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之一曾鞏的文章一寫出來就被眾人拿去傳抄
曾鞏特別喜歡從日常小事中發(fā)掘深刻的哲理—參觀王羲之留下的墨池后
文人大多會玩綿里藏針那套,曾鞏卻喜歡板起臉來直接開罵
。慶歷年間,信州鵝湖院建了一座佛殿,有個叫紹元的和尚請曾鞏寫記文。曾鞏在記文中怨氣沖天地說:“朝廷正跟西夏打仗,全國上下都在勤儉節(jié)約,百姓更是辛辛苦苦地一邊工作一邊交稅,你們倒好,修個佛殿花錢無數(shù)……對,就是那個叫紹元的和尚請我寫記文的!”聽這口氣,仿佛要把紹元和尚死死地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除了擺事實
、講道理,曾鞏的文章滿是“儒家正能量”,在封建時代怎會不受追捧?大儒朱熹就是他的鐵粉。其實曾鞏早年的文章頗有幾分靈氣
,也曾寫出“一番桃李花開盡,惟有青青草色齊”這般清新可喜的詩句,后來卻越發(fā)追求“義正詞嚴(yán)”。歐陽修對此惋惜不已,表示寧愿他“放飛自我”。文如其人
,曾鞏的脾氣比較火爆,連自家親戚都怕他,朋友更是少得可憐。同僚王铚曾控訴他“仗著自己是前輩,看不起人”,曾鞏卻不以為意,自稱“天下同志者不過三數(shù)人而已”,頗有驕矜之意。曾鞏和王安石曾是至交
,兩家?guī)纵吶硕加幸鲇H關(guān)系,后來卻因政見不合而發(fā)生沖突。曾鞏任福州太守時曾鞏多次批評王安石做事急躁
、有錯不改,奈何王安石正得勢,他被外放長達(dá)12年。他們一度斷絕往來,直到曾鞏臨死那年,早已下臺的王安石連續(xù)幾天前去探望,兩人勉強和好。在王安石的政敵那邊
,曾鞏也沒討什么好。況且,他的弟弟曾布曾是王安石手下的“變法驍將”。后來曾布與王安石鬧翻,被攆出中央,在守舊派看來無非是“狗咬狗”,越發(fā)襯得曾鞏可惡。敦厚如司馬光也在《日錄》中說:曾鞏考中進(jìn)士要入京時,鄉(xiāng)親高興地辦起道場,感謝皇帝為當(dāng)?shù)爻艘缓?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如此一來
,無論哪派當(dāng)政,曾鞏都無出頭之日?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面對坎坷仕途,曾鞏雖有牢騷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778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 onerror="nofind(this)" >
!" onerror="nofind(this)" >