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真實的司馬倫,為人庸鄙,篡奪侄孫的皇位
按照正史記載
,篡奪侄孫的皇位
在侄兒、晉武帝司馬炎代魏建晉后
咸寧年間(275-279年),司馬倫改封趙王
司馬倫不甘心就此被閑置,于是拼命地巴結專制朝政的皇后賈南風及其母郭槐
但在解決賈南風之前,司馬倫還需要鏟除另一個對手
司馬遹遇害后
,天下憤恨不已,輿論對賈后極為不利。司馬倫見時機已到,便聯(lián)合異母兄司馬彤(司馬懿第八子)、齊王司馬冏(司馬倫侄孫)發(fā)動政變,廢殺賈后,并挾惠帝以號令天下,時當永康元年(300年)。政變成功后,司馬倫又自任持節(jié)、大都督、督中外諸軍事、相國,侍中、趙王如故,一如當年乃父司馬懿奪權后輔魏故事,并在朝廷內(nèi)外進行大清洗,大肆捕殺、迫害對手。司馬倫才學平庸
司馬倫稱帝后
,根本沒有大志向,除了沉溺于酒色犬馬之樂,朝中大事全部委托給孫秀等一干奸佞之臣。司馬倫為拉攏朝廷內(nèi)外官員,大肆封官授爵,就連追隨過他的奴仆、士卒、雜役也都獲得爵位,以至于官帽上的飾物貂尾不足,便用狗尾代替,這便是成語“狗尾續(xù)貂”的典故來源。此時,正人君子恥于接受司馬倫的賞賜,而天下百姓也知道他不得善終。果不其然
,就在司馬倫稱帝后四個月,齊王司馬冏、河間王司馬颙、成都王司馬穎便利用天下的怨恨失望之心,紛紛舉兵討伐司馬倫。司馬倫屢戰(zhàn)屢敗,無奈將皇位還給晉惠帝,并帶著家人到金墉城避難。此時,當初跟他一起做逆的八個司馬彤突然“反目”,上書強烈要求誅殺司馬倫,并得到朝廷的首肯。司馬倫被賜以金屑苦酒自殺,臨死前用手巾遮臉,連聲說:“孫秀誤我!孫秀誤我!”司馬倫雖然死了
,但由他打開的“潘多拉魔盒”卻再也關不上
皇權史上出現(xiàn)了聞所未聞的一幕
賈南風一死,趙王司馬倫就掌握了政權,但此人本是庸愚無識之徒,發(fā)動政變,誅殺賈后都是聽了身邊小吏孫秀的主意?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F(xiàn)在后位空虛,皇帝雖傻,到底還是大晉的天子,趙王司馬倫還要拿他做幌子號令天下呢,所以又張羅著再給他找個皇后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7014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為何遲遲不立扶蘇為太子.png" alt="秦始皇屬意扶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