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襄公的人生夢魘:楚莊王失去了攻滅鄭國的最佳機會
鄭靈公被弒殺以后
,鄭國的公族子弟們對選擇繼任者產(chǎn)生分歧,由于鄭靈公沒有留下子嗣不論鄭襄公是不是賢君
將鄭國攻滅
,是不合禮數(shù)的但是在選擇依附國的時候
,鄭襄公和歷代鄭國國君還是差不多,就是始終處于晉國與楚國之間游離,這當然并非是鄭國一家之錯,當時的政治格局就是如此,中原基本上就晉國獨強,南方則是楚國,居于天下之中的鄭、宋、衛(wèi)等國則常常處于戰(zhàn)火之中,為保社稷安穩(wěn),選擇最為強大的那一方也是無奈之舉。楚莊王對鄭襄公的評價是“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可以說還算是不錯的。且鄭襄公在抵御楚莊王的大軍時楚莊王當時已經(jīng)將兵力鋪設到中原地區(qū)
,陳國已為楚國所征服。鄭國在鄭穆公的晚年,就已經(jīng)背離楚國成為晉國的附庸。楚莊王攻打鄭國找的理由就是這個。在連連攻打半個月后,鄭襄公命將士和百姓登城堅守城池,等待晉師救助。雙方進入僵持局勢,其間鄭國城墻可能因攻打過猛,一面城墻竟致崩塌,鄭襄公和城中百姓皆以為鄭國將滅。楚莊王聞聽城中哭聲驚天動地,居然奇怪的動了惻隱之心,即便朝臣們奉勸楚莊王不可錯過天賜良機,楚莊王還是堅定的撤兵后退十里,要等到鄭國修繕城墻而后再做進攻。這個舉動和當年的宋襄公相似,可算是楚莊王給中原人的還禮。當然從這件事情上看的話,楚莊王的確是個崇尚中原文化的楚國君主。當然
,當時在中原有個輿論,說的是楚莊王幫助陳國討伐夏征舒,最終成功攻破陳國都城,還想要把陳國吞并鄭國是周天子所封較晚的一個國家
楚國自楚武王時期開始強大
齊桓公伐楚是非常有名的歷史事件
作為春秋時期的第一個霸主
,齊桓公也有過伐鄭的舉動。公元前655年
,諸侯在首止會盟不僅是雄霸一時的齊、楚兩國拿著伐鄭當事情
晉文公可以算得上是繼齊桓公以后的中原霸主了吧
,他在即位的第七年(前630)上和秦穆公一道包圍了鄭國。原因是當年晉文公在逃亡時路過鄭國,鄭文公對他很不禮貌。事情要追溯到七年以前(前637),晉文公離開宋國路過鄭國,鄭文公沒有以禮接待晉文公(當時還是流亡公子)。鄭文公的弟弟叔詹說:“重耳是賢人,又和咱們同姓,窮困來到您這兒,你不能對他無禮。”鄭文公說:“諸侯中逃亡公子路過此處的多了,我能接待過來嗎?”于是,晉文公要興兵報復秦
、晉兩國攻打鄭國,鄭國亡國在即,在答應了晉國講和的條件之后,晉國仍然要見到鄭文公,就是想羞辱他。鄭國人很擔心,就派大臣燭之武私下里接觸秦穆公,說:“打敗了鄭國對晉國有好處,但卻是對秦國有害處。您不如放過鄭國,讓鄭國成為您東方道路上的主人,今后秦國使者來來往往,讓鄭國接待他們,供給食宿。您想,這對于您有什么害處嗎?”這就是“東道主”一詞的由來。秦穆公于是撤兵,晉國人也同意了鄭國講和。秦穆公是西戎的霸主,但是他時時刻刻都想入主中原稱霸
,因此,他也在打鄭國的主意。公元前627年春天,秦國軍隊向東進發(fā),穿過晉國,目的是偷襲鄭國秦國這次伐鄭雖然不成
,但秦穆公敢于跨越千里打鄭國的主意,可見這個鄭國既是一塊肥肉,又實在是軟弱可欺。楚莊王即位以后
,開始不理政事,日夜尋歡作樂,還下令不許大臣們進諫。在大臣們巧妙的勸說下,楚莊王開始一飛沖天。他不但重拾祖上的稱霸中原的舊業(yè)楚莊王十六年(前598)
晉國在晉文公以后
晉景公死后
有一種版本說晉悼公也是春秋霸主
到了戰(zhàn)國時期,鄭國在韓國不斷的侵伐下
鄭國為什么會成為霸主之國的演兵場
楚莊王問鼎故事介紹
楚莊王問鼎故事介紹1 楚莊王問鼎之后覺得時機不妥
公元前597年,春天
鄭國被楚軍圍困了十七天
因為這個時候鄭國早就已經(jīng)不是強大的楚國的目標了
,楚國的目標已經(jīng)變成了當時中原的霸主,諸侯之中最強大的晉國了。所以楚莊王伐鄭的目標不僅僅是為了征服鄭國,而是想以這個機會接近晉國,在經(jīng)過邊上安排好自己的兵力,以此與晉國一較高下。也就是說伐鄭是楚莊王的一次戰(zhàn)略部署,不得不說,楚莊王也有有勇有謀,他的智慧也足夠撐得起他的野心了。后來的結果大家也都知道了,楚莊王最后打敗了晉國
,一度成為了春秋時期最強大的國家。楚莊王問鼎故事介紹2 想要了解這個故事首先要了解鼎的含義。西周的時候人所有的鼎的大小以及多少都代表著所用之人他們貴族身份的等級
,在《公羊傳》中就有提到說天子九鼎,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從這里我們就能看出來九鼎是象征著帝王的地位和權利的。當時楚莊王以朝拜天子的名義
,向周王室詢問九鼎的大小和輕重,這明顯就是在向周天子宣戰(zhàn)。但是周王室的王子公孫也不是吃素的,王孫滿就說楚莊王無話可說
,但是這件事情卻被寫進了史書了,也成為了楚莊王野心外露的一次代表,后世也都用問鼎來象征奪取最高政權。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7467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上一篇:
鄭悼公執(zhí)政期間
,背后有何原因.png" alt="盤點歷史上被親兒子殺掉的五位皇帝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png" alt="古代沒有手紙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