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許多人都看過影視劇《三國演義》
先給大家說兩位諸葛亮的兒子,但這兩位都不是親生的
。第一位諸葛喬,諸葛喬是諸葛亮兄弟諸葛瑾的兒子,是被過繼給諸葛亮的。諸葛亮待諸葛喬如同自己的親生兒子一般,管教嚴格。諸葛亮北伐屯住漢中時,讓諸葛喬與士兵一起艱苦工作。第二位是諸葛懷,諸葛懷也是諸葛瑾的兒子
。晉太傅王覽建議朝廷,想召漢代時名臣后代來京為國效力,但諸葛懷并未進京,而推辭的說生活已經(jīng)非常滿足了,也無才干補過,愿隱于山林最后一位便是諸葛亮之親生子諸葛瞻
諸葛瞻的成就也是拜父親諸葛亮所賜
古人結婚也是很早的,像諸葛瞻就在17歲的時候就結婚了
,娶的還是蜀漢的公主,并被授予了騎都尉,真的是一個典型的官二代。諸葛瞻也算是蜀漢時的大臣了,但名聲卻沒有父親諸葛亮那樣響亮。在鄧艾進軍蜀國時,諸葛瞻在防守綿竹時諸葛瞻雖戰(zhàn)死沙場
諸葛京
先說兩位諸葛亮的兒子
諸葛喬
、諸葛瞻、諸葛攀、諸葛尚、諸葛京。1
、諸葛喬諸葛喬(204年~228年),三國歷史人物
,字伯松、原字仲慎,官至翊武將軍。他本為諸葛瑾次子與胞兄諸葛恪在吳國的名聲頗大
,后被過繼給諸葛亮。到蜀國后,任駙馬都尉。諸葛亮視他如親生兒子,深恐其成為庸人,管教甚嚴。諸葛亮北伐屯駐漢中,讓諸葛喬同士兵們—起
,參加與督運軍糧地艱苦工作。228年去世,年僅二十五歲。
2
、諸葛瞻諸葛瞻(227年-263年),字思遠
,瑯琊郡陽都縣(今山東省沂南縣)人諸葛瞻早年迎娶公主
魏將鄧艾伐蜀,諸葛瞻率領長子諸葛尚
、將軍張遵、李球、黃崇防御綿竹(今四川省德陽市)。不聽黃崇速占險要的建議,坐失兵機,出城與鄧艾決戰(zhàn),兵敗被殺,綿竹失守。后主劉禪出降,蜀漢滅亡。
3、諸葛攀
諸葛攀
,生卒年不詳。其父諸葛喬原為諸葛瑾之子,后因諸葛亮一直無子,因此過繼給諸葛亮為后。諸葛攀在蜀漢官至行護軍、翊武將軍。?之后諸葛瑾的長子諸葛恪在吳國被滿門抄斬
,諸葛攀為了延續(xù)諸葛瑾的血脈,而將身份恢復為諸葛瑾的后代。
4
、諸葛尚諸葛尚(244年2月-263年11月),瑯琊陽都(今山東沂南)人
,三國時期的人物,諸葛瞻長子,諸葛亮之孫。諸葛尚博覽兵書且精通武藝
,炎興元年(公元263年)出任先鋒抗拒魏國大將鄧艾,與其父諸葛瞻同戰(zhàn)死于綿竹,時年十九歲。
5、諸葛京
諸葛京(生卒年不詳)
諸葛瞻與諸葛京之兄諸葛尚在綿竹抗擊魏軍戰(zhàn)死后
6
有關諸葛亮后裔三代之后裔孫下落均無記載
諸葛亮的后裔主要聚居在建德
、蘭溪、龍游三市縣相鄰的50公里范圍內的11個村鎮(zhèn)中,那里有諸葛亮的后裔八千余人,多是諸葛亮的第49代和第50代孫。諸葛鎮(zhèn)有諸葛后裔2
,500人,是諸葛后裔最集中的地方。諸葛鎮(zhèn)保存有始建于明代的諸葛大公堂和丞相祠堂。在大公堂內的寶樓上珍藏著《諸葛氏宗譜》
,這本宗譜共修過15次,第一次在南宋初年,最后一次在1947年,當時的國民黨元老陳果夫為這部宗譜的最后修訂寫了序。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7764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
上一篇:
成吉思汗為什么要攻打日本
,背后有何原因.png" alt="盤點歷史上被親兒子殺掉的五位皇帝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png" alt="古代沒有手紙的時候,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 onerror="nofind(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