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 >> 諸子百家 >> 歷史探究

      中世紀文學的成就分別在什么方面,相關(guān)的代表文學作品有多少

      以史為鑒 2023-07-05 05:21:11

      中世紀文學的成就分別在什么方面,相關(guān)的代表文學作品有多少

      成就

      主要包括宗教文學

      、英雄史詩
      、騎士文學和城市文學等四個方面。

      宗教文學

      一部手抄的拉丁文《圣經(jīng)》中世紀歐洲宗教文學作品數(shù)量龐大且種類繁多

      。《圣經(jīng)》高居神授人錄的寶座
      ,自然是其中最重要的
      。中世紀通行的《圣經(jīng)》是諸多神學家反復編纂和修訂而成的,以拉丁語(天主教會)和希臘語(東正教會)寫就
      。《圣經(jīng)》由《舊約》和《新約》兩部分組成
      ,在整個中世紀統(tǒng)攝著一切文化活動
      。《圣經(jīng)》的版本非常多
      ,著名的包括“七十賢士譯本”和“拿西山抄本”等。這些不同版本的圣經(jīng)內(nèi)容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別
      。9世紀初時羅馬教會編纂的“通俗拉丁文譯本”圣經(jīng)成為天主教的法定本《圣經(jīng)》
      。在16世紀宗教改革時期
      ,《圣經(jīng)》被大量譯成各種其他語言。

      中世紀大部分宗教文學都是在圣經(jīng)故事和使徒行傳的基礎(chǔ)上擴充的

      ,價值不大
      。相反,一些基督教的神學家的宗教著述豐富了宗教文學的內(nèi)涵
      。圣奧古斯丁(354年-430年)被認為是基督教的先哲之一
      ,他的著述在中世紀廣泛流傳,最重要的是具有自傳性質(zhì)的《懺悔錄》與宗教著作《上帝之城》
      。盡管其中大量充斥著對上帝的虔敬溢美之詞,但這兩部作品在西方文學上都起到了開風氣的重要作用
      。另一位著名神學家圣托馬斯·阿奎那(1258年-1260年)的《神學大全》和《反異教大全》雖然是神學范疇
      ,卻有很多哲學上的深刻見地,在文學理論上也有一定貢獻
      。西班牙神學家貢薩洛·德·貝爾塞奧(1195年-1247年)是學士詩的鼻祖,一生創(chuàng)作了許多圣母贊歌
      。他的文風簡練
      ,很少使用拉丁語中冗繁的修辭。代表作品《圣母顯圣記》

      中世紀宗教文學中最為盛行的題材是宗教劇,這也是教會普及宗教知識

      、煽動宗教情緒最有效的方式
      ,內(nèi)容也往往乏善可陳。法國
      、英國
      、德國等地宗教節(jié)日上都有宗教劇演出
      。出于宣傳的需要
      ,這些宗教劇大多摒棄拉丁文,而采用各國的地方性語言
      ,演出的地點也逐漸移至教堂之外的世俗社會,宗教劇是歐洲近代戲劇的雛形

      英雄史詩

      中世紀歐洲是英雄史詩極度繁榮的時期

      ,許多國家、民族最早的史詩都在這一時期出現(xiàn)

      這一時期的英雄史詩大致可分為兩類

      ,一類反映蠻族各部落處于氏族社會末期的生活,這些民族尚未被封建化
      ,也未受基督教影響
      ,代表作包括日耳曼人的《希爾德布蘭特之歌》、盎格魯-薩克遜人的《貝奧武甫》(一譯《貝奧武夫》)以及冰島的《埃達》和《薩迦》
      。這類史詩和荷馬史詩同是氏族社會末期的產(chǎn)物,都歌頌部落英雄
      ,以神話傳說或歷史人物事件為依據(jù),神干涉人的命運
      ,人對諸神逐漸失去敬仰
      。日耳曼民族的英雄史詩數(shù)量極多
      ,但由于都是基于口頭流傳的方式
      ,作者往往已經(jīng)不可考稽?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敦悐W武甫》是迄今所知的最古老的英國敘事詩
      ,全詩共3182行
      ,保留得相對完整
      ,作者已經(jīng)無法考證?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断柕虏继m特之歌》則是古代高地德語文學中最古老
      、最具價值的杰作
      ,只存流下來殘稿兩頁
      ,共68行。

      冰島的英雄史詩《薩迦》和《埃達》是中世紀斯堪的納維亞文學的代表之作

      ,記錄了北歐地區(qū)的神話故事和英雄傳奇故事。北歐的神話和傳說自成體系
      ,和希臘神話一樣富有魅力
      。在維京時期(193年-1050年)被南侵的丹麥和挪威人帶到西歐和南歐,并與羅曼人和盎格魯-薩克遜人的神話傳說融合
      。英格蘭的《貝奧武甫》就取材于北歐神話

      由于這一類史詩具有異教精神

      ,所以受到天主教會的嚴重摧殘
      ,許多史詩都被焚毀

      另一類史詩雖然也以歌頌英雄為主,但表現(xiàn)的卻是歐洲各民族高度封建化以后的產(chǎn)物

      ,原始神祇逐漸消失,封建君臣
      、主仆關(guān)系和騎士制度的痕跡則得以體現(xiàn)
      ,在基督教的影響下,英雄們的壯舉往往表現(xiàn)為反對異教徒的斗爭
      。這類史詩的代表作包括法國的《羅蘭之歌》、西班牙的《熙德之歌》
      、德國的《尼伯龍根之歌》和古羅斯的《伊戈爾遠征記》等
      ,其中《羅蘭之歌》是此類史詩中最重要的作品。史詩問世于12世紀的法國
      ,卻直到19世紀才被發(fā)現(xiàn)。史詩以盎格魯-諾曼底方言寫成
      ,以十字軍東征為背景
      ,是一個典型的表現(xiàn)愛國忠君主題的故事?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读_蘭之歌》在中世紀地位極高
      ,已經(jīng)成了西歐封建社會理想英雄形象的象征

      騎士文學

      騎士文學是歐洲騎士制度的產(chǎn)物

      ,也是中世紀歐洲特有的一種文學現(xiàn)象。歐洲的封建制度等級森嚴
      ,小的封建主受封于大封建主而成為“封臣”,而封建主階級最下層的一個等級就被稱為“騎士”
      。在中世紀早期
      ,騎士的地位是非常低微的。但是這種情況在11世紀開始歷時200年之久的8次十字軍東征中大大改觀
      ,騎士階層一躍稱為歐洲一股強大的社會力量
      。中世紀的騎士制度恪守“忠君
      、護教
      、行俠”的信條,騎士們在學習武藝的同時也要學習禮儀、詩歌
      、音樂等。騎士要把榮譽看得高過一切
      ,要在為封建主和“心儀的貴婦人”的冒險和效勞中獲得功名
      。這些特征精確的體現(xiàn)于騎士文學中。

      中世紀騎士文學對后世的影響非常深遠

      。在19世紀浪漫主義文學盛行時期
      ,很多詩人作家都從中汲取養(yǎng)分
      。盡管騎士文學中包含了種種宗教和封建禮法的因素
      ,但曲折離奇的故事情節(jié)、神話般的浪漫情愫仍使得這些文學作品本身對后世的西方文學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騎士抒情詩

      騎士抒情詩最早產(chǎn)生于法國南部的普羅旺斯。普羅旺斯的詩歌是在宮廷中發(fā)展起來的

      ,其形式多半借助民歌而演化。普羅旺斯的詩人是西方文學中最早出現(xiàn)的“行吟詩人”
      ,流傳下來的有姓名的詩人有數(shù)百之多
      ,但存留的作品很少。這些詩歌多半表現(xiàn)騎士對貴婦人的愛慕和崇拜
      ,比如著名的“破曉歌”就是描述騎士與貴婦人幽會之后在破曉時分依依惜別的情景。13世紀初很多普羅旺斯詩人流亡國外
      ,把抒情詩傳統(tǒng)帶到意大利
      ,推動了文藝復興時期詩歌的發(fā)展。

      除法國普羅旺斯外

      ,德國和西班牙也出現(xiàn)了一些騎士階層的詩人
      。比較著名的包括德國的瓦爾特·封·德·福格威德(1170年-1230年)、西班牙的伊尼科·洛佩斯·德·門多薩(1398年-1458年)
      、胡安·德·梅納(1411年-1456年)等

        騎士傳奇

      騎士傳奇是中世紀騎士文學的一個重要部分

      ,英、法
      、德三國都有傳奇名篇傳世
      。騎士傳奇的主題大都是騎士為了愛情、榮譽或宗教信仰
      ,表現(xiàn)出冒險游俠的精神

      騎士傳奇按照題材可以分為不同的系統(tǒng)。中世紀的騎士文學主要包括三個系統(tǒng)

      城市文學

      杰弗里·喬叟西歐各國從10世紀開始

      ,由于手工業(yè)和農(nóng)業(yè)的分工、商業(yè)的發(fā)展
      ,產(chǎn)生了城市
      ,并形成了從事工商業(yè)的市民階層。12世紀
      ,市民階層力量逐漸強大,打破了教會對教育的壟斷
      ,開始開辦非教會學校
      。盡管市民階層不否定宗教信仰,但卻對封建領(lǐng)主制度和天主教會的權(quán)威造成了極大的威脅
      。西歐許多國家的教會將市民階層開辦的非教會學校視為異端,并設(shè)立宗教裁判所
      ,對世俗文化進行戕害和鎮(zhèn)壓

      中世紀城市文學的發(fā)展同城市斗爭及“異端”思想有很密切關(guān)系,同時也適應了市民對文化娛樂的要求

      。城市文學多數(shù)是民間創(chuàng)作,有強烈的現(xiàn)實性和樂觀精神
      ,歌頌市民或農(nóng)民個人機智和聰敏
      ,反映了萌芽中的資產(chǎn)階級的精神特征。其表現(xiàn)手法是諷刺
      ,語言樸素生動
      ,有時流于粗俗

      法國是西歐城市發(fā)展最早的國家之一

      ,城市文學最發(fā)達?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绊嵨墓适隆笔欠▏盍餍械囊环N城市文學類型
      ,其特點是故事性和諷刺性都很強。作品中無情的嘲諷騎士和僧侶的丑態(tài)
      ,但同時也暴露市民階層的貪婪自私
      。法國城市文學中成就最高的包括兩部作品:《列那狐傳奇》和《玫瑰傳奇》。前者以動物世界隱喻人類社會
      ,對法國文學的影響力巨大而持久
      ,以至于在現(xiàn)代法語中“列那”一詞已經(jīng)成為一般名詞,代替了“狐貍”這個單詞。18世紀德國作家歌德對之十分推崇
      ,并改寫成德語敘事詩《列那狐》
      。而后者則采用寓意手法,沒有曲折的情節(jié)
      ,描寫夢境
      、典雅的愛情等主題。這是西方文學中第一部描寫夢境的作品
      ,甚至影響到了20世紀的現(xiàn)代文學

      法國城市文學在抒情詩方面成就也很高。呂特勃夫(?-1280)是中世紀第一個優(yōu)秀的市民抒情詩人

      ,出身于社會下層。他的詩歌多半描寫自己的貧苦生活
      ,諷刺僧侶和貴族
      。弗朗索瓦·維庸(1431年-1480年)是這一時期成就最高的抒情詩人,他的傳世之作《歌集》和《遺言集》風格亦莊亦諧
      。維庸一生生活在痛苦與悲憤之中
      ,但他的作品仍然能夠超越自我和現(xiàn)實
      ,以帶著嘲弄的冷眼審視社會

      這一時期農(nóng)民運動在文學上也有所反映。英國下級僧侶威廉·蘭格倫(1332年-1400年)的長詩《農(nóng)夫皮爾斯》是英國農(nóng)民運動的直接產(chǎn)物

      ,在當時流行頗廣。此外
      ,英國流行的瑤曲《羅賓漢瑤曲》描寫劫富濟貧的綠林好漢的生活,表現(xiàn)了市民階層反抗封建等級的精神面貌
      。羅賓漢的傳說在14
      、15世紀流傳很廣。除英國外
      ,在北歐的挪威出現(xiàn)了類似的艾爾吉爾傳說,在瑞士出現(xiàn)了威廉·退爾傳說
      ,都反映農(nóng)民抗暴斗爭

      杰弗里·喬叟(1343年-1400年)是英國中世紀詩人,也是英國文學史中最偉大的詩人之一

      。喬叟開始寫作時
      ,意大利文藝復興已經(jīng)出現(xiàn)端倪,因此喬叟的創(chuàng)作受到但丁
      、彼特拉克和薄伽丘的影響
      。他早期的詩作包括《公爵夫人書》、《聲譽之宮》和《百鳥議會》
      ,受到法國市民文學影響較大
      。但喬叟最著名的作品則是《坎特伯雷故事集》
      。這部故事集是英國中世紀文學成就最高的市民文學
      ,對后世西方文學產(chǎn)生的巨大的影響。薄伽丘的《十日談》就大量采用了《坎特伯雷故事集》的寫作方法

      中世紀的市民戲劇也非常繁榮

      ,主要類型包括獨白劇
      、道德劇
      、傻子劇和笑劇四種體裁。這些不同的體裁在表現(xiàn)手法和內(nèi)容題材上具很大的相似性
      ,一般都以諷刺的筆法來表現(xiàn)市民階層的精神面貌
      。法國的市民戲劇十分發(fā)達
      ,甚至產(chǎn)生了兩個具有全歐影響力的劇團“法院書記劇團”和“傻子劇團”
      。著名的劇作包括比埃爾·格蘭高爾(1475年-1538年)的《傻王的把戲》和笑劇《巴特蘭律師的笑劇》等。

      15世紀后半期

      ,西班牙戲劇達到了比歐洲其他國家都要成熟發(fā)達的水平
      ,代表人物包括胡安·德爾·恩西納(1469年-1529年)和費爾南多·德爾·羅哈斯(1476年-1541年)等。前者的成就主要體現(xiàn)于在將中世紀簡陋的宗教劇轉(zhuǎn)變成具有文藝復興特點的情節(jié)復雜的戲劇
      ,而后者的代表作《塞萊斯蒂娜》是西班牙文學史上的名著,在文藝復興時期被譯成各種文字
      ,廣泛流傳

      代表文學作品

      《貝奧武甫》

      前英雄史詩中保存最完整的一部,用古英語寫成

      《貝奧武甫》寫高特王貝奧武甫率領(lǐng)武士殺死巨怪和火龍

      、最后自己也英勇犧牲的故事。塑造了一位英雄無比的氏族英雄形象

      《羅蘭之歌》

      后期英雄史詩中最杰出作品

      《羅蘭之歌》分三部分

      。寫查理大帝遠征西班牙、民族英雄羅蘭因奸細的出賣而最終英勇戰(zhàn)亡
      、查理大帝徹底消滅敵人和奸細的故事
      。愛國主義是這部史詩的基本主題。愛國思想和忠君思想在羅蘭的形象上得到集中體現(xiàn)
      。他把保衛(wèi)“可愛的法蘭西“當作自己的天職

      《神曲》

      作者但丁:1265-1321

      。出生于佛羅倫薩。最崇拜維吉爾
      。是“中世紀的最后一位詩人
      ,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

      分為《地獄》

      、《煉獄》、《天堂》)

      1

      、夢幻與寫實的交融
      。《神曲》雖然以夢幻文學的形式描寫了但丁的靈魂在理性和愛的指引下幻游三界達到至善境界的經(jīng)歷
      ,具有濃厚的宗教幻想色彩
      ,但作品同時也反映了當時尖銳復雜的黨派之爭以及教皇和統(tǒng)治者對人民的殘酷剝削和壓迫
      。夢幻與現(xiàn)實的交融
      ,反映了作者對基督教文化和世俗文化的積極態(tài)度,體現(xiàn)了新文化的發(fā)展趨勢

      2

      、工整與諧調(diào)的結(jié)構(gòu)?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渡袂贩譃?部,每部33歌
      ,加“序曲”,共100歌
      。各部篇章基本相等
      。長詩采用連鎖押韻式銜接,每部詩的末尾均以“群星”一詞作結(jié)
      。作品在整體上工整而諧調(diào)。

      3

      、象征
      、寓意
      、夢幻的手法?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渡袂窂念^至尾充滿象征和寓意。森林
      、獅
      、豹、狼被稱為《神曲》的四大象征
      ,分別代表混亂的政治環(huán)境
      、野心
      、淫欲和貪婪
      。維吉爾代表知識和理性,貝亞特麗齊是愛和信仰的化身
      ,他們象征著人的生活要有知識和愛的指引;三界之行是“人類精神”由罪惡到凈化直至幸福的必然過程
      ,地域象征黑暗社會
      ,天堂為理想境界
      ,煉獄是人類由黑暗走向光明必經(jīng)的痛苦歷程。作品的結(jié)構(gòu)也是象征的
      , “3”的含義(3部
      、33篇、3韻句)就意味著神學上的“三位一體”

      4、神曲以意大利民族語言寫成

      ,并采用意大利民歌形式
      。但丁的神學世界觀與人文主義世界觀的矛盾在作品中得到反映,說明但丁還沒有完全脫離宗教的桎梏

      《列那狐的故事》

      以動物諷喻現(xiàn)實

      ,通過動物間的斗爭來反映城市內(nèi)部各階層間的矛盾沖突
      。列那狐是市民的化身
      ,在它身上體現(xiàn)出市民階級的雙重性:一方面與象征豪門權(quán)貴的獅子、狼等大動物斗爭
      ,表現(xiàn)了市民階級對封建統(tǒng)治階級的反抗思想;另一方面又欺凌和殘害象征貧苦下層人民的麻雀
      、烏鴉等小動物
      ,表現(xiàn)了市民上層與下層之間的矛盾

      《玫瑰傳奇》

      長篇故事詩,中世紀市民文學中一部風格獨特作品

      整部作品用象征

      、夢幻的手法,寫“情人”經(jīng)過種種努力
      ,排除各種阻撓
      ,最終獲得玫瑰(戀人)的夢幻故事。上部基本宣揚騎士典雅的愛情的貴族文學作品
      ,下部則突破狹隘的愛情主題
      ,成為后來人文主義文學的萌芽

      中世紀歐洲文學是指歷史上的中世紀什么期到什么期的歐洲文學

      中世紀:(約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

      ,是歐洲歷史上的一個時代(主要是西歐),由西羅馬帝國滅亡(公元476年)數(shù)百年后
      ,在世界范圍內(nèi)
      ,封建制度占統(tǒng)治地位的時期,直到文藝復興時期(公元1453年)之后,資本主義抬頭的時期為止


      “中世紀”一詞是從15世紀后期的人文主義者開始使用的。這個時期的歐洲沒有一個強有力的政權(quán)來統(tǒng)治
      。封建割據(jù)帶來頻繁的戰(zhàn)爭
      ,造成科技和生產(chǎn)力發(fā)展停滯,人民生活在毫無希望的痛苦中
      ,所以中世紀或者中世紀的早期在歐美普遍稱作“黑暗時代”
      ,傳統(tǒng)上認為這是歐洲文明史上發(fā)展比較緩慢的時期

      有什么文學作品是寫于歐洲中世紀的?

      《尼伯龍人之歌》大約寫成于13世紀

      ,講述的是古代勃艮第(Burgundians)國王的故事。勃艮第國漂亮的公主克里姆菲爾德和尼德蘭王子西格夫里特相愛并成婚
      ,但是由于兩個王后因為尊嚴的問題而起爭執(zhí)并最終反目成仇釀成一場血腥的復仇血案
      。這就是故事的大致梗概。

      翻開歐洲中世紀的歷史
      ,我們會發(fā)現(xiàn)這是一部騎士的歷史。這是因為當時歐洲四分五裂
      、支離破碎的局面造成的,大大小小的封建城邦散布在這塊古老而悠久的土地上
      ,在冷兵器還處于絕對統(tǒng)治地位時
      ,作為這些封建城邦國家對內(nèi)統(tǒng)治和對外征服掠奪的支柱
      ,騎士自它一產(chǎn)生就注定了它在歐洲歷史上的特殊地位


      中世紀的職業(yè)軍人
      ,為了互惠、聯(lián)防
      ,自然想建立某種組織
      。出于這種對緊密組織的需要,誕生了騎士制度
      。關(guān)于騎上制度的起源,我們所知甚少
      。但隨著這一系統(tǒng)的發(fā)展
      ,它給世界提供了一種急需的東西——一種明確的行為準則。它在當時的野蠻習俗中加入了文明的因素
      ,讓生活在黑暗時代的最初五百年更舒服些了
      。邊疆人大部分時間都在與穆斯林
      、匈奴人
      、北歐人作戰(zhàn),要馴化這些粗魯?shù)倪吔?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并非易事
      。這些人常常故態(tài)復萌,早晨還發(fā)這各種誓言
      ,說什么慈悲為懷,不到晚上就會殺掉所有的俘虜
      。但進步總是來自緩慢的
      、不懈的努力。最后
      ,最粗獸的騎士也被迫服從自己“階層”的準則
      ,否則就要承擔后果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7520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guān)文章
      盤點歷史上被親兒子殺掉的五位皇帝
      ,背后有何原因
      ,背后有何原因.png" alt="盤點歷史上被親兒子殺掉的五位皇帝
      ,背后有何原因" onerror="nofind(this)" >
      蘇烈為什么會被人誤會唐高宗都替他平反
      蘇烈為什么會被人誤會唐高宗都替他平反你真的了解蘇烈嗎?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guān)內(nèi)容。中華璀璨的文明中
      古代沒有手紙的時候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
      秦始皇屬意扶蘇
      ,為何遲遲不立扶蘇為太子
      秦始皇屬意扶蘇
      ,為何遲遲不立扶蘇為太子秦始皇屬意扶蘇,為何遲遲不立扶蘇為太子?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獯?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秦朝的滅亡
      ,可以說不僅是趙高的作為,其中任何一個人如果做了其他的事情 ,為何遲遲不立扶蘇為太子.png" alt="秦始皇屬意扶蘇
      ,為何遲遲不立扶蘇為太子" onerror="nofind(this)" >
      年羹堯為什么被雍正下令自殺年羹堯犯了雍正哪些禁忌
      年羹堯為什么被雍正下令自殺?下面小編為大家?guī)碓敿毜奈恼陆榻B。年羹堯(1679-1726)是清代康熙
      、雍正年間之人
      ,進士出身,官升至四川總督
      、川陜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