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 >> 諸子百家 >> 歷史探究

      被演義臉譜化的三國人物們真實的是怎么樣的竟然和想象中差異這么大

      以史為鑒 2023-07-04 16:03:26

      被演義臉譜化的三國人物們真實的是怎么樣的?竟然和想象中差異這么大?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獯稹?/p>

      說起三國很多人都會對里面人物都略知一二,那么《三國演義》所弘揚的價值觀是什么呢?是褒揚蜀漢貶低曹魏

      ,同時要宣揚忠義
      ,因此很多人會有意丑化
      ,有些人則有意淡化
      。其實任何歷史人物都要結合當時的歷史環(huán)境
      ,才能進行客觀評價
      。而我們所讀的《三國演義》是羅貫中參考元朝的話本
      ,大概成形于元代末年
      ,當然原版《三國志平話》要比《三國演義》更加玄幻
      ,認為曹操、劉備
      、孫權是前朝的韓信
      、彭越、英布轉世
      ,來找漢朝復仇

      話本是需要給老百姓演繹的,如果人物不能夠臉譜化

      ,是很難被人們給記住
      ,尤其三國中那么多人物,必須有幾個核心主角來貫穿始終。劉備被冠以仁德
      ,曹操被稱為奸雄
      ,而關羽被形容為忠義。當然我們現在看歷史不能再以臉譜化去認識這些歷史人物
      ,比方說劉備

      真實的劉備

      劉備在《三國演義》中道德高尚,他一直想匡扶漢室

      ,但是早年卻郁郁不得志
      ,直到赤壁之戰(zhàn)才慢慢站穩(wěn)腳跟,后來終于有一次機會奪取了益州
      ,然后又在公元219年奪取了漢中
      ,并自立為漢中王,這是他一生當中最為風光的時候
      。然后在之后的一年
      ,形式急轉直下,關羽敗走麥城
      ,荊州被孫權奪走
      ,隨后在夷陵之戰(zhàn)中又被陸遜火燒連營,幾乎全軍覆沒

      我們看《三國演義》上面這一段的時候

      ,都為劉備感到惋惜,我們不禁要反思
      ,劉備剛剛建立了蜀漢政權
      ,卻在很短時間內接連受到兩次慘敗。其實被冠以道德楷模的劉備不得人心
      ,而是工于心計
      。那么我們看劉備是如何奪取益州的,劉備在取得益州之前只占有荊州的五個郡
      ,面積并不大
      ,而當時的益州是劉璋的領地。當時曹操基本上統一了北方
      ,西北因為有馬超
      ,漢中有張魯,因此劉璋有一個戰(zhàn)略緩沖地帶
      。公元211年
      ,曹操想要兼并涼州和漢中,這個時候劉璋就著急了
      ,沒有了緩沖地帶
      ,自己就是曹操的下一個目標

      劉璋想請劉備過來,趕在曹操之前

      ,幫忙奪取漢中
      ,畢竟劉備和劉璋都是漢室宗親,而且劉備一直打著宗親不能互相攻擊
      ,要互相幫助的口號
      。但是劉璋萬萬沒想到,這一次卻是引狼入室
      ,劉備不但占領了益州
      ,而且還把劉璋綁架到荊州。而就在劉備奪取益州的時候
      ,曹操戰(zhàn)勝了馬超和韓遂
      ,隨后又取得了漢中,不得不說這個過程有劉備的神助攻

      劉備在益州道義上受到譴責

      ,必須通過對漢中的用兵才能轉移內部矛盾。劉備為了奪取漢中
      ,讓關羽從荊州北上奪取樊城
      ,這也是直接導致荊州空虛,呂蒙偷襲得手
      。如果關羽不配合劉備牽制曹操,劉備很難奪取漢中
      ,所以說關羽敗走麥城
      ,劉備負有直接責任。

      后來我們看到《三國演義》中劉備為了替關羽復仇

      ,攻打吳國
      。如果從時間上來看,此時關羽已經死了一年半了
      ,復仇的士氣早已低落
      。其實往北方攻打曹魏,他沒有足夠的實力的
      ,但是要把荊州給奪回來
      ,認為還是有可能的。因為隨劉備來益州的士兵大都是來自荊州
      ,荊州是劉備的根據地
      ,而且荊州是戰(zhàn)略重地,北靠漢水
      ,東連揚州
      ,西通巴蜀
      ,是兵家必爭之地。但是劉備低估了孫權的實力
      ,夷陵之戰(zhàn)后死于白帝城

      低調的孫權

      三國中每次重要的戰(zhàn)役都有孫權的影子,比如官渡之戰(zhàn)

      、赤壁之戰(zhàn)以及夷陵之戰(zhàn)
      ,而且后面兩個戰(zhàn)役他都是勝利者,可是在《三國演義》中被描繪成沒有什么雄心大志之人
      ,完完全全是劉備的配角

      赤壁之戰(zhàn)中孫權一直是坐鎮(zhèn)后方,周瑜在前線沖鋒陷陣

      。而我們要了解到當時的孫吳是一個聯盟
      ,而不是一個集權的軍事組織,要形成統一戰(zhàn)線
      ,除了領袖的個人魅力以外
      ,還要給大家足夠的信心。當時曹操雖然號稱百萬大軍
      ,實際軍力大概在二十萬左右
      ,這也是孫劉聯軍的四倍之多,而且曹操剛剛拿下劉表的荊州
      ,可謂士氣正盛
      。此時江東士族一邊倒要求投降,要不是孫權的魄力與勇氣
      ,很難形成統一戰(zhàn)線
      。而我們看到《三國演義》中把功勞全都算在諸葛亮身上,諸葛亮舌戰(zhàn)群雄
      ,激怒周瑜
      ,最后周瑜向孫權表達決心,讓大家同仇敵愾

      如果孫權沒有稱帝的雄心

      ,此時魯肅和周瑜是說服不了他的。我們看《三國演義》中周瑜和魯肅是如何說服孫權的
      ,先是周瑜介紹敵我真實實力對比
      ,曹操立足未穩(wěn),不善長水戰(zhàn)
      ,大家都不傻
      ,真實的戰(zhàn)力情況大家都是了解到的,所以這個理由是說服不了江東士族的
      。而魯肅如何說服的呢?他認為自己即使投降曹操依然可以做一個官吏
      ,而孫權呢?如果投降曹操
      ,最多配一匹馬,一輛車
      ,還有幾個隨從
      ,從此稱霸天下的夢想就沒有了。就像我們看現在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被兼并一樣
      ,可以立即變現獲得一份收入
      ,但是卻失去了將事業(yè)做大的夢想,有多少人能夠面對誘惑
      ,堅持夢想
      ,做這個決策是非常困難的。

      而且孫權是一個城府極深之人

      ,為了在夷陵大戰(zhàn)中穩(wěn)住曹丕
      ,孫權竟然向曹魏稱臣,但是我們看到孫權依然采用建安年號
      ,建安可是漢朝的年號
      。公元229年,韜光養(yǎng)晦的孫權終于登基稱帝
      ,而且是魏蜀吳中壽命最長的國家
      。所以我們看孫權不是沒有雄心,而是隱忍低調
      ,不過早暴露自己的野心

      真實的曹操

      曹操之所以被人們稱之為奸雄,是因為他挾天子以令諸侯

      。但是我們看同時期的袁術
      、孫權、劉備
      ,袁術早早就稱帝了,孫權呢
      ,魯肅一早就對孫權說漢室不可光復
      。劉備則不經驗證謊稱漢獻帝已死,自己立即稱帝
      。我們反觀曹操
      ,到死都沒有稱帝,可見曹操心底還是受到傳統禮教的束縛
      ,在那個亂世里
      ,這不得不說是一種美德了。漢獻帝在逃出西安的時候
      ,可以說一路無人收留
      ,差點餓死
      ,要不是曹操的收留,不會獲得善終

      曹操與袁紹的戰(zhàn)爭

      ,絕沒有表面上那么簡單,曹操本是宦官的一個養(yǎng)子
      ,是在士大夫階層中極其看不起的一類人
      。我們反觀袁紹,他家被稱為四世三公
      ,他們家往上推四代都是位極人臣
      ,袁紹在統治階層呼聲極高,當時有影響力的世家大族都站到袁紹這邊
      。曹操代表的是寒門
      ,處于社會的最底層,為了籠絡士族的支持
      ,他不敢輕易得罪豪強
      ,甚至自己的下屬都不敢得罪。我們印象里曹操不可一世
      ,真實的曹操卻是過的小心翼翼
      ,比如在官渡之戰(zhàn)勝利后,他把自己下屬與袁紹的私通信件統統都燒毀
      ,不是曹操的大度
      ,而是他不敢追查他們,稍不留意就會被這些士族集團給推翻

      曹操在官渡之戰(zhàn)取得勝利之后

      ,便對北方進行統一,更是幫助北方暫時脫離了以袁紹為代表的腐朽士族的壓迫
      ,讓百姓不用因為戰(zhàn)亂到處遷徙
      ,可以安心生產,使得生產力得到恢復
      ,經濟也開始復蘇
      ,這些都是當時別人做不到的好事。而且北方的統一客觀上也給后來晉朝能統一全國
      ,提供了物質和經濟基礎
      ,就這點而言,曹操是最大限度的完成了他的歷史使命
      。因此
      ,我們可以說曹操確實配得上絕代英雄這個稱號。

      評價歷史人物

      ,我們一定要設身處地
      ,站在當事人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讓我們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我們不一定有更好的選擇
      。和話本不同
      ,我們看歷史人物一定是多面的,任何一個評價肯定有他的前提條件
      。就像曹操我們應該看他對整個歷史的推動作用
      ,同時要看他的動機是被動的還是主動的,我們看到曹操遠征烏桓
      ,完成了北方的統一
      ,這是客觀事實,而挾天子以令諸侯
      ,相比于袁術
      、劉備要更加仁義。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7348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
      ,或有版權異議的
      ,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
      ,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那么古代皇帝想吃的“甘露”究竟是什么" rel="prev"> 古代“甘露”堪稱神物

      相關文章
      揭秘蒙古帝國“長子軍西征“不可告人的秘密
      談到蒙古帝國的疆域,一定要談到長子西征
      。這只由各部落首領長子構成的西征軍
      ,先后征服了北歐、西歐
      ,中亞等廣大區(qū)域,迅速擴大了元朝的地盤
      。元朝的疆域最大時達到2000萬平方公里
      拓跋浚僅活了26歲皇后李未央被賜死(歷史上《錦繡未央》中的李未央是誰)
      最近有唐嫣羅晉主演的歷史大劇《錦繡未央》熱播
      ,這部電視劇雖然制作有些粗糙,但還是深受好評
      七十二賢之閔損簡介閔損是個什么樣的人,
      隨著西方文化不斷輸出中國
      ,以前常用來當孩子睡前故事的各種典故,漸漸的變成了西方的童話故事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痘夜媚铩肥恰陡窳滞挕分械囊粋€故事,還被迪士尼拍成了動畫電影
      。對這個故事
      盤點歷史上被親兒子殺掉的五位皇帝,背后有何原因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鮮卑族
      ,南北朝時北魏的開國皇帝
      ,拓跋珪曾經看上了一個女人,叫賀夫人
      ,這個賀夫人是拓跋珪母親的妹妹
      唐朝大貪官元載死前說了什么一句話道盡了千百年來的人性
      唐朝大貪官元載死前說了什么?一句話道盡了千百年來的人性!今天給大家?guī)砹讼嚓P內容
      ,和大家一起分享。有一句話叫:“唐之元載
      ,宋之蔡京
      ,明之嚴嵩,清之和珅”
      ,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說唐代元載 !.png" alt="唐朝大貪官元載死前說了什么一句話道盡了千百年來的人性!" onerror="nofind(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