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為什么要罵王朗說的一番話真的占理嗎
諸葛亮罵王朗說的一番話真的占理嗎
,是很多人要的問題?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xì)解答。
愛看三國演義的人必定被其中描寫的曲折情節(jié)和鮮明的人物形象所折服
,尤其是蜀漢丞相諸葛亮
,不僅才謀經(jīng)緯天地
,口舌之利更是無往不勝,前有江東舌戰(zhàn)群儒
,后有陣前罵死司徒王朗
。大多數(shù)人看到這一段的精彩對話估計只會一笑而過
,覺得王朗好蠢
,居然被活活的罵死了,其實不然
,我們仔細(xì)分析一下諸葛亮和王朗的這一場辯論
,會發(fā)現(xiàn)這一段很精彩。

故事發(fā)生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期間
,首先不管雙方的政治立場先從兩國之間的攻防關(guān)系來看
,這次算是諸葛亮率兵侵略,所以王朗說他“興無名之師犯我疆界”這是沒有問題的
。諸葛亮便回應(yīng)說這是奉詔討賊,而詔書只能由天子下達(dá)
,當(dāng)時劉備和曹丕都不承認(rèn)對方的帝位的合法性
,所以歸根到底兩人辯論的核心就是政權(quán)合法性的問題
。
王朗由于準(zhǔn)備的充足,所以就先拋出自己的觀點
,說天數(shù)是經(jīng)常變化的,而政權(quán)也是經(jīng)常更迭的
,天下最終會歸到有德望有才能的人手里面
,這是自然變化的道理。然后巴拉巴拉說了一下從漢朝末年以來的天下動蕩不安的局面
,主要是為下一段進(jìn)行鋪墊。重點來了
,王朗說道既然天下大亂
,民不聊生
,就說明該改朝換代了,而這時候太祖武皇帝(也就是曹操)
,世祖文帝(曹丕)父子倆人雄才大略
,掃平亂世,可以說是眾望所歸
,他倆當(dāng)皇帝不應(yīng)該是理所應(yīng)當(dāng)嗎?率先占領(lǐng)道德制高點,然后說自己家的軍隊比蜀軍強(qiáng)的多
,你們還打啥
,直接投降得了。最后還對諸葛亮進(jìn)行利誘
,勸對方投降,就是以諸葛亮的能力到了曹魏這一邊也是能夠封侯拜位的
。所以縱觀王朗的這段話
,確實是曉之以理,威之以兵
,誘之以利
,以我們今天的觀點來看這句話確實是說得很不錯
,讓人覺得很有道理
。
正方辯手發(fā)言完畢,接下來該輪到反方辯手諸葛亮了
。
誰知
,諸葛亮根本不按套路出牌,上來就是一頓譏諷:我本來以為你是漢朝的大元老
,說出的話肯定有很高的見解
,沒想到竟然說出這種不靠譜的話
,然后就開始從道德層面進(jìn)行反擊。巴拉巴拉說了從漢朝解體以后
,朝廷上當(dāng)官的都不是啥好東西,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意思是曹魏政權(quán)不會治國,哪能算得上天命所歸
。若是平心而論
,從客觀上來看曹操確實是統(tǒng)一了北方
,還瓦解了北方少數(shù)民族的侵?jǐn)_
,在歷史上是有功的。諸葛亮這睜著眼睛說瞎話
,呃
,情勢所迫,還可以理解
。然后就是最經(jīng)典的罵人橋段了,諸葛亮從王朗個人角度進(jìn)行道德層面的打擊
,說王朗是什么皓首匹夫啊
,蒼髯老賊啊
,都已經(jīng)延伸到人身攻擊了。這就不是什么辯論技巧了
,什么難聽罵什么唄。本來王朗已經(jīng)失了先機(jī)怒極攻心
,而且年齡大了可能有點兒什么疾病,一時之間過于激動
,所以才摔落馬下,王朗卒
。
辯論雙方所站立場不同
,所以都覺得自己很有道理
,但是諸葛亮從道德層面延伸到人身攻擊
,當(dāng)真是不太厚道啊
。
諸葛亮與王朗對罵,王朗說的句句精辟字字在理,為何最后還會輸呢?
諸葛亮與王朗對罵,明明王朗說的句句精辟字字在理
,最后不僅輸了
,還被活活罵死了。
諸葛亮是何人
,早在赤壁之戰(zhàn)前一人前往江東
,憑借三寸之舌
,駁倒東吳一群飽學(xué)鴻儒之士。諸葛亮的才智謀略不僅高人一等
,就連口才也堪稱無對手。
王朗所言當(dāng)然不無道理,但在諸葛亮這個心理學(xué)高手面前
,沒有討得半點便宜
,諸葛亮在與王朗的對嗎過程中三段話都字字誅心:
第一段誅心之言:你世居?xùn)|海之濱, 初舉孝廉入仕
,理當(dāng)匡君輔國,安漢興劉
,何期反助逆賊,同謀篡位
!罪惡深重,天地 不容
!
第二段誅心之言:住口!無恥老賊
,豈不知天下之人
,皆愿生啖你肉,安敢在此饒舌
!今幸天意不絕炎漢,昭烈皇帝于西川
,繼承大統(tǒng)
,我今奉嗣君之旨,興師討賊
,你既 為諂諛之臣
,只可潛身縮首
,茍圖衣食
,怎敢在我軍面前妄稱天數(shù)!皓首匹夫
?蒼髯老 賊
?你即將命歸九泉之下,屆時有何面目去見漢朝二十四代先帝
。
第三段誅心之言:二臣賊子,你枉活七十有六
,一生未立寸功,只會搖唇鼓舌
!助曹 為虐!一條斷脊之犬
,還敢在我軍陣前狺狺狂吠
,我從未見過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
76歲的王朗一向以大儒自居
,把名節(jié)看得比生命都重要的老儒生
,聽了如此誅心之語,不死才怪
,別說一個76歲的老儒生,就算是反復(fù)無常
、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吳三桂
,面對南明永歷帝的誅心三問
,都要面如死灰、汗流浹背:
永歷帝得知面前此人就是吳三桂
,就連發(fā)三問“汝非漢人乎?汝非大明臣子乎
,何甘為漢奸叛國負(fù)君若此?汝自問汝之良心安在
?”吳三桂聽了這誅心的三問,“緘口伏地若死人
,左右扶之出,則色如死灰
,汗浹背,”
所以說吵架最怕誅心之言
,而諸葛亮恰恰是這方面的高手
,王朗不知深淺
,自己討死而已。
新版《三國》諸葛亮與王朗對罵的臺詞
新版《三國》諸葛亮與王朗對罵的臺詞如下:
孔明在車上大笑曰:“我原以為
,你身為漢朝老臣
,來到陣前,面對兩軍將士
,必有高論
,沒想到,竟說出如此粗鄙之語
!我有一言
,請諸位靜聽:
昔日桓帝
、靈帝之始,漢統(tǒng)衰落
,宦官釀禍;國亂歲兇
,四方擾攘
。黃巾之后
,董卓、李厥
、郭汜等接踵而起
,劫持漢帝
,殘暴生靈。因之
,廟堂之上
,朽木為官
,遍地之間,禽獸食祿
;致使狼心狗行之輩
,洶洶當(dāng)朝
,奴顏婢膝之徒,紛紛秉政
。
以致社稷變?yōu)榍鹦?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蒼生,飽受涂炭之苦
。值此國難之際
,王司徒又有何作為?王司徒之生平
,我素有所知。
你世居?xùn)|海之濱
,初舉孝廉入仕
;理當(dāng)匡君輔國,安漢興劉
;何期反助逆賊
,同謀篡位
!罪惡深重
,天地不容!”
王郎說:“你……諸葛村夫
,你敢!”
諸葛亮說:“住口
!你這無恥老賊
!豈不知天下之人,皆愿生啖你肉
!安敢在此饒舌!今幸天意不絕炎漢
,昭烈皇帝(劉備)于西川繼承大統(tǒng)
。我今奉嗣君(劉禪)之旨興師討賊。你既為諂諛之臣
,只可潛身縮首,茍圖衣食
;還敢在我軍面前妄稱天數(shù)
!皓首匹夫!蒼髯老賊
!你即將命歸于九泉之下,屆時,有何面目見漢朝二十四代先帝
?
二臣賊子
!你枉活七十有六
,一生未立寸功
,只會搖唇舞舌,助曹為虐
!一條斷脊之犬
,還敢在我軍陣前狺狺狂吠!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
諸葛亮與王朗對罵情節(jié)
蜀漢諸葛武侯伐魏
,取天水、安定
、南郡三城
。魏帥夏侯楙,竄入羌中
,威聲大振
,兵出祁山渭水之西。魏主曹睿大驚
,命曹真為大都督
,郭淮為副都督,王朗為軍師
。起東西兩京軍馬二十萬
,以御蜀兵
。王朗本屬漢朝元老
,現(xiàn)官魏之司徒,年已七十有六
。
自詡口才便給
,欲以一席話折服武侯
,及至兩軍相遇
,與武侯答話之時,反被武侯
,將王朗歷史,披露于軍前
,盡情丑詆。王朗竟然理屈詞窮,氣塞胸膛
,撞死于馬下
。
三國末
,魏
、蜀會兵于祁山。陣前
,魏司徒王朗欲說降蜀丞相諸葛亮,不料反遭諸葛亮一陣痛罵
,墜馬而死
。
王朗文學(xué)形象
在小說《三國演義》中,王朗以會稽太守的身份初次登場
。在孫策打敗吳郡的嚴(yán)白虎之后節(jié)節(jié)進(jìn)逼,基于唇亡齒寒的原因
,力排眾議接納了逃亡的嚴(yán)白虎
,但遭到虞翻的反對。之后派遣大將周昕與孫策作戰(zhàn)失敗
,自知不敵孫策而向中原逃亡。
逃亡至中原后
,受到曹操的賞識在朝中任職
。在此之后則成為極力幫助曹操奪權(quán)的得力助手,與華歆等人聯(lián)手
,使曹操得以晉升至魏公、魏王的位子
。曹操死后則威逼漢獻(xiàn)帝禪讓帝位與曹丕
,成為魏國建立的一大功臣。
諸葛亮北伐時
,王朗不顧已七十六歲高齡,與大都督曹真等人于祁山迎戰(zhàn)諸葛亮
。在陣前與諸葛亮挑起舌戰(zhàn)
,然而被諸葛亮的言詞所駁倒,一時氣憤而自馬背上摔落而死
。被稱為“武鄉(xiāng)侯罵死王朗”
。
諸葛亮罵死王朗是怎么回事?劉備請諸葛亮的故事
諸葛亮罵死王朗為什么 諸葛亮在公元228年
,第一次率領(lǐng)蜀軍北伐魏國時
,遭遇到了魏國的軍隊
。蜀軍出岐山,至長安
,與魏軍在渭河對峙。魏軍都督曹真
,以及隨軍將領(lǐng)郭淮
、王朗列在陣前。諸葛亮率領(lǐng)蜀軍擺開陣式
,見敵軍中有經(jīng)學(xué)家王朗,便知道對方可能要對自己展開心理攻勢
。
諸葛亮像
果不其然
,王朗自負(fù)滿腹經(jīng)綸,又以七十余歲高齡的見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