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昭王是怎么讓燕國走向強大的燕昭王招攬賢才的故事!
燕昭王是怎么讓燕國走向強大的?燕昭王招攬賢才的故事!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獯稹?/p>
春秋戰(zhàn)國是歷史上最為動亂的時期
,正因如此,這個時期也出現(xiàn)了很多人才
,正所謂時勢造英雄
。今天所講的就是發(fā)生在春秋戰(zhàn)國時的燕國
,燕昭王招攬賢才的故事
。

春秋時期各個諸侯國鼎立
,王權被逐漸削弱
。當時
,孟嘗君剛剛失去相位一職
,王權勢力極度減弱,此時正是攻打皇帝稱霸中原的好時機
。齊王最為虎視眈眈
,他剛剛聯(lián)合其他兩個國家滅了宋國
,經(jīng)濟與軍事實力也是相當厲害
,所以稱王的念頭愈發(fā)強大
。但是其他諸侯就不樂意了
,都采取了一定措施來抑制它的擴張
,而燕國是最受齊國欺負的國家,更想找個機會一雪前恥
。
其實
,燕國在以前也是一個十分強大的諸侯國
,后來差一點毀在了燕王噲手里,所以各方面勢力由此減弱
。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歸根結底還是因為這個燕王噲不明是非
。燕王噲在位時
,也想有一番大作為
,于是乎沒加多想就聽從了一個下人的建議。這個建議是效仿堯舜時期的“禪讓制”
,把王位傳給最有能力的那個人
。于是燕王噲就把王位傳給了相國,這樣一來
,太子就不滿意了
,歷代全是世襲制
,憑什么到我這就改了呢?大怒之下,和將軍發(fā)動軍隊去攻打相國
,這下可好
,燕國發(fā)生了內(nèi)亂
。這時
,齊國看熱鬧不嫌事大,以平定內(nèi)亂為由插了一腳
,正因這一腳
,燕國差一點兒就從歷史上消失了
。后來太子擁為國君
,將齊軍掃了出去
。
這位太子就是著名的燕昭王
,他即位后
,吸取了前朝的經(jīng)驗
,做事很是小心謹慎
。但是
,經(jīng)過這么一個折騰
,燕國人才稀少
,但燕昭王深知
,要想做強,必須要有人才的支撐
。于是他想盡各種方法來招攬人才
,可絞盡腦汁也沒有想到一個十分完美的計策。這時有人向他推薦了名叫郭隗的老臣
。燕昭王不愿錯過任何一個賢才,為表明誠意親自拜訪了郭隗
。
對郭隗說:“我們燕國以前備受欺辱,一定要一雪前恥
,但如今國家缺少人才
,是有心無力
。如果能招納賢才我一定會優(yōu)厚對待
。您老人家有什么辦法嗎?”郭隗不急不緩的說:“能有您這樣的君主
,我感到很開心
。不過希望君主不要急
,請允許我先講一個故事?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薄澳堉v
。”“從前有一個國君超級喜歡馬
,他下令去尋找最好的一匹馬
。有人向他進言說某地有一匹千里馬,是當?shù)刈顬槌雒鸟R
。國君一聽
,馬上派人拿著巨額資金去購買。沒想到到了那
,那匹馬已經(jīng)死了
。但侍從還是用一半的資金買回了它的尸骨
。國君很生氣,侍從講
,買回來是為了彰顯國君的誠意
,百姓一看,您是真的喜愛千里馬
,不出一年
,肯定有很多人想您進獻千里馬。后來不出所料做到了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p>
說完,郭隗嚴肅的說:“不如君主就把我作為尸骨吧!”回去后燕昭王大受啟發(fā)
,馬上賜予郭隗高官
,還特地賞予一處很華麗的住宅以及很多黃金。這件事傳到了各國
,人們都很羨慕郭隗
,但同時也為燕昭王的做法表示很驚訝。漸漸的
,各國人才開始聚攏于燕國,爭相為燕國獻出良策
。如此幾年下來
,燕國實力倍增,蓄勢待發(fā)
。
眼看實力也夠了
,燕昭王就想去攻打齊國,不過亞卿樂毅阻止說:“我們雖然勢力很強大
,但要獨自去攻打仍然很費力
,不如聯(lián)合其他國家一起攻打來得更容易些?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毖嗾淹跸雭硪彩?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于是就四處聯(lián)絡,最終和趙
、韓
、魏、秦四國一起發(fā)兵攻打
,齊王一聽說五個國家要來打仗
,嚇得“屁滾尿流”,結果毫無疑問
,齊軍大敗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粗蝿莸淖呦颍R王早早就收拾行李最后逃到了臨淄
。后來
,各國攻占了幾座城市后就收手了。燕昭王本想也就此收手
,但樂毅堅持建議讓昭王繼續(xù)打下去
,后來燕軍長驅(qū)直入一直到攻打臨淄,殺死了齊王
,齊國就此滅亡
。
此后有很多人才都愿意來燕國獻策,燕國更加強大起來
。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干什么事情要先擺出誠意
,尤其是對現(xiàn)在很多公司來說,人才是事業(yè)的核心
,有人才才有技術
,有技術才有業(yè)績。公司有很多
,但人才為什么就要來你家呢?這就要公司擺出誠意
,給出更高的工資,或是更優(yōu)厚的待遇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傊思铱吹搅四愕牟煌?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自然愿意到你的公司來
燕昭王的主要事跡
燕昭王收拾了殘破的燕國之后
,登上了王位。他謙卑恭敬
,以厚禮重金招聘賢才
,準備依靠他們報仇雪恥。于是
,他去見郭隗先生
,說:“齊國趁我國內(nèi)亂,發(fā)動突然襲擊
,打敗了燕國
。我深知國小力弱,不可能報仇
。然而如果能得到有才干的人
,與他們共同管理國家,來洗雪先王的恥辱,這是我的愿望
。請問要報國家的大仇
,應該怎么辦?” [1]
郭隗先生回答說:“成就帝業(yè)的國君
,以賢者為師
,同朝共事;成就王業(yè)的國君
,以賢者為友
,同朝共事;成就霸業(yè)的國君
,以賢者為臣
,同朝共事;亡國的國君
,以賢者為奴仆
,則不能保有國家。折節(jié)屈尊侍奉賢者
,面向老師接受教導
,那么,才干超過自己百倍的人就會到來
;先于別人去勞役
,后于別人去休息,先于別人向人求教
,別人已經(jīng)不求教了
,自己還求教不止,那末
,才干超過自己十倍的人就會到來;靠著幾案
,拄著手杖
,頤指氣使,指手畫腳
,那么
,干雜活、服苦役的人就會到來
;如果對人暴虐粗野
,隨便發(fā)怒,任意呵斥
,那么
,只有唯唯諾諾,唯命是從的犯人、奴隸就會到來
。這些都是古代施行王道
,招攬人才的辦法。大王如果能夠廣泛選拔國內(nèi)的人才
,親自登門拜訪
,天下人聽說大王親自拜訪賢臣,天下的賢士一定都會奔赴燕國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br> 昭王說:“我應當拜訪誰才合適呢?”
郭隗先生說:“我聽說
,古代有個君王
,想以千金求購千里馬,經(jīng)過三年
,也沒有買到
,宮中有個內(nèi)臣對國君說:‘請讓我去買吧’,國君就派他去
。三個月后他找到了千里馬
,可是馬已經(jīng)死了,就以五百金買了那匹死馬的頭
,回來報告國君
。國君大怒,說:“我要找的是活馬
,死馬有什么用
?還白白花了五百金?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瘍?nèi)臣回答說:‘死馬尚且肯花五百金
,更何況活馬呢?天下人由此一定會認為大王善于買馬
,那么千里馬就會買到
。’于是
,不到一年
,許多千里馬就送上門來。現(xiàn)在大王果真想招攬人才
,就先從我開始吧
;像我這樣的人尚且被任用,何況比我更有才干的人呢
?難道他們還會嫌千里為遠而不到燕國來嗎
?”
在這時
,燕昭王專為郭隗修建了官宅,并且尊他為師
。不久
,樂毅從魏國來了,鄒衍從齊國來了
。劇辛從趙國來了
,有才干的人都爭先恐后地聚集到燕國,昭王悼念死去的人
,安慰活著的人
,同老百姓同甘共苦。二十八年后
,燕國殷實富裕了
,士兵生活安適,都樂意為國而戰(zhàn)
。于是
,昭王就任命樂毅為上將軍,與楚
、秦
、趙、魏
、韓等國合謀討伐齊國
。齊國大敗,齊閔王逃往國外
。燕國的軍隊單獨追擊敗逃的齊軍
,攻下齊都臨淄,把那里的寶物全部掠去
,燒毀了齊國的宮殿
、宗廟。齊國的城邑沒有被攻下的
,只有莒和即墨兩處
。
燕昭王招賢的燕昭王招賢典故史料一:
公元前314年,燕王噲將王位禪讓與燕相子之
,燕太子平與子之爭奪王位
,致使燕國發(fā)生內(nèi)亂
。齊宣王則趁火打劫
,借口平定燕國內(nèi)亂,出兵伐燕
,僅用50天就攻下了燕都薊城(今北京市西南)
,殺死了燕王噲與子之,企圖滅亡燕國。這不僅引起燕國人民強烈的反抗
,也招致中原各國的干涉
。之后,齊國被迫從燕國撤兵
,趙武陵王便把原在韓國作人質(zhì)的燕公子職護送回國繼位
,是為燕昭王。
新君繼位
,國內(nèi)一派凄涼景象:田地荒蕪
,房屋倒坍,百姓在廢墟上啼饑號寒
。昭王奮發(fā)圖強
,決心復興燕國,他深知治理國家
,最要緊的是多延攬眾多的人才
,有了人才能百廢俱興。但如何覓求賢才
,昭王苦苦尋思
,食不甘味,寢不安席
。
為此
,昭王不恥下問,很誠懇的去向郭隗請教
,說:“先生
,咱們燕國現(xiàn)在勢單力薄`國破民窮,是無法向宿敵齊國復仇的
。我很想找一大批有真才實學的能人
,來幫助我革新政治,振興國家
,而后洗刷我們的奇恥大辱
,請先生教我,該從何處著手
?”郭隗答道:“大凡能成帝業(yè)的君主
,總是與可以做自己老師的人在一起;能行王道的君主
,總是與得心應手的臣子在一起
;而那些亡國之君,圍繞著他的勢必是一些庸庸碌碌的奴才
。如果君主能放下架子
,禮待那些德才兼?zhèn)涞氖咳?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甘當他們的學生,那么
,非但他們會心悅誠服的出力效勞
,還能吸引強十倍`百倍的賢才前來投奔,這是自古以來治理國家`獲取人才的規(guī)律
。大王您如能在招聘到賢才后屈身上們求教
,大家看到您思賢若渴,那些有本領的人一定會像百川匯海似的源源而來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惫蠼又v了一個故事:
古時由個國君,打算用千斤去求千里馬
,但3年也沒買到一匹
。一名內(nèi)侍自薦為國君去購買。3個月以后
,輾轉(zhuǎn)打聽到千里馬的消息
,可惜剛一趕到,那匹馬已死了
。內(nèi)侍就用500金把死馬的頭買了回來
。國君大怒,說:“我要得是活千里馬
,誰讓你用500金賣了個死馬頭
?”內(nèi)侍從容答道:“死馬頭還花了500金,何況活馬呢
?天下知道這消息
,就會把駿馬送上門來的?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惫?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不到一年,千里馬就送來了3匹
。
講完這個故事
,郭隗說出了自己的打算:“大王您如果真想招賢納才,不妨就從我身上做起
,讓天下人都看到
,像我這樣不才的人尚且收到您如此的尊重,何況那些德才大大超過我的人呢
?這樣國內(nèi)外的賢才就會不遠千里向我國聚集了
。”
于是
,燕昭王按照郭隗的主意
,蓋了一座金碧輝煌的宮殿。選擇了一個吉祥的日子
,舉行隆重的儀式
,恭恭敬敬地把郭隗請到新宮殿里去住。昭王每天都要像學生請教老師那樣前去探望
。昭王還在沂水之濱
,修筑了一座高臺,用以招徠天下賢士
。臺上放置了幾千兩黃金
,作為贈送給賢士的進見禮。這座高臺便是著名的“黃金臺”
。
英才薈萃,國勢漸盛 燕昭王愛賢敬賢的名聲不脛而走
,風傳天下,各國才士爭先恐后的奔赴燕國
。其中不乏名士:如武將劇辛從趙國來
,謀士鄒衍從齊國來,屈庸從衛(wèi)國來
,樂毅從魏國來
,……真是人才濟濟,鄒衍是陰陽五行家
,當時已名聞天下
。他在齊國時就受到尊重;周游魏國時
,魏惠王親自跑到郊外去迎接
;到趙國時,平原君側著身子走路來迎接他
,并用衣袖替他拂去座席上的灰塵
,畢恭畢敬。燕昭王迎接鄒衍時
,比魏趙更為恭謹
。`他親自用衣袖裹著掃把,退著身子邊走邊掃
,在前面清潔道路
。入坐時昭王主動坐在弟子坐上,敬請鄒衍以師長身份給自己授業(yè)
。昭王特意為鄒衍修建了一座碣石宮
,供其居住講學。后人因此便用“擁慧先驅(qū)”和“碣石宮”這兩個詞語來比喻用優(yōu)厚待遇尊禮賢才
。昭王的這些做法應起了很大的反響
,投奔燕國的士人更為踴躍
。昭王大開國門,不拘一格地廣為接納
。不惟歡迎知名學者
,而且把那些有志滅亡齊國的,熟悉齊國險阻要塞和君臣關系的`善于用兵打仗的士人
,盡數(shù)收留下來
,并給與優(yōu)厚的待遇,多方積蓄力量
,以利興燕破齊
。聚集于燕都輔助趙王振興燕國的眾多士人之中,最杰出的人物要數(shù)樂毅
。樂毅是名將樂羊之后
,才學出眾,深通兵法
,曾被薦為趙國官吏
,為了躲避趙國內(nèi)亂,便到了魏國
。他聽說燕昭王禮賢下士
,隨生向往之心。正巧一次樂毅為魏出使燕國
,昭王十分恭敬地客禮相待
,樂意頗受感動,決意留在燕國
,昭王隨即任其為亞卿
,委以國政和兵權。
樂毅傾全力協(xié)助昭王改革內(nèi)政
、整頓軍隊
。首先,針對燕國法度馳壞
、官吏營私的嚴重局面
,樂毅教昭王制定法律,嚴厲法制加強對官吏的審查和考核
;其次
,確定察能而授官的用人原則,擯棄“親親”
,“貴貴”得擇人傳統(tǒng)
,廓清子由當權時拉幫結黨、濫用親信的劣跡,使燕國的吏治日趨清明
;再次
,建議昭王對那些遵守國家法度的順民,包括身份低下的貧民和一部分奴隸
,都以一定制度予以獎勵
,以安定社會秩序。在軍事上
,樂毅著重進行戰(zhàn)法和紀律訓練,很快提高燕軍的戰(zhàn)斗力
。昭王還注意吊死問孤
,去慰撫那些有喪葬之憂的人家;對那些有生育之喜得夫婦
,昭王也派人去祝賀
,給予關懷。昭王與庶民百姓同甘苦
,共命運
,爭取全國各階層對自己統(tǒng)治的擁護。
昭王在樂毅等人的輔助下
,兢兢業(yè)業(yè)地奮斗了28載
,不僅國家日漸殷富,積累了相當實力
,而且培養(yǎng)了奮發(fā)圖強的民風
。燕國上下同仇敵愾,舉兵伐齊的條件一天天趨于成熟
。舉兵伐齊旗開得勝
正當昭王勵精圖治
,燕國國勢蒸蒸日上之時,燕國的世敵 齊國已達到了強盛的頂點
。然而
,齊國國君對內(nèi)不恤民力,橫加賦斂
;對外不斷用兵
,惹得諸侯不滿。忍辱多年的燕昭王認為報仇雪恥的時機已到
,決意舉兵伐齊
。
齊國畢竟是東方大國,單靠燕國的力量是無法與之抗衡的
,樂毅提出了“與天下共圖之”的戰(zhàn)略
,得到了昭王的贊同。昭王與樂毅、鄒衍仔細分析了形勢
,清醒地認識到
,當時齊、秦
、趙三強都在千方百計擴張自己的勢力范圍
。宋國的定陶是中原地區(qū)最繁榮的商業(yè)大都市,齊
、秦
、趙三國均想染指。一旦齊國滅掉宋國
,就必然會加劇齊與秦
、趙的矛盾,同時也會對韓
、魏
、楚諸國形成嚴重的威脅,引起這幾國的不安
。昭王便定下誘齊滅宋
、孤立齊國的方略。燕國表面上臣服于齊
,使其對之放松戒備
。其間兩次派蘇秦出使齊國,進行離間
,唆使齊王輕率地決定西向攻秦
,南向滅宋,昭王則趁此良機
,遣使與魏
、楚聯(lián)系,并派樂毅赴趙
,促使昭王勸說秦國伐齊
。秦國本于齊國相約東、西稱王
,共分天下
;豈料齊景毀約攻秦、滅宋
,勢力侵入中原地區(qū)
。為了出這口惡氣,欣然應允發(fā)齊
。這樣
,就形成了各國從北、西、南三面對齊的包圍之勢
。
周赧王三十一年(公元前284年)
,燕昭王任命樂毅為上將軍,統(tǒng)兵出征
。此時
,楚軍已駐軍于淮南,準備奪取齊國淮北之地
;秦與趙
、韓、魏也各派一名大將軍率軍向齊國進發(fā)
。齊泯王開始并未料到燕國會聯(lián)合諸國攻齊
,及至發(fā)覺燕軍已攻入齊國時,才倉促應戰(zhàn)
。齊泯王盡起全國之兵
,度過濟水
,西進拒敵
。齊軍因連年征戰(zhàn),士氣低落
,加之其民望對作戰(zhàn)不利的士兵以挖祖墳
、斬首級等殘忍手段相威脅,更是齊兵寒心
。聯(lián)軍發(fā)起進攻
,齊軍一觸即潰,連連敗北
。齊軍主力被殲后
,齊泯王率殘部狼狽逃竄,退回國都臨淄
。昭王聞訊十分高興
,親至濟西戰(zhàn)場勞軍,后犒將士
,封樂毅為昌國君
。
樂毅厚賞秦、韓兩國軍隊后遣其歸國
;然后命趙軍進攻河間
,命魏軍轉(zhuǎn)向東南收取昔日宋國之地;自率燕軍直搗齊都
。燕軍長驅(qū)直入
,勢如破竹,一氣攻占了臨淄。齊湣王被迫出逃
,輾轉(zhuǎn)之莒(今山東莒縣)地固守
,后被楚將淖齒所殺。
樂毅志在滅齊
,在占領臨淄后采取了一系列鞏固和擴大戰(zhàn)果的措施
。為了安撫齊民,樂毅在報請昭王同意后
,著力整飭軍紀
,嚴禁燕軍擄掠百姓。針對齊泯王的暴戾
,樂意宣布寬減齊民的賦稅
,廢除苛法,恢復齊威王時代的一些合理法令
。在臨淄郊外隆重祭祀齊桓公和管仲
,把100多個燕國的爵位賞賜給歸順的齊人,又在齊國分封了20多個享有燕國封邑的封君
,籠絡了齊國的統(tǒng)治階級
,基本穩(wěn)定了對齊國的占領,齊國上下都愿歸順燕國
。在軍事上
,樂毅分兵5路繼續(xù)攻占全國各地。于是
,燕軍僅用了半年時間
,就接連攻奪齊國70余城,均辟為郡縣
,僅剩下莒和即墨(今山東平度南)兩城未被攻下
。
樂毅之所以能充分發(fā)揮其杰出的政治軍事才能,是與昭王對他的絕對信任
、堅定支持分不開的
。當樂毅在齊國攻城略地時,昭王不加絲毫干預
,讓樂毅放手大干
。當樂毅久克莒和即墨兩城不下,有人趁機進讒時
。昭王一面痛斥其人
,一面派使者對樂毅慰勉有加。昭王用賢不疑
,換的部下赤誠相報
。
在伐齊戰(zhàn)爭取得決定勝利的同時
,昭王派燕將秦開襲破東胡,迫使東胡從燕國東北部后退千余里
,燕國領土向東北擴展到遼東一帶
。燕還向南進軍,攻占了中山國許多地方
。昭王終使燕國躋身于列強之列
,步入黃金時代。
公元前279年
,姬職因病去世
。
燕昭王把握了復興燕國主要在于羅致人才這個關鍵因素,屈身禮士
,用人不疑
,終于使多年來孜孜以求的報仇雪恥愿望得以實現(xiàn),使燕國發(fā)展到鼎盛時期
,他自己也躋身于戰(zhàn)國其七雄重要國君的行列
。
文言文解釋《燕昭王招賢》
燕昭王收拾了殘破的燕國以后登上王位,他禮賢下士
,用豐厚的聘禮來招納賢才
,想要依靠他們來報齊國破燕殺父之仇。為此他去見郭隗先生
,說:“齊國乘人之危
,攻破我們燕國
,我深知燕國勢單力薄
,無力報復。然而如果能得到賢士與我共同治理國家
,以雪先王之恥
,這是我的愿望。請問先生要報國家的大仇應該怎么辦?”
郭隗先生回答說:“成就帝業(yè)的國君以賢者為師
,成就王業(yè)的國君以賢者為友
,成就霸業(yè)的國君以賢者為臣,行將滅亡的國君以賢者為仆役
。如果能夠卑躬曲節(jié)地侍奉賢者
,屈居下位接受教誨,那么比自己才能超出百倍的人就會光臨
;早些學習晚些休息
,先去求教別人過后再默思,那么才能勝過自己十倍的人就會到來
;別人怎么做
,自己也跟著做
,那么才能與自己相當?shù)娜司蜁淼剑蝗绻麘{靠幾案
,拄著手杖
,盛氣凌人地指揮別人,那么供人驅(qū)使跑腿當差的人就會來到
;如果放縱驕橫
,行為粗暴,吼叫罵人
,大聲喝斥
,那么就只有奴隸和犯人來了。這就是古往今來實行王道和招致人才的方法啊
。大王若是真想廣泛選用國內(nèi)的賢者
,就應該親自登門拜訪,天下的賢人聽說大王的這一舉動
,就一定會趕著到燕國來
。”
昭王說:“我應當先拜訪誰才好呢?”郭隗先生說道:“我聽說古時有一位國君想用千金求購千里馬
,可是三年也沒有買到
。宮中有個近侍對他說道:‘請您讓我去買吧。國君就派他去了
。三個月后他終于找到了千里馬
,可惜馬已經(jīng)死了,但是他仍然用五百金買了那匹馬的尸骨
,回來向國君復命
。國君大怒道:‘我要的是活馬,那里用得著死馬
,而且浪費了五百金?'這個近侍胸有成竹地對君主說:‘買死馬尚且肯花五百金
,更何況活馬呢?天下人一定都以為大王您擅長買馬,千里馬很快就會有人送了
。'于是不到一年
,數(shù)匹千里馬就到手了。大王如果真的要招納有才能的人
,那就從(敬重)我開始
,(我這樣才能不高的人都受到禮遇)何況是比我有才能的人呢?他們又怎么會因為與燕國很遠而不來投奔您呢
?”于是昭王為郭隗專門建造房屋
,并拜他為師。消息傳開
,樂毅從魏國趕來
,鄒衍從齊國而來
,劇辛也從趙國來了,人才爭先恐后集聚燕國
。昭王又在國中祭奠死者
,慰問生者,和百姓同甘共苦
。燕昭王二十八年的時候
,燕國殷實富足,國力強盛
,士兵們心情舒暢愿意效命
。于是昭王用樂毅為上將軍,和秦楚及三晉趙魏韓聯(lián)合策劃攻打齊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