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先后被任命都尉、大司徒
、侍中等重要官職
。這些儒生進入政治,不僅輔助朝廷更好地制定和落實政策
,而且對經(jīng)學傳播起到了積極作用
。
立德垂訓
劉秀是在兩漢之際風云變幻中登上歷史舞臺的。在群雄蜂起的各路豪杰中
,“無尺寸之柄”的劉秀何以能夠翦滅群雄
、重建漢室?在滿目瘡痍
、百業(yè)待興的東漢初年
,劉秀何以能夠撥亂反正、廢舊立新
?在身處種種矛盾
、道德淪喪十分嚴重的特殊時代
,劉秀又何以能夠與民更始
、立法垂制?在62年的人生
、36年的事業(yè)
、33年的皇帝生涯中,他給歷史留下了許多值得思考的問題
,也給歷史留下了許多可資總結的經(jīng)驗
。
謹厚誠信,克勤克儉劉秀9歲喪父
,是叔父把他拉扯長大的
。他在叔父任職的蕭縣讀小學,完成啟蒙教育
,后到長安太學游學
,專攻儒家經(jīng)典。寄養(yǎng)的生活和所受的教育
,使他形成了謹厚誠信
、勤儉自勵的性格
。
游學長安后,劉秀回到南陽家鄉(xiāng)
,操持家業(yè)
,從事農業(yè)生產。史稱他“樂施愛人
,勤于稼穡”
。由于“長于民間,頗達情偽”
,深知百姓稼穡的艱難和民情的好惡
,所以他為政寬簡,并大力減輕百姓負擔
。鎮(zhèn)撫河北時
,赤眉軍在河東,有人曾獻計用水淹之
,百萬之眾可使為魚
,劉秀沒有采納。還有一件事
,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劉秀仁厚的性格
。起義之初,人們對劉等人的反莽舉動懷有恐懼
,對劉的性格也懷有疑慮
,因而或駐足觀望,或“亡逃自匿”
,人心搖擺不定
。但是,當劉秀頭帶大帽子
、身穿絳紅色將軍服
、儀表堂堂、威武地出現(xiàn)在人們面前時
,人們都驚訝地議論道:“謹厚者亦復為之
!”于是才紛紛參加了起義隊伍,義軍由此得以壯大
。
劉秀做了皇帝后
,每日都是清晨即起,早早上朝
,議政講經(jīng)
,很晚才退朝。處理政務
,“兢兢如不及”
。太子見他太辛苦了
,便勸他注意休息,他卻說:“吾自樂此
,不為疲也
。”
生活簡樸
,不事浮華他“身衣大練
,色無重彩,耳不聽鄭衛(wèi)之音
,手不持珠玉之玩”
。他屢次拒絕群臣“封禪泰山”的進諫,直到死前一年
,才帶領百官
,登封泰山。針對秦始皇開始形成并愈演愈烈的“厚葬”之風
,他還屢次下詔提倡薄葬
。他自己也是這么躬行實踐的。在為自己修造壽陵的時候
,對竇融說:“今所制地不過二三頃
,無為山陵、陵池
,才令流水而已
。”他在臨終前
,又下了一道遺詔說:“朕無益百姓
,皆如孝文皇帝制度,務從約者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币蚨逗鬂h書·循吏傳》稱頌這個時期是“勤約之風
,行于上下”
。
廉政和嚴政劉秀對于那些貪贓枉法的官吏和行為,堅決打擊
,嚴厲懲處
,絕不手軟。建武十五年(39)
,劉秀頒布詔書
,清查私人所占土地數(shù)額、核查戶口多少年紀大小與實際情況是否相符
。這就是東漢歷史上頗有影響的“度田”
。但這一政策卻遭到地方豪族勢力不同程度的抵制
。剛剛提拔為大司徒的歐陽歙,世授《尚書》
,八代為博士
,頗孚眾望。但他在任汝南太守期間
,沒有按照朝廷的命令認真“度田”
,并且貪贓千萬。劉秀知曉后
,立即將他下獄
,雖有上千名儒生守候宮闕,請求寬赦
,甚至還有人甘愿代他而死
,劉秀仍將他繩之以法。他還下令考實二千石的官吏
,有虛假謊報的
,一律加以處罰,一下就殺了河南尹等守相十余人
。
劉秀本來不好田獵
,有一次偶然乘興去打獵,深夜始歸
,上東門侯郅惲拒關不開
,第二天又上了一本說:“陛下遠獵山林,夜以繼日
,如社稷
、宗廟何?”劉秀看了
,賜了郅惲100匹布
,而貶了放他進去的東中門侯的官。洛陽令董宣偵知劉秀的姐姐陽湖公主的蒼頭(奴仆)殺了人
,逃到公主家里
。董宣乘公主外出,在半路上抓住蒼頭并殺掉了他
。陽湖公主向劉秀告狀
,劉秀要處死董宣。董宣大聲說:“陛下圣德中興
,而縱奴殺人
,將何以治天下?”劉秀覺得有理,便改變了主意
,要董宣向公主賠禮道歉
,董宣也不答應
。劉秀要武士們將董宣按倒在地,董宣雙手撐地
,拒不磕頭
。劉秀笑著稱董宣為“強項令”,并賜錢30萬
。京劇中有一出戲叫《強項令》
,說的就是這個故事。
從善如流
,虛心納諫劉秀是個“謹厚”之人
,謹厚的性格使他愿意聽取別人的意見,從而形成自己的決策
;劉秀還是個英明之主
,英明的原因在于他能夠采納眾臣的諫議,從而改正自己的過失
。
一次
,大司空宋弘奉召參加劉秀的宴會,見宮室內新添屏風上畫的都是漂亮的仕女
,宴會中劉秀不時注目仕女圖
,宋弘見狀說:“未見好德如好色者?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眲⑿懵牶罅⒓磁扇顺啡テ溜L
,笑著對宋弘說:“聞義則服,可乎
?”擇善而從
,虛心納諫,使得劉秀延攬的大批人才
,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了他們的聰明才智
,也使得劉秀及其所建立的政權最大程度地減少了決策失誤。
廣納賢士
,延攬英才
。王莽末年,群雄并起
,逐鹿天下
。各路英豪用挑剔的眼光審視著人才,各層智士也用疑慮的內心選擇著主人
。正如馬援與劉秀初次見面時所說:“當今之世,非獨君擇臣也
,臣亦擇君矣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币蚨绾螌Υ瞬牛粌H表明了君主的賢與庸
,而且關系著事業(yè)的成與敗
。
在初到河北的時候,劉秀就采納鄧禹“延攬英雄”的建議
,開始制定人才策略
,聚集人才。稱帝之后
,劉秀繼續(xù)貫徹人才政策
,為政治中興與經(jīng)濟恢復提供保障。劉秀政權中的人才十分廣泛
。從區(qū)域結構上
,遍及各地,“云臺二十八將”有11人來自南陽
,17人來自潁川
、上谷、扶風
、東萊
、巨鹿、漁陽
、信都等地
;從人才來源上,云集各類
,有的是與他同舉義旗的
,如鄧晨、李通等
,有的是投奔而來的
,如鄧禹、王常等
,有的則是從敵對營壘中爭取來的
,如馮異、竇融等
;從社會層次上
,包羅萬象,如吳漢曾是“販馬自業(yè)”的小商販
,王常是出身卑微的布衣
,卓茂則是精通經(jīng)學的儒生。
誠信相待,用而不疑
。24年
,劉秀攻破邯鄲,誅滅王郎
,繳獲一大批秘密文件
,其中有大量各州郡將吏與王郎互通的書信,但劉秀無意拆看
,立即召集眾將
,把這些文件當眾全部燒毀,并宣稱“令反側子自安”
。破銅馬時
,劉秀對來降的銅馬將領厚加禮遇,并封為諸侯
,這些人心存疑懼
,于是劉秀又讓他們仍回原部,統(tǒng)領自己的軍隊
。劉秀親自騎馬巡視各部
,這些將領都感慨道:“蕭王(劉秀曾被更始帝封為蕭王)推赤心置腹中,安得不效死乎
!”馮異本為王莽任官
,劉秀卻信而不疑。由于馮異為人正直
,辦事沉穩(wěn)
,不邀戰(zhàn)功,諸將論功時“獨屏樹下”
,人稱“大樹將軍”
。后被拜為征西大將軍,長期率兵鎮(zhèn)守關中
,權威特重
。有人造謠中傷,說他要當“咸陽王”
。馮異知道后
,上書請求辭職。劉秀則不信讒言
,下詔撫慰他說:“將軍之于國家
,義為君臣,恩猶父子
,何嫌何疑
,而有懼意
?”徹底打消了馮異的疑慮。
劉秀之所以在反莽斗爭中異軍突起
,逐步發(fā)展
,建立東漢政權
,最后統(tǒng)一中國
,并創(chuàng)造了“光武中興”的局面,與他對人才的重視
、信任是密不可分的
。
廢立皇后,當機立斷在是非
、優(yōu)劣之間
,在選擇定奪面前,劉秀能當機立斷
,果敢決策
。這在他處理廢立皇后的事件上表現(xiàn)得尤為突出。
劉秀最初娶的是陰麗華
。陰氏為新野大族
,麗華從小知書達禮,而且美貌遠揚
。劉秀到新野聽說了陰麗華的美貌
,在長安看到皇帝儀仗隊中手執(zhí)金吾的侍從官的威儀,禁不住感嘆道:“仕宦當作執(zhí)金吾
,娶妻當?shù)藐廂惾A
!”更始帝元年(24),29歲的劉秀與陰麗華終于喜結良緣
。
婚后
,劉秀仍繼續(xù)致力于反莽斗爭。征討王郎時
,真定王劉揚聚兵10多萬
,聽命邯鄲王郎,不肯歸附劉秀
。劉植親自前往勸說劉揚
,劉揚勉強同意,卻提出與劉秀結親的條件
。劉揚有一個外甥女叫郭圣通
,欲為其擇一良婿。于是更始帝二年(23)
,劉秀令劉植為媒
,執(zhí)雁赍金,送作聘禮,擇日親往真定郡迎娶郭圣通
。
劉秀稱帝的第二年
,議立皇后。他認為陰氏先娶
,又雅性寬仁
,欲立之為后,但陰麗華認為郭氏有子嗣
,又生長王家
,堅決辭讓。結果立郭圣通為后
,立其幼子劉強為皇太子
。但劉秀對陰氏始終念念不忘,一直非常寵愛
,這便使得郭皇后對劉秀“數(shù)懷怨懟”
。這種怨懟之情明顯違背了劉秀倡導的“宮教”,再加上郭皇后不能同宮內其他妃妾友好相處
,也不能很好地撫育其他妃妾的子女
。劉秀于建武十七年(41)一紙詔書廢除了郭皇后,立陰麗華為皇后
。盡管殿中侍講郅惲等曾經(jīng)進言慎待皇后
,劉秀仍堅持自己的決定。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