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知道鴻門宴的告密者,曹無傷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人?接下來小編為您講解
著名的鴻門宴眾所周知
但是,讓后人十分困惑的是
曹無傷告密的內容有三點:一是沛公要做關中王
最后的結果
,曹無傷沒想到26歲的項羽還是沒玩過50歲的劉邦,就像當年紂王把崇侯虎賣給周文王一樣,把曹無傷賣給了劉邦!而另外一個徹底的合格告密者,卻被三年后新建的大漢王朝封為了射陽侯,項伯什么都考慮到了就是沒考慮到天命!項伯受封三年后就死掉了!關于項伯為什么封侯,史記中給出了這樣的回答,“漢王與項羽有郄于鴻門,項伯纏解難,以破羽纏嘗有功,封射陽侯。”通俗翻譯就是,他的封侯籌碼是因為他的多次告密行為而累加的!由此看來,曹無傷的告密和項伯一樣,可謂是投機取巧且貪生怕死的典型!1
、張良:沉穩(wěn)機智,處事不驚,處事有方,知人知己,多謀善斷。張良說:“臣為韓王送沛公
,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義,不可不語?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他沒有聽從項伯的建議,而是把事情的始末告訴了劉邦
,這說明張良是個重“義”的人,并且對劉邦忠心耿耿。2
、范增:越俎代庖,妄自尊大,驕橫急躁,老謀深算等。在勸阻項羽攻打劉邦時說“急擊勿失”一方面表現(xiàn)出他深謀遠慮
,看出項羽的野心,但話語中卻帶有命令的口吻。還有在第三自然段宴會中,他在席上“說目項王,舉玉玦以示之者三”,他擅自布置項莊舞劍。一方面看出他善于應變,老謀深算
,但也已經造成欲取項羽而代之的客觀的影響,說明他既不知人,也不知己,這是范增的致命弱點。范增獻計,項羽先納言后食言,關鍵時刻聽信項伯游說之言,宴會上范增舉玦,項王不應。這說明在用人方面他不太善于會用人
,而且剛愎自用,在對待人才方面,他任人唯親,這在宴會中位置的座次上可看出。3
、樊噲:直率勇猛,忠心不二,粗中有細,粗獷豪放4、項莊:勇而無謀
5、項伯:徇情
6
擴展資料
《鴻門宴》創(chuàng)作背景
司馬遷在元封三年(前108年)接替其父擔任太史令
后因向漢武帝為李陵戰(zhàn)敗投降匈奴之事辯護而被捕入獄并處以腐刑,在形體和精神上遭受巨大的創(chuàng)傷
大約在征和二年(前91年)
項羽作為漢朝開創(chuàng)者劉邦的勁敵
正因為司馬遷的“實錄”精神和“愛奇”思想
,不以成敗論英雄,才刻畫出具有鮮明個性的項羽形象。而鴻門宴是項羽一生成敗的一個重要節(jié)點,因此司馬遷濃墨重彩地再現(xiàn)了這一事件。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鴻門宴
他投靠了項羽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7301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 onerror="nofind(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