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史上最牛的三大宦官分別是誰這些人權(quán)力究竟有多大
中國史上最牛的三大宦官分別是誰?這些人權(quán)力究竟有多大?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欣賞
。
一旦說起宦官
,大家可能對他們就有著一直鄙視的感覺
,認為他們都是不正常人?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鹿俚倪@一制度,早在周王朝時期就有了明確的記載。只不過那個時候宦官手中的權(quán)力并不是那么大,在那時候宦官只是做服務的
,傳遞命令,照顧皇室里面的生活
,地位可以說是十分的低。慢慢的隨著宦官經(jīng)常都陪伴在皇帝的身邊
,地位是逐漸的升高了
,手中的權(quán)力越來越大?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鹿俨辉偈呛喓唵螁蔚淖龇樟?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到后面宦官直接涉及政治了。在咱們中國的歷史上有著很多出名的宦官
,這些宦官有的直接不是揚名千古就是遺臭萬年
。比如唐朝時期的高力士和明朝的劉謹。這些都是很出名的宦官
。但是在歷史上還有著三個更厲害的宦官
,其中的一個差點改朝換代當上了皇帝,但是最后卻敗在了一個女人的手里
。今天小編帶著大家了解一下這三個宦官不一般的人生
。
力究竟有多大.png)
一:趙高
秦始皇臨死都沒有想到自己辛辛苦苦所打下來的江山,居然毀在了一個宦官的手里
,這宦官就是趙高
。趙高原本是趙國的貴族
,后面流亡到了秦國。在秦國趙高的母親因為犯了法
,受到了酷刑
,從此就落下了殘疾,趙高受到了歧視
。為了能夠改變自己的命運
,就好好讀書,專心研究著當時的法律
,沒有想到后面居然受到了秦始皇的寵愛
。秦始皇讓趙高教胡亥知識,趙高是一個很聰明的人
,慢慢的受到了秦始皇和胡亥的信任
。有一次趙高犯了死刑,應該是要被斬首了
,但是趙高憑借著自己的口才
,使得秦始皇免除了他的死刑,還繼續(xù)當官
。
在秦始皇的眼里趙高就是一條無家可歸的狗
,但就是這么一條無家可歸的狗,最后成了一條狼
。當時秦始皇一直在尋找長生不老的藥
,但最后還是去世了。秦始皇去世前將皇位傳給了扶蘇
,扶蘇是文武雙全的
,可以說在大臣的輔助下一定會成為很優(yōu)秀的皇帝。但是這時候趙高居然公開要篡改秦始皇的遺愿
,趙高逼扶蘇自殺
,立了胡亥為皇帝,然后又控制住了胡亥
,從此秦國的大權(quán)就在趙高的手里
。好日子沒有過多久,各個地方就開始起兵反秦了
,在胡亥死后
,子嬰就用計謀殺死了趙高。
二:魏忠賢
喜歡明朝歷史的人
,絕對會知道魏忠賢這個宦官
。魏忠賢是宦官里面的一個傳奇人物,魏忠賢是明朝最有權(quán)的宦官
。魏忠賢在進宮前就已經(jīng)結(jié)婚生子了
。因為家里面很窮
,然后魏忠賢又喜歡賭,到處欠賬
,就經(jīng)常遭到仇家的追殺
。最后實在沒辦法了,就進宮當了宦官
。在剛進宮的時候
,他歲數(shù)最大,地位最低
,那些小太監(jiān)就經(jīng)常玩弄他
。誰都沒有想到,魏忠賢后面站起來了
。魏忠賢被派到了皇長子朱由校的身邊
,逐漸的朱由校對=魏忠賢產(chǎn)生了依賴,不久朱由校登基后
,魏忠賢就成為了他的心腹
。
魏忠賢成為了皇帝的心腹,權(quán)力很大
,就開始做各種壞事
,還自稱是九千歲。魏忠賢本來想著皇帝死后
,自己登基做皇帝
。魏忠賢又怕那些大臣認為自己是宦官不同意,從外面抱了一個孩子進宮
。但是皇帝比他更快
,立了朱由檢為皇帝。朱由檢當時尚皇帝后
,就開始對宦官進行清理,魏忠賢被賜死了
。
三:李蓮英
李蓮英是慈禧最信任的一個宦官
,很寵他。李蓮英在13歲的時候
,家里面太窮
,走投無路了就來到了皇宮當宦官。因為李蓮英的梳發(fā)很厲害
,他能保證頭發(fā)不斷不掉
,從此慈禧開始寵他。李蓮英在剛進宮的時候從一個老太監(jiān)那里學到了很多
。李蓮英很會看事和做事
,他一直磨煉這自己的性格
,最后成為了慈禧身邊的紅人。李蓮英很聰明
,也很乖巧
。他時時刻刻擺正自己和奴才之間的關系。李蓮英還經(jīng)常揣摩著慈禧的脾氣的愛好
,經(jīng)常都在討好慈禧的喜歡
。
小編認為,這三人都達到了很高的位置
,最后還是因為心太大了
,然后掉了下來。
中國歷史上權(quán)力最大的太監(jiān)是?
公元1111年,即宋徽宗政和元年
,大太監(jiān)童貫官拜掌控朝廷軍事大權(quán)的樞密使
,領樞密院。北宋時
,樞密院同中書省分立并稱二府
,樞密使主軍而宰相則主政。宋史上說“樞密院掌軍國機務
、兵防
、邊備、戎馬之政令
,出納密命
,以佐邦治?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睒忻苁?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是朝廷中的最高軍事首長。從此
,童貫全國兵權(quán)在握
,權(quán)傾天下,成為中國歷史上掌控軍權(quán)最大的太監(jiān)
。
童貫不僅是史上掌控軍權(quán)最大的太監(jiān)
,他還開創(chuàng)了另外的幾項中國歷史之“最”:中國歷史上握兵時間最長的太監(jiān)(統(tǒng)兵二十年);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出使外國的太監(jiān)(以副使的身份
,于政和元年出使遼國)
;中國歷史上第一位被冊封為王的太監(jiān)(因收復全燕之境,封廣陽郡王)
;中國歷史上唯一長著胡須的太監(jiān)(與他年近二十歲才凈身有關)
。
中國歷史上出了那些牛逼的太監(jiān)?
1
、魏忠賢(朱明王朝
,1568—1627年)
原本一流氓惡棍,雖目不識丁卻深諳拍馬權(quán)術
。入宮不久得老太監(jiān)王安提拔
,又與皇孫奶娘打得火熱。與混蛋皇帝萬歷的親密接觸更是讓他地位權(quán)勢與日懼增
,萬歷48年
,年逾半百的魏閹開始飛黃騰達。朱由校即位后便恩將仇報謀害恩人王安
,僅如此還不足以讓他高居惡心太監(jiān)之首
。大興冤獄捕殺東林黨,私植黨羽才是魏閹無以倫比的罪惡
。身為閹黨
,他不僅慫恿皇帝泡妞,自己也娶妻納妾
,搶奪民女
,令無數(shù)家庭生死離別。直到另一個混蛋皇帝朱由檢把他收拾
。
惡心指數(shù):100(流氓惡棍禍國殃民的集大成者
,當之無愧的惡心之首)
2、趙高(秦朝
,
?—前207)
秦代宦官,權(quán)臣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宦官宰相
。始皇帝三十七年(前210),趙秦始皇病死沙丘
,趙高與秦二世胡亥
、李斯合謀,秘不發(fā)喪
,篡改始皇遺詔,立胡亥為太子
,又更為書賜長子扶蘇和蒙恬死
。胡亥還至咸陽,立為二世皇帝
,趙高任郎中令
,常居宮中參與決策
。他指使胡亥更為法律,誅戮宗室
、大臣
,且專擅朝政。在扶不起的秦二世面前指鹿為馬
,對不隨聲附和的大臣
,捏造罪名加以迫害。秦二世三年八月
,劉邦攻下武關
,趙高與其婿閻樂等人密謀,乘二世在望夷宮齋戒之機
,詐詔發(fā)兵圍宮
,逼二世自殺,企圖篡位自立
。因左右百官不從
,只好立二世兄子子嬰為秦王。九月
,趙高被子嬰用計殺于齋宮
,夷三族。
惡心指數(shù):99(本可與魏閹并列
,因比魏有文化
,所以退居榜眼)
3、王振(朱明王朝
,
?-公元1449年)
史學家稱朱明王朝為“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太監(jiān)帝國”,王振是明朝第一個專權(quán)的太監(jiān)
。他本來是一個失敗的教書先生
,卻自閹進宮,得到了明英宗的寵幸
,開始擅權(quán)
,結(jié)黨營私,干涉朝政
,揭開了太監(jiān)帝國的序幕
。為了建立所謂的豐功偉績,根本不知作戰(zhàn)為何物的他
,慫恿皇帝親征來犯的也先
,結(jié)果是皇帝做了俘虜,自己搭上了性命。肢解殘殺劉球為本朝最駭人聽聞的慘案
。
惡心指數(shù):98(知名度和影響力均在前兩者之后
,不過因為開了朱明王朝太監(jiān)專權(quán)的先河,而且開了文官在太監(jiān)面前搖尾的先河
,應居第三)
4
、劉瑾(朱明王朝,約1452—1510年)
少年自閹入宮
,依附劉姓宦官混入乾清宮
。自從他服侍的花花惡少朱厚照當上皇帝,劉閹開始使盡渾身招數(shù)
,慫恿混蛋皇帝吃喝嫖賭
,厭倦朝事。劉得以結(jié)黨營私
,權(quán)傾朝野
,將反對他的53位大臣一網(wǎng)打盡,制造了“奸黨冤案”
。此后還發(fā)明一種套在官吏頸上的刑具——枷
,許多大臣被重達75公斤的枷刑活活枷死。篡黨奪權(quán)陰謀敗露后
,混蛋皇帝朱厚照發(fā)飆
,將其碎尸。
惡心指數(shù):97(情商高于智商
,成功度顯然不及前三者)
5
、李蓮英(清,1848—1912)
從1856年入宮到1908年出宮
,李蓮英待在清廷整52年
,是西太后最貼心的太監(jiān)。李蓮英是個十分聰明乖巧的人
,他從中明白了應該如何擺正主子和奴才之間的關系
。李蓮英不僅學會了揣摩主子的脾氣和愛好,千方百計地討主子歡喜
。對主子奴才嘴臉
,對同類卻兇狠殘暴,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
,他置諸侯于腦后
,視軍機大臣為等閑,文武百官多數(shù)對其奉承
。
惡心指數(shù):96(為數(shù)不多的善始善終的太監(jiān)
,極為成功的政客
。)
6、張讓(東漢
,?—189)
張讓(
?-189)
,東漢宦官,潁川(今河南禹縣)人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傅邸㈧`帝時
,歷為小黃門
、中常侍、列侯等職
。在職時以搜刮暴斂
、驕縱貪婪見稱,靈帝極為寵信
,常謂“張常侍是我父”
。中平六年(189年),何進謀誅宦官
,事泄
,他和宦官趙忠等殺進。不久袁紹捕殺宦官時投河自盡
。
惡心指數(shù):95(東漢宦官典型
,十惡不赦,本應位居前五
,因袁紹出場縮短了他禍國殃民的時間
,只好屈居第六)
7、李輔國(唐
,704—762)
李輔國唐宦官
,本名靜忠,后賜名李護國
,再改名為李輔國
。他相貌丑陋,看上去有些虛弱
,粗通簿書記錄
,俸奉大宦官高力士。四十多歲時
,高力士才讓他主管閑廄賬務
。他由于管的馬喂得肥壯
,所以被推薦給皇太子到東宮辦事。他曾矯詔將太上皇(玄宗)逐出原來的住所
,又殺張皇后
,擁立代宗。代宗尊其為“尚父”
,加司空兼中書令
。恃策立之功,他跋扈地對代宗說:“大家但內(nèi)里坐
,外事聽老奴處分
。”不久罷職
,代宗派人將其刺死
。
惡心指數(shù):94(趙高之后唯一當上宰相的太監(jiān),中國歷史上也有且僅有這兩個太監(jiān)宰相
,一生忙碌)
8
、童貫(北宋,1054—1126)
童貫
,北宋宦官
,“六賊”之一。字道夫(一作道輔),開封(今屬河南)人
。初任供奉官
,在杭州為徽宗搜括書畫奇巧。助蔡京為相
。京薦其為西北監(jiān)軍
,領樞密院事,掌兵權(quán)二十年
,權(quán)傾內(nèi)外
。時稱蔡京為“公相”,稱他為“媼相”
,為“六賊”之一
。宣和四年.攻遼失敗,乞金兵代取燕京
,以百萬貫贖燕京等空城而回
,侈言恢復之功。七年
,金兵南下
,他由太原逃至開封。隨徽宗南逃
。欽宗即位
,被處死
。《宋史》列為“奸臣”
。
惡心指數(shù):93(有點小品位的太監(jiān))
9
、安德海(清 ,
?—1869) 清末宦官
。直隸南皮(今屬河北)人。自宮入宦
,人稱“小安子”。同治初
,因受慈禧太后寵幸
,漸干國政。同治八年
,1869年
,秋,奉慈禧太后命往南方采辦宮中用物
。乘樓船緣運河南下
,張揚跋扈,招權(quán)納賄
。被山東巡撫丁寶禎以“宦豎私出
,非制。且大臣未聞有命
,必詐無疑”拘捕上奏
,隨即誅于濟南(一說恭親王奕昕密囑咐丁寶禎乘機誅之)。
惡心指數(shù):92(被他迫害的人遠遠不及前面這些混蛋)
10
、高力士(唐
,684年—762年)
高力士是唐代著名的宦官。他幼年時入宮
,由高延福收為養(yǎng)子
,遂改名高力士,受到當時女皇帝武則天的賞識
。在唐玄宗管治期間
,其地位達到頂點,由于曾助唐玄宗平定韋後和太平公主之亂
,故深得玄宗寵信
,終于累官至驃騎大將軍、進開府儀同三司
,他一生曾多次平息皇室內(nèi)出現(xiàn)的糾紛
。開元末年
,高力士甚至可以先審閱大臣們送來的奏章,小事由其處理
,大事才交呈玄宗栽決
,玄宗甚謂“力士當上,我寢則穩(wěn)”
。當時朝上
,連李林甫和楊國忠都爭相巴結(jié)高力士,而諸王公主更稱高力士為阿翁
,甚至連太子都要喊他一聲二兄
,駙馬們都稱他阿爺,此為唐代宦官干政之始
,但高力士并不如他的徒子徒孫那般專權(quán)
,而是擅權(quán),但肅宗時
,高力士被彈劾流放至巫州
,一代宦官從此自云頂?shù)羧氲鬲z。按律高力士本該斬
,但顧及高力士對玄宗的忠心
,于是將他流放。寶應年間玄宗駕崩
,始終渴望回宮的高力士雖被赦還
,但卻因此而悲痛絕食7日終亡,年73歲
,遵先皇遺詔陪葬泰陵
。
惡心指數(shù):70(對高力士偶覺得還是應該功過三七開
中國歷史中最牛B的太監(jiān)是誰
太監(jiān)舊稱宦官,又稱閹(奄)人
、閹官
、宦者、中官
、內(nèi)官
、內(nèi)臣、內(nèi)侍
、內(nèi)監(jiān)
、閹豎等。是指古代宮廷中替皇室服務并閹割掉外生殖器的男性
。中國歷史上
,有十位太監(jiān)比較著名。
一
,趙高(
?-前207年)
,中國秦朝二世皇帝時丞相,著名宦官
。趙高本為秦國宗室遠親
,入秦宮為宦官,任中車府令
,兼行符璽令事
,“管事二十余年”。秦始皇死后
,趙高發(fā)動沙丘政變
,他與丞相李斯合謀偽造詔書,逼秦始皇長子扶蘇自殺
,另立始皇幼子胡亥為帝
,是為秦二世,并自任郎中令
。他在任職期間獨攬大權(quán),結(jié)黨營私
,征役更加繁重
,行政更加苛暴。
公元前208年又設計害死李斯
,繼之為秦朝丞相
。第三年他迫秦二世自殺,另立子嬰為秦王
。不久被子嬰設計殺掉
,誅夷三族。
二
,蔡倫(
?-121)字敬仲,東漢桂陽郡人
。漢明帝永平末年入宮給事
,章和二年(公元88年),蔡倫因有功于太后而升為中常侍
,蔡倫又以位尊九卿之身兼任尚方令
。蔡倫總結(jié)以往人們的造紙經(jīng)驗革新造紙工藝,終于制成了“蔡侯紙”
。元興元年(公元105年)奏報朝廷
,漢和帝下令推廣他的造紙法 。建光元年(公元121年)
,因權(quán)力斗爭自殺身亡
。
蔡倫的造紙術被列為中國古代“四大發(fā)明”
,對人類文化的傳播和世界文明的進步作出了杰出的貢獻,千百年來備受人們的尊崇
。
三
,張讓(?—189年)
,東漢宦官
,潁川(今河南禹縣)人?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傅?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靈帝時,歷為小黃門
、中常侍等職
,封列侯。在職時以搜刮暴斂
、驕縱貪婪見稱
,靈帝極為寵信。
中平六年(189年)
,何進謀誅宦官
,事泄,他和其余幾個常侍設計伏殺何進
。袁紹
、袁術等人聞何進被殺,入宮殺盡宦官
,張讓走投無路
,投水自盡。
四
,高力士(684年—762年)
,本名馮元一,是中國唐代的著名宦官之一
,祖籍潘州(今廣東省高州市)
。他幼年時入宮,由高延福收為養(yǎng)子
,遂改名高力士
,受到當時女皇帝武則天的賞識。
在唐玄宗管治期間
,其地位達到頂點
,由于曾助唐玄宗平定韋皇后和太平公主之亂,故深得玄宗寵信,終于累官至驃騎大將軍
、進開府儀同三司
。
五,李輔國(704年―762年)
,唐肅宗時當權(quán)宦官
,唐代第一個當上宰相的宦官。本名靜忠
,曾賜名護國
,后改輔國,相貌奇丑無比
。李輔國四十歲之前無所作為
。安史之亂期間,勸說太子李亨繼承帝位
。
唐肅宗即位后
,被加封為元帥府行軍司馬,開始掌握兵權(quán)
,并改名為輔國
。之后又因擁立代宗即位,被冊封為司空兼中書令
。大權(quán)在握后李輔國更加為所欲為
,最后被人刺殺身亡。
六
,童貫(1054年—1126年)
,字道夫(一作道輔)
,開封人
,北宋權(quán)宦,“六賊”之一
,性巧媚
。初任供奉官,在杭州為徽宗搜括書畫奇巧
,助蔡京為相
,京薦其為西北監(jiān)軍,領樞密院事
,掌兵權(quán)二十年
,權(quán)傾內(nèi)外;時稱蔡京為“公相”
,稱他為“媼相”
;宣和四年,攻遼失敗
,乞金兵代取燕京
,以百萬貫贖燕京等空城而回
,侈言恢復之功。
宣和七年(1125年)
,金兵南下
,他由太原逃至開封,隨徽宗南逃
,宋欽宗即位
,被處死。
七
,鄭和(1371-1433)
,明朝太監(jiān),原姓馬
,名和
,小名三寶, 又作三保
,云 南昆陽(今晉寧昆陽街道)寶山鄉(xiāng)知代村人
。中國明朝航海家、外交家
。
鄭和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出生
,是馬哈只第二子,鄭和有姐妹四人
。洪武十三年(1381年)冬明朝軍隊進攻云南
,馬和僅十歲,被明軍副統(tǒng)帥藍玉掠走至南京
, 閹割成太監(jiān)之后
,進入朱棣的燕王府。永樂元年(1403年)
,姚道衍和尚收馬和為菩薩戒弟子
,法名福吉祥。
為燕王朱棣立下赫赫戰(zhàn)功永樂二年(1404年)
,明成祖朱棣在南京御書“鄭”字賜馬和鄭姓
,以紀念戰(zhàn)功,史稱“鄭和”
。并升任為內(nèi)官監(jiān)太監(jiān)
,官至四品,地位僅次于司禮監(jiān)
。鄭和有智略
,知兵習戰(zhàn),明成祖對鄭和十分信賴 。1405到1433年
,鄭和七下西洋
,完成了人類歷史上偉大的壯舉,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
,鄭和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國去世
,賜葬南京牛首山。
八
,魏忠賢(1568年-1627年12月11日)
,字完吾,北直隸肅寧(今河北滄州肅寧縣)人
,漢族
,原名李進忠。由才人王氏復姓
,出任秉筆太監(jiān)后
,改名魏忠賢。明朝末期宦官
。明熹宗時期
,出任司禮秉筆太監(jiān),極受寵信
,被稱為“九千九百歲”
,排除異己,專斷國政
,以致人們“只知有忠賢
,而不知有皇上”。
朱由檢繼位后
,打擊懲治閹黨
,治魏忠賢十大罪,命逮捕法辦
,自縊而亡
,其余黨亦被肅清
。
九
,安德海(1844年-1869年),清末宦官
,直隸南皮(河北省南皮縣)人
。他在八九歲時凈身,進宮后在咸豐帝身邊為御前太監(jiān)
。由于安德海聰明伶俐
,善于奉承,他很快就得到了咸豐帝和葉赫那拉杏貞的好感。咸豐死后安德海成為慈禧心腹
,干預朝政
,打壓恭親王等。
同治八年
,他奉慈禧之命
,到江南采辦服飾,走到山東地方
,被巡撫丁寶楨擒獲處決
。
十,李蓮英(1848——1911)(又作:李連英)
,原名李進喜
,慈禧太后賜名連英,俗作蓮英
。是清王朝慈禧時期的總管太監(jiān)
,陪伴慈禧太后近五十三年。是清末最有權(quán)勢的宦官
。亦是第一個叫慈禧太后為“老佛爺”的人
。
咸豐五年凈身為太監(jiān),翌年入宮
。同治六年
,受封二總管。宣統(tǒng)元年61歲時
,為慈禧守孝百日后
,隱退,宣統(tǒng)三年
,亡
,時年64歲。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7009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