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門三公、父子同宰!劉墉一家為什么代代出大官?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快來看看吧!
都說虎父無犬子,有什么樣的榜樣自然就會有什么樣的后代
劉氏是清朝的名門望族,因先后出了十一位進士
,七位大官。乾隆為表彰劉門的忠孝,賜劉氏字“海岱高門第”雖說劉家一門高官無數(shù)
,不過較為傳奇的還是這一門三公,父子同宰,那么他們都是劉家何人呢?首先這一門三公指的是劉統(tǒng)勛
、劉墉以及劉镮之這祖孫三代了,他們分別被追封為文正、文清以及文恭。而父子同宰說的便是劉統(tǒng)勛和劉墉父子都曾經(jīng)官至宰相。后人較為熟知的是有“羅鍋”之稱的劉墉,但事實上在仕途上更加不凡
、更加出名的應是他的父親劉統(tǒng)勛。《清史稿》對劉統(tǒng)勛之評價:許為有古大臣之風,亮哉!
劉統(tǒng)勛
,字爾鈍,號延清,山東人士。他的父親劉棨是康熙二十四年進士,先后擔任了羌州知州以及四川布政使。他的祖父劉必顯在順治時期也是進士出身
,曾任戶部廣西司員外郎。可見他出身書香門第,一門多進士,自幼就得到了良好的教育。而他在雍正二年時中了進士
,隨后開始被重用,一路仕途平順,且在他為政期間清廉正直,又敢于直諫,在吏治、軍事、治河等方面都做出了顯著的政績。他為政一生的最大成就還是在于水利治理方面。他曾治理過山東
他亦是積極打擊和彈劾了貪污腐敗的官員
而他也確實是得到了乾隆帝的重用。在乾隆二十六年
但人終究是有一死
乾隆還親自前往劉家吊唁,回去以后還對隨行大臣們說“劉統(tǒng)勛真不愧為真宰相
,朕至此失一肱骨”。乾隆能親口以“宰相”稱呼他,可見乾隆皇帝對他功績肯定程度之高。而后更是賜劉統(tǒng)勛文臣最高之謚——文正。相比之下,劉墉就沒有他的父親那般出色了
,但也是大清的一代名臣了。劉墉,字崇如
,號石庵,一代名臣劉統(tǒng)勛的長子。他出身名門相府
乾隆十六年,劉墉因為父親的關(guān)系
他一生為官五十余載,歷任了翰林院庶吉士
劉墉于嘉慶九年十二月病逝
再來說一說謚號文恭的劉镮之
劉镮之
他于乾隆四十四年中進士
他亦是為官清廉
可見這劉家祖孫三代都是清廉之官
劉家不僅是名門望族
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祖上數(shù)輩的仕途都說明了這一門三公、父子同宰的傳奇來之必然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7389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下一篇:
,在姜太公的幫助下完成統(tǒng)一大業(yè)" rel="prev">
姬發(fā)有多厲害討商伐紂,在姜太公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