獵隊伍的前導(dǎo)以及宴會洗杯子的雜役的屈辱。建興五年十二月二十日(318年2月7日),被劉聰殺害
      ,終年十八歲
      ,葬處不明。司馬鄴最初出繼伯父秦獻(xiàn)王司馬柬為嗣
      ,襲封秦王
      。永嘉二年(308年),拜為散騎常侍
      、撫軍將軍

      永嘉五年(311年),漢趙軍攻陷洛陽

      ,擄走晉懷帝
      ,司馬鄴到滎陽密縣避難,與舅父荀藩
      、荀組相遇
      ,自密縣南走許潁。豫州刺史閻鼎與前撫軍長史王毗
      、司徒長史劉疇
      、中書郎李昕及荀藩、荀組等共同謀劃送司馬鄴回長安
      ,劉疇等中途叛變
      ,閻鼎追上把他殺了,荀藩
      、荀組幸免于難
      。閻鼎即裹挾司馬鄴,乘坐牛車
      ,經(jīng)宛縣奔武關(guān)
      ,多次遇到山賊攔截,士卒逃散
      ,停留在藍(lán)田
      。閻鼎告知雍州刺史賈疋,賈疋立即派州兵迎接護(hù)衛(wèi)司馬鄴
      ,到達(dá)長安
      ,又使輔國將軍梁綜幫助守衛(wèi)長安。

      永嘉七年(313年)四月初一

      ,得到晉懷帝的死訊
      ,舉行哀悼祭奠之禮。四月二十七日
      ,司馬鄴即皇帝位
      ,大赦天下
      ,改年號為“建興”,是為晉愍帝
      。任命衛(wèi)將軍梁芬為司徒
      ,雍州刺史麴允為使持節(jié)
      、領(lǐng)軍將軍
      、錄尚書事,京兆太守索綝為尚書右仆射
      。五月十八日
      ,任命鎮(zhèn)東大將軍、瑯琊王司馬睿為侍中
      、左丞相
      、大都督陜東諸軍事,大司馬
      、南陽王司馬保為右丞相
      、大都督陜西諸軍事當(dāng)時的西晉皇室、世族已從京師洛陽紛紛遷至江南
      ,西晉中原王朝至此名存實亡

      晉愍帝投降漢趙后,劉聰對他百般羞辱

      。建興五年(317年)十月
      ,劉聰外出打獵,令晉愍帝執(zhí)行車騎將軍的職務(wù)
      ,穿著戎服
      ,手執(zhí)戟矛,在前面開路
      ,百姓聚在路旁觀看
      ,有些晉朝遺民故老,看了以后抽泣流涕
      ,劉聰聽到后十分厭惡
      。后來,劉聰又趁宴會時讓晉愍帝行酒
      ,洗酒杯
      ,上廁所時又使晉愍帝拿馬桶蓋,旁邊的晉臣多失聲哭泣
      ,尚書郎辛賓抱住晉愍帝痛哭
      ,被劉聰殺害。十二月二十日(318年2月7日)
      ,劉聰在平陽將晉愍帝殺害
      ,終年十八歲

      建興三年(315年),晉愍帝多次向丞相司馬保征召軍隊

      ,司馬保身邊的官員都說:“被蝮蛇咬了手
      ,壯士便截斷手腕防止蛇毒蔓延。現(xiàn)在胡人賊寇士氣正盛
      ,應(yīng)當(dāng)暫時截斷隴地的道路來觀察事態(tài)的變化
      。”從事中郎裴詵說:“現(xiàn)在蛇已經(jīng)咬頭
      ,頭難道也能截斷嗎?”司馬保這才以鎮(zhèn)軍將軍胡崧為前鋒都督
      ,等各軍集中后進(jìn)發(fā)。麹允想護(hù)送晉愍帝到司馬保那里
      ,索綝說:“司馬保得到了天子
      ,一定會放縱他自己的私心?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庇谑蔷蜎]有行動
      。這樣長安以西的地區(qū),不再進(jìn)貢尊奉朝廷
      ,朝廷中的文武百官都饑餓困乏
      ,靠采集野生的谷子來生存。

      晉朝為什么會被評為最讓人厭惡的朝代

      晉朝,包括西晉和東晉總共才155年

      ,并且104年的東晉中國已經(jīng)亂糟糟了
      ,這么一個短命王朝卻給華夏大地帶來300年浩劫,被評為最讓人厭惡的朝代
      ,一點都不冤
      最重要的是這些災(zāi)難是本來可以避免的。晉朝帶來的最大的災(zāi)難就是五胡亂華

      ?

      1

      ,晉朝皇帝大多昏庸,諸王爭權(quán)
      ,政治混亂
      ,給北方少數(shù)民族南下之機。

      266年

      ,司馬家從曹魏手里奪來爭權(quán)建立晉朝
      ,420年,劉宋建立
      ,東晉滅亡
      。在這短短155年里
      ,晉朝總共有15位皇帝,平均每人在位時間為10年
      ,可見晉朝皇帝壽命之短
      ,死亡率之高。(明朝276年16個皇帝
      ,平均17.25年
      ,清朝276年12個皇帝,平均23年)每一次政權(quán)交替都會帶來動蕩
      ,晉朝短短時間帝位更迭15次更是給社會穩(wěn)定埋下了禍根
      。并且這些皇帝不僅短命還都昏庸。

      最能干的是開國皇帝司馬炎

      ,但是他登基第十三年滅掉孫吳統(tǒng)一全國之后就沉迷酒色,不問政事了
      因為他是由曹魏禪讓得來的王位
      ,害怕自家人實力不夠大,干不過其他士族
      ,于是在統(tǒng)治后期
      ,他干的最主要一件事就是分封諸王,把司馬家的兒郎們分封到大江南北
      。漢景帝時期的“七國之亂”已經(jīng)告訴我們不能封太多實權(quán)王
      果真司馬炎駕崩后第二年291年,“八王之亂”就開始了

      ?

      “八王之亂”的開端是在291年

      ,299年發(fā)展到極點,持續(xù)16年
      起因是因為一個丑女
      ,司馬炎的兒媳婦,第二任皇帝司馬衷的皇后賈南風(fēng)
      司馬衷智商低下不能理事
      ,賈南風(fēng)就替他處理朝政,并且勾結(jié)楚王司馬瑋
      ,肆意殺害大臣
      ,餓死太后,謀害太子
      。她的種種行為給了其他諸侯王反叛的借口
      。朝野上下人心浮動。

      北方少數(shù)民族看到中原政權(quán)不穩(wěn)

      ,趁機南下
      。294年之后兩年內(nèi)
      ,匈奴兩次叛變,攻破上黨
      ,殺死郡守
      ,建立了政權(quán)。這次危機雖然在299年“皇帝”齊萬年被殺后解除
      ,但卻讓更多民族產(chǎn)生異心:?

      中原

      ,亂了

      2.五胡南下

      ,十六國紛立
      ,司馬一族倉皇南渡,將北方拱手讓出

      八王之亂中

      ,很多諸侯王征用少數(shù)民族作為兵力,比如最后贏家東海王司馬越就率領(lǐng)兩萬鮮卑大軍
      ,給五胡亂華埋下禍根
      。此外匈奴政權(quán)雖一度被撲滅,但又很快立起新的政權(quán)
      。等到西晉末代皇帝司馬鄴即位時
      ,由于常年戰(zhàn)亂,西晉已經(jīng)沒有能與北方胡人抗衡的兵力
      。316年
      ,司馬鄴投降給匈奴人建立的漢趙。

      世家大族為了躲避北方戰(zhàn)禍

      ,自307年開始紛紛舉家南遷
      ,搬到江南一帶。在司馬鄴投降第二年
      ,住在健康的司馬睿建立東晉
      。司馬睿即位后,害怕北方諸民族
      ,絲毫不準(zhǔn)備收復(fù)中原
      。后人朱熹這樣評價:

      晉元帝無意復(fù)中原

      ,卻托言糧運不繼
      ,誅督運令史淳于伯而還
      。行刑者以血拭柱,血為之逆流
      。天人幽顯
      ,不隔絲毫!

      意思是:

      司馬睿沒有收復(fù)中原的打算

      ,卻借口說是糧草不及時運到導(dǎo)致大軍無法前進(jìn)
      ,下令砍了督運糧草的淳于伯就收兵回來
      。劊子手用淳于伯的血擦柱子,血竟然倒著望上流
      。這是蒼天看不過去
      ,給人的警示啊

      就這樣

      東晉政權(quán)偏安一隅,無心北上
      ,任憑五胡十六國踐踏中原百年之久
      。直到滅亡,東晉也沒有回到中原

      如此一個無能的朝代

      ,如何不讓人討厭?

      晉武帝司馬炎傳位傻兒子,是造成其政權(quán)短命的主要原因嗎

      晉武帝司馬炎登上帝位,有一天抽簽算算皇位能傳承幾代

      ,竟然抽了個?一?
      。皇帝很不高興
      ,群臣也大驚失色
      ,沒人能有一言進(jìn)獻(xiàn)。獨有侍中裴楷進(jìn)言說:?臣聞天得一以清
      ,地得一以寧
      ,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皇帝龍顏大悅
      ,群臣也都嘆服

      雖然裴楷以其淵博的學(xué)識和隨機應(yīng)變的智慧化解了尷尬的?一?。但西晉的皇位事實上基本只能算傳了一代

      惠帝司馬衷和懷帝司馬熾

      ,加上篡位的司馬宴,都是司馬炎的兒子
      ,到了他的孫子愍帝司馬鄴被匈奴人所殺
      ,只能算僅僅傳了一代人。

      司馬炎統(tǒng)一天下

      ,去世后僅僅十多年就亡國了
      ,為什么會這樣呢
      ?主要怪他沒有選擇好接班人嗎?

      總所周知

      ,晉朝的天下是由以司馬家為首的世家大族共同奪取的
      。后來天下的治理也是皇族與世家大族共治。司馬炎鑒于自家奪取曹魏政權(quán)的經(jīng)驗
      ,害怕其他大族有樣學(xué)樣
      ,于是就大封諸王,以便用同姓血緣的強大力量保衛(wèi)司馬家的統(tǒng)治權(quán)

      265年司馬炎剛剛建立西晉

      ,就封了二十七個同姓王,以郡為國
      ,不但有地
      ,還有用人權(quán)和財政權(quán),諸王可自行選用自己封國內(nèi)的文武官員
      ,自行收取使用封國內(nèi)的租稅
      。277年司馬炎又制定了王國置軍的制度,將封國分為大
      、次
      、小三等,不同級別可置不同數(shù)目的軍
      ,分類情況如下表:

      藩王的勢力

      ,還來自于他們兼任的職務(wù)。藩王多擔(dān)任一個州的都督諸軍事和刺史
      。如汝南王司馬亮
      ,督豫州諸軍事,鎮(zhèn)許昌
      ;楚王司馬瑋
      ,都督荊州諸軍事,鎮(zhèn)南將軍
      ;趙王司馬倫
      ,征西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鎮(zhèn)關(guān)中
      ;.....等等。這樣
      ,原來諸王所缺少的行政權(quán)力也有了
      ,還有數(shù)量可觀的軍隊。這樣地方的軍事、政治
      、財稅
      、人事等權(quán)力全部集于藩王一身,國中之國就形成了

      在藩王眾多且勢大的局面下

      ,晉武帝司馬炎以其強勢地位、事實歷練出的威望與強大的能力完全鎮(zhèn)得住
      ,這些藩王們對于帝位估計也只敢在心里想一下
      。但是,等到司馬衷繼位
      ,局面完全變了

      一個低能兒占據(jù)了最高寶座,就像一個兒童手拿珍寶在大街上走

      ,怎能不引人覬覦

      再加上司馬衷那個老婆賈南風(fēng),既丑陋又拙劣

      ,想要借重藩王以自己擅權(quán)
      ,最終終于引起兩次內(nèi)亂,史稱?八王之亂?
      。尤其是第二次
      ,各位司馬家的強大藩王都野心勃勃,覬覦皇帝寶座
      ,最終禍亂了全天下
      。外族胡人也趁亂進(jìn)入中原建立政權(quán),五胡亂華
      ,生靈涂炭。

      即使晉武帝不把位置傳給司馬衷

      ,而是傳給了一位正常的兒子
      ,比如司馬熾,或者司馬宴
      ;同時也沒有亂政的賈南風(fēng)那樣的人
      ,又能怎樣呢?作為下一代的年輕人
      ,其威望和能力終究無法達(dá)到司馬炎的水平
      ,覬覦皇帝寶座的藩王們還是會找機會拼一把,只不過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至此

      ,我們可以得出結(jié)論:

      西晉政權(quán)短命,主要原因在于分封藩王的制度設(shè)定,導(dǎo)致藩王勢力太強

      。在強枝弱干的局面下
      ,朝廷權(quán)威無法控制藩王,整個局面終于失控
      ,大廈傾倒
      。而晉惠帝的傻、賈南風(fēng)亂政
      ,只不過是次要因素
      ,換了其他人當(dāng)皇帝皇后,藩王們早晚還是要找機會動手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7008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

      ,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guān)文章
      古代沒有手紙的時候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
      唐朝大貪官元載死前說了什么一句話道盡了千百年來的人性!
      唐朝大貪官元載死前說了什么?一句話道盡了千百年來的人性!今天給大家?guī)砹讼嚓P(guān)內(nèi)容
      ,和大家一起分享
      。有一句話叫:“唐之元載,宋之蔡京
      ,明之嚴(yán)嵩
      ,清之和珅”,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說唐代元載 !.png" alt="唐朝大貪官元載死前說了什么一句話道盡了千百年來的人性
      !" onerror="nofind(this)" >
      秦始皇屬意扶蘇,為何遲遲不立扶蘇為太子
      秦始皇屬意扶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